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橘北枳为哪般,枳实枳壳各不同
2024-01-09王旭王喆叶枝
王旭 王喆 叶枝
枳实与枳壳属于大宗常用药材,国内外均有较大需求。我国长江流域及广大南方地区(如江西、四川、浙江、福建等)气候温暖湿润,多低山、丘陵地带及江河湖泊,一般年平均温度在15℃以上,尤其适宜枳实、枳壳生长。
前段时间,药师有幸前往福建省长汀县枳壳种植基地实地考察,对枳实、枳壳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从“南橘北枳”的成语故事开始,一同探索枳实、枳壳的神奇世界吧。
一、南橘北枳为哪般
《晏子春秋》记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何也?水土异也。”大致意思是说:因气候、环境等因素的不同,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北之后,就变成了叶片相似但果实味道完全不同的枳树了……但橘树是不是真的会变成枳树,却鲜有人深究。橘和枳是同一个树种吗?果树品种会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呢?
在解答以上问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我国首创的嫁接技术。据考证,嫁接技术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它是通过人为地将一株植物上的枝条或芽等组织,接到另一株植物的枝、干或根等适当的部位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新植株的人工繁殖方法。这里的枝条或芽称为接穗,通常形成树冠;承受接穗的植株称作砧木,通常形成根系。
枳和橘为同科异属植物,历史上常将橘的枝条嫁接在枳的砧木上。针对“南橘北枳”这一特殊现象,现代植物学家推测:橘不耐寒,在-9℃以下的环境中,将受到严重冻害。从淮南移植到淮北后,上半部分的橘树因忍受不了淮北冬季的低温而冻死冻坏,相对耐寒的下半部分则得以存活。待第二年春暖花开时,作砧木的枳树发芽生长,从此植株就变成了纯粹的枳树。但是,古人并不了解其中的原由,以为橘是因为移栽到了北方,而变成了枳—这或许就是“南橘北枳”的真正原因吧?
此次实地考察的福建省长汀县枳壳种植基地就是以本地的芸香科植物作为砧木,嫁接上江西省新干县的道地药材—商州枳壳,进行品种改良的。这次成功的嫁接,不仅保证了药材的品质,也为其更好地适应本地的土壤和气候创造了条件。
二、枳实、枳壳各不同
枳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枳壳始载于《雷公炮炙论》。宋代《本草图经》云:“今医家以皮厚而小者为枳实,完大者为壳,皆以翻肚如盆口状。”《本草衍义》曰:“枳实、枳壳一物也,小则其性酷而速,大则其性平而缓。”明代《本草纲目》将枳实、枳壳合并于“枳”条下,云:“枳实、枳壳气味、功用俱同,上世亦无分别。魏晋以来,始分实、壳之用。”虽然历代本草均认为枳实、枳壳为同一来源,多通过果实大小及成熟程度进行区分,但现代研究表明,二者在来源、采收加工、饮片炮制等诸多方面均有所不同。
1.来源
在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枳实、枳壳并非全部来自同种植物。枳实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枳壳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可见,二者来源的主要区别在甜橙—甜橙只能作为药材枳实的植物来源,其未成熟果实不能当作枳壳使用。
2.采收
关于枳实的采收,有一件事比较特别:由于柑橘属植物花量大,吸收营养较多,导致其所结幼果分配不到足够的营养,最后自然脱落,而这些自然脱落的幼果正是我们5~6月份收集的枳实药材的来源。对此,当地种植人员会在树下垫上塑料布,待幼果自己脱落后,再收集起来。枳壳的药用部位为未成熟的果实,则需每年进行手工采摘。
3.加工
加工方面,枳实传统上将大个者横切对开;小个者保持完整,晒干或炕干。商品中以圆球形、个小者称“鹅眼枳实”;个稍大,切成小瓣者称“片子枳实”,一般认为前者质量较佳。
枳壳传统上采用手工从鲜果中部横切成两瓣,仰面晒干(为使皮绿色)或用微火烘干。饮片多切成片,比如北京的“鸭嘴枳壳”,其本出自江西樟树一带,当地会将切好后的枳壳用专门的工具对压一下,晾干成型后像鸭子的嘴巴一样,故得名。
此外,我们在种植基地了解到,对于枳实和枳壳,现在多采用低温烘干的加工方式,这主要考虑的是天气因素,避免未能及时干燥,导致药材腐烂或发霉,同时也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的均一性。
4.炮制
枳实和枳壳生用辛燥作用较强,经过炮制后,可缓解其峻烈之性,以免损伤正气。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除了生品枳实、枳壳,也收载了炮制品種麸炒枳实、麸炒枳壳。
在北京市的地方标准中,枳实的炮制品种还有鹅眼枳实(《北京市中药饮片切制规范》)和烫枳实《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而《北京市中药饮片切制规范》(1974年版)还收载了炒枳壳和焦枳壳。
在其他省市的地方标准中,枳实和枳壳相同的炮制品种还有山东省收载的炒炭品(枳实炭、枳壳炭)和湖北省收载的蜜麸炒品(蜜麸炒枳实、蜜麸炒枳壳)。此外,还有蜜炙枳实(浙江)、绿衣枳实(福建)、盐炙枳壳(福建)等特色炮制品种。
5.功效
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枳实和枳壳的性味、归经相同,均味苦、辛、酸,性微寒,归脾、胃经—不同的是,枳实作用较强,可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脏器下垂;枳壳作用较缓和,以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为主,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脏器下垂,主要作用于下焦。
6.质量标准
枳实呈半球形,少数为球形,直径0.5~2.5 cm。外果皮黑绿色或棕褐色,具颗粒状突起和皱纹,有明显的花柱残迹或果梗痕。切面中果皮略隆起,厚0.3~1.2 cm,黄白色或黄褐色,边缘有1~2列油室,瓤囊棕褐色。质坚硬。气清香,味苦、微酸。传统经验鉴别认为:以外果皮绿褐色、果肉厚、白色、瓤小、质坚实、香气浓者为佳。
枳壳呈半球形,直径3~5 cm。外果皮棕褐色至褐色,有颗粒状突起,突起的顶端有凹点状油室;有明显的花柱残迹或果梗痕。切面中果皮黄白色,光滑而稍隆起,厚0.4~1.3 cm,边缘散有1~2列油室,瓤囊7~12瓣,少数至15瓣,汁囊干缩呈棕色至棕褐色,内藏种子。质坚硬,不易折断。气清香,味苦、微酸。传统经验鉴别认为:以个大、外果皮绿褐色、果肉厚、质坚色白、气清香者为佳。
为方便大家比较,现将药典标准中质量的要求总结为表1。
有研究表明,枳实和枳壳的果实直径与药典中含量测定的成分指标有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随着枳实的生长,直径不断增加,辛弗林的含量逐渐降低,所以直径在2.5 cm以上的幼果很难合格;随着枳壳的成熟度增加,新橙皮苷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柚皮苷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对应药用部位为未成熟果实。
三、个人感悟
中药的药用部位和采收时间的确定,与药用植物的生长及有效物质的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像枳实和枳壳这类来源、功效相近,但多基源且药用部位不同的“相似中药”还有很多,例如:西青果、诃子和毛诃子;莪术、郁金和姜黄。那么,就让我们穿梭在“异”与“同”之中,不断研究和探索中药鉴别之精髓—“辨状论质”的科学依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