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

2024-01-10吴潇韩郝琳瑶李刘英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西医证候神经功能

吴潇韩,周 霞,郝琳瑶,李刘英,2,罗 彪△

1.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自贡 643000);2.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 611137)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以突发局灶性或弥散性的神经功能缺损为主要表现。《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2》[1]明确提出,脑梗死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残、致死的首位原因。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及复发率高五大特点,近十年其发病增长率≥11%,已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针对脑梗死的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2]。现阶段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主要包括卒中单元、溶栓、取栓、抗血小板治疗等。多项研究[3-5]表明,卒中单元在脑梗死的治疗中效果较佳。我国大型三甲综合医院大多侧重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建设急性卒中单元或综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6-8],而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卒中单元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临床单一的中医或西医治疗方式对于处理脑梗死后所引起的一系列衍生问题存在较大局限性。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是把祖国传统中医整体观念和现代西医卒中单元管理模式联系起来的整合性创新管理模式,如何加强规范建设已成为近年来脑梗死领域相关研究热点之一[9-11]。本研究把祖国传统中医药和西医常规卒中治疗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并成功应用到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管理,旨在探索其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2 年1—12 月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60 例为研究对象,其分别来自该院中医心脑病科(57 例)、神经内科(55 例)、康复科(48 例)。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12]拟订:1)有言语不利、一侧肢体或颜面麻木/无力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2)经CT或MRI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3)病程为2 周~6 个月。中医诊断及证型诊断参照《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3]拟订。纳入标准:1)与中医和西医诊断标准相符;2)18~75 周岁;3)初次发病,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14]评分1~20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8~35 分(轻-中度抑郁)者;4)患者自愿参加临床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复发性卒中或伴脑出血;2)合并严重心、肺、肾等器官功能障碍;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本研究经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核准[No:伦理(研)2021 年第98 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0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n=80]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n=80]

?

1.2 研究方法

两组同时分别给予健康宣教、药物干预、综合护理及康复训练,疗程4 周。

1.2.1 对照组 按照西医卒中单元模式进行治疗。1)常规护理:维持气道畅通,应用降压药、抗生素,维持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对症支持等。2)西医疗法:针对患者不同情况,按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12],采用不同的西医疗法。

1.2.2 试验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卒中单元管理模型,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施治;以中药汤剂及针刺治疗为主,按摩和物理疗法为辅,结合中医特色心理治疗,制定个性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中脉者,以“化痰通络”为治则,化裁使用天麻钩藤饮方;痰热腑实者加用星蒌承气汤。中脏者,以口服中成药为主,以安宫牛黄丸为辅治疗痰热内瘀型;以祛痰饮和苏和香丸联用医治痰浊阻窍型。针灸主穴选取水沟、三阴交、内关等阴经穴,次穴配伍合谷、尺泽、极泉、委中等穴位。

1.3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治疗4 周后,采用中医证候积分和NIHS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HAMD评分[15]评估两组患者卒中后抑郁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16]评估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1.3.1 中医证候积分 运用《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3]量化评估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证候。累计得分越高代表病情越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

1.3.2 NIHSS评分 运用NIHSS评分[14]评估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总分0~42分,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则累计得分越高:0~1 分:正常或接近正常;1~4 分:轻型卒中或小型卒中;5~15 分:中型卒中;15~20 分:中-重型卒中;21~42 分:重型卒中。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变化情况。

1.3.3 HAMD评分 采用HAMD量表评判患者的抑郁程度,量表共分为24 个条目[15],评分<8 分为无抑郁,8~20分为轻度抑郁,20~35分为中度抑郁,>35分为重度抑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的变化情况。

1.3.4 日常生活能力 运用Barthel指数[16]评估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总分100 分,累计得分越高表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强。>60 分提示轻度功能缺失,日常活动需部分协助;60~41 分提示中度功能缺失,日常活动需极大协助;≤40 分提示重度功能缺失,无法完成日常活动或需旁人伺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的变化情况。

1.3.5 不良反应 比较两组患者呕吐和短期低血压的发生情况。

1.4 疗效标准

1.4.1 中医临床疗效 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标准》制定,中医证候积分降低≥95%为显效,降低70%~90%为有效,降低30%~70%为进步,降低<30%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1.4.2 西医临床疗效 参照NIHSS评分疗效指数[14]。NIHSS评分下降90%~100%为痊愈,下降46%~89%为显著进步,下降18%~45%为进步,下降<18%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 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例数(%)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除特别说明外均设定为0.05。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1.1 中医临床疗效 治疗4 周后,试验组中医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试验组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50%(P<0.05)(表2)。

表2 两组中医临床疗效比较[n(%),n=80]

2.1.2 西医临床疗效 治疗4 周后,试验组西医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78.7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P<0.05)(表3)。

表3 两组西医临床疗效比较[n(%),n=80]

2.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NIHSS、HAMD、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NIHSS、HAMD、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评分(P<0.05)(表4)。

表4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NIHSS、HAMD、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分,,n=80)

表4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NIHSS、HAMD、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分,,n=80)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皮疹、恶心、精神行为异常、头痛头晕、失眠等不良反应。试验组呕吐、短期低血压总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总发生率8.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n=80]

3 讨 论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机制是脑动脉血管内血栓形成、堵塞等,从而导致脑组织坏死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临床常见类型包括脑血管动脉硬化斑块破裂(50%)、脑微小血管病变引起的腔隙性梗死(25%)以及血管炎和颅外动脉夹层等其他特殊类型(5%)[17]。缺血性脑卒中是引起我国居民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国民的生命健康、增加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对我国健康事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探寻疗效更佳的缺血性脑卒中新型治疗方式意义重大。

祖国医学将脑梗死归属于中风病范畴,认为其病因不外乎风、火、痰、气、瘀、虚六端,引起阴阳失调、气机逆乱而致脑脉痹阻。中医药治疗中风的历史源远流长,其主要施治原则包括辨证论治、因人及因时制宜等,疗效确切、实用性好[18]。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19],约1/3 脑卒中患者受抑郁影响,卒中后抑郁会使患者的死亡概率上升,导致预后不良,对患者的康复进度产生不利影响[20]。因此心理治疗也是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祖国传统医学在PSD治疗方面发挥的优势不容小觑,可在某种程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小。

卒中单元作为一种多学科协同诊断及治疗的管理模式,目前已被循证医学广泛证实能降低脑卒中致残率及致死率[21]。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将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物理疗法、心理治疗等特色治疗方法有机结合,借鉴国内外先进卒中单元管理模式经验,制定个性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构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可增强脑梗死患者回归社会的相关能力,提高其自信心,还可改善其负面情绪,降低相关医疗费用,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全方位、多维度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4 周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规范化治疗,试验组中医临床疗效、西医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医临床及西医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87.50%vs 67.50%,78.75% vs 60.00%,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能较好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并可减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刘笑迎等[22]研究指出,在治疗中风的过程中采取中药、针灸、推拿等传统方式,可起到活血化瘀、疏经通络、醒脑开窍之功,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中风症状,降低PSD的发生率和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3]。本研究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与既往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11,23-24],可能与本研究以西医卒中单元模式为切入点,并加以改进形成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因人制宜选用中药汤剂,辨证论治制定个性化的针灸或推拿等中医康复及理疗方案,配合中医特色心理治疗,在一定程度弥补了西医治疗的单一性有关。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可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降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并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但本研究样本量有限,今后尚需扩大样本量行进一步论证。

猜你喜欢

西医证候神经功能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