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任务群”遇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怎么教
2024-01-09
自高中阶段新课标颁布以来,“学习任务群”一直是教师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尤其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文学阅读与写作”等与阅读有关的任务群,重塑了语文阅读的教学方式。经过了数年的探索和沉淀,许多教师对任务群教学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期“寻找阅读领航人”公益活动专题策划,邀请了来自广东、河南、重庆等地的一线教师,围绕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教法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1.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与阅读有关的任务群中,对您而言哪一个比较有挑战性?您是如何应对的?
余文浩(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对我来说,“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比较有挑战性的,因为它要解决“为什么读”“读什么”“怎样读”“读到什么程度”“读后怎么样”等一系列问题。我秉持的原则是“读思写统一,教学考(评)结合”。具体实施体现在:整本书阅读书目的选择及选择标准、教学定位、方法运用和课时安排,整本书阅读读、思、写的统一和教考衔接。整本书阅读方法的关键第一是要通过通读和精读,找到“这本书”叙述的内在逻辑,确定学生研读的内容顺序,并将其“转换”成各种学习活动,也就是说要把“这本书”读完。第二,通过专题和主题阅读,适度借鉴或精选一些外部学习资源来帮助学生研读书中内容,争取把“这本书”读懂。第三,通过阅读的教学设计处理,把学习活动设计成带有情境化的故事、事件或者带有思维挑战性的问题、话题、母题、“大概念”,把“这本书”读得有趣,好玩,有料。
田丹丹(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我也认为“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更具挑战性。在教学中,我不断学习、摸索,尝试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比如《红楼梦》的阅读,我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首先,利用课堂教学,指导精读泛读的方法。先示范精读前五回,从环境、情节、人物等角度细读文本,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学生在老师精读方法示范下,自由阅读剩余回目,并进行批注评点,写出“一言心得”。其次,进行过程性评价,如读书打卡、读书交流会、课前展示台等。总之,就是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以丰厚的阅读为底色,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而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黄发文(重庆中山外国语学校):于我而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比较有挑战性。思辨性文章,我们的学生不爱读、不会写的问题比较突出。为此,我尝试用以下方法应对挑战。一是在阅读时画“思维导图”或“知识树”。一个任务群有若干篇文章,学生个人完成单篇的任务,小组完成单元(任务群组)的任务。画完后专门安排课堂交流展示,促进语言与思维的共同发展。二是开展课前3分钟“汉字解读”口头训练,训练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三是开展辩论活动,训练辩证思维和表达能力。四是将课文学习和议论文写作训练相结合。比如,学完必修上册六单元的《劝学》等任务群文章,让学生运用课文里的论证方法写一篇《劝学新解》。
2.学习任务群改变了单纯教授课文内容的教学方式,读写结合成为语文教学的新常态,您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读写结合呢?
万宇(重庆市巴蜀中学校):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首先,阅读促进写作。高中任务群学习任务包含了众多文本体裁,但是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文本却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阅读的重点放在中外经典名著、传统文化以及红色革命书籍方面,在符合任务群要求的同时,也能让学生积极向上,拥有正能量。其次,写作能够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在现实生活中,写作较好的同学,往往比较喜欢阅读,因为阅读多,所以作文受益,进而对阅读会更有兴趣,故写作在客观上也推动了学生的阅读。“文学阅读与写作”“当代文化参与”等任务群都是读写结合的典型,这说明高中语文任务群始终是围绕读和写来进行的。
黄发文(重庆中山外国语学校):“读写结合”要有清晰的规划,做到分阶段有步骤地落实。如何落实“读”?一要明确阅读的内容。整本书阅读,其他文学名著选读,聚焦专题的研究型阅读。二要选择阅读方式。个人自主阅读,小组合作阅读。三要安排阅读时间。语文课,阅读课,周末假期,寒暑假。如何落实“写”?一要明确写作任务,包括读后感、文学短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等。二要开展写作方法指导,比如,读后感如何处理好“读”与“感”的比例,文学短评如何选好评价点……当然,“读写结合”还需做到带着写作任务去阅读,既要读原文原著,也要读经典名家的评论赏析文字;要养成随记随批的习惯,完成摘抄作业。最后,有读有写有分享,汇报交流共成长。
3.如何设计学习项目或者活动,让学习任务群的实践能够更好地指向核心素养的提升?
田丹丹(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任务群”教学的核心,是教学内容的组织设计和教学资源的选择。我们在设计学习项目或者活动时,要注意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这一单元归属的学习任务群是“文学阅读与写作”,人文主题是“青春激扬”“青春的价值”。我在进行课例设计时,立足新课标、新教材“情境任务”驱动教学的特点,围绕“青春”主题,以建国72周年为情境,设计了编写“致敬青春,礼赞中国”特别纪念节目文案这个主任务。在整体感知部分,采用列表梳理文本的办法,引领学生探寻作者的思维路径,激发思维碰撞,实现良好课堂生成。整节课从“青春蓝本”到“学习评价”,其中的表格、评价量表,以及选取的特写镜头,均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选择,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特点。
余文浩(广东省深圳市羅湖外语学校):我也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譬如《鼠疫》的整本书阅读,在阅读收尾测评评价中,学生自愿分成小组,通过合作改编及舞台剧表演项目来完成“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的学习评价。读、思、写、行,最终我们要用一种固化的形式把读的东西呈现出来。而话剧是最好的形式,为什么呢?因为在话剧演出中,扮演者要吃透剧本,要深入人物,人我合一,或者说,要无我,只有剧中人。人物的心理、行为、动机、语言,所说所做,细致入微的地方在舞台上通过扮演者的肢体、动作、言语要能体现出来,这对扮演者的要求特别高。同时剧务、道具的工作特别繁重,学生们在一个剧组中的协作性在剧本演出中会得到鲜明的体现。这是一种挑战,是一种可见的学习,是一种深度学习。我们要的就是这样:将学习变成活动,将活动变得有趣,丰富,真实,迷人。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实践的能力,这就是一个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