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笔墨语言的演进与情感表达

2024-01-09王世航九江学院建筑工程与规划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35期
关键词:水墨笔墨媒介

王世航(九江学院建筑工程与规划学院)

一、笔墨的起始

毛笔的起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在5000-6000 年前就有了类似的毛笔,湖南省长沙市和河南省信阳市的战国楚墓里都出土了一件竹管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关于毛笔的实物。这是关于毛笔最早的起源,而对其运用则主要是在各种图标及文字的书写上。在早期文字书写的运用中,笔墨只是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被拿来使用,而不具备自身独立的审美价值,笔墨虽然开始有其自身的一些节奏和韵律,但却还不能给人以强烈的审美享受。

及至秦汉,笔墨运用在绘画中的手法趋于成熟。1952 年在河北望郡县城东二里发掘出一汉代古墓,墓前及甬道两壁的壁画上绘着的人物、禽兽等形象。绘画的表达方式以简练的笔墨勾勒出人物的形态特征。人物通过服饰的变化来突出人物性格,衣纹简洁却又合乎运动规律,用笔以少胜多、流动自如。可以看出笔墨在长期累月的实践中,探索出了新的形式语言。

二、笔墨作为中国画的创作媒介

在笔墨作为符号记录及书写功能之外,它也逐渐的被创作者用来进行绘画和书法的主要媒介,并且随着创作内容的演变意义创作主体的个人经验及风格习惯不断将笔墨语言推演出更多的可能性。在时间不断推进和历史的变迁中水墨语言也被表现出不同的面貌和特点,甚至是在顺应着这种媒介语言不断进步,它在中国画艺术中的演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阶段:

(一)笔墨语言在早期人物画时期的运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开始在生活实践中对理想有了精神寄托。这种寄托主要表现在书法艺术上。也正是通过对书法艺术中笔墨语言的把握才使得在绘画中笔墨精神的发展,要求绘画中笔墨要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通过书法艺术的成熟,创作者也开始把书法中的笔墨语言运用到绘画创作中,开始去试探笔墨在绘画创作中的更多可能性。顾恺之,东晋人,画人物皆以线造型,线条流畅而富有节奏感,笔劲连绵,春蚕吐丝,是高古游丝描的鼻祖,顾恺之的《烈女仁智图》(见图1)。陆探微,南宋时人,其用笔秀骨清像,一笔而成,气脉相通。因笔试连绵不断,称为“一笔画”。张僧繇,南朝人,其在书法中引用“点、曳、斫、拂”等方法入画,采用创新技法给画面带来了新的形式。“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这种画法被称作“疏体”。自此,笔墨语言作为绘画的重要元素日渐丰富。

图1 《烈女仁智图》顾恺之东晋(宋摹)(图片来源:北京故宫博物院)

南朝的谢赫在其“六法论”理论中把笔墨语言放在其中,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而其中的骨法用笔指的是怎样用笔墨技法恰当地描绘出对象的形状和质感。在绘画创作中笔的技法运用与作品的成败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人物的内在精神就要靠笔法来得以表现。在此时期出现的《洛神赋图卷》、《女史箴图》、《梁武帝像》、《历代名画记》等巨作,其用笔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虽然这里只谈到用笔,还不能是完全意义上的笔墨语言,可这是一个重要的开始。

(二)笔墨语言与山水画

隋代,山水画从人物故事的背景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科,这也给笔墨语言的发展争取了更大的自由空间。山水画的内容形式有别于人物的具象写实性,在山水画中的形象更多是虚无缥缈的自然山水,对于这种半具象半虚空的自然描绘,就给予了创作者更自由发挥笔墨精神的空间,而不必被以往的太具象所束缚。如展子虔在追随前人的绘画技法外又加以创新,在创作中注重对真山水的细致观察并赋之于笔墨,注重对自然的客观表现。“触物留情,备皆妙绝,尤善台阁人马,山川咫尺千里”为当时人对他的评价。在追求虚无缥缈的自然山水描写中,笔墨的一种半抽象的独特艺术语言才真正的得到发挥,使得技法与自然山水紧密结合。

唐代王维的水墨渲染山水,被称作是“水墨理想”的代表人物,这时的笔墨语言已经不再谢赫提出“骨法用笔”的概念。笔墨语言在其自身材料属性的基础上可以是更多的可能性,而创作者就是在创作中将其这种可能性找到相应的自然景象。王维的“水墨最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在很大程度上要的是自然笔墨的本身。到五代时期,荆浩在《笔法记》中在南朝谢赫的“六法”基础上提出“六要”即“夫云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用笔虽有法则,但重要的是要运转自如,灵动有致,不为性质所拘泥,要飘逸自然。笔和墨在其中分别被拿来强调,这也表明了笔墨在当时创作中的重要性。“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采自然,似非因笔”用墨渲染出物象的敏感深浅关系,自然呈现其纹质肌理,使其神彩斐然。此时,各种笔墨语言的技法也开始出现,董源发明了“披麻皴”、米芾的“米点皴”等,技法无时无刻被无限的创造中,笔墨语言也就变得越来越丰富。这也为宋代山水画的鼎盛及风格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元代文人画的出现,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成为画坛的主流形式,他们多以抒情和写意方式作画,主要的方式就是玩弄笔墨趣味以抒写胸中士气。元四家之一倪云林说的“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作画的动机发生转变,完全的是以自娱来作画,无疑笔墨语言自身就变得更纯粹了。

明清两代,画家众多,画派丛起,画法变新,手法灵活多变,构图不再遵循传统模式,多强调自由安排和主观的思想感受,突出笔墨情感。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将他们对故国饱含的眷恋深情和对现实的忧患哀愁,通过作画的形式将他们的情感表现出来,向后人诉说着他们时代的家国情怀、悲欢离合,在美术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八大山人。

(三)花鸟画中的笔墨语言

笔墨语言在花鸟画中也在不断的向更自身的方向上发展着,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徐渭把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了能够强烈书写内心情感的极高境界,《四时花卉图》(见图2)他在生宣纸上充分发挥笔墨的表现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笔墨给予了写意花鸟画更大的艺术表现效果和强烈的情感宣泄,在写意花鸟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一,笔墨赋予了花鸟画诗一般的“意境”,更能唤起观者共鸣;其二,笔墨抒写了自然的率真,传达了自然的额野趣趣味;其三,笔墨赋予了“笔意”,让画作变得有情有义;其四,笔墨抒发了士气的“大意”,达到物我相融的境界。

图2 《四时花卉图》 纸本墨笔144.7cm×80.8cm(图片来源:北京故宫博物院)

经过历史的发展和对这种材料语言的研究,最终笔墨在文人士大夫笔下把中国画的水墨意境与中国人文化性格,甚至是作者自身的情感做了一个最完备的融合,甚至精神的宣泄。在描绘对象的同时,每一笔都抒发出了创作者的心境的,这个与中国的书法的抽象性也有一定的关联。

三、当代笔墨语言的形式表达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代艺术创作中,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西方文化和艺术形式的融入,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数字化、信息化、多媒体、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也为中国画及笔墨这种媒介的探讨和研究提供了更多借鉴的可能性。这其中包括西方对于材料语言的研究的影响下艺术表现形式变得更加的多样化,尤其在现代主义之后,抽象艺术的盛行也为笔墨媒介提供了更自由表现空间,使得笔墨不再仅仅是中国画的表现媒介。笔墨也变成当代艺术的一种载体,笔墨不再仅仅是描绘或表现一种意境,艺术家将笔墨与观念以及行为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

有赵无极、刘国松立足“墨迹”和“符号”的抽象形式;有黄宾虹的笔墨与印象派笔触的相似性;有潘天寿强烈的构成意识形成的画面视觉张力;有吴冠中提出的形式制约内容。这些都是采用笔墨加以创新,力求找到在形式上最适合于表现作品精神的语言。

20 世纪末出现的的“观念水墨”以及后来的新水墨等都是关于这种媒介的在当代艺术运动中的新尝试。例如张洹著名作品《家谱》(2001),这件作品是时间的行为艺术,在一天的早晨开始,以笔墨为形式邀请几位书法家在脸上抄写《愚公移山》这篇古文,一遍又一遍,直到太阳落山,整张脸被墨汁染黑,就好像张洹被自己的语言或思想的喋喋不休所吞没,最终,他与这个世界一起变成黑暗。

艺术家陈湘波的水墨装置作品《玄升》,结合中国传统画卷的形式,运用数字媒体交互技术,展览现场与观众进行互动。当人们走进特定区域,运动轨迹将实时改变画布中的水墨形态,以一种生动、交互和有趣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东方水墨的魅力。

当代笔墨语言的艺术形式更倾向于抽象性,运用抽象性的表达形式来进行绘画的创新,拓展绘画形式。用当代视角、思维方式、价值理念来对传统秩序规范进行深刻的思考,因此艺术家借助的形式创作更加注重对当代生化的表达,更具有时代性。

四、当代笔墨语言的情感表达

在当代艺术中,笔墨语言作为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所重视和运用。笔墨语言不仅是传统中国画的重要元素,也是当代艺术家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

笔墨语言在当代艺术中的情感表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笔墨的象征意义

笔墨语言在当代艺术中常常被用来象征某种情感或意象。例如,粗犷的线条和浓重的墨色可以象征力量和坚韧,轻盈的笔触和淡雅的色彩可以象征柔弱和优美。艺术家通过运用不同的笔墨语言,传达出自己对于情感和意象的理解和感受。

(二)笔墨的个性化表达

当代艺术家在运用笔墨语言时,往往注重个性化的表达。他们通过独特的笔墨技巧和风格,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这种个性化的笔墨表达方式,使得每一件作品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情感魅力。刘丹的画作(见图3)《介眉堂太湖石》,虽单调却又暗藏玄机。他对水墨画的见解是独特的,他的画以传统的水墨画为根本,结构气息却很是当代化。他遵循传统艺术就体现在他的画作里,无论怎么改变形态,终是以原本的形态为根据而变化的。

图3 《介眉堂太湖石》 水墨纸本200×100cm(图片来源:2013北京保利2013春拍)

(三)笔墨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当代艺术家在运用笔墨语言时,往往注重与社会现实的联系。他们通过对于社会现象的描绘,传达出自己对于现实生活的理解和感受。这种与社会现实相关的笔墨表达方式,使得作品更具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四)笔墨的实验性和创新性

当代艺术家在运用笔墨语言时,往往注重实验性和创新性。他们通过尝试新的表现方式和技巧,探索新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创造出更具新颖性和独特性的作品。这种实验性和创新性的笔墨表达方式,使得作品更具前卫性和未来感。

国内艺术家徐累,其作品《马·逸》描述了一匹快速奔驰的白色骏马残影,其臀上刺青,类似于在明清瓷器上看到的青花,以此来感叹时光的飞逝。徐累擅长于调动这些图像间的修辞关系,每样物件都有自身的解释,而它们之间的对比辩证又多了一重耐人寻味。他将古意与现代的美学原理重新打磨,呈现出全新的互动体验,以探讨有关哲学、悖论、符号的深刻命题。在当代各种艺术观念的影响下,笔墨语言的形式在发展的探索中,通过抽象形态、现代立体构成、符号等表现技法的介入,笔墨语言的情感表达也发生了改变。在传统的笔墨情感中讲究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在当代艺术发展中依然是重中之重。当代笔墨的情感表达更加从文化思想、审美意向、画家个人观念表达中呈现。新媒介、新材料的运用融合,创作出具有研究性和探索性的作品,画面的视觉效果使情感表达更加直接和耐人寻味。这些新方向的语言探索赋予了当代精神文化的表现力,让这种东方式的语言表达在国际艺术浪潮中得到更多的认知度。然而,有些情感的表达似乎还缺少一些人类情感的深度而停留于表面形式。对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探索都不应该仅仅是形式化语言的简单创新或是肤浅的讲这种媒介与某些艺术观念的拼接。

五、结语

笔墨作为一种媒介和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为广泛的认知和使用,就像我们也在油画和素描等艺术媒介的使用那样。但是,就像贡布里希曾说过的:“一切艺术都起源于人的心灵,即源出于我们对世界的反应。”笔墨作为一种创作媒介而不在于其所表现的形式化而更具价值,而是创作者的情感以及我们所处时代精神的传达与表现形式融为一体才会让这种艺术形式变得更有感染力。

在中国画创作中也是如此,笔墨语言无疑会让作品变得更有艺术审美价值,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能量。同时,我们也不能就此把全部的经历只放在笔墨语言和技法的研究上,毕竟材料的自身是没有情感的,情感的表达还需要审美主体的强烈思想感受。

猜你喜欢

水墨笔墨媒介
笔墨童年
水墨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泼尽水墨是生平
当代水墨邀请展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水墨青花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