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2年腹泻住院儿童不同病原学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01-08王楠楠
丁 敏,王楠楠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安徽 合肥 230000)
腹泻是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等,严重者可伴有呕吐、腹泻、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1],急性期危重患儿有死亡的风险,病程迁延可以导致儿童发育不良。该病发病率高、流行范围广、传染性强。WHO调查显示每年约有17亿儿童患病并约有约200万儿童死于腹泻病,其中约50万5岁以下儿童病死于腹泻,其是5岁以下儿童的第二大死亡原因[2]。据报道,在发展中国家感染性腹泻病是5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3-4]。在我国感染性腹泻发病率66.5人/10万,发病率居法定报告传染病第4位,给我国婴幼儿健康带来危害,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较大负担[5-6]。为进一步了解其临床特征及病原学特征,本研究对本院2019—2022年收治的299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喂养方式、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住院患儿早期感染源判断、及时治疗及疾病防控等提供指导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住院部收治的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急性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7],诊断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299例的临床资料。
1.2方法 样本收集及病原学检测:收集儿童病例粪便5~10 g于无菌粪便采集杯中,将粪便接种于平板,37 ℃二氧化碳培养箱中24~48 h培养,主要检测易导致儿童腹泻的常见8种细菌(志贺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及5种肠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肠黏附性大肠埃希菌)与轮状病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病毒病原体,采用聚合链反应检测细菌病原体并观察结果,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主要致病菌病耐药性分析。
2 结 果
2.1病例基本情况 共纳入病例299例,其中男162例,女137例,男女比1.28∶1.00,年龄最小29 d,最大11岁,平均(1.86±1.82)岁。<1岁婴儿发病率最高,达40.5%,0~2岁占比67.6%,3岁以下占比81.9%。见表1。
表1 299例住院病例人口学分布特征
2.2不同喂养方式比较 2岁以下婴幼儿,同种喂养方式下不同性别间感染性腹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3种不同喂养方式时,无论男女童,均表现为人工喂养感染性腹泻发生率最高、混合喂养次之、母乳喂养发病率最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岁以下不同喂养方式感染性腹泻发生率分析[n(%)]
2.3不同病原感染临床表现分析 无论是病毒感染还是病原菌感染,均存在大便次数及性状改变,病毒感染以稀水便为主、病原菌则黏液便为主,且病原菌感染后大便次数明显多于病毒感染(χ2=-4.044,P<0.05),住院时间延长(χ2=-3.565,P<0.05)、发热及腹痛症状均更明显;病毒感染性腹泻主要伴随发热、呕吐、抽搐等症状,病毒及病原菌感染在大便次数及性状、伴随症状、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不同病原感染临床表现情况分析
2.4不同年份病原检出情况 共收集粪便标本299份,儿童腹泻常见病原体总检出率为63例,检出率为21.1%,其中病原菌检出率为3.01%,轮状病毒检出率为18.06%,不同年份间病原检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年份病原检出情况[n(%)]
2.5不同季节病原菌检出情况 比较不同季节总病原学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夏季为主,但就病毒感染而言,秋冬季感染率较高、春夏季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63,P<0.05)。见表5。
表5 不同季节病原菌检出情况比较[n(%)]
3 讨 论
5岁以下低龄儿童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进食食物以液体为主,且入量较多,导致胃肠道负担重,易发生消化不良、机体本身防御功能差、胃肠道菌群失调、个人卫生习惯差等诸多原因,成为腹泻病的高危人群[8]。儿童腹泻病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主要由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等致病菌引起,以病毒、细菌多见,尤其是病毒,占寒冷季节婴幼儿腹泻的80%;非感染性因素主要考虑饮食不当、食物中毒、腹部受凉等。本研究299例住院患儿中,病原体总检出率为63例,检出率为21.1%,其中病原菌检出率为3.01%,轮状病毒检出率为18.06%,同周杨[9]对2022年本市某医院门诊学龄前儿童腹泻病原分析显示的轮状病毒检测率(11.9%)相比,住院患儿检出率明显升高。
299例感染性腹泻儿童中,2岁以下共计202例,占67.6%,可能与2 岁以下患儿肠道内黏膜免疫屏障尚未成熟,抵御病原能力弱有关[10]。其中男童108例,母乳喂养22例,混合喂养32例,人工喂养54例,女童94例,母乳喂养20例,混合喂养31例,人工喂养43例,同种喂养方式下不同性别间感染性腹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喂养方式中,无论男女,均表现为人工喂养感染性腹泻发生率最高、混合喂养次之、母乳喂养发病率最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889,P<0.05;χ2=8.447,P<0.05),母乳喂养能显著降低感染性腹泻发生率。研究表明,母乳是最合适人体营养需求的食物资源,不仅包括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还包括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这些“非营养”生物活性成分包含免疫调控相关成分(如分泌型IgA、乳铁蛋白)、肠道发育调节相关成分(如母乳菌及母乳低聚糖)、体格发育相关成分及信号传导相关成分等(如游离RNA)[11]。母乳成分间的协同对婴幼儿健康有整体作用。近年来最新研究显示,母乳中相对独立的细菌即(母乳菌),被发现是婴儿肠道菌群定植的最重要来源,婴儿肠道菌群约有27%是由母乳菌群传递塑造的。母乳低聚糖、脂肪、蛋白质均参与肠道菌群的调节[12-13]。母乳中诸多天然的营养及功能成分优势,在婴幼儿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健康优越性。
本研究中病毒病原,由于检验种类受限,仅开展轮状病毒,故病毒性指代轮状病毒,其中299例患儿中,检出54例,占18.06%,病原菌检出9例,占3.01%,与其他文献结果一致[14-15],均表明病毒是儿童腹泻最重要的病原体。但是与上海市(47.33%)[16]、北京(35.80%)[17]等存在差异,说明病毒检出率存在地区差异。不同病原体间临床表现差异亦较大,病原菌感染后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平均(10.667±4.803)次,病毒感染腹泻平均(6.245±2.20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4,P<0.001);在住院时间方面,细菌感染后住院时间明显增加,且以发热及腹痛等伴随症状为主,同谭莎[18]结果一致。轮状病毒腹泻以稀水便为主,主要伴随发热、呕吐、抽搐等症状。病毒及病原菌感染患儿大便次数及性状、伴随症状、住院时间均有明显差异。因此,临床上可根据患儿临床表现作出初步判断,及时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不同年份间病原检出均无明显差异,病原菌夏季为主,病毒秋冬季感染率较高、春夏季较少且有明显季节差异(χ2=12.963,P<0.05),与张冬雨[19]结果一致,可能与秋冬季节温度低,有利于轮状病毒在低温环境中长期存活有关。夏季温度高,食物容易受到细菌污染,而低龄儿童个人卫生习惯较差,因而细菌性感染腹泻多发于夏季。
综上所述,在感染性腹泻住院儿童中,男童多于女童、2岁以下患病率比例高,相对于人工喂养、混合喂养,母乳喂养可明显降低感染性腹泻发生,母乳是婴儿的最理想食物来源,有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可加大宣传力度,倡导母乳喂养。不同病原体感染临床表现存在差异,应尽早识别,早期明确腹泻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防止感染性休克、水电解质酸碱紊乱等危重病情的出现,保证儿童的个人生命安全。在轮状病毒感染高发的秋冬季,加强疫苗接种及个人卫生的宣传工作,医疗单位需做好院感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