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志愿服务的漏洞当尽快补上
2024-01-08易之
易之
“您家孩子积了多少时长了?”随着社会对中小学志愿服务工作越来越重视,如何快速积累志愿服务时长,成了家长圈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2015 年,北京出台《关于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将志愿服务纳入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但记者采访发现,针对个别家长急于求成的心理,一些组织开始打起了“擦边球”,出现了不少乱象。
(12 月6 日《羊城晚报》)
比如有的活动名为志愿,实际上却是收费的研学活动,靠“玩”就可以获得数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有的只需要购买“助农包”“公益包”,足不出户,居然也能获得服务时长,甚至买一箱苹果、买几盒杂粮,都算“志愿服務”。
这种“商机”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有人瞄准了中小学生的“刚需”。2020年6 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提出志愿服务应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 小时。也因此,40 小时的志愿服务成了高中生的一项“硬要求”。而在一些地方,志愿服务时长还和中小学生评优评奖、入团入党等事项息息相关。
一般情况下,学校也会组织一些志愿服务活动,但学校组织的活动未必能达到足够时长。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一些家长会寻找社会上的公益团体,让孩子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以累积时长,各种包装出来的“志愿服务”粉墨登场,被用于出售牟利。
收费项目化身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是其中存在管理漏洞。比如记者走访的北京一家名为“超新公益社”的志愿服务队,发现志愿队伍和研学基地是同一位负责人,该负责人甚至还是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由此也不难想象他们的操作手法,几个不同的业务门类之间左手倒右手——利用名下的志愿队伍,注册志愿服务项目,获得为学生累计志愿服务时长的资格;然后再将各种研学、收费项目伪造成志愿服务,兜售给家长。
这些现象说明,当前的志愿服务管理存在一定漏洞,对活动实情缺乏审核,也给一些人留下了操作的空间。
因此,相关部门和组织应当不断强化志愿服务的监管,对志愿团体、机构加强审核力度,对于各类违规线索进行梳理,深挖其中的利益链条。问题一经查实,应当进行严肃处理。同时,也要加强平台监管,不给这种灰色服务公开露面的空间。
最后,也应奉劝家长和学生一句,志愿服务是培养社会责任、提高综合素质、丰富学习生活的重要途径,切不可走“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