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实施现代港航物流战略推动济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

2024-01-08高峰石国安黄勇周志华武剑

中国水运 2023年12期
关键词:内河航运济宁内河

高峰,石国安,黄勇,周志华,武剑

(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山东 济宁 2720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把交通强省列入“九个强省突破”,提出“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布局建设一批内陆港,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内河航运”。今年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把内河航运上升为省级重大战略举措,出台《山东省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 年)》和高含金量的支持政策,为济宁内河航运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加快实施现代港航物流战略,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对于重塑济宁区位优势、赋能城市转型,更好服务和融入“双循环”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1 济宁内河航运发展情况

济宁内河航运资源富集,济宁港是全国36 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规划航道47 条,覆盖10 个县市区,总里程 1100 公里,其中京杭大运河主航道210 公里均为高等级航道,占山东全省80%、京杭大运河25%,在沿线通航13 个城市中居第1 位。济宁市委、市政府抢抓发展机遇,发挥京杭运河黄金水道优势,把现代港航物流列入全市“九大战略”,聚焦“打造中国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成立市现代港航物流发展指挥部,组建济宁港航发展集团,深入实施现代港航物流突破战略,强港航、兴产业、畅物流,内河航运逆势增长、进中提质。

(1)航道设施提档升级。实施航道干支通达和船闸扩能工程,改造升级2 条主航道、5 条重要支流航道,建成全省第一条二级航道,三级以上高等级航道增至360 公里、增长51.9%,基本形成“一干双线十二支”高等级航道网。主航道6 座船闸全部为二级,其中微山、韩庄船闸双线运行,2000 吨级船舶、万吨级船队可从济宁通江达海。

(2)港口能级显著提升。济宁港入选全国第一批港口功能优化提升交通强国专项试点,建成运营生产泊位151 个,其中千吨级以上泊位59 个、集装箱泊位20 个,吞吐能力8000 万吨、80 万标箱。梁山港、龙拱港建成江北内河最大的大宗货物集疏港、智能化集装箱示范港。今年1-10 月,港口吞吐量5788 万吨、增长20.4%,稳居全省内河港口首位,跃居全省港口第4 位;集装箱吞吐量16.3 万标箱、增长277.2%。

(3)多式联运通江达海。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通黄达江,依托京杭运河与瓦日铁路、新菏兖日铁路、长江交会形成“丰”字型大通道,推进“公转水”“铁转水”,90%的港口连通国省干道,建成疏港铁路专用线4 条、27 公里,运营铁水联运港口4 个,铁水联运量2004 万吨、增长151%。梁山港入选全省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和全国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4)绿色智慧转型发展。建设低碳港口,推广LNG 车船,更新新能源港作机械34 台,打造全省内河首个船舶污染物“e 交付”平台,梁山港获得全国内河港口首张“双碳”证书,创建6 个绿色港口、14 个“济舟港湾”环保驿站,年减碳排放123 万吨。打造智慧港航,建成183 公里数字化航道,研发济宁“济港通”和智慧物流交易平台,调度指挥“一图覆盖”、物流服务“一网运行”,获评省数字政府“十佳应用”和交通运输科技示范工程。

(5)物贸产业快速增长。发展港航物贸,开通集装箱航线21 条,通达50 多个港口,组建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布局上海、新加坡等物流中转基地,提供全流程供应链集成服务,物贸覆盖全国20 个省份、100 多个城市,国际物流拓展至10 余个国家,济宁能源集团年营收连续三年翻番增长,跻身中国物流企业50 强第32位、中国企业500 强第398 位,今年1—10 月,实现贸易收入516.8 亿元、同比增长44.52%。坚持以港聚产、港产融合,布局“一轴六园”,建设6 大百亿级产业集群,跃进临港国际智慧制造基地开工,共享加工中心投产;全国首个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试产,形成年造新能源船400 艘、维修100 艘的生产能力。

2 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1)有利于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济宁依托“公铁水”联运枢纽,向南通达14 个省市,开通济宁-万州江河联运航线后,打通了山东与长三角、成渝双城经济圈物流大通道;向西对接西煤东运、北煤南运骨干铁路,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东通过青岛港、日照港等出海口,连接“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北沟通京津冀、东三省,构建起“贯通东西、连接南北、通江达海”的全国性物流大通道,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新支点(见图1)。

图1 济宁内河航运通江达海示意图

(2)有利于推动国家和省重大战略落地。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大运河文化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布局交织叠加,关键在践行新发展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内河运费为公路的1/7、铁路的1/3,具有运量大、能耗小、成本低、污染少等比较优势。据统计,济宁航道“三改二”实施后,2000 吨级以上船型实载率提升30%,其它船型提升60%,年节省物流成本近10 亿元,减少油耗约15 万吨。

(3)有利于推动济宁加快城市转型步伐。加快内河航运发展推进港产城融合,能够带动物贸大幅攀升,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形成现代产业集群。济宁内河水运及相关产业营收由2019 年的200 亿元增至2022 年的500 亿元,形成的增加值占GDP 比重由3.2%增至4.1%。预计2025 年,相关产业营收突破1000 亿元,增加值占GDP 比重提升至5%以上。

(4)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干支航道联通济宁、菏泽、枣庄、泰安4 市,加上渊源存续的德州、聊城,构成西部“内陆板块”,覆盖鲁南经济圈和2 个省会经济圈城市,人口、GDP 占全省42.3%、27.6%,是高端装备、高端化工、高效农业、建材产业等聚集区,与“一群两心”和胶东经济圈既有明显差异性,又有高度互补性。加快内河航运发展,联通小清河,以济宁为轴心推动“三圈”联动,带动形成物贸、产业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济宁在山东经济版图中的战略地位。

3 济宁内河航运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

(1)航道建设投入需加大。目前,京杭运河济宁至枣庄段、湖西航道下级湖段已匹配江苏段达到二级标准,船闸双线运行,2000 吨级船舶全线通航。但济宁至东平湖段仍为三级,湖西航道上级湖段仅为六级,7条重要支流航道在三级以下,由于港口分布在支流航道,大型船舶无法干支直达,制约内河航运发展。济宁至梁山段2 座船闸单线运行,随着梁山港、泰安港的运营扩产,远期将形成新的通航“瓶颈”(见图2)。

图2 济宁市重点航道、船闸升级示意图

(2)水运集约发展需提质。济宁营运船舶7350 艘,运力719 万载重吨,分属160 个水运企业,且多数挂靠经营,除1 家混改制物流企业外,其余为民营,规模小,管理粗放,船舶运力过剩。全市港口千吨级以上泊位59 个,占比仅39%,千吨级以下泊位主要分布在微山、鱼台,码头后方陆域不足,缺少产业支撑,集约化水平低,亟需进行整合。

(3)港航物流贸易需拓展。全市44 个港口中贸易港、物流港仅12 个,微山、鱼台29 个小型港口装卸港多达25 个、占比86%,仍停留在“过路经济”,货种单一,煤炭占比81%。与周边产业、上下游企业缺少对接、货源不足,出港货物占吞吐量70%以上,且回程货物少,“钟摆式”运输模式未形成。港口存在“吃不饱”现象,全市港口吞吐能力8000 万吨,2022 年完成5844 万吨,产能利用率仅73%。

(4)港产融合进程需加快。港口与产业、物贸、城市融合度低,辐射带动能力不足,临港工业、物贸、仓储等发展滞后,现有港产融合模式港口12 个,占比仅27%。临港产业园区、物流园区集聚度不高,链条偏短、附加值低,对腹地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有限,航运相关产业生产总值仅占全市GDP 的4.1%。

4 济宁内河航运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总体发展思路: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加快实施现代港航物流战略,聚焦“亿吨大港、百万标箱、千亿产业”,强港口、畅物流、兴产业、提效能,推动传统内河港口向开放港口、散货运输向集装箱运输、传统船舶向新能源船舶、物流辐射区域由济宁向周边省市“四个转变”,集中突破航道能级提升、现代港口群打造、多式联运体系构建、现代港航物贸发展、航运绿色低碳转型、航运智慧赋能建设、港产深度融合发展、现代港航品牌培育8 大重点任务,推动内河航运提档升级、全面振兴,加快打造中国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打造高效对接长三角地区的黄金水道,建设山东对内陆和国际开放的桥头堡。

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攻坚突破,到2025 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 亿吨、实现翻番,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0 万标箱,现代港航物流年产值突破1000 亿元;第二步,全面跃升,到2030 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 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 万标箱,现代港航物流年产值突破2000 亿元;第三步,塑成优势,到2035 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3 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 万标箱,现代港航物流年产值突破3000 亿元。

5 推动济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举措

(1)推动港航基础设施能级跃升。一是建设重点港口群。加快打造三个亿吨级港口群,重点发展五大作业区,加强专业化码头建设。严格执行《济宁市大运河岸线保护管理条例》,优化整合港口资源,推动低效零散码头向重点港区集聚,实现集约化运营、协同式发展。二是提升航道通航能级。围绕“一干双线十二支”高等级航道网,升级京杭运河湖西航道(上级湖段),结合南水北调东线二期,统筹推进济宁至东平湖段“三改二”工程,实现干线二级航道全面适配。推进洙水河、复兴河等4 条重要支流航道改造,构建干支直达、高效畅通航道网。三是推进船闸扩能。加快建设微山三线船闸,开展长沟、邓楼复线船闸前期研究,建立市域船闸联合调度机制,破解航运船闸瓶颈制约。

(2)构建高效顺畅多式联运体系。一是拓展多式联运集散网络。发挥“丰字型”大通道作用,持续放大济宁-万州江河联运航线带动效应,畅通连接长江经济带、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战略通道。对外强化与上海港等大港合作,对接长江航务局,推动河江海联通联运;对内深化河港、陆港、空港联动,提升“公铁水空海”多式联运衔接水平。二是完善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公铁水多式联运,推动铁路专用线“进港区、进园区、进厂区”,加快建设9 条疏港铁路专用线,提升港口集疏运能力,实现对外快速互联互通。三是加快内河口岸建设。加快建设龙拱港海关监管场所、保税仓库,规划建设综合保税区,打造集海关监管、综合服务、出口加工、保税物流于一体的对外开放口岸,实现在“家门口”直接报关“出海”。

(3)培育壮大现代港航物流贸易。一是深度挖潜适航货源。组织“企业进港口”等推介活动,深度挖掘本地市场潜能,带动鲁南经济圈物流联动、产业融合。加强与运河、长江、沿海城市联动,拓展京津冀、晋陕蒙等区域市场,融入“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经济圈,提升货源集聚功能,打造内外联动的运河经济带。二是加快发展集装箱运输。实施集装箱运输倍增行动,扩大“散改集”规模,丰富集装箱航线,鼓励内河集装箱航运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三是打造区域性大宗货物交易中心。对接国家级大宗货物交易平台,建设集港口运营、物贸开放、金融赋能于一体的济宁大宗货物交易中心,促进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集聚,加快培育大宗商品交易“济宁指数”。

(4)推进现代航运绿色智慧转型。一是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发展新能源、集装箱船舶运输,推动燃油动力船舶有序退出,打造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创建京杭大运河绿色现代水运示范区。制定《美丽航道评价体系》,建设济宁城区段美丽航道示范工程。依托公共锚地,建设内河水上绿色航运综合服务区。二是数字智慧赋能。出台《内河智慧航道建设指南》,新建航道、船闸配套信息化工程。利用5G、AI 等技术,实施港作机械智能改造,提升港口自动化水平,打造一批国内一流内河智慧港口。依托“济港通”平台,引导大型物流、信息平台入驻,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

(5)构建港产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一是打造临港特色产业高地。立足济宁及周边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按照“一轴六园”布局,发展跃进港粮食物流园区等6 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构建港口牵引、港产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内河经济新廊带”(见图3)。二是培育壮大港航龙头企业。支持济宁能源集团做大做强,打造全国一流供应链集成运营服务商,构建“港、贸、船、产、建、融”完整产业链服务体系。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进资本、技术、市场等资源要素向济宁内河集聚。三是打响济宁港航物流品牌。持续放大京杭运河(济宁)港航经济发展论坛后续效应,提高济宁港航内河经济研究院规模档次,定期举办内河航运政策及物流交易研讨会、项目推介会,巩固提升济宁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地位。

图3 济宁市“一轴六园”临港特色产业布局

(6)健全完善政策支持保障体系。一是加强组织协调。发挥市现代港航物流发展指挥部牵头抓总作用,研究谋划现代港航物流产业发展方向、重点项目布局,形成上下协同、全域联动工作格局。二是破解要素制约。市县一体统筹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支持航道、船闸、疏港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接省港口集团,联合山东陆海联动基金等金融资本,推动设立济宁“三区互融”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港口企业、物流贸易及临港产业发展。三是强化人才支撑。加强与北京交通大学等一流高校院所战略合作,引进港航发展急需专业人才,建设港航专家库,支持驻济高校增设港航专业学科,构建高层次港航人才体系。

猜你喜欢

内河航运济宁内河
济宁华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卷
济宁玉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如何提高内河船舶应急部署执行有效性
对开发内河航运的建议
路过济宁(组诗)
内河航运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内河航运信息服务系统功能架构
内河搜救风险评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