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功能测定鉴别支气管哮喘,慢阻肺及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4-01-10吴杨陈丽丽陈营营郝敬林

系统医学 2023年18期
关键词:阻肺肺活量气量

吴杨,陈丽丽,陈营营,郝敬林

单县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山东菏泽 274300

在临床中,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性阻)均是较为普遍的呼吸系统疾病,两者发病均涉及炎症细胞和炎性介质,同时还存在气流受限的情况。另外,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还存在相同的临床表现症状,例如咳嗽、咳痰、气喘等情况,如果要想在临床中加以有效的区分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一些老年患者中,诊断更加困难。而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细胞与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临床中多表现为多变可逆性的气流受限;但慢阻肺则气流受限且不完全可逆,两者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1-2]。据以往开展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部分患者会同时存在支气管哮喘与慢阻肺,而有关研究人员将其暂时定义成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3]。由于支气管哮喘、慢阻肺、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临床症状表现等均较为相似,所以在诊断鉴别时较为困难,由此则不利于后续的治疗。本文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间于单县中心医院治疗的呼吸道疾病患者105 例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肺功能检测对支气管哮喘、慢阻肺及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鉴别,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本院治疗的呼吸道疾病患者105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的类型分成3 组,每组35 例,其中,设定支气管哮喘患者为哮喘组,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0 例、15 例;年龄46~75 岁,平均(60.17±5.24)岁;病程范围3~15年,平均(7.27±3.96)年;存在吸烟史的患者25 例。设定慢阻肺患者为慢阻肺组,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2 例、13 例;年龄47~77岁,平均(61.64±5.38)岁;病程范围3~14年,平均(7.86±2.01)年;存在吸烟史的患者27 例。设定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为重叠综合组,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1 例、14 例;年龄46~75 岁,平均(61.05±6.31)岁;病程3~15年,平均(7.01±2.68)年;存在吸烟史的患者24 例。3 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患者及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并与患者签订研究协议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5]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诊断标准[6];均表现出较严重的咳嗽、咳痰、喘息、胸闷等临床特征;患者能够配合研究;无精神疾病患者。

排除标准:肺炎、支气管扩张症等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心、肝等器官性疾病患者;妊娠期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1.3 方法

由同一医生使用肺功能仪器检测所有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肺容量及肺弥散功能。在正式检查前确保患者休息10 min 以上,然后取坐位,吸入0.3%CO、14%He、21%O2的混合气体及平衡氢的20~40 PPm 的NO 和N2的混合气体,先做3 次潮式呼吸,再做最大呼气至残气位,快速均匀吸气到肺总量位,2 s 内完成,再屏气10 s,后持续保持中速呼气到残气量位,要求呼气时间<3 s。

1.4 观察指标

对比3 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肺活量、1 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1 秒率、峰值流速、最大呼气中段流量)、肺容量(功能残气量、残气量、肺总量,残气量/肺总量比值)、弥散功能(肺CO 弥散量、肺泡毛细血管弥散量、肺弥散率)。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患者肺通气功能对比

哮喘组患者在肺活量、1 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1 秒率、峰值流速、最大呼气中段流量等肺指标方面高于慢阻肺组、重叠综合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阻肺组在肺活量、1 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峰值流速、最大呼气中段流量等肺指标方面高于重叠综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 组患者肺通气功能对比(±s)

表1 3 组患者肺通气功能对比(±s)

注:和哮喘组对比,*P<0.05;和慢阻肺组对比,#P<0.05。

组别哮喘组(n=35)慢阻肺组(n=35)重叠综合组(n=35)肺活量(mL)81.56±15.38(65.97±12.99)*(60.06±10.28)*#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mL)65.38±11.08(42.66±9.97)*(36.28±8.67)*#用力肺活量(mL)81.33±12.08(67.34±11.95)*(62.05±9.66)*#1秒率(%)79.22±13.92(63.25±11.22)*(60.64±9.04)*峰值流速(m/s)71.87±9.17(51.04±8.44)*(47.18±6.02)*#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L/s)75.24±14.82(61.39±12.07)*(43.17±9.28)*#

2.2 3 组患者肺容量功能对比

哮喘组在功能残气量、残气量、残气量/肺总量比值等指标方面低于慢阻肺组与重叠综合组患者,慢阻肺组患者的功能残气量高于重叠综合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 组患者肺容量功能对比(±s)

表2 3 组患者肺容量功能对比(±s)

注:和哮喘组对比,*P<0.05;和慢阻肺组对比,#P<0.05。

组别哮喘组(n=35)慢阻肺组(n=35)重叠综合组(n=35)功能残气量(%)96.63±12.02(112.34±15.16)*(105.28±10.64)*#残气量(%)110.05±18.41(123.84±16.22)*(119.27±15.28)*肺总量(%)91.37±13.25 86.16±12.92 88.34±12.27残气量/肺总量比值119.55±18.22(134.08±19.28)*(129.31±13.85)*

2.3 3 组患者弥散功能对比

哮喘组患者肺CO 弥散量、肺泡毛细血管弥散量、弥散率等均高于慢阻肺组和重叠综合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叠综合组患者肺CO 弥散量、肺泡毛细血管弥散量、弥散率高于慢阻肺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 组患者弥散功能对比[(±s),%]

表3 3 组患者弥散功能对比[(±s),%]

注:和哮喘组对比,*P<0.05;和慢阻肺组对比,#P<0.05。

组别哮喘组(n=35)慢阻肺组(n=35)重叠综合组(n=35)肺CO 弥散量91.03±10.98(58.13±8.86)*(71.27±9.01)*#肺泡毛细血管弥散量115.22±20.86(75.30±13.97)*(86.22±15.37)*#弥散率73.28±11.90(53.17±7.62)*(62.07±10.28)*#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在临床中的发病率较高,两者均是多见的炎症性肺疾病,并且均以气流受限为特征,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较为严重时可危及生命[7-8]。支气管哮喘为多变可逆性的气流受限,但慢阻肺气流受限则是不完全可逆,此则是吸烟导致[9-10]。在哮喘和慢阻肺的全球倡议中,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两者可并存,并暂定为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此病也较多见,但对其未能统一定义,也未建立诊断的标准。肺功能是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诊断金标准,并且可以把诊断指标当成区分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的参考,还能够利用诊断指标对疾病的进展和预后以及严重程度和疗效进行有效的评估[11-12]。相关研究通过利用肺功能检测对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进行诊断,研究结果表明哮喘组患者的通气障碍较慢阻肺组弱,两组患者在功能残气量与残气量/肺总量比值等指标方面均高于正常,而哮喘组患者低于慢阻肺组,但残气量与肺总量等指标无差异[13-14]。

本研究显示,哮喘组患者在肺功能各指标方面高于慢阻肺组、重叠综合组的患者,慢阻肺组在肺活量、1 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峰值流速、最大呼气中段流量等肺指标方面高于重叠综合组(P<0.05)。由此则说明,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在气道阻塞严重的程度明显高于慢阻肺和哮喘的患者,并且哮喘患者通气功能严重程度轻于慢阻肺和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患者。在肺容量方面,哮喘组在功能残气量、残气量、残气量/肺总量比值等指标方面低于慢阻肺组与重叠综合组患者,慢阻肺组患者的功能残气量高于重叠综合组患者(P<0.05)。此可能是气流受限为不完全可逆,进而导致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腔膨胀,肺泡内的压力提升,最终导致其出现破裂,另外,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气道的阻塞可能更加严重,但其气流受限兼有可逆性特点,所以,此可能是导致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气腔破裂严重程度低于慢阻肺的原因[15]。本研究中,针对弥散功能分析显示,哮喘组患者肺CO 弥散量、肺泡毛细血管弥散量、弥散率等均高于慢阻肺组和重叠综合组患者(P<0.05);重叠综合组患者肺CO 弥散量为(71.27±9.01)%、肺泡毛细血管弥散量占(86.22±15.37)%、弥散率为(62.07±10.28)%高于慢阻肺组患者(P<0.05)。此同样证实了上述结果。禇岩[15]研究显示:观察A 组患者CO 弥散量、肺泡毛细血管弥散量及弥散率值[(90.37±10.85)%、(116.05±20.37)%、(73.62±12.45)%]高于观察B、C 组,观察C 组患者肺CO 弥散量、肺泡毛细血管弥散量及弥散率[(71.53±9.21)%、(86.49±16.12)% 、(61.43±11.61)%] 高于观察B 组(P<0.05),保持一致。同时,甲组患者的肺容量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此研究结果与本文基本相同。

综上所述,临床中肺功能测定,除肺通气和肺容量及弥散功能的检测外,将3 种肺功能检测相结合则更加有利于对病症性质的诊断。

猜你喜欢

阻肺肺活量气量
制作简易肺活量袋
慢阻肺可防可治(下)
慢阻肺可防可治(上)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肺活量的故事
页岩超临界态吸附气量计算模型
气量可以学习吗
大港油田稳步提高产气量 提前4个月完成全年指标
气量三层次
浅谈慢阻肺的认知误区和临床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