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方法
——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例
2024-01-09李良玉
李良玉
(南京大学 历史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3)
今天的主题是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方法。讲三个问题:明白学习的意义,树立健康的人生信仰,读书期间的规划与方法。
我从1992年开始带硕士研究生,到2015年,共计带了26个学生。人数不算多,但却是一个指导研究生的锻炼机会。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全国在校硕士研究生大约是300万。(1)《2023年考研落榜生超350万,70%无法过国家线,太内卷了》(2023-02-24),《今日头条》,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03337412242653754/?channel=&source=search_tab,访问日期:2023年4月5日;教育部:《将逐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培养应用型高端人才》(2023-03-23),《今日头条》,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13596223193022979/?channel=&source=search_tab,访问日期:2023年4月5日。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培养,或者说他们如何学习,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怎样充分利用3年时间圆满完成学业,所有学科的同学都应该有所思考。今天的讲座,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的范围里作一点讨论。
先谈第一个问题,明白学习的意义。要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然后才能讨论它的意义。针对主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学习具有不同的类型。作为对知识的汲取,学习不止一种。读书是学习,实际工作是学习,生活本身也是学习。广义地说,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带有学习的意义。农民种田需要学习,工人做工需要学习,老师教书需要学习,官员从事社会管理需要学习。学习有时候跟读书有关系,有的时候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有一种学习就是在失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一件事情虽然没有办成功,但得到了经验,因此古人说“吃一堑,长一智”。
第二,硕士生学习应该是全面的进步。不能把硕士生的3年,或者说4年(偶尔会有个别同学延期),简单地看成上上课,考考试,做一篇论文。它是一个完整的提升过程。2019年9月和2021年11月,我曾受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的指派,作过两次关于学生读书的报告。听讲座的有硕士生、博士生和一些高校教师。今天,专门针对硕士生谈学习。
第三,学习有方法的问题。现在提倡终身学习,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以及大学老师,乃至像我这个年龄的老师,各阶段的学习方法并不完全一样。我已经退休8年了,要注意不能停止学习。否则,就会脱离社会,造成思想的停滞甚至倒退。小则危害家庭,大则祸害社会。同时,又要适当调整学习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是要向年轻人学习,从年轻人的思想里吸收新鲜事物;二是要结合现在的身体状况,更多地带总结性地学习。
在职的年轻老师和在读的硕士生、博士生的学习方法又不一样。硕士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本科、硕士、博士是大学学位教育的三个层次,它们的作用不同。本科是对考入大学的学生实行分流,本质是分科培养。每年有1 000多万新生,经过分流,为进入社会各行各业作准备。硕士生是更高的专业教育,使学生能够适应专业性更强的工作。博士生是专门教育,是培养高精尖的预备人才。他们有各自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回过头来讲硕士生。按照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对硕士生有两个要求:一是“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二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地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这是原则规定,没有涉及如何在三年时间里读书。按照目前硕士生教育的实际情况,他们应该完成的任务是这样几项:一是修完学校指定的专业课程,二是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任务,三是完成发表文章的指标。过去规定读书期间必须发表文章,完不成指标不给学位(南大起初要求发表3篇,其中必须有1篇核心。现在只要1篇,不要求核心),想办法发表1篇文章。这个任务应该说不是太难(这是指发表在普通报刊,不包括发表在核心期刊)。除了这些任务之外,我把毕业以后找到工作也作为一项任务。加起来是四项。学习的结果是什么?就是要去服务社会,找到更好的出路。如果读3年书,不能找到一个理想的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是不圆满的。所以,对同学找工作要给予相当的重视。
如果把找工作和发表文章这两条忽略,只谈完成硕士论文和修完学校指定的课程,这两项基本任务应该怎么对待?硕士论文是一项硬任务,每个学生都必须按照质量要求完成,否则拿不到学位。过去教育部对硕士论文没有明确的质量规定,基本上导师同意就可以答辩。当然也有一个评审过程,但一般都是由导师指定评委进行评审。学生把论文送过去,请评委写个评语,然后就能答辩。现在教育部对硕士论文也有质量规定,主要体现在两个环节上。一是答辩之前有一定比例的盲审,如果盲审不通过,学生不能答辩。二是答辩之后还要复检。在上一年答辩通过的论文里,抽出若干送给专家重新评审。如果复检不通过也很麻烦。有些学校规定,硕士生论文、博士生论文盲审或复检不通过,导师和所在专业都要受处分。
大约20年前,南京大学硕士论文的盲审就开始了。我记得第一次抽查是2002年。其中抽到我的学生的一篇,结果是优良。这位同学叫任玲玲,现在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的党委副书记。她很努力,2004年硕士论文就出版了(硕士论文题目是《从新时期女作家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意识的嬗变反思当代女性主义思潮》,后经修改补充成书——《20世纪中国女作家的创作道路》,成都时代出版社2004年版)。后来她成为我的博士生,博士论文也出版了(《浩然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在我的学生中间,她是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出版了的学生。对这一点我非常满意。要相当重视学位论文。所有攻读硕士的同学,主要精力都必须花在学位论文上。
国家学位条例规定,要系统地学习本学科的专门知识。这个规定是通过硕士生在校期间的课程学习和课余时间的读书来实现的。但是,这项任务是弹性的,实际要求远远高于各培养单位的教学配置。这一点,从硕士生毕业以后的去向上也可以看出来。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生毕业后的去向大致上是四个:一是继续读博深造(包括出国留学),这就要挤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备考。二是从事社会上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比如,去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单位工作,或者去中学教历史,等等。三是跨专业深造,有些学生会考到其他专业继续读博士。比如,考到新闻、法学、中文等专业,甚至理工科专业去。如果这样,只把本专业的课程学完是不行的,还要大量阅读其他专业的书籍,包括旁听课程。四是从事与原专业完全无关的工作。比如,考公务员进入政府部门,进入国企、外企、私企或自主创业,等等。走上社会之前要有一定的知识准备,包括参加公务员考试和各种招聘考试。这些都表明,局限于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的课堂和书籍是不够的,因而必须更广泛地阅读和历练,尽量丰富自己,以便适应未来的需要。
概括起来,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任务就是接受比本科阶段更加系统的教育,实现思想水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社会经验的全面提升,以更新的姿态去迎接社会的挑战,参与社会的竞争,为更好地书写自己创造性的人生打下扎实的基础。硕士研究生学习的任务是这些,目标是这些,意义也是这些。
第二个问题,树立健康的人生信仰。过去有一个词叫“三观”,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多的具有哲学意味,人生观更多的是对生活的理解,而价值观更多的是政治取向。用它们来讨论人生似乎有点复杂化。我觉得讲“人生信仰”反而比较简明而又恰切。早在2007年的一次报告会上,我就提倡树立健康的人生信仰。报告当年就公开发表了,题目就是“实行有信仰的人生”,网上应该能查到。年轻的同学从大学生到研究生,从学校门到学校门,生活历练不够,经验不足,怎样树立健康的人生信仰呢?这个问题比较大,以我的水平其实说不清楚,但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和社会消极思潮保持距离。最近一些年有两个词非常流行,它们都和年轻人有关系。一是“佛系”。经常在媒体上看到这个词,为了今天的讲座,我专门上网查了一下。有一个解释说:
佛系是一个网络流行语,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主要的意思是指无欲无求,不悲不喜,风轻云淡而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百度百科)
前不久有一个报道说,现在民众的旅游中间,有50%的游客去寺院烧香,而其中大部分是90后和00后的年轻人,说明年轻人受“佛系”的影响很大。二是“躺平”。为了解释这个词,我也上网查了一下。因为对这些词的理解,不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知识,而要依据时下特定的网络语境。有一个解释说:
躺平,网络流行词。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表示顺从心理。另外在部分语境中表示为瘫倒在地,不再鸡血沸腾、渴求成功了。躺平看似是妥协、放弃,但其实是“向下突破天花板”,选择最无所作为的方式反叛裹挟。年轻人选择躺平,就是选择走向边缘,超脱于加班、升职、挣钱、买房的主流路径之外,用自己的方式消解外在环境对个体的规训。(百度百科)
在2021年十大网络用语、十大流行语中,都有“躺平”这个词。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还有一个节目讽刺躺平。
这两个词流行起来,有复杂的社会背景。有些东西是从国外来的,说明是一种国际性的动向。现实状态也是这类思潮的诱发因素。任何群体性的潮流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兴起。撇开这些背景不谈,就年轻人受影响而言,要给予一定理解。我转发了年轻人去庙里烧香成为某种时髦的视频,同时留言说:“让年轻人有机会,有奔头,有期望,有发展,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前不久,网上报道,长沙有个女孩子制订了退休4 500天倒计时计划,表示挣到200万就退休,从此躺平享受生活。不少人批评这个女生。我觉得有点不对。这个女孩子才24岁,她给自己订的计划是4 500天挣200万。算一下,4 500天大概不到12年半,按此计划每年要挣16万。我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年轻人,不是躺平族,不应该批评,而倒是要给予鼓励和支持。《中国青年报》有篇文章也说:
当一些网民指责这样的年轻人“躺平”时,其实已经陷入了“爹味说教”式的思维观念。不考虑他人的具体情况,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所谓“成熟”层面的观念去凝视年轻人的个体选择,只能显出自身的偏见与刻板。(2)《24岁女生攒够200万就退休,真的躺平了?》(2023-03-23),《中国青年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1165917265769062&wfr=spider&for=pc,访问日期:2023年4月5日。
《中国青年报》这篇文章的态度是正确的。今天是和硕士研究生讲学习、讲生活、讲未来,因此,不能用社会的低标准,而要用高标准来要求同学。中国科技大学是中国的一流大学,这样的大学里的研究生,将来要向社会各行各业的第一线冲刺,放低要求怎么行呢?总体上说,应该承认无论“佛系”,还是“躺平”,都属于社会非主流思潮,或者说,带有一定负面意义。有无数年轻人在努力奋斗,只有努力才会成功。可以理解、接受被这种思潮影响的年轻人,但是,作为正在接受优良教育的青年学生,应该有更积极的生活态度。
第二,摆正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是一个既定的共同体,任何时候都有两个方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有光明的品质,也有阴暗的事物。当然,应该承认积极的光明的美好的东西永远是主流。任何一个时代,如果这些不是主流了,这个社会就很成问题了。但是要看到,社会的确有它的阴暗面。所以,年轻人既要对社会保持学习的态度,也要保持相当的批判性。一方面,要在有益的传统精神、现代教养、法律和各种正当交往规则中间,在公众健康舆论、主流价值和公序良俗中,锻炼和提高自己。同时,又要注意克服社会阴暗面对自己的影响。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社会的两面性。现在高考竞争的压力很大。每年三四月份,距离高考还剩一百天左右的时候,很多中学都会举行誓师大会,给学生鼓劲。有学生代表上去发言,宣誓怎么奋斗。我看到有一个中学生在大会上说:“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成为人上人,而是为了让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上人。”我对这个学生充满了敬意,不止在一个场合提到她。年轻人永远都是有希望的。我想,当她在大会上这么说的时候,心目中一定有人人生而平等的概念,一定有为了社会的公平、和谐、平等、博爱而奋斗的想法。这对于中学生来说,实在是太宝贵了。同样的话题,最近看到另外一个报道说,有一个在新西兰留学的中国学生,论文被老师判零分,因为其中表达的论点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新西兰老师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要做人上人?大家都做人上人,那些人下人怎么办?这个学生的奋斗目标不符合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不应该支持这样的观念。当然,这个留学生的论点可能表达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潜意识,甚至,现在还有许多家长在用这样的观念教育自己的孩子。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无论有没有出身阶级和贫富贵贱的差异,人格一律平等,没有人上人和人下人的区别。这样的社会才是一个现代的社会。不能一面讲平等、自由、公正、友善,一面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这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要摆正和社会的关系,就要学会按照社会的健康规则、正当行为规范和公序良俗来考虑问题、处理问题,而不要自以为是。经常听到年轻同学讲:这件事我认为应该怎么办。每当听到这么讲,我都要纠正一下:碰到任何事情、任何问题要处理,不要先想我认为应该怎么办。先要想,这件事本来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本来应该怎么处理。把这个想对了,才可能正确地解决问题。否则,出发点就错了。因为你想的,可能不符合处理这件事的客观规律。假如不符合,处理方法就是错的,就可能办错事。
有一个1999年入学、2002年毕业的硕士生到深圳找工作。回来以后第一时间对我说:“过去在学校里,不理解李老师有些事为什么那样要求。去深圳一趟才知道,这些要求和社会的要求一样。”这个同学叫邓卫平,是一个遵守纪律、努力学习的好学生,毕业后一直在深圳工作。我们开读书会,一分钟也不能迟到。大家也许一开始不太适应,久而久之就理解了。这就是严格守时的观念。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个2005年入学、2008年毕业的硕士生。他的硕士论文写了15万字,为了完成论文,写了20万字的读书报告。硕士论文非常不错,已经公开出版了,题目是《延安时期的大众化音乐运动》。他找到广东一家旅游学院的工作,报到后去一家高级宾馆实习。他在电话里告诉我,宾馆里要求非常严格,吃了很多苦。但是,他遵守规矩,认真工作,及时向部门经理请示汇报。结果,实习结束,宾馆向学校反映某同学非常优秀。这个学生到学校岗位上以后,继续兢兢业业,现在是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如果同学们走上社会,先躺平,先佛系,会有后面的发展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个学生叫罗长春,来自湖南南部一个农民家庭。
第三,按照现代知识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这里有三个概念:一是学生;二是知识分子;三是知识人。学生很好理解,在校读书都是学生。对知识分子,有不同的解释,据说有一二百种定义。有一回,一家报纸采访,我也谈到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就是那些关心大众生存和社会正义,创造了社会进步事业,或者发展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与知识的贡献者。(3)《现代快报》2020年4月12日。
知识分子的定义有些非常玄,有的还特别强调知识分子对社会的批判作用。这当然是可以的,但我觉得过于狭义了。如果用这样的定义来衡量,似乎知识分子太少了。所以,我不太用这样的概念,更很少用这类概念来要求年轻人。有一个现成的概念很好,叫做“知识人”,我解释为“生产知识的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大学里的老师,是生产知识的人,是现代知识生产者。所谓现代知识人,就是具有现代价值、现代思想意识、践行现代社会规则的知识生产者。社会很复杂,每天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人。他们首先都是自然人,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但是实际上,各种人的文化品质是不同的。他们各自具备什么样的思想,奉行什么样的准则,是非常复杂的。同样的血肉,不一样的灵魂。很多人的思想并不具备现代人的品质,包括大学里的某些老师。不少专家、学者所生产的知识不一定有现代价值(不好说别人,仅仅指我)。否则,为什么“专家”这个词差不多已经变成了一个负面性质的词(砖家)?要用现代知识生产者的标准要求自己。不要认为自己现在只是个在读的研究生,用学生的标准要求自己就可以了,遵守学校的规章、读好书、上好课、考好试就可以了。不是这样的。多年之前我就问过同学们,有没有想过20年之后干什么?那时候你们是社会的中坚,你们怎么管理这个社会?今天,我们是中国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要做一个有价值的现代知识生产者。我说过,在读书、做研究、生产知识的过程中,要坚持人格第一、见识第二、学问第三。任何一个时代,一个专家学者的人格、见识都是非常重要的。人格决定精神和气节,见识决定眼界和气度,它们决定人们观察社会、理解事物深刻正确的程度,并且先验于专家的知识,决定专家生产的新知识是不是有价值。日本作家上野千鹤子把探索知识的知识称为“元知识”,说知识生产者就是掌握元知识的人。我以为在这个元知识中,包含精神、思想、气节、情操的丰富元素。没有这些元素,缺少基本的配伍,现代人文知识很难生产出来。有了这样的标准,努力的动机和前进的方向,可能就不太一样。
第三个问题,硕士3年期间的规划与方法。为了读好书,圆满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向大家提以下五点建议。
第一点建议,做好以论文为中心的计划。入学以后马上要做这个计划。读硕士只有3年,其任务可以分为硬任务和软任务两种。所谓硬任务,就是学校规定的任务,比如,修满多少学分、上多少门课,完成硕士论文,等等。当然还有软任务,比如,广泛社交,扩展业余爱好,空余时间去旅游,深入观察社会,开展社会实践,创造条件谈恋爱,等等。我不仅不反对学生谈恋爱,而且支持,前提是搞好读书,完成任务。有时间为什么不能谈恋爱?这是应该鼓励的。就几项硬任务来说,要及时做好预案。时间安排上,第一学年的主要任务是修完指定的课程。第一学年的下半年,最迟到第二学年上半年(第三个学期)的期中,必须确定论文选题,并且完成资料收集工作。第二学年的一年时间主要是完成初稿写作。第三学年的下半年(最后一个学期)不能安排任何学习任务,基本上要把时间留给求职。在这之前,全部学习任务都要基本完成。当然可以有一点弹性。还要看到,一般用人单位都是在每年年底,即12月前后就要发布招聘信息。也就是第三学年上半年(第五个学期)的后半期就要开始找工作,用心于搜集信息、投简历、参加招聘考试或者面试。这个时间表一定要控制住。
第二点建议,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专业的素养是专业训练的结果。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中国近现代史、考古学的训练方法有相通之处,也有很大差异。就中国近现代史而言,研究生的训练要比本科阶段的通史训练更加专门和深入。其中,包括构建中国近现代史的宏观认识框架,阅读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理论和重要著作,培养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观念,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史料,锻炼历史思维,掌握史学写作方法,掌握理解材料的方法,掌握寻找课题的方法,等等。在这里,我特别提醒要认真学习和遵守历史学的一些基本规则。读过历史学、读过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生,应该在这方面有明显进步。
历史学的基本规则包含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重视原始史料及各种资料的综合利用。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第一步就是材料。从学术方法上来看,中国传统历史学,或者说新史学之前的历史学,基本上用的是文献分析的方法。因为学者们面对的所谓“传统史料”,主要就是文献。王国维提出了二重证据法。就是用地下的考古材料和地上的文献材料互相印证。除了考古材料之外,20世纪的最大发现就是档案材料。所以,档案学的方法又被引进历史学。现在,不仅要重视原始资料,重视档案和各种原始文献,还要重视各类资料,包括原始资料、非原始资料(包括域外资料)的综合利用。这是方法论。
第二,证据决定发言权。这是讲从事历史研究的学人,要有明确的职业操守和基本的政治道德。归结到学术问题上,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证据决定发言权。也就是对任何问题,没有证据就没有发言权。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前不久,网络上有不少关于岳飞《满江红》的议论。《满江红》究竟是不是岳飞写的?对此我就没有发言权,因为不掌握材料。任何问题都是这样,你不了解材料,就请你闭嘴。当然,最好是主动闭嘴。
第三,先谈事实再讲道理。研究任何一个问题,都要分清事实和观点之间的区别。事实只是事情的真相,观点是从事实中间抽象出来、总结出来的。但是,事实不等于观点。同一个事实也可能有几种观点,其中哪一种最正确,只能经过讨论甚至是争论。只讲价值不讲事实、只讲立场不讲事实、只讲结论不讲事实,都是本末倒置,都是错误的。
第四,通过考证澄清真相。历史研究中,不可能样样事情原本就很清楚,不清楚的问题会经常碰到。不清楚的问题怎么办?如果没有办法解决,可以暂时放一放。如果材料丰富,可以通过考证的方法弄清楚。所以,考证的方法是历史学的基本手段之一。经常看到有人写文章,事实不清楚,可是结论一大篇。这是非常不对的。
第五,用史料的真实性检验结论。研究历史不作结论是不可能的,完全没有个人偏向也是不可能的。但是,要把它控制在起码的范围以内,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同样一件事情,结论有几种,哪一种正确呢?根据是材料的正确性。谁的结论符合最正确的材料的记载,谁的意见就是对的。不能因为你年纪大,你的看法就一定正确;不能因为你年纪轻,你的看法就一定错误;不能因为你的地位高,你的看法就一定对;不能因为你的地位低,你的看法就一定错。自然,也不能反过来认为。判断正确与否的唯一的根据,是你的说法和材料包含的正确性有没有一致性。在这里,材料的正确性就是史料的真实性,就是历史的真实性。这是历史学,也是中国近现代史最根本的判断方法。
第六,不作违背事实的议论。这里讲的是学风问题。很多人把事实摆在一边,长篇大论地谈方法,谈概念,谈观点,谈意义,其实都是空话。历史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禁止做这样的文章。我经常为一些刊物审稿,看到不少稿子都是长篇大论却没有事实根据。这是不可以的。
第三点建议,恶补阅读与写作。阅读和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有根本意义的基本功。不仅学生,老师也是这样;不仅年轻老师这样,年纪大的老师同样如此。阅读是一种积累,写作是一种创造。没有积累就没有创造。阅读对于人生有非常大的作用。2021年世界读书日,我在微信里写了这样四句话:阅读是精神的养分,阅读是思想的源泉,阅读是创作的前提,阅读是文明的台阶。这四条阅读的意义,我认为是正确的。创造力的大小和阅读量成正比。我过去提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文章发表出来。但是,读这些文章有感觉,它们分为三种类型:一种叫牙膏型论文;一种叫甘蔗型论文;一种叫泉水型论文。所谓牙膏型论文,大多是在阅读量不够的情况下写的。对所研究的问题了解不深不透,掌握的材料不全,于是绞尽脑汁,像挤牙膏一样把文章挤出来了。这种文章类似牙膏,只能刷刷牙吐掉,没有什么大的用途(评职称除外)。所谓甘蔗型,就是榨出来的文章。年轻人尤其是那些博士生写出来的论文,大多是这样榨出来的。在导师的督促之下,自己全力以赴,三年甚至更长时间把一篇论文弄了出来。这种论文往往很有价值。还有一种就是泉水型。有些专家信手拈来一个话题,很快就是一篇文章,意味深远,很好读,很有意思。这样的文章是专家长年累月地读书,在知识背景非常丰富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也是一般人写不出来的。年轻的硕士生写作,需要经过磨炼。写作水平高是实践的结果,是写的结果,是改的结果,没有哪个人天生会写文章。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教育的缺陷,硕士生普遍阅读不足,写作能力不足。很多导师都有这样感觉。现在,念两段导师为学生改论文之后,在微信朋友圈发的议论。一位朋友说:
现在导师给研究生改论文,痛苦多于欣慰。一次听某教授言,说他的学生不大会用标点符号,屡教难改,常用大于小于号代表单书名号,每每读到,就如同左右两把尖刀,直插他的胸膛,令他痛苦万分。教书不易,育人更难,由此可见一斑。(南京大学一位教授的微信)
还有一位年轻朋友说:
对于康熙帝晚年对人抱怨:“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惟从旁笑视,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者。”在经历修改研究生论文之后,有了更直接、更深入的理解。(安徽师范大学王彦章教授的微信)
他是拿康熙的话讽喻他的研究生:你们要认真一点,不能把我当一匹拉车的马,背烂了,脚瘸了,还在抽鞭子。以为我死了不要紧,马上会有人来代替的。你们有这样的想法就错了。
这两位朋友,都是很有学问、对学生很负责任的学者。从这两段话可以看出,目前硕士研究生的写作水平大多存在局限,有需要努力的地方。
要对读书和写作这两个问题有明确的认识。把写作这一关突破以后,对于人生有很大意义。针对年轻学生,我把写作的作用归纳为五点。
第一,有利于出色地完成硕士论文。论文写得好一定和写作能力强有关系。写作能力强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可能本科阶段就有比较好的写作基础,可能自身比较努力,可能受到的学术训练比较严格,可能是各种情况综合起来的作用。
第二,是找到好工作的重要条件。我有一个硕士生叫蔡晓燕,是1999年入学、2002年毕业的。这个学生十分努力,很优秀,读书期间发了5篇文章。去广东找工作之前,即第三学年的第一个学期硕士论文初稿已经写好了。在广州参加过两次招聘考试,还是没有头绪。她用街上的公用电话给我打电话说:“找不到工作了,先回去答辩吧!”我给她出主意,让她再试一试,不行再回来。办法是把发表的5篇文章和硕士论文都带着,哪个招聘单位有吸引力,就直接去单位办公室,告诉他们:“我是来找工作的。先不谈工作的事,我把读研期间写的文章都放在这里,你们看过了通知我,录不录取都可以。”她找的是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后来,银行办公室主任(记得蔡晓燕告诉我,这是一位能力很强的女同志)打电话给她说:“我们本来要招一个金融系毕业的学生,但是看了你的材料,感到你受了严格的学术训练,我们需要这样的人才。”所以,写作能力是将来找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三,有利于继续深造完成博士论文。我招了多年博士生,深切体会到硕士阶段的训练比较系统,写作水平比较高,同学的博士论文写得必然顺利一些。硕士期间写作不过关,博士论文就要艰难许多。近年来,我在盲审博士论文的时候,常常发现送审论文标点符号不正确、句子不通、错别字多、论点表达不清楚的情况超出想象。这都是学术训练不够的表现,和硕士阶段基础不牢也有一定关系。所以硕士阶段的写作水平,对读博士是有影响的。
第四,有利于工作以后继续发展。很多硕士生毕业以后直接参加工作,写作水平对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举一个例子。有一个硕士,毕业以后到某省某厅秘书处工作。不到几个月,马上要开某厅的全省会议,厅长要有讲话。由秘书科负责起草的讲话稿厅长不满意,有人建议,秘书科刚来了一个研究生,可否让他连夜修改?结果突击了一个晚上,他把稿子改好了。第二天,厅长看了很满意。就这样,他站住脚了。不到几个月,提为秘书科副科长,不久提为科长。后来,当了厅办公室副主任。现在,他正在一个很好的岗位上。大家看,写作能力对一个人的发展作用该有多大?
第五,写作能力强终身有益。很多人研究生期间的写作能力,奠定了他毕生成就的基础。这样的例子有许多,就不展开讲了。
在阅读和写作的问题上,要正确理解四组关系:第一,模仿与创造的关系。有的年轻同志不太会写文章,在这种情况之下,要注意先去模仿。模仿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方法。史学文章就那么几种体裁,议论文、记叙文、考证文、读书笔记,等等。根据文章的类型有针对性地看看人家怎么写,揣摩别人的方法。等到熟能生巧了,才有可能去创造。第二,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前人是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本质上,继承是潜移默化的。接受了专业教育的熏染是继承,通过阅读作品对相关领域有了深入了解是继承,模仿别人掌握了一种研究路径是继承,在导师的指导之下做好一份个案更是继承。继承越多,发展潜力越大。第三,原创和创新的关系。写文章必须原创,文抄公从来都是可耻的。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但创新不足,连原创也不足。许多文章一眼看去就知道没有什么价值,因为是若干年前的话题,或者是泡沫化的选题。我曾经审过不少文章,放在20年前还是蛮好的,现在再来炒冷饭完全不合适。不过,这类文章还有人津津乐道。不仅有人写,而且有人追捧。要学会鉴别,知道什么是精品,什么是泡沫。更要明白原创不等于创新,创新一定要原创的道理。第四,宽广与专精的关系。经常有人问是通一点好,还是专一点好?选题是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这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
宽广和专精是一组具有双重含义的概念。宽广既是知识层面的宽广,又是研究层面的宽广。专精也是如此。对一个专家来说,阅读范围比较宽,涉足领域比较多,就是宽广型专家。阅读范围比较固定,解决的问题比较专门,就是专精型专家。这是一种理解。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宽广代表专家的知识层面,专精代表他的研究层面。他的知识面很广,但研究的问题很集中。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不是一边读书积累一边研究专题,就是一边研究专题一边读书积累。换言之,是一边宽广一边专精,或者,是专精推动宽广。本质上,这是读书和研究的关系,是知识积累和知识消费的关系,也是一个如何选择研究课题或领域的问题。
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实践中,宽广和专精都不是互不相干的两股轨道,不是纯粹理论的问题,而是和专家的历练或者成长过程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有的专家兴趣广泛一些,阅读范围相对宽,选择主攻方向相对迟,在积累过程中抓到了有兴趣的课题才形成了特色。是“宽广”在先“专精”在后。有的专家很早就抓住了合适的课题,有了成名作,之后基本上在该领域里发力,不断深耕,其成就辨识度很高。他们虽然“专精”,可是无论方法上还是知识背景上都离不开“宽广”。一般说来,出道甚至成名之后能不能继续提升,取决于学力的大小。这必然和“宽广”有关系。宽广是阅读的结果。阅读没有止境,讨论问题有止境。就历史学而言,彻底解决问题叫“抄底”,即经过充分收集资料,做出了兜底性的文章。这个“底”代表“专精”的程度。凡是达到这种水平的专家,没有一个不“宽广”。换言之,在他研究的课题上,无论学识、视野、论述的周全性、思想的深刻性,必定高人一筹。这类专家更容易被人们记住。不过,也有的专家比较“宽广”,可是没有自己的拿手好戏,谈不上“专精”。这样的专家也应该尊重。因为他的“宽广”本身就很闪亮,属于“活字典”式的学者(时下的大学不太容忍这样的学者,我表示悲哀)。凡此种种,无不说明宽广和专精既有各自的侧重,又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第四点建议,材料意识和理解、分析材料的方法。历史学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搜集史料,理解材料,说明事实。所以要有强烈的材料意识。确定一个选题能不能做,首先要问有多少材料,哪些是新材料,哪些是核心材料,还缺什么材料。我的看法是八个字:课题为大,材料为王。
第五点建议,向导师学习。硕士生的学习时间只有三年,同学们自然有一个摸索和奋斗的过程,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导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外在条件。导师的指导对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是至关重要的。要充分利用这个条件,要虚心向导师学习。大学里的老师,绝大多数都是优秀的,负责任的。当然现在大学生和老师的关系,硕士生和导师的关系,博士生和导师的关系,不仅有个别的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某些导师做得非常不好,我不否认这样的情况。但是刚才讲了,绝大多数老师是负责任的,是有水平的,同学们要知道这一点。我经常讲,导师要像导师,学生要像学生。现在的问题是,时常有个别学生不尊重导师。我经常碰到年轻的导师诉苦,甚至导师找不到学生。学生找不到导师是不对的,说明导师不负责任。现在反过来,是导师找不到学生。你本身是来读书的,结果导师找不到你,无法跟你交流,这怎么行呢?个别学生甚至对导师的教育不以为然,这会严重妨碍自己的进步。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鱼水关系,不应该是猫鼠关系。学生要向老师学习,老师也要向学生学习,也要关心爱护学生。我也时常碰到年轻的学生倒苦水,为处理不好跟导师的关系而苦恼。这里很复杂,有的是导师的责任,有的是学生的责任,有的双方都有责任。但是,从学生的角度看,假如这个导师是负责的,是有水平的,那么,就要多检讨自己,主动和导师改进关系。早在八年前,我就收到外省一个硕士的来信,反映和老师格格不入。我给他回了电子邮件,讲了这么一段话。现在,念给大家听一下:
来信谈到你和导师的关系,我不会去告诉你的老师。我相信和老师的任何误会都是可以化解的。因为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是这个社会上最纯粹的一种关系。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和批评,都是为了学生好。当然也可能因为老师的不得法而有消极的作用,但这是可以理解的。作为学生来说,要学会和老师相处,并且把这种相处当成今后到社会上与各种人相处的一种锻炼。你想一想,假如你和老师都处不好关系,去社会上之后怎么能处理好各种复杂的人事关系?希望你接到信之后马上去试一试,看看自己协调人事关系的能力如何,处理好了就说明你进步了。(4)《复某同学》(2015年6月9日),《李良玉史学文汇》,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611页。
当时给这位同学的建议,我认为是正确的。我相信中国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这方面一定没有问题。以上所讲的,只是一种参考。
关于硕士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如何加强修养,国家和你们中科大都有一系列要求,我就不多讲了。如果讲,也没有你们学校的专门安排好。我只是谈了硕士生学习,或者说硕士生教育中最日常的几个问题。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包涵。
谢谢大家!
(本文是作者2023年4月7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内部线上报告,4月14日潘亚莉根据录音整理,4月19—23日作者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