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波县莫红集镇后山危岩的成因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2024-01-08任恩

四川地质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陡崖危岩灰质

任恩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成都 610011)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凉山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性进行了研究,对岩石崩解特性试验研究(周翠英等,2005;杨迪惠等,2019),对软硬相间边坡的失稳模式和稳定性研究(陈智强等,2004;李源等,2011)。凉山州雷波县莫红集镇的后山危岩近年来多次出现零星掉块,滚落落石多堆积于危岩带下方缓坡地带,现莫红集镇内零星有少量分布,该危岩对莫红集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莫红集镇后山危岩最近一次崩塌发生于2019 年8 月,危岩带中上部的危岩体发生垮塌坠落,其中1 块体积约为3 m3的危岩体将电线杆砸断并滚落至平地;其余5 块危岩体被已建的被动网拦到,但被动网已被损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万元,幸无人员伤亡,但安全隐患还未解除,为了切实做好当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必要对该崩塌的成因及稳定性进行分析,为防治工程提供依据。

1 危岩现状

危岩带以陡崖形态展布,平面形态呈长条状,总体呈北—南走向,长约480 m,坡向94°,近直立,危岩带顶部高程1 280~1 410 m,底部高程1 085~1 309 m,高差在110~170 m,坡面危险区面积约5.2×104m2。该危岩带近年来多次发生崩塌,主要表现为零星掉块,局部崩塌方量较大,达到800 m3以上,滚落落石多堆积于危岩带下方缓坡地带,为凹槽地形,部分块度较大的危岩滚落至村民的脐橙地,最远滚落距离约870 m。

该区域内地形坡度大,呈近直立状,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多被切割成镶嵌块状,大量块体下方悬空,形成凹腔,极易失稳发生坠落,根据本次调查,该危岩带岩性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bd)灰质白云岩及含磷粉砂岩,共分布有危岩组合体7个(WY1~WY7),该危岩组合体整体稳定较差,其破坏多表现为零星块体和局部崩塌,破坏方式主要表现为滑移式,次为倾倒式,危岩带各危岩组合体的规模及破坏方式统计见表1。危岩带危岩总方量约1.4×104m3,崩塌规模等级属中型。

莫红集镇后山危岩地质结构特征较为清晰,根据本次调查以及前人资料分析危岩带岩性上部为灰质白云岩,下部为含磷粉砂岩。含磷粉砂岩为中厚层状,主要有石英、长石组成,钙质胶结、质坚;灰质白云岩为巨厚层状,主要由白云石组成,钙、铁质胶结,质坚。灰质白云岩及含磷粉砂岩呈韵律沉积,岩层产状195°∠22°,岩体裂隙发育,灰质白云岩具溶蚀现象,岩体破碎程度较含磷粉砂岩严重,主要是由于其抗风化能力较弱造成,且其切割块度较粉砂岩岩体大。

2 危岩基本特征

莫红集镇后山危岩地质结构特征较为清晰,根据本次调查以及前人资料分析危岩带岩性上部为灰质白云岩,下部为含磷粉砂岩。含磷粉砂岩为中厚层状,主要有石英、长石组成,钙质胶结、质坚;灰质白云岩为巨厚层状,主要由白云石组成,钙、铁质胶结,质坚。灰质白云岩及含磷粉砂岩呈韵律沉积,岩层产状195°∠22°,岩体裂隙发育,灰质白云岩具溶蚀现象,岩体破碎程度较含磷粉砂岩严重,主要是由于其抗风化能力较弱造成,且其切割块度较粉砂岩岩体大。

根据本次调查及实地测量,危岩体节理裂隙发育,主要发育2 组节理裂隙。

其一:产状130°~170°∠40°~78°,间距1~2 条/m,延伸长度2~4 m,结构面呈微张开状,一般张开度0.5~3 cm,局部地段呈张开状,张开度达20 cm,结构面整体较平直,光滑,缝隙间可见少量砾石充填。

其二:产状230°~265°∠63°~81°,间距2~3 条/m,延伸长度0.5~2.5 m,结构面呈微张开状,张开度1.0~2 cm,结构面较平直,较光滑,缝隙间可见少量砾石充填。

上述结构面控制了危岩体的发育和变形破坏。

此外,残坡积物分布于山脊地带,厚度不均,一般为2~4 m,为碎石土,表层为腐殖土,稍密状;而在坡体坡表主要为崩坡积层,多呈扇状分布,以碎石土为主,褐灰、灰黑、黄褐色,松散~稍密,碎块石主要成分为含磷粉砂岩及灰质白云岩,呈棱角~次棱角状,碎石粒径一般为50~100 mm,局部地段偶夹块石,最大粒径可达到3 m 以上,碎石含量一般约为60%~70%,充填物质为粉质粘土及砾石,局部地段具有架空现象,厚度3.0~10.0 m 不等;坡脚溜筒河两侧河漫滩及阶地上,以卵石为主,褐灰、灰白色,松散~稍密,卵石主要成分为砂岩、白云岩,圆~次圆状,卵石粒径一般为50~120 mm,局部地段夹漂石,卵石含量一般约为50%~60%,充填物质为中细砂。

(1)WY1 危岩,该危岩组合体位于危岩带北侧陡崖中上部,体积390 m3,所处坡面产状为105°∠78°,岩性为灰质白云岩。危岩体位于陡崖上,平面形态呈矩形状,在构造及风化作用影响下,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多呈微张开状,张开宽度约3~5 cm,裂隙面较光滑,无充填。受岩体结构面控制,切割块体的块度大多数为1.0~1.8 m3。岩体前缘临空,在自身重力及外力作用下,岩体易向前部临空方向发生倾倒坠落。

(2)WY2 危岩,该危岩组合体位于危岩带北侧陡崖中部,体积52.8 m3,所处坡面产状为105°∠80°,岩性为灰质白云岩。危岩体位于陡崖上,平面形态呈矩形状,在构造及风化作用影响下,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多呈微张开状,张开宽度约8~10 cm,裂隙面较光滑,无充填。受岩体结构面控制,切割块体的块度大多数为1.2~1.5 m3。岩体前缘临空,在自身重力及外力作用下,岩体易向前部临空方向发生倾倒坠落。

(3)WY3 危岩,该危岩组合体位于危岩带北侧陡崖中上部,体积704 m3,所处坡面产状为103°∠82°,岩性为灰质白云岩。危岩体位于陡崖上,平面形态呈矩形状,在构造及风化作用影响下,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多呈微张开状,张开宽度约5~10 cm,裂隙面较光滑,无充填。受岩体结构面控制,切割块体的块度大多数为1.5~2.8 m3。岩体前缘临空,在自身重力及外力作用下,岩体易向前部临空方向发生倾倒坠落。

(4)WY4 危岩,该危岩组合体位于危岩带中部陡崖中上部,体积4 212 m3,所处坡面产状为92°∠80°,岩性为灰质白云岩。危岩体位于陡崖上,平面形态呈矩形状,在构造及风化作用影响下,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多呈微张开状,张开宽度约3~8 cm,裂隙面较光滑,无充填。受岩体结构面控制,切割块体的块度大多数为1.0~4.0 m3。在自身重力及外力作用下,岩体易滑移式破坏。

(5)WY5 危岩,该危岩组合体位于危岩带中部陡崖中上部,体积约3 366.0 m3,所处坡面产状为112°∠84°,岩性为灰质白云岩。危岩体位于陡崖上,平面形态呈长方形,在构造及风化作用影响下,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多呈微张开状,张开宽度约3~5 cm,裂隙面较粗糙,局部少量砾石充填。受岩体结构面控制,切割块体的块度大多数为1.5~6.0 m3,最大块度约7 m3。在自身重力及外力作用下,岩体易沿着节理发生滑移式破坏。

(6)WY6 危岩,该危岩组合体位于危岩带西南侧陡崖上部,WY5 的左侧,体积约3 650.0 m3,所处坡面产状为113°∠83°,岩性为灰质白云岩。危岩体位于陡崖上,平面形态呈长方形,在构造及风化作用影响下,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多呈微张开状,张开宽度约2~4 cm,裂隙面较粗糙,局部少量砾石充填。受岩体结构面控制,切割块体的块度大多数为1.5~2.0 m3,最大块度约2.5 m3。岩体前缘临空,底部局部存在凹岩腔,在自身重力及外力作用下,岩体易发生滑移式破坏。

(7)WY7 危岩,该危岩组合体位于5#危岩带西侧陡崖下部,体积1 656 m3,所处坡面产状为118°∠77°,岩性为含磷粉砂岩。危岩体位于陡崖上,平面形态呈长条状,在构造及风化作用影响下,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多呈微张开状,张开宽度约2~4 cm,裂隙面较光滑,无充填。受岩体结构面控制,切割块体的块度大多数为0.5~1.2 m3。岩体前缘临空,底部局部存在凹岩腔,在自身重力及外力作用下,岩体易沿着节理发生滑移式破坏。

3 危岩成因分析

现场调查表明,莫红集镇后山危岩的发育形成,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控制:

(1)岩体结构

岩性对岩质边坡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勘查区内出露岩性为含磷粉砂岩及灰质白云岩,均属坚硬脆性岩石,为易崩岩层,是崩塌发生的物质基础。发生崩塌部位基岩裸露,形成陡峻的边坡,由于构造节理裂隙及风化裂隙发育,岩体多被切割成块状,直接破坏了斜坡结构和岩体完整性,且前缘存在高陡临空面及凹腔,在自身重力及外力作用下,将改变斜坡自然应力平衡,一旦各组结构面贯通,则极易形成崩塌,这些是崩塌(危岩)发生的结构条件(李果等,2017)。

(2)地形地貌

危岩出露部位坡度达80°以上,为近于直立的陡崖,前缘临空,高陡的地形条件为崩塌的发生提供了势能条件。

(3)降雨、风化、植物根劈等外动力因素

降雨:降雨是诱发该危岩发生崩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水的作用可以使岩体和结构面的强度参数降低,可以在后缘拉裂缝中形成一定的孔隙水压力,导致危岩体最终失稳形成崩塌。

风化作用:莫红集镇后山危岩所在区域属于金沙江高中山峡谷气候,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冬暖无严寒,夏热无酷暑,年均气温大于16.1℃。风化营力主要包括阳光、气温、雨水等,在这些外营力的作用下,岩体中的结构面将不断张开,由闭合→微张→张开→宽张发展。在雨水、气温、生物风化的长期作用下,结构面逐渐贯通,从而导致危岩体的发育(图1)。

图1 危岩裂隙发育

植物根劈作用:岩体裂隙中通常充填有碎石及土壤,也是地表水渗透的通道,为植物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勘察区域的部分岩体裂隙中就多有植物生长。植物在岩体裂隙中生长,植物根系及枝干的生长膨胀将使得岩体裂隙加速扩张,从而降低岩体稳定性。

从以上影响因素分析可知,雨水是影响危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其主要诱发因素,风化作用是影响危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4 危岩稳定性评价

4.1 定性分析

危岩带位于陡崖上,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多被切割成镶嵌块状,大量块体将要脱离母岩,形成即将贯通的结构面,极易失稳发生坠落,根据现场调查共分布有危岩组合体7 处。

WY1:灰质白云岩,岩体呈块状,结构面发育,呈微张开—张开状,完整性较差,还未与母岩脱离,但岩体底部出现凹腔。块体现状整体稳定性一般,在暴雨或地震的作用下,有进一步失稳破坏的可能,其破坏多表现为表面零星掉块。对其进行赤平投影分析(图2),综合判定其稳定性为基本稳定—欠稳定。

图2 WY1 危岩赤平投影分析图

WY2:灰质白云岩,岩体呈块状,结构面发育,呈微张开—张开状,完整性较差,还未与母岩脱离,但岩体底部出现凹腔。块体现状整体稳定性一般,在暴雨或地震的作用下,有进一步失稳破坏的可能,其破坏多表现为表面零星掉块。对其进行赤平投影分析(图3),综合判定其稳定性为基本稳定—欠稳定。

图3 WY2 危岩赤平投影分析图

WY3:灰质白云岩,岩体呈块状,结构面发育,呈微张开—张开状,完整性较差,还未与母岩脱离,岩体底部节理较发育。块体现状整体稳定性一般,在暴雨或地震的作用下,有进一步失稳破坏的可能,其破坏多表现为表面零星掉块。对其进行赤平投影分析(图4),综合判定其稳定性为基本稳定—欠稳定。

图4 WY3 危岩赤平投影分析图

WY4:灰质白云岩,岩体呈块状,结构面发育,呈微张开—张开状,完整性较差,其后缘发育一组陡倾坡外的裂隙,张开约10cm,现还未与母岩完全脱离。块体现状稳定性较差,在暴雨或地震的作用下,有进一步失稳破坏的可能。对其进行赤平投影分析(图5),综合判定其稳定性为基本稳定—欠稳定。

图5 WY4 危岩赤平投影分析图

WY5:灰质白云岩,岩体呈块状,结构面发育,呈微张开—张开状,完整性较差,还未与母岩脱离,沿着节理有滑动可能。块体现状整体稳定性一般,在暴雨或地震的作用下,有进一步失稳破坏的可能,其破坏多表现为表面零星掉块。对其进行赤平投影分析(图6),综合判定其稳定性为基本稳定—欠稳定。

图6 WY5 危岩赤平投影分析图

WY6:灰质白云岩,岩体呈块状,结构面发育,呈微张开—张开状,完整性较差,还未与母岩脱离,沿着节理有滑动可能。块体现状整体稳定性一般,在暴雨或地震的作用下,有进一步失稳破坏的可能,其破坏多表现为表面零星掉块。对其进行赤平投影分析(图7),综合判定其稳定性为基本稳定—欠稳定。

图7 WY6 危岩赤平投影分析图

WY7:含磷粉砂岩,岩体呈块状,结构面发育,呈微张开—张开状,完整性较差,还未与母岩脱离,沿着节理有滑动可能。块体现状整体稳定性一般,在暴雨或地震的作用下,有进一步失稳破坏的可能,其破坏多表现为表面零星掉块。对其进行赤平投影分析(图8),综合判定其稳定性为基本稳定—欠稳定。

图8 WY7 危岩赤平投影分析图

4.2 稳定性计算

通过本次勘查表明,莫红集镇后山危岩各危岩体的破坏模式主要以滑移式为主,次为倾倒式,各种破坏模式计算模型选取如下:

(1)倾倒式崩塌计算模型

①计算模型。

计算模型如图9、图10 所示,即综合考虑危岩稳定的最利情况,将岩块按各自结构体特征沿长度方向选取若干截面进行计算,同时在考虑裂隙水压力Q 时,设裂隙深度与裂隙充水深度相等,每一截面按单元宽度考虑,不考虑基座抗拉强度,取O 点为倾覆点。计算公式如下:

图9 后缘岩体抗拉强度控制

图10 由底部岩体抗拉强度控制

图11 滑移式崩塌计算示意图

图12 滑移式危岩稳定性计算示意图

危岩破坏由后缘岩体抗拉强度控制时,按下式计算:

危岩体重心在倾覆点之外时:

危岩体重心在倾覆点之内时:

式中:h 为后缘裂隙深度(m);hw为后缘裂隙充水高度(m);H 为后缘裂隙上端到未贯通段下端的垂直距离(m);a 为危岩体重心到倾覆点的水平距离(m);b 为后缘裂隙未贯通段下端到倾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m);n0为危岩体重心到倾覆点的垂直距离(m);Jlk为危岩体抗拉强度标准值(kPa),根据岩石抗拉强度标准值乘以0.4 的折减系数确定:θ为危岩体与基座接触面倾角(°),外倾时取正值,内倾时取负值;β为后缘裂隙倾角(°)。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当危岩的破坏由底部岩体抗拉强度控制时,按下式计算:

式中各符号意义同式(1)。

(2)滑移式崩塌计算模型

①计算模型。破坏模式为滑移式的危岩体稳定性计算示意图见图10、11。

②计算公式。后缘无陡倾裂隙(滑面较缓)时按下式计算:

式中:V 为裂隙水压力(kN/m),V=0.5γwhw2;hw为裂隙充水高度(m),取裂隙深度的1/3。rw取10kN/m;Q 为地震力(kN/m),按公式Q=ξe×W 确定,式中地震水平作用系数Ⅷ级烈度地区ξe取0.20;K 为危岩稳定性系数;c 为后缘裂隙粘聚力标准值(kPa);当裂隙未贯通时,取贯通段和未贯通段粘聚力标准值按长度加权和加权平均值,未贯通段粘聚力标准值取岩石粘聚力标准值的0.4 倍;φ为后缘裂隙内摩擦角标准值(kPa);当裂隙未贯通时,取贯通段和未贯通段内摩擦角标准值按长度加权和加权平均值,未贯通段内摩擦角标准值取岩石内摩擦角标准值的0.95 倍;θ为软弱结构面倾角(°),外倾取正,内倾取负;W 为危岩体自重(kN/m3)。

后缘有陡倾裂隙、滑面缓倾时,滑移式危岩稳定性按下式计算:

式中符号同前。

(3)危岩稳定性评价标准

在野外定性判别的基础上,对危岩体进行稳定性计算,按危岩体的稳定性系数将危岩体的稳定性状态分为稳定、基本稳定、欠稳定、不稳定四个状态,按计算结果来确定其稳定状态。针对不同变形破坏模式的危岩体,危岩体的量化标准是有差别的,表2 是参照《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制定的判别依据。

表2 危岩稳定性评价标准

(4)计算结果

按照上述计算模型和方法,针对每个危岩块体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剖面,根据各个块体的计算参数对危岩体的稳定性系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危岩体稳定性计算结果表

5 结论

(1)通过定性分析和稳定性计算分析,莫红集镇后山危岩各危岩体在天然工况下,均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或连续降雨条件下各危岩体处于欠稳定状态,在地震工况下各危岩体均处于欠稳定状态。

(2)危岩体的形成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①地形地貌:危岩范围的斜坡地形坡度较大,坡度一般30°以上,局部基岩陡壁处近90°,为斜坡的变形提供了动力条件。

②地质构造:危岩区域地质构造较发育,构造活动强烈,岩体内节理裂隙发育,多组主要裂隙和少量无序裂隙的存在,将岩体切割块状。

③地震:地震使得危岩体裂隙扩张,岩体碎裂,同时也是诱发危岩失稳的最主要因素。

④降雨:大气降雨的冲刷和裂隙水压力是危岩失稳的激发因素。

⑤风化作用:在雨水、气温、生物风化的长期作用下,岩体中的结构面将不断张开,逐渐贯通,从而导致危岩体的发育。

(3)根据崩塌(危岩体) 结构、稳定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建议采取拦石墙+被动网(损坏段的被动网)+人工清危等工程治理措施,对崩塌进行综合治理,以确保崩源处危岩体整体稳定。

猜你喜欢

陡崖危岩灰质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危岩勘查中的应用
简单如陡崖组诗
西北某水电站高边坡危岩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过黄山
CO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大脑灰质密度异常的磁共振研究
2型糖尿病对阿尔茨海默病脑灰质的影响:DKI初步研究
激振作用下坠落式危岩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基于体素的MR形态学分析对鼻咽癌放疗后脑灰质体积改变的研究
颞叶癫痫脑灰质和白质减少及其与病程的相关分析
运用折纸变化 突破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