APP下载

广西科技创新能力与效率测度研究*

2024-01-10张娜李立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3年12期
关键词:规模广西创新能力

张娜,李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22)

0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在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的总体目标。广西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就要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建成创新型广西。当前,广西正处在科技创新引领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综合分析评价广西现阶段科技创新现状和水平,找出其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提升广西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对广西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提供参考。

现有关于科技创新的研究,主要从科技创新能力[1]、科技创新效率[2]、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3]等方面展开研究。科技创新效率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和速度,即在一定科技创新环境下,每单位科技创新投入转化为科技创新产出的转化率[4]。在科技创新效率基础上,进一步针对区域层面展开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全国层面、省区层面和特定地区层面。区域科技创新效率能够破解各地区的创新困境,明确区域创新增长点,结合区域优势特性加强地区间协同创新能力[5]。目前,针对广西创新效率评价研究的文献数量较少,其主要侧重于区域科技创新效率评价研究方面,即对广西的14 个地市的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和量化,并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3 个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6]。现有研究表明广西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实现区域创新重大战略的支点和门户,其总体创新能力仍有待提升。顺应国际发展格局和我国科技转型发展要求,广西近几年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项目,通过科技创新改善经济和社会发展质量。

本文结合2015—2021年广西科技创新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构建科技创新效率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对广西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模型(DEA-BCC)对广西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度评价,以期为广西科技创新的发展提供科学引导。

1 研究方法与评价

1.1 研究方法

1.1.1 熵值法

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不仅能够减少主观赋权的主观性、提高评价精度,而且可以反映出指标信息熵值的效应价值。因此,选取熵值法评价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指标,以此作为效率测算的基础,其计算步骤如下。

(1)确认科技创新评价指标的权重。

公式(1)中,Wj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Ej为第j个指标的熵值。

(2)在计算得出权重的基础上,构建城市创新能力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计算广西城市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值:

公式(2)中,U表示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又称城市创新能力指数。X,ij表示对第i个公司第j个指标的数值进行标准化后的数值。

1.1.2 数据包络分析

数据包络分析是侧重效率评估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投入产出指标的实际数据进行测算,可以评估多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的相对有效性,进而保证事件的客观性[7]。在广西科技创新效率测算评价中,运用DEA-BCC 模型可以测算科技创新效率的纯技术效率值、规模效率值和综合效率值,并得到规模收益。通过对比分析上述效率,可以充分解释广西决策单元投入产出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区域科技创新发展中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数据包络分析(DEABCC)公式如公式(3)所示:

公式(3)中,s+、s-为模型中决策单元投入与产出的松弛变量,θ为决策单元的效率值。如果决策单元效率值θ=1,表明决策单元实现了DEA 有效且DEA 中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均为1;如果θ< 1 且其中纯技术效率或者规模效率某一个值为1,则为弱DEA有效;非DEA有效即两值均小于1。

针对两值均小于1的非有效决策单元,需要结合“投影”模型测度产出的目标值。实际投入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额即投入要素的冗余变量:

1.2 指标选取

效率的本质是投入与产出,科技创新效率则是科技创新投入和科技创新产出两个方面的分析结果。考虑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数据的可获得性、完整性、地方政策扶持力度等,借鉴相关研究基础[8-9],本文选取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为主要投入要素,以技术产出、知识产出和经济产出作为主要产出要素,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广西科技创新效率测算指标

本文对广西科技创新能力及效率进行评价,收集2015—2021年相关样本数据,数据来源于Wind 数据库、《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广西统计年鉴》等,其中发表科技论文数量来自中国知网。

1.3 评价与结果

1.3.1 创新能力评价

以广西2015—2021年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投入产出指标的权重,并基于构建的城市创新能力指数计算得出2015—2021年广西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水平(见表2)。

表2 2015—2021年广西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结果

1.3.2 创新效率评价

以广西2015—2021年科技创新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的统计数据和熵值法确定的权重为基础,设置约束条件,运用DEA-BCC 模型对广西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算,从纯技术效率值、规模效率值和综合效率值等方面进行测算和分解,并且将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乘积与原始输入指标的比例进行求解,得到规模收益。衡量广西科技创新效率的综合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规模效率值和规模收益值等测算结果见表3。

表3 广西科技创新效率分解

2 评价结果分析

2.1 广西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广西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综合评价指标由2015年的0.151上升至2021年的0.182,表明近几年广西在加强科技创新基础建设、人力投入和资源投入方面力度不断加强,并且伴随着重视程度的提升,相应的科研产出也呈现增长的趋势。

2.2 广西科技创新效率分解

根据表3可知,广西科技创新效率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在2015—2021年的科技创新效率中,综合效率均值为0.929,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937,规模效率均值为0.988,数据表明广西十分重视科技投入,并且在创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的基础上实现较为高效的科技产出。从数据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在2020年之前,广西的科技创新效率在DEA 无效和DEA 不变之间徘徊,规模收益也呈现递增与递减之间的震荡,表明2020年之前广西科技创新的投入利用效率不稳定,存在创新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但在2020年和2021年广西科技创新投入利用充足,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率较高,表明广西目前保持较为高效的创新规模。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9年的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均小于1,达到DEA 有效,表明这4年的科技投入为实现最优规模,存在科技创新资源利用不充足的问题。在纯技术效率方面,除去2020年和2021年,纯技术效率均小于1,表明2015—2019年广西企业在技术研发和管理方面的重视力度不足,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广西在科技创新管理方面更注重科技创新理论。但是,2020年和2021年的纯技术效率为1,表明广西近几年转变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加强企业在技术创新与科技人才的培养,并且伴随着规模最佳,即可创新的投入可以发挥最大的产出作用。在规模收益方面,2015—2018年呈现递增的趋势,表明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资源的配置效率一般,投入不足,未达到最佳状态。在2015—2021年广西科技创新规模效益中,只有2018年呈现递减状态,表明这一年科技创新资源未发挥全部作用,存在投入过剩的现象,应当匹配当前的规模,适当地降低科技创新投入。

2.3 广西科技创新效率评价

在上述评价体系中可以发现,2015—2019年广西科技创新效率处于非DEA 有效,为了解非DEA 有效状态的投入要素集约度以及与目标值的投入差距,需要运用投影模型进一步测度。通过对决策单元进行投影分析,获取非DEA 有效时期实际投入值与目标值的差距,进而得到非DEA 有效时期广西科技创新投入要素非集约值和非集约度:

非集约度(UI)=非集约值/目标投入值×100%=(实际投入值-目标投入值)/目标投入值×100% (5)

通过对R&D 人员折合全时当量、R&D 经费支出、R&D 经费/GDP 比重和科学技术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的集约度分析发现,R&D 人员折合全时当量、R&D 经费支出、R&D 经费/GDP 比重和科学技术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等科技投入方面存在一个甚至多个的非集约性,这也导致广西科技创新效率的非有效性测度结果。广西在实现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目标的同时,要结合发展实际在提升政策支持、合理配置资源的基础上提供适配的创新资源投入。在产出方面,专利授权数量和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均存在产出不足的情况,其背后主要原因是部分年份投入的冗余与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不合理。以2019年为例,广西的科研论文产出有较大的提升,但转化成专利技术和经济产出时却较少,说明广西的科技产出水平有极大的提升潜力,也从另一方面反映科技创新资源并未实现合理配置。

3 结论及建议

本文选取2015—2021年广西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相关数据,采用熵值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广西科技创新能力及效率进行分析。本文研究表明:①2015—2021年广西科技创新效率总体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在前期较为注重科技论文产出的基础上,近几年具有实际经济效益的专利授权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有较大幅度提升;②广西科技创新效率整体水平较高,但存在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投入过剩、产出不足的问题。

基于上述结论,结合《广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广西科技创新条例》,就广西未来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的路径如下:一是广西应加快实施“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利用外部技术和资源整体创新”的创新发展战略,打造广西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二是建立多维度的城市科技创新效率考核体系,在优化科技创新投入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的科技创新产出。进一步落实《广西科技创新条例》,优化区市县三级政府的财政科研经费支出,建立政府引导、多渠道投入的科研资金投入方式,三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经费投入机制,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既鼓励企业对创新进行投入,给予政策支持和优惠待遇,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又提倡政策通过搭建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创新联合体等创新平台,引入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进行孵化、转化,提升企业技术含量;此外,要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科技人才的引进和自我培养协同促进模式,建立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机制。四是,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广西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猜你喜欢

规模广西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规模之殇
广西广西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广西尼的呀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