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百年语文教材中的编排变迁

2024-01-08张玲莉

语文建设·上 2023年11期
关键词:编排语文教材

张玲莉

【关键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语文教材;编排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中的一章[1],以其突出的语言特色和论证方法,以及发人深省的价值意蕴,成为语文教材的常选课文。就笔者所见,清末《国粹教科书(前编)》[2]选入《孟子》全文,这套教材的选文内容和编排形式均未脱离中国古代经史教育窠臼。从民国教材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为独立课文选入开始,到新时代统编语文教材,该选文的编排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丰富、完善五个时期。分析选文在不同时期教材中的编排特点,既可见微知著,由一篇选文的编排了解不同时期教材编写的背景、理念,为教材编写提供启示。分析该选文在不同时期教材中承担的教学任务,为当下教学提供参考。

一、民國时期的起步(1912~1949)

民国时期,教材的编写步入新的阶段。《新制中华国文教科书》第一册(1912 年)、《新编中华国文教科书》第二册(1914 年)、《蒋氏初中新国文》第二册(1937 年)、《前进初中国文》第五册(1949 年)等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入,其主要编排特点和意义如下。

1. 教学分割到教学融合

从仅有选文到助读、知识系统等框架的逐步搭建,是此阶段最显著的编排变化。《新制中华国文教科书》第一册和《新编中华国文教科书》第二册均只录选文,字词注解、文法知识、练习等均见于配套教参。《蒋氏初中新国文》第二册的选文后紧跟注解,包括《孟子》简介,舜、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人的事迹介绍,以及曾、衡、征于色、发于声、法家、拂士等难点字词解读。《前进初中国文》第五册在延续注解的基础上,增加“说明”板块,分别概括了选文主旨和段落大意,使助读系统和知识系统丰富起来。

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文、助读、知识等系统的形成非一蹴而就,它显露出从教参向教材转置的轨迹。实际上,这是教学分割向教学融合的转变,受到教育理念从灌输式向启发式发展的深层影响。教材只录选文,将其他材料编入教参,明显是以教师为中心,适应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随着助读、知识等系统在教材中的出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性得到关注。1936 年《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员对于选文应抽绎其作法要项指示学生,使其领悟文章之内容体裁作法及其背景,并注意引起其自学之动机”,“教员于讲解前,应先令学生运用工具书籍,查考生字,难句及关于人地时种种问题”,[3]可见,教与学应加强配合的理念指引着教材编写。

2. 单元编排的雏形

语文教材的单元编写模式是对我国古代“以类相从”书籍编写传统的继承和发扬[4],单元的设置使得单篇课文与整本教材之间有了多个支架,结构层次更加清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蒋氏初中新国文》第二册中具有单元编排的雏形,主要以目录体例呈现,“文”“道”的若干相同性是单元的组合逻辑。同单元的《最苦与最乐》《享福与吃苦》《呆气》,都是通过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说明一定道理。围绕的“道”则为《编辑大意》所言:“含有唤起民族意识,振作民族精神,改进个人生活及社会现状之意味者”“足以陶冶学生性情及涵养国民道德”。此后教材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在单元组合多为文言篇目,文白混选十分少见,不同的编排逻辑可为当下教材编写提供启示与借鉴。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探索(1949~1966)

此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处于摸索阶段,教材在向前推进的同时也带着浓厚的时代印记。20 世纪60 年代出版的《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语文·试用本》第四册(以下简称“十年制试用本”)、《十年制学校实验用课本(全日制)·语文》第十二册(以下简称“十年制实验用本”)和部分省市教材选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其主要编排特点和意义如下。

1. 对选文进行节选

为顾及教材篇幅和选文适切性,节选成为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这时期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节选与当时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目标密不可分。“十年制试用本”“十年制实验用本”和北京、江苏、内蒙古等地的教材普遍节选“舜发于畎亩之中”至“曾益其所不能”这部分内容,标题作《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因为这一时期全国教育水平较低,教材必须考虑平均线,节选文言篇目可减小学习难度。另外,选文必须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服务,当时我国因经历自然灾害等诸多困境,培育不畏艰苦、奋勇前进的人才是时代所需,而节选的内容观点鲜明,直接陈述了古代名人吃苦耐劳取得成就的事迹,切合当时“着重进行劳动教育”的要求。

虽然教材选文是节选的,但实际教学不能脱离全文。“十年制试用本”配套教参列出节选剩下的内容,为教师把握全文提供了参考。另外,教参要求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选文有关“天”的表述是古人的说法,有其时代局限性。“天定论”的思想与时代主导精神相悖,故编写者调整选文价值引导方向,平衡了选文思想价值的永恒性与时代性。

2. 首次安排课后练习课后练习

是对学生能动性的重视,通过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提升他们的自主性和实际运用能力。“十年制试用本”首次安排课后练习,这是本教材的一大突出特征,“练习是这套课本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训练,主要通过练习完成,希望能得到教师的重视”。[5]三个练习题包括体会主旨、翻译排比句、背诵课文等,考查侧重语言的运用、文化的理解,对具体字词等的要求较少。关于背诵,这是首次提出,一方面该时期将熟读背诵看作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途径,要求予以重视;另一方面则突出了选文的重要性。此后教材皆要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成为选文在教材史上经典化的一个基础,广为传诵,影响着无数青少年。

3. 注解形式和内容发生变化

注解作为教材助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例与内容深刻地影响着教材编写。该时期注解体例由尾注变为脚注,这与脚注符号的推广使用和图书文字逐渐改为横排有关。采用脚注可使正文与注解处于同一页面,方便阅读查找。注解内容增加了对“是”“故”“所以”等常见文言字词的解读,其原因与节选一致,在于减小学习难度,注重基础能力的培养。该时期的注解形式和内容基本为此后教材沿用。

4.“一课多篇”的出现

“十年制实验用本”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舍生取义》组成《〈孟子〉三篇》,归属为一课,此后“一课多篇”的编排在教材编写中延续,尤其是其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组合成为教材史上的经典。“一课多篇”是教材编写史的革新,类似于“微型教学单元”,目的在于“实现课程目标的教材化分解,建立课程内容的教学化结构”[6]。多篇组成一课也对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教师“从教材的导语、学习提示、单元学习(研习)任务和文本研读整合角度认识‘一课多篇编排体例,能够提升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科学性”[7]。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发展(1978~1990)

改革开放后,语文教材逐步有了新的发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1982 年人教版《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五册及1987 年修订本中的主要编排特点和意义如下。

1. 正式定题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标题作为文章的“眼睛”,往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教材编写者为原本无标题的选篇拟定篇名,既关键又考验功力,因为标题也是编写者传达教育价值的重要依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原文,以正反式结构概括了主旨,凸显了核心教育价值,视觉醒目且脍炙人口,此后一直沿用。该题名使用以前,曾有过“论人才”“忧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题名。标题名见证了教材的变迁,也提示教学实践要重视利用标题,有学者即提倡阅读中引导学生自觉、主动、习惯性地利用标题,从而提升阅读素养。[8]首次交代标题为编写者所加,这一细节体现了教材编写向精细化和规范化的推进,此后教材皆有此条内容。其内容虽短小,但对于引导师生正确认识古籍和来源标注不可或缺。

2. 首次列出单元教学要求和课前学习要点

单元教学要求侧重强调语言文字和写作方法,关注语文的工具性。明确提出教学要点是教材助读系统的进一步丰富,可帮助解决教学长期存在的盲目性等问题。教师可在总揽教材的基础上,“把握单元教学的目标以及在单元教学中有既定目标的重要性,通过单元教学的主要目标来确定单元课文的教学,最后再精心设计单元课文的具体教程”[9]。

四、“一纲多本”时期的丰富(1991~2012)

1986 年9 月,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我国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开始转向审定制”[10]。由此,我国基础教育教材开始实行“一纲多本”政策,直至进入新时代统编三科教材。1991 年人教版《义务教育三年制(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实验本)·语文》和1994 年、1997 年修订而成的“试用本”“试用修订本”及2003 年人教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标准实验本”)皆选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其主要编排特点和意义如下。

1. 助读系统的再丰富

此阶段教材增加了课前阅读提示、课后补白、插图、选文版本来源等信息。整体来看,图文信息围绕着孟子、《孟子》、选文内容的背景作补充和延伸阅读,显示了该时期对综合素養的重视。随着教材的发展,助读系统不断丰富,其内容的变化揭示了不同时期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插图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增强课文生动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在这一时期也得到关注。所配插图或是据清殿藏本《至圣先贤半身像》临摹而成,或是孟子全身像线描图。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可以使他们提升对课文的亲近感,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和记忆。文献版本来源的标注是教材编写科学化与精细化的体现,表示选文有本可据,此后教材皆保留此做法。“标准实验本”采用的《孟子》出自《十三经注疏》,该版本经典、权威,结合这套教材书前插页的宋刻本《孟子注疏解经》书影可知,编写者十分重视古籍原典。

2. 课后练习注重方法引导和实际运用

这时期的几套教材在提出背诵要求前,十分注重方法引导。强调朗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注意排比句的节奏、部分字词的重音、文章内容的层次结构,从而达到多读成诵的效果。随着机械记忆、死记硬背的局限性逐渐凸显,教材编写者将朗读、理解性背诵融入课后练习,这样不仅可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而且能让学生背诵的效率和持久性更佳。

课后练习加强构建选文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关联,这一特点在统编语文教材中也得到继承。它反映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比如要求学生查找现当代生活中的例子来谈自己对选文主旨的看法,或就选文中感受最深的语句为话题发表简短的演讲。这十分契合叶圣陶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以学生生活为教育内容,以在生活中进行教育为方法,最终达到让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目的。[11]

五、统编本时期的完善(2012 年至今)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将语文等三科教材统编统审统用的决策部署,由教育部组织编写,一般称之为统编本。2017 年投入使用的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选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其主要编排特点和意义如下。

1. 首次增选《富贵不能淫》

准确地讲,2017、2018 年的两个印次是以《富贵不能淫》取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打破了持续四十余年的经典组合。2019 年第三个印次修订,重新选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由《孟子》三章组成一课。统编本教材在继承的同时迈出了革新的步伐。“一课多篇”在篇目组合和数量上的变化最终要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其编排意图。基于此,突破单篇教学局限,发展更具整合性的教学样态,以大概念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成为有益探索。[12]

2. 对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视

统编本教材的单元导语十分重视选文的价值意蕴,该单元围绕“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品格和旨趣”,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这表明编写者注重由知识向素养的转变,也为突破单篇教学局限提供了切入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在单元,大多数时期都是笼统的文言读背单元,语言是主要划分依据。部分教材在文言基础上兼顾文体形式、内容学术谱系或主旨等,如1937 年“蒋氏初中本”、1961 年“十年制试用本”、2003 年“标准实验本”和当下的统编本等。另还有少量教材的单元编排在今日看来仍较为大胆、超前,如1961 年“十年制实验用本”,选文跨越古今中外。总体来看,单元导语由对“文”的关注逐渐转向“文”“道”并重,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成为趋势。

课前预习注重任务的驱动作用。统编本不再直接交代孟子所处时代信息,而是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新时代信息获取路径更为便捷,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有其必要性,而鼓励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可增强预习效果,综合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能力。

3. 细节的调整和优化

教材编写无小事,教材编写者必须以“工匠精神”对待这项事业。统编本对插图、文献版本来源和标注位置的调整,显示了编写者精益求精的态度。插图不再使用临摹图,而是彩色影印清殿藏本《至圣先贤半身像》中的孟子像,遵从历史本真。插图承载着重要育人功能,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书籍里有些图画,绝不是装饰和点缀,虽然每一幅画都要求它美。图画跟写在书里的书面语言有同等的重要意义。”[13]因此,追求插图的政治性、科学性、适切性等是编写者的努力方向。关于文献版本,选用杨伯峻编著《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 年版),该版本注解翔实、通俗易懂,是了解《孟子》的重要参考资料。尤其是对有兴趣在课外阅读整本书的师生而言,适切性强,方便購买、阅读和携带。此前教材将文献版本来源标于排版更后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下,统编本修正此疏漏,将其调整到整课大标题下。

百年来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编排变化,为我们认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不同时期的教材编写特点等,提供了一个具体而生动的案例。从长时段看,编排呈现出由只有选文到形成完整的选文、助读、知识、练习系统的过程,其背后实则受到教育理念由灌输式向启发式转变的影响。从微观层面和细部构件而言,则可见到编写者关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选文价值的时代性与永恒性、教材发展的线性与非线性等议题的探索和思考。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4],如何更好地在教材中体现,是编写者不断思考的问题。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课前提示、单元编排和课后练习来看,早期教材总体上更关注工具性,随着不断调整、发展,对人文性的关注提升,逐步走向“文”“道”统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须依靠工具性实现,选文思想价值的阐释要围绕具体字词句等开展,且必须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勾连,这是逐步达成的共识。

教材编写对选文思想价值的引导,要顺应时代需求,但不能丢失其价值永恒性的一面。20 世纪60年代至80 年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鼓动大家狠抓实干的宣言书,其“天定论”的局限性被特别指出。当下则转为从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格去理解选文。“艰苦锻造人”可谓选文的永恒价值。不同时期教材或批判其局限,或正面弘扬其精华,面对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可采用不同策略去发挥语文课程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

尽管教材编写发展脉络整体上显示出一个不断丰富的线性轨迹,但我们仍不能忽视它的多维度。各时期的教材编写都处于各自独特的时空背景,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探索编排体例和内容组合。其中包括注释、课前提示、单元提示、补白、插图的有无,课文组合、单元组合的相对固定与变化,还有提示、要求、练习在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倾向,以及脚注格式、选文版本、插图样式的差异,都指向教材编写的非线性。

另外须要强调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仅是一篇经典课文,它蕴含的价值已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华儿女,这一价值在当下及未来仍需传承。

猜你喜欢

编排语文教材
浅谈电视新闻节目的合理编排
初中两种版本教材中电学实验的编排比较与分析
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道德教育
结合教材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提高报纸编辑版面编排策略的探析
电视节目编排的技术性和艺术性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