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南:关心遥远的和抽象的人
2024-01-09聂阳欣
聂阳欣
2023年8月3日,北京,在市防汛办、字节跳动跳跳糖公益、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共同协调下,500份餐食被送到房山区琉璃河小南洛村受灾村民手中 图/视觉中国
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卓明”)是在地震救援中创立的志愿团队。2008年汶川地震,刚从北京大学毕业成为一名牙医的郝南主动奔赴灾区。他发现救援工作与灾区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于是留在成都,组建QQ群,跟一百多名志愿者一起统筹村镇需求、物资供应和交通信息,为一线救援人员提供信息引导。2010年玉树地震,郝南借助北大未名湖BBS召集了“地震援助信息小组”,志愿者讨论后取名为“卓明”。2013年雅安地震后,卓明发展为公益组织。2014年,郝南辞去了医生工作,全身心投入卓明的工作。
郝南将卓明定义为一个专业的、技术化的支持辅助型团队,“我们的团队借助互联网救灾。更多时候不是直接帮助受灾者,而是帮助一线救援人员、社会组织或政府单位,大家一起提高效率,去更有效率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灾害信息服务通常被理解为收集信息和传递信息,但实际上,卓明的工作要复杂得多。郝南认为,卓明对信息的处理更像是在进行诊断,“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解决方案,要更精准地知道需求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问题,解决方法有哪些,所需资源在当地有哪些。”相比于简单地搬运信息,卓明是在收集、分析信息后,将需求与解决方案做连接。
例如在水灾中,救援人员解救被困的人,首先要解决救援队如何知道什么地方发生了险情,以及需要救援的人如何联系救援队等许多问题。2021年河南水灾期间,由于暴雨来得非常突然,卓明就遇到了救援队和数以万计的救援需求之间的匹配难题。
另一个难题是,身处险境时,求生窗口很短,已经发生险情再去联络救援队,时间往往来不及。卓明自2011年开始探索气象灾害的响应方法,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提前感知和预测气象灾害可能的进程和影响。“要收集所有的天气要素,高分图云、气压变化、水汽通量,关注雷达,监测各省乃至各市小时降水量超标的地方,再结合水文数据等等做综合判断,未来几小时哪里可能会出现险情,通知周边的救援队做好准备,缩短救援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
在响应灾害时,卓明的工作节奏非常忙碌,志愿者要拿出所有业余时间,甚至放下自己原本的工作来参与救灾,灾情紧迫时经常一天工作20个小时以上。
郝南很难向其他人解释清楚自己从事的职业,“灾难发生的时候,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一些在特殊的场景下需要帮助的人。”他自认是人道援助工作者,这个职业国内少见,很多人不了解。实际上人道援助有清晰的概念,目的在于拯救生命,纾缓不幸状况,以及维护人类尊严,放在东方文化语境下,可以理解为减少痛苦。
郝南在汶川地震中看到过具体的痛苦。他和一个中年男人聊天,对方告诉他“两个儿子在地震中都死了”。他表现得像正常人一样,语调平静,郝南还是感受到了冲击。大多数时候,郝南帮助的指向性是不确定的,他看不到具体的人,没有具体的可以去同情和关心的对象,他只是在理性上知道,有很多人在经历痛苦,而他所做的事情具有减少痛苦的价值。
后方的工作没有太多情绪和感动,郝南会自己寻找有趣的事情。土耳其地震救援期间,郝南在脑海里搭建了一个土耳其沙盘,在查找资料时,他发现了许多从前不曾知道的事,“马拉蒂亚的特产是杏,跟我们一个县差不多大的地方,出产的杏干却占全世界的80%,我想那得种多少杏啊……厄瓜多尔队在救援的时候,发现震中附近有一个地方是厄瓜多尔皇族的发源地;受灾不太重的尚勒乌尔法省是中东已知的人类最早活动的区域。”
灾难也像一个大型社会学观察现场,“人的真面目,社会的真面目,都在大地撕裂后显现出来。”郝南深刻感受到现代城市的脆弱,“现代化发展了这么长时间,看起来很繁荣,但它只是一层外衣,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手机短视频、自来水、5G信号……其实非常脆弱,倒几个信号塔,塌几个变电站,就用不了了。人对这么脆弱的东西建立了强烈的依赖性。”
2008年汶川地震后,郝南在救灾信息专业化道路上努力了15年,自成立以来,卓明未曾缺席国内大小灾害的响应,并数次参与救助国际重大灾难。郝南经常被人问到,为什么要关心遥远的、和自己没什么關系的人,他的答案是:“陌生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的朋友、儿子、父亲或非常重要的人,这些陌生人互相之间的关系,跟我们与最亲密的人的关系没有什么区别。”
郝南坚信人类的命运是相连的,“人类有共同的来源,我相信冥冥之中有一些东西,把我们的命运连在一起,只是它很难被描述和量化。一个愿意去帮助遥远的陌生人的社会,我相信它是一个可以让更多人生活得更舒适的社会。”
自2008年志愿支援汶川地震以来,郝南投身公益灾害信息服务15年,带领一支专业的、技术化的志愿者团队,为救援人员提供决策支持,为救援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在无数次自然灾害救援的响应中,探索国内人道主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