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理化检验质量管理措施研究

2024-01-10刘志丽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19期
关键词:试剂食品检验

刘志丽

(天津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院,天津 300308)

食品安全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食品安全检测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主要实现检验食品的质量控制。为了使检验误差得到精准控制,确保食品安全性,采用科学手段非常必要。食品卫生检验是一项科学管理和特定检验相结合的系统化检测手段,为了保证食品卫生理化检验的准确性,需要控制好检测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通过完善的规范标准保证理化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食品理化检验主要是借助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用某种测量工具或仪器设备对食品所进行的检验。严格实施食品理化的检验及分析,可有效创建食品的安全保障体系,合理监管及规范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过程。

1 食品理化检验概述

1.1 食品理化检验的作用

对食品理化检验进行质量控制可以确保食品质量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就实际工作而言,根据相关标准,全面测评与食品质量及安全性相关的多项指标,通过评价指标能够对理化检验进行程序及操作方面的规范,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1-4]。

1.2 食品理化检验的流程

(1)样品采集及其制备。样品采集及其制备是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前提,应遵循相应原则,采用特定仪器进行样品采集。要根据食品种类选择相应的采样手段及采样量,保证样品具备代表性[5-6]。

(2)对样品开展预处理。取样完成后,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具体包含3 个步骤。①按照不同的食品检测要求,选取合适的预处理方法。②分析样品中被测成分,经处理后方便后续测定。③尽量消除样品中的其他成分对待测成分的影响,避免影响后续测定的准确性。

(3)食品检验。食品检验是食品质量检测的核心内容。一般采用溶剂提取法结合蒸馏法开展理化检验,并使用色谱分析等技术开展食品的检测等,确保食品理化检验及分析结果的精密度与准确度。

(4)数据处理。经理化检验后,要及时完成数据处理,具体过程如下。①记录理化检验的有效数据,开展食品理化检验数据的综合计算。②依照理化检验数据,结合统计学方法得出平均值、标准差、方差及变异系数等指标,并代入回归方程得到最终的计算结果。③将检验结果与国家标准对照,判断食品样本质量是否合格。

2 食品理化检验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强化食品理化检验,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1)建立检测场地卫生制度。检验人员在开展实际分析工作时,要确保检验场地卫生条件满足要求,在干净、卫生的环境中开展检验。同时,检测实验室应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尽可能降低食品理化检测不同项目的交叉污染风险,减少彼此干扰对结果的影响,保障食品理化检验和分析工作的质量。

(2)健全样本的采集制度。在食品检验的初始阶段,食品理化检验工作人员要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不同食品的样品采集。相关工作人员要重视样品的保存过程,对食品样品进行合理保存,防止食品样品受环境湿度及温度干扰,以保障食品中的化学成分保持稳定,避免因人为的不正确操作而造成食品检测结果不准确[7-9]。

(3)完善检验部门的内部管控机制。提升食品理化检验机构的内部管理水平是确保食品理化检验结果准确的关键条件。检测管理人员要合理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全面完善检测部门的日常管理机制。要持续改进和优化食品理化检验部门的内部管控制度,有效落实相关人员的责任,全面提升食品理化检验部门整体的管控水平。

2.2 健全食品取样制备,完善检验质量控制

(1)注重遵守取样原则。合理采样并科学制备对于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取样过程要根据随机的原则,采集样品应具备代表性,同时应满足食品理化检验的要求。

(2)注重取样设备管理。在实际的检验工作过程中,应全面检查取样工具及仪器,当取样工具在清洁、安全的条件下,方可进行取样,防止有害物质影响实际的检验结果。对于仪器,要保证其具有较高的灵敏性,这就需要定期检查各项仪器的性能,一旦仪器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整,定期对实验设备进行更新,并积极引进先进的食品理化检测设备,以期将检验系统误差降到最低。

(3)注重制备流程管理。在样品制备的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制备方式,如在制备酸奶、酱油等样品时,先要将样品进行振摇及过滤之后再进行检验,而大米等类型的食品样品,要先将食品粉碎后再开始检测,从而提升检测质量。科学合理的制备流程直接影响食品理化检测的精准度,为了降低检测过程中的误差,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分析,并针对性地设计制备流程,同时对细节进行优化。

2.3 强化检验试剂使用,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1)做好检验试剂检查。在开展食品卫生理化检测实验时,要科学、有效地运用食品理化试剂,确保化学制剂的科学配比,防止因试剂问题而使检验结果出现偏差。在开展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检验试剂的质量控制。检验人员应正确使用检验试剂,重视试剂的科学存放,定期检查试剂的生产日期。

(2)科学选用检验试剂。在开展理化检测实验时,检测人员要科学选用检验试剂,避免化学试剂对食品分析质量控制形成不利影响。如对于有机金属试剂,通常要求每年完成一次全面的质量检查;对于部分标准溶液,则要求每年开展一次标定;对于淀粉及碘化钾等试剂,则要求在现场进行即时调配。在质量检验过程中,若发现试剂不达标,则需及时更换,重新检测,确保检测质量,提升检验结果的精准性、可靠性。对于试剂,在进行理论检验时要对其性能做出详细分析,以保证试剂质量满足实验要求,从而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3)严控试剂使用环境。食品理化检验过程中的环境温度、湿度会极大地干扰食品理化的检验数据,因此适宜的实验环境十分必要。化学试剂的使用环境应符合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有防火、防爆、防盗等安全设施。易燃、易爆和产生刺激性气味的化学试剂要在专用实验室中使用,剧毒化学试剂、易制毒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应为操作人员配备有效的防护措施,需低温储存的化学试剂则应按要求置于低温存储设备中;化学试剂使用环境应干燥,通风,室温不超过28 ℃,照明设施采用防爆式,同时室内应备有消防器材。食品理化检验的环境对于样品检验结果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相关实验室应注重实验室环境,以免影响食品理化检验工作的有序开展。

2.4 丰富理化检验手段,降低分析环境影响

(1)筛选最优的检验方式。检验方式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适当的检验方式有助于检验工作的迅速、准确开展。食品理化检验的手段种类繁多,应按照检验项目的不同选取合理、有效的检验方式。因此,食品理化检验工作人员在开展检验工作时,应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选取适合的检验手段[10-11]。在确定检验方式时,要结合检验对象的类型,以及实验室的实际环境、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检验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检验方法进行科学筛选,使检验方法与实际的食品检验工作能够有效结合,提高食品理化检验的工作效率。

(2)全面考虑样品及环境因素对食品理化检验工作的影响。良好的检验环境是保障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质量的前提和关键要素,在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检验环境,防止外部环境因素对检验结果造成干扰。要严格按照食品微生物检验环境监测要求,对实验室环境进行科学合理控制,要使样品远离污染源,设置符合检测要求的温度和湿度,做好消毒工作,保证环境的清洁、无菌化,避免样品受到外界污染。还要合理处置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对其进行严格、科学的无害化处理,防止细菌扩散污染实验室环境。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和标准,保证检验环境的安全和清洁度。

3 结语

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一项重要话题,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食品卫生理化检验的准确性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内容,避免食品卫生检验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当前,食品理化检验主要是通过物理及化学这两种技术形式来开展食品质量的检验,能够有效地检测食品的质量。我国现阶段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有必要全面加强对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食品理化检验的技术水平,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保证食品安全。

猜你喜欢

试剂食品检验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食品造假必严惩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