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模精神融入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与策略
2024-01-09王世铎任咏梅
王世铎,任咏梅
(1.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省职业教育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034;2.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1]p145劳模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一种伟大精神,领会其内涵与实质,并将其较好地融入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之中,对于新时代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一、劳模精神的历史溯源与内涵
(一)历史溯源
我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乡土中国”,此时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四民”(士农工商)是这个等级社会的主要构成要素,并且其在社会结构中的构成是极度不均衡的,即劳动群体内部具有明显的等级差异性,士和农民的社会地位较高,工匠和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清末(19世纪中叶后),受到西方强权的威胁,一些开明之士(如张之洞、左宗棠等)意识到了工业文明的强大物质力量,他们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政治理念。同时,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开始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即从“重农抑商”向“实业救国”转变,最为明显的是提出了“工业优先”的原则。1918 年蔡元培先生在天安门上提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并指出“凡是用自己劳力作成有益他人的事业,不管他用的是体力,是脑力,都是劳工”。[2]p185可以说这一理念解构了“乡土中国”中“四民”的划分,而变为更具公平正义的“四民皆为士”的理念,这是一种对其的现代化重塑,更具进步色彩。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劳模精神逐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劳模产生于中央苏区(土地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的劳动竞赛,它直接产生了一批中央苏区经济建设的先进人物和杰出楷模,劳模精神最早形成于此。此后,中国共产党将劳动模范作为全社会的学习榜样,将劳模精神的价值力量与实践理性进一步扩展到劳动模范身后广阔的社会之中。劳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全面地阐释了中国人民身上所具有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二)内涵阐释
劳模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由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特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赋予了劳模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进入新千年之后,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座谈会上指出,全国人民要学习劳动模范“胸怀全局、目标远大、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勇于创新,严于律己、弘扬正气的先进思想和优良作风。”[3]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指出:“一代又一代先进模范人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再次肯定了上述劳模精神的基本内涵,并进一步指出劳模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最佳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5]p31将劳模精神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足以看出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弘扬劳模精神的高度肯定和重视,意义非凡。
劳模精神是在具体的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劳动者群体集中呈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它是劳动精神的人格化。劳模精神究其本质是人通过劳动实践而产生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6]p52劳模精神体现了社会风尚和公民的精神面貌,是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国家精神的最佳诠释。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1.责任之维:爱岗敬业,争创一流
这是岗位职责和职业规范层面上的规约,是劳模精神的本质特征。爱岗和敬业两者互为前提,爱岗主要指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岗位;敬业是以非常认真与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爱岗是敬业的基础,敬业是爱岗的具体升华。爱岗敬业要求个体要有一股冲劲、干劲、拼劲和闯劲,不轻易服输,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7]争创一流是一种积极向前的精神力量与风貌,它是个体向前的工作动力源。它强调个体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出一流业绩、产出一流成果、提供一流服务,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到最好,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具体工作上永远追求卓越、追求第一。这也要求我们在争创一流目标的牵引与激励之下,必须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尽到应尽的义务。
2.能力之维:艰苦奋斗,勇于创新
它站在劳动者改变劳动条件的视角上,从促进相关劳动技术发展的层面出发,是劳模精神的品质呈现。艰苦奋斗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追求、优良的工作作风和生活态度,其要求个体克服安逸享乐的惰性思维,要求我们不畏困难、锐意进取。同时,奋斗是人生永恒不变的主题,是通向成功的必经过程,只有忘我拼搏,才有可能取得事业与生活中的成功。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魂,是进步的加速器,是事业勇攀高峰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实质是突破,无论是技术手段、方式方法的“新”,还是思想意识、思维模式上的“变”,都体现了勇于创新的真意与能力,如劳模李斌(1960-2019,数控技术高级工程师)通过个人艰苦不懈的奋斗与努力,推动“中国制造”成为了“中国创造”,惊艳了国人和世界,这是他对劳模精神能力之维的最佳诠释。
3.伦理之维: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它是从社会主义原则和集体主义精神角度出发,是劳模精神的优质品格。淡泊名利主要指在五色诱惑之下可以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严于律己,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等问题看清楚,想明白,保持一种淡然的心态。奉献精神是一种利他主义精神,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奉献是不计报酬的自愿付出,自我牺牲是其最高境界。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能只用其社会地位的高低和其财富的多少来衡量,而应该以其道德品质的好与坏作为评判的标准。因为社会地位、财富等都是外在于个体的东西,会随着时间和情势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而个体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自身内在的东西,它才应该作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8]p2我们要理解孟子所说“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都有贵于己者,弗斯耳矣。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9]p260和“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10]p259。真正的美德是以公众的利益为主旨的,一个做事只为自己着想的人是不道德的人。甘于奉献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品质和美德,更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所有的劳动者都需要它。
劳模精神要求个体具有主人翁意识。主人翁意识是个体当家作主的一种态度,积极从事生产劳动、参与相应的管理集体和国家事务的精神心理。只有个体在其所从事的职业工作中,以主人翁的意识和态度去要求自己,将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同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劳模精神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责任、能力和伦理层面上的功用,最终通过“我要劳动”成全自己,发光发热,为国家作出应有之贡献。
二、劳模精神融入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
(一)利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更好地实现社会化
我国的教师法中明确肯定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专门性。为克服我国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倾向,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文件中强调“教师内在素质的提高”,即专业素质的提升。通过概括梳理可知,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指教师个人在专业生活中的成长,包括信心的增强、技能的提高、对任教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拓展和深化,以及对自己在课堂上为何这样做原因意识的强化。从教师专业结构上看,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指观念、知识、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发展需要意识等不同维度。[11]p226
高职教师需要通过其职业生涯中不断的理论提升和教育实践,来增强教育经验与教育机智,促进专业素养和职业德性的不断生发与优化。劳模精神本身所具有的内涵要求高职教师在其职业之路上不断保持一种精进的态度,使个体在认知和技能上实现相应的批判和创新,同时让高职教师更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教书育人,更好地同学生一起学习与生长,身体力行,做学生德行上的引路人,使学生向上向善,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迈进。通过对劳模精神的深层次领悟与内化,高职教师要做学生职业之路的有效指引者,使学生养成艰苦奋斗,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让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收获快乐与幸福。教师专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即是教师德性的专业化,它是教师专业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表现在教师的善、公正和责任感等方面。劳模精神利于教师德性的生发,也利于教师专业的社会化。
首先,将劳模精神强调的“艰苦奋斗”融入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突出教师要做一名“享受型教师”,即吃苦也是一种享受。如果说教育工作本身是辛苦的,很多专业发展较好的名师并没有认为它“苦”。根本原因在于其把陪伴学生成长作为最有价值的事。孟子提到了人生三件乐事,其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其认为最快乐的事。作为教师,可以陪伴着学生一起健康快乐地生长,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其次,将劳模精神强调的“甘于奉献”融入教师专业发展中,要求教师是一个道德境界较高的人,利他性是道德诸多属性中的高阶品质,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可以做到以服务他人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这是一件极其了不起的事情。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标识着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德性成长进入了较高的层次,是教师善的最佳体现;最后,劳模精神强调的“争创一流”融入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师专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职业倦怠”。这种精神要求教师做到生活与工作有目标,有方向,不忘初心,不断向前,朝着远方去奔跑,不停地超越自己,精益求精。
(二)利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形成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并进一步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12]在新时代“技能”一词被重新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即其既要服务于产业,也要为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服务。现阶段我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尚存在短缺的问题。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劳模精神”融入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某种程度上指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由外在驱动力向内在驱动力转化,最终强调教师的自主发展,这种发展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13]自我实现具有高阶指向性,即这种实现应该是个体向更高层次存在(专业意识、专业能力、专业态度等)迈进的过程,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导致教师职业倦怠,进入职业生涯停滞期,而无法给予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有效指引。
未来“技能”将融入我国生活的各个领域,技能的升级与进步可以有效增强个体的竞争力,这是拉动经济的关键点。尤其是在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源于技术创新与进步。[14]p157劳模精神所强调的“勇于创新”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具有创新性教学的意识与能力,将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课堂教学的德性涵育功能。[15]创新性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中心”,即将更多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提升学生对相应知识和技术的兴趣作为出发点,以期实施个性化教学,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积极性和求知的主动性,增强高职生的理论学习与实操能力。技能是练习与经验系统化的产物,它的形成受到来自于历史、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有其特定的技能形成模式。技能主要分为通用型技能和专业型技能两种。[16]通用型技能主要依托学校的求学,而专业型技能主要是靠工作场所的具体实践,所以高质素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做中学”,教师要进一步强化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以期可以给高职生更多的实际技能上的指引,并能够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上有效调适等。教育者在劳模精神的激励之下成为践行教育实践的主体,其会积极地投身于具体的教育事件,不忽视一切可能带来成长的机会和条件,以促进个体专业的发展与成熟,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可能。
(三)利于高职院校较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2021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到2025年,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17]职业教育从类型特色角度看,主要强调其独特的职业性和同等重要的学术性。2022年4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出台,其中明确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18]p4为此,要将“劳模精神”较好地融入高职教育教学之中,尽快扭转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现状。劳模精神所强调的“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之中,在课上与课下更多地关爱学生,引导学生。师爱是教师对其使命、职责及学生所具有的激情,从而产生救赎式的影响。[19]p63教师拥有无法替代的文化角色,它可以跨越文理科之间的界限。教师的使命是向学生表达仁爱和关注,不排斥暂时有学业困难的任何一位学生,正视所有学生的个体特质。同时高职院校教师肩负着引领学生的技术技能全面提升与德性良性生长的使命,使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再上新台阶。可以说教师在高职院校人才高质量发展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功用。将劳模精神所强调的“争创一流”融入高职院校发展中,要求我们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向西方职业教育较发达国家看齐。职业教育教师专长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在特定领域长期不懈地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埃里克森提出专长的形成可以通过刻意训练,个体的最终成就是通过刻意训练达成的。[20]这就是说高职教师要在“争创一流”精神的指引下,不断激励个体向上突破,深深耕耘,争取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高质量发展,实现突破。
三、劳模精神有效融入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优化劳模精神融入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设计
高职院校要从制度层面进行合理的设计。首先,确立正确的办学目标与理念,找到准确的劳模精神和符合院校发展实际的融接点,将劳模精神的内核融入学校具体的办学目标、方针和原则之中,形成具有新意的发展理念;其次,创新工作方法,引入校内劳模评选机制,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性作用与价值,以更好地促进其他教师向劳模靠拢,形成劳模精神培育的联合体;再次,高职教师培训制度要考虑德性要求,即要较好地使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和精神素养的提升相结合,使高职教师的师格和人格相结合,培育“人师”,以更好地“教书育人”“利他奉献”,同时重视参与式培育的力量和作用;最后,优化高职教师聘晋机制,在选拔新教师时注重德性因素的考察,同时对于教师职称晋升考核,要将劳模精神作为一个重要的考察指标点融入其中,可将其分解为若干可操作的细点,使晋升的人才符合“德技并修”的原则与要求,这也极大地促进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劳模精神的科学融入。
(二)强化新时代劳模精神的情感与价值认同
劳模精神深刻地体现了中国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全社会要积极营造尊重、赞美、认可劳动模范的氛围,做好舆论宣传,加大宣传的广度与力度,创新宣传手段,丰富宣传路径,讲好新时代劳模故事。[21]让新时代人人爱劳模,人人学劳模,真正做到在全社会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22]。使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劳模精神的价值并产生积极的情感认同,将劳模精神融入教师的思想和工作中。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劳模精神”激励着高职教师成为一名好老师。好老师应该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服务学生。[23]p183为了有效强化教育者对劳模精神的情感与价值认同,应建设一批富有成效的劳模精神宣传教育基地,让高职教师定期到相关教育基地去参加学习和接受培训,提升其对劳模精神的体悟。同时,这些教育基地具有涵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用。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劳模精神相关的推广活动,定期邀请本地、本省的优秀劳动模范进校园,使教师与其发生心灵上的碰撞和情感上的对接。通过这些活动彰显劳模的时代风采,并给予高职教师精神上的濡染,激励教师向劳模学习,充分了解劳模的动人事迹,体会其发展与进步的艰辛历程,积极地与劳模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并对其形成认同,深刻领会劳模背后的精神内核,更好地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生长。
(三)构筑劳模精神有效融入高职教师教学实践工作的平台
劳模精神有效融入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要关注高质量校企合作平台建设。追溯历史,我国最早的职业教育始于清末洋务派创办的学校。那时,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试图挽救“甲午战败”后带来的层层危机,提出了“教育救国”“广开民智”的主张,将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实业教育作为救亡之道。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实业学校是1896 年成立的江西高安县蚕桑学堂。[24]p1我国“校企合作”思想发端于民国时期职业教育专家黄炎培先生,其明确提出,“积极来说,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的沟通和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参与全社会的运动。”[25]p72从广义上说,校企合作主要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从狭义角度看,校企合作主要指实体层面的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高职教师的教学实践工作平台主要指校企合作的平台,借助此平台,可以更好地助力专任教师理论知识的教学提升和实践性知识工作场域中的学习。
高职院校应积极主动作为,在学校营造“争创一流”“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环境氛围,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挂职锻炼与实践的机会,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同时出台相应的教师校企合作细则,明确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应享受的权力和应尽的义务等。同时,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积极引进相关企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兼职合作导师,为其提供良好的教学和科研平台及有利的待遇,参与学生的联合培养,感受劳模精神“爱岗敬业”“淡泊名利”之幸福,并收获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