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畲族民俗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2024-01-09吴姗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吴姗(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省齐聚56 个民族,作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集省份,是我国最大的畲族聚集地,畲族人口高达36.55 万,畲族人民(自称“山哈”)的长期定居和发展,拥有福建独具特色的畲族民族舞蹈风格,创建出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世代传品德高尚的民间风俗,其特色的民族服饰闻名世界。畲族的民族服饰、民族舞蹈、节日活动、民间风俗承载了福建的历史,是祖辈畲族人民民俗生活的文化产物,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民俗资源。然而,由于畲族民俗文化与普通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导致畲族民俗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其民俗特色逐渐被同化,畲族民俗传统文化的绚丽多彩必须通过更多有效的路径进行保护与传承。目前,针对畲族民俗传统文化保护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建立在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上,集中于各类节日活动,例如“三月三”等活动进行传承,容易忽略畲族的民族信仰和民间风俗等“内在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因此,本文立足于“非遗保护”发展观,对畲族民俗传统文化进行非遗文化梳理,探索非遗文化的保护现状,进而提出畲族民俗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路径。
一、福建畲族民俗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概况
(一)丰富的畲族民俗传统文化
1.畲族服饰
在畲族人民聚居区,他们的传统服饰尤为显著,其多样化的色彩源于各种因素,如地理环境、生活方式以及婚姻状况等。畲族服饰的设计者主要由当地的女性劳动者构成,她们不受商业需求的限制,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创作。她们的作品展示了丰富的技巧,包括刺绣与编织的结合,以及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这使得畲族服饰图案充满活力,色彩斑斓,展现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这些服饰图案通常具有自由奔放的主题和独特的设计风格,它们将自然元素,如山间的花草、林中的鸟类、天空的云彩以及雨后的彩虹融入其中,以一种朴实的方式表达了她们对生活的热爱。这种源自生活的艺术情感赋予了她们的作品生命力,使之充满了活力。此外,畲族服饰还包含许多独特的设计元素,如华丽的凤冠头饰、精致的花边衣领、多彩的腰带以及精美的花鞋等,都展示了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彩带文化在畲族服饰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它是一种由畲族人民传承下来的手工编织制品。彩带不仅用于捆绑衣物和作为腰带,还被视为一种象征性的背带和刀鞘带。此外,彩带在畲族的婚姻仪式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成为新娘向心仪的新郎赠予的珍贵礼物。对于畲族文化的服饰部分,我们需要从其深厚的历史背景以及民族发展进程的角度来深入研究和理解。同时,我们也必须将这种研究与保护和传承的理念相结合,这样才能确保畲族服饰的独特性和原始性得以保留。我们对畲族服饰的欣赏和珍视,源于其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和社会价值观。这些图案不仅展示了畲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畲族人民的传统服饰设计展示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共同构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些图案所承载的艺术元素和文化信息是世代传承下来的智慧结晶,因此,这些非遗文化理应被视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得到永久的尊重和保护。
2.民族舞蹈
畲族舞蹈形式多样,美轮美奂,主要分为劳动舞和娱乐舞,畲族舞蹈多与各类节日活动相结合,以大型群舞为主,常见于大型劳动舞蹈活动中,通常由主持人吹龙角,舞者闻声起舞,配合锣鼓刀剑,唱念结合,畲族人民集体跳舞,舞蹈形式有独舞、双人舞、四人舞和集体舞多种形式。畲族舞蹈是艺术与劳动生产的结合,舞蹈最初的作用是祈福,舞蹈依托于畲族人民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畲族人民的工作息息相关,芒种祈福、丰收感恩、节日庆祝,畲族舞蹈体现了畲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舞蹈题材设计具有剧情性、艺术性、歌颂性、哲理性,活泼生动地展示了畲族人民的快乐生活和奋斗史,呈现出畲族历年历代生存发展的良好精神风貌。
在具体的舞蹈动作上,采用日常生活常见的狩猎、弯腰农作、插秧、纺织、刺绣、淘米等动作,体现出舞蹈的语言交流能力,其文化密码和生活艺术完美融合,舞蹈动作中的社会功能展示出畲族民族的辛勤劳动过程,用肢体语言有效推动了畲族文化的传播,有利于畲族民族文化在世界舞台的展现和发展,是中华民族非物质传统文化遗产的瑰宝,“非遗保护”发展观要求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畲族民族舞蹈呈现了畲族人民的劳动结晶,拥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是需要重点保护的非遗文化。
3.节日活动
畲族的传统节日活动众多,与我国传统节日相比,较为特殊的有“二月二”“三月三” “四月八”等。“二月二”特指闽东地区福鼎、福安等县城的会亲活动,畲族挨家挨户插上白底红边的三角形旗帜,各地畲族陆续回家会亲。二月与春耕时间极为接近,是畲族人民祈求平安幸福、阖家团圆的重要节日,象征了畲族生生不息的勤劳主题和气球太平之意,“二月二”会亲是畲族民族力量的凝聚,是畲族文化传承的核心。“三月三”又称为乌饭节,是纪念民族英雄雷万兴斗争胜利的重要节日,节日当天制作乌米饭,亲友团聚,载歌载舞,热闹的氛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畲族舞蹈如图1 所示。
图1 “三月三”乌饭节畲族舞蹈(图片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四月八”是畲族人民的一个重要节日活动,这个节日又被称为“歇牛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畲族人民会精心清洗他们的耕牛,并向它们敬献一种特制的“牛酒”,以此作为对它们一年辛勤工作的感谢。他们还会在牛的身体上描绘畲族的传统,进一步表达对牛的尊敬和感激。此外,他们还会举行各种活动,如制作牛角粽子、吟唱山歌以及穿着畲族传统服装共享家庭晚餐,同时也会向亲友赠送礼物,举办庆祝晚会,共同欢唱。夜晚来临之际,畲族的提线木偶表演开始登场,畲族人民聚集在一起,欣赏精湛的表演艺术。表演者们通过操控连接在木偶各关节上的微细悬丝,展现了极高的技艺。这种融合了畲族文化的表演形式,使观众能够欣赏到如《畲妹子茶艺》等一系列以畲族文化为主题的精彩作品。当夜幕降临时,“火头旺”成为“四月八”活动的核心部分。人们会点燃柴堆,燃烧起熊熊篝火,围绕着火堆欢歌笑语,享受这场专属于畲族人民的夜晚盛宴。
畲族民族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其节日活动锣鼓喧天,结合畲族美食和传统民族歌舞,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保护和传承畲族的传统节日活动,是县域旅游开发的前提,是特色民族文化经济发展的地基。
4.民间风俗
畲族采取一夫一妻制的婚俗,畲族人民的婚礼流程包括拦路、举礼、对歌、对盏、留箸、行嫁、拜堂以及回门等环节。研究表明,畲族的婚俗中,女性在出嫁时对男性提出的种种难题,反映了古代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这是一种独特的人类婚姻传统演进模式。畲族人民的婚俗礼仪体现了人类社会随着历史的演变不断变更婚俗三观的过程,是婚俗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
畲族崇尚男女平等,无论男女,均享有家业继承权,不在意生育的子女性别,孩童出生后,母亲会用红色头绳将孩童捆至背后,寓意孩童不可以糟蹋他人财物。在礼节方面,即使晚辈能力不足,小辈也需要必恭必敬。由此看出,畲族整体民族的三观符合科学发展观,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孩童高尚的人为品德,是极为注重品德精神的民族。福建作为少数民族的聚集地,民族众多,畲族长期与汉族文化交织,生活习性和汉族极为相似,目前来看,畲族新一代的青年已经鲜少了解畲族的历史文化,对畲族的家族概念越来越模糊,很多畲族人民为了追求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畲族的民族传承。畲族民间风俗包含的婚俗、待人接物、社会发展观念都透露着积极向上、乐观团结、感恩知礼的中华传统美德,是畲族文化能立足于国际舞台的重要品质,如何加强畲族的民间风俗传承,大力发展畲族民俗文化经济,是当前我国研究者面临的重要挑战。
(二)福建畲族民俗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1.非遗文化法律文件的缺失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主要保护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畲族的民俗文化,是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相互结合的文化种类,物质文化保护的目的在于保存物质的外形结构,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目的在于弘扬精神文化遗产,畲族的山歌手抄本、畲族人民居所等都是物质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了大量畲族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特点,但是不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保护,物质文化保护的立法不到位,导致畲族传统文化容易在传承过程中出现物质和精神的断层,只能落实部分非遗文化,与非遗文化相关的周边物质文化,容易被现代娱乐活动取缔。
反观国外,早在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就已经完善了非遗文化的保护范围,要求非遗文化保护语言传说、相应文字、表演艺术、社会礼仪和节庆、传统工艺技能等,将部分物质类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结合,可以用于我国非遗文化的立法借鉴。
2.福建畲族民俗传统文化传承力度不足
福建畲族的村杂货大多数是交通不便的山寨或者远离市中心的海边,形成了特色的山寨文化和海边文化,畲族服饰奇特,饮食和生活习惯与众不同,但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畲族文化受到汉族文化冲击,现代社会的生产劳动模式和经济发展现状,导致畲族民俗文化在不断流失,例如硖门瑞云村,其节庆活动包含大量舞蹈和特色饮食,但是不结合文化旅游,其精神意义高于经济效益,文化旅游环节开发薄弱,限制了当地畲族传统文化的发展,畲族特色文化服饰逐步被现代服装替代,精美的服饰纹路、华丽的刺绣图案,成为畲族传统文化的过去式,甚至于在繁华的中心地带也很难遇见专门售卖畲族服饰的店铺。畲族虽然保留了民族活动,但是活动资金均来源于政府补贴或者民间筹措,活动资金的限制缩减了原汁原味的畲族民俗活动流程,许多民俗才艺因为没有经济收益问题,而无法展示,畲族人民并没有依靠自身特色的传统文化获益,畲族人民也容易被发达城市的经济和商业模式所吸引,畲族人民祖辈传承的特殊技艺后继无人,传承难以实现。
3.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力度较弱
我国为保护非遗文化,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福建省为保护非遗文化,专门设立了非遗文化的博览苑和博物馆,但是,就我国现代数字化技术方向来看,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工程进度较慢,大量的非遗文化依旧采取保守的传统保护手段,只是搜集畲族传统民俗、服饰、节庆活动中的道具等工艺品,进行收藏展示。全域畲族民俗文化保护工作过于死板,许多有声、文化技艺、口传称颂的文化内容,受客观因素影响,很难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保护,例如有声内容(畲族语言),包含而不限于民俗歌曲、民俗传说、民俗俚语,用视频或者音频形式保留时,很难保障教学的完整性,很多文化技艺也不是仅仅依靠教学就可以完全保留下来,所以数字化保护是畲族传统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点和难点。
二、福建畲族民俗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路径
(一)非遗文化的立法保护
实施畲族民俗文化的立法保护措施的关键步骤,是进行全面且深入的调查研究,包括收集关于畲族民俗文化的各种信息,如其文化种类、规模、生存环境、濒危状况以及现有的保护措施等。然后,这些信息将被提交给相关的政府机构,以申请世界、国家、省、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畲族小说歌”“畲族民歌”已经获得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因此,福建省应立即启动省级和各市级文化遗产的申报程序,以确保畲族非遗文化的保护。此外,许多畲族民俗文化元素,如畲族语言、畲族婚礼习俗、畲族歌曲等,通常是由传承者的口头传播和内心领悟来传承、发展和延续的,因此,保护和支持这些传承者的工作成为畲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核心部分。可以借鉴他国的优秀实践,福建省应当构建“畲族民俗文化传承者保护制度”,以确认并维护这些传承者的传承身份。此外,当地政府也应在经济层面上为他们提供适度的支持,以鼓励他们继续传承畲族的民间文化。
非遗文化保护责任庞大,工作结构繁杂,涉及部门众多,容易造成职责混乱和职责落实的问题,非遗文化保护机构可以由畲族民俗学专家、畲族民俗传统文化传承人等组成,进行文化保护项目申报、立项、财务预算统计,以及后续的实施,其他相关部门进行配合,主要职责由非遗文化保护机构担任,部分工作由其他机构辅助完成。
(二)注重畲族文化传承人的本心回归
畲族非遗文化传承,需要畲族人民将古老的文化传播至下一代,畲族历代的积攒的民族文化,是畲族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畲族文化的传承必须经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的载体进行传承。根据相关统计,福建省畲族非遗文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只有3 人,各省级传承人只有29 人,传承人队伍老龄化严重,为畲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着微薄之力。
当前必须注重畲族文化的传承人能够自发承担传承人的使命,为畲族传统文化传承做出贡献。
第一,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让传承人能够参与畲族文化建设,研究畲族传统民俗的非遗文化。
第二,应当对大量零散的畲族传统文化进行整理,打造畲族村落传统文化经济生态链,大力推广畲族传统文化,带动更多的传承人加入传承事业。
第三,开设专门的畲族文化教学讲座,引发畲族人民的自我认同感和民族荣誉感,吸引畲族传承人回乡就业。
(三)推进畲族民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
随着社会各行各业数字化进程推进,畲族非遗文化采用数字化手段记录和传承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首先,要求数字化手段必须全面,对非遗文化应当全面记录,利用多媒体、照相机、视频录屏等方式,将畲族民俗文化的歌舞、语言、生活技艺一一采集,以保障畲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
其次,必须加快畲族民俗文化的传播速度,可以通过手机APP、各类游戏、网络直播等数字化传播渠道,宣传畲族的非遗文化,提升畲族民俗文化的传承活力。
最后,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数字化非遗文化数据库,对非遗文化系统分类,保障非遗文化传承的深度和广度。
三、结语
我国56 个民族各具特色,数字化时代的信息差为人们推送了无数精彩内容,畲族民俗传统文化要在众多民族文化中脱颖而出,得到人们的青睐十分不易。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淘汰老旧的民俗传统文化,象征着历史人文的畲族民俗传统文化的传承迫在眉睫。本文从畲族的历史角度出发,了解了畲族民俗传统文化的内在魅力,畲族非遗文化传承不仅存在法律法规的保护,民俗传统文化传承力度不足,数字化保护手段也较弱,本文针对一系列民俗传统文化传承问题针对性提出建议,力争将优秀的畲族民俗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舞台,展示畲族民俗文化蕴含的生生不息和传统品德,传承畲族非遗文化的特色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