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市食用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联农带民发展模式
2024-01-08佟圣胤
佟圣胤
(凤城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凤城 118100)
1 凤城市食用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基本情况
凤城市食用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凤城市大业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为核心,联合23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辐射食用菌种植户300余户,在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管理局、老科协等单位推动下,凤城市大业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于2018年10月协商成立了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凤城市大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体是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原则,由从事各类食用菌农业生产经营或提供其他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自愿组成的,具有管理、协调、指导和服务功能的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食用菌种植为基础,以食用菌加工为龙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资源配置,增强联合体成员的抗风险能力。联合社的成立,带动了凤城市农村产业发展的新纪元,改变传统的单一生产模式,通过统一育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产品可溯源,好管理,将凤城这个曾经为皇家贡菌的城市,再创食用菌新的辉煌。
食用菌联合体产业遍布凤城10余个乡镇(街道)的1000余亩食用菌种植基地,涉及种植户600余户,食用菌深加工企业1家,食用菌仓储物流基地1个,联合体上游拥有自建基地、联建基地,中游拥有雄厚的生产、科研实力,下游拥有流通、销售渠道,带动食用菌专业种植产业村10个,种植农户300余户,整个联合体年产值规模超过亿元。
2 凤城市食用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生产模式
联合体自成立以来,在组织架构上和合作机制上都呈现出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支撑,相互间分工协作,紧密联结的特征,以产业集群优势互补实现了食用菌农业产业链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联合体按照一二三产形式,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主体之间签订合约,明确产业、要素、利益连接机制。
凤城市大业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辽宁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联合体内发挥牵头和支柱作用,主要负责品牌建设、食用菌菌包制作、食用菌新产品研发、仓储集配、线上线下销售,以及协调工作,确保联合体稳定发展。
联合社成员单位丹东格尔食品公司始建于2021年3月,公司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一期总投资680万元,自有生产基地3000亩,冷冻储藏能力1000吨,生产能力3000吨。主要产品有切片烘干香菇、鲜香菇、盐渍蘑菇、烘干黑木耳、鲜沙参、去皮沙参、盐渍沙参、烘干沙参片、盐渍豆叶、盐渍苏子叶、烘干膨化玉竹、烘干五味子、烘干膨化牛蒡等系列产品,产品主要销往韩国、美国、日本。该公司已拥有先进的工艺水平,产品多元化,制作精细化,质量标准国际化,管理规范化。同时,联合社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食用菌新品种的育种和试栽培,并依托企业自身的大业食用菌专家工作站,为联合体内食用菌栽培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提供生产技术方面的指导和农资的统一调配安排等工作。并且,利用龙头企业现有产学研合作基础,引入辽宁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辽东学院、丹东农科院的专家教授组成技术团队,对联合体成员种植户开展种植技术讲课、操作技能培训、实地实践操作、参观学习、发送资料等集中培训方式,把科普示范、科技带动作为推动联合体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动力。2021年引进新课题红豆杉林下栽培猴头菇在食用菌抗癌领域取得了突破进展,将菌为药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合作社、家庭农场负责优质食用菌种植管理工作,严格按照联合体统一种植布局、发展规模以及“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统一绿色食品标志”“统一销售”的“五统一”要求,指导成员户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接受联合体内技术人员的指导,推进“一控二减三基本”的相关绿色、有机增产、秸秆基料化综合利用等措施,保证向龙头企业交售合格食用菌产品。
3 凤城市食用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成效
3.1 产业发展方面
联合体重点发展杏鲍菇、平菇、白灵菇、猴头菇、香菇等食用菌生产,着力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实现了食用菌周年化生产,做大做强了食用菌产业。同时,努力调整食用菌产品供给侧结构,做好食用菌产业的合理规划布局和上下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紧密配合,协调发展,努力采用现代生产要素进行食用菌的种植栽培,逐步由小农生产向工厂化、机械化方向发展,以工业管理的理念进行食用菌的生产加工,提高了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经营等方面的科技管理水平。
联合体内龙头企业利用机械化拌料及分层分块式灭菌技术、臭氧无菌接种技术、过氧化钙拌料发菌技术等,进行专业化食用菌菌种、菌棒的生产,统一培育管理,有效地减少了菌棒的感染破损,提高了菌种的纯菌率、生命力、抗逆性,防止了因菌种培养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菌种种性变异退化等不良现象。目前,已累计为联合体内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提供优质食用菌菌包100余万棒。同时,在稳步发展现有品种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优质食用菌品种,实现了多元化可持续的发展格局,现已在9家合作社内开展了4种食用菌新品种种植示范。
3.2 带动农民方面
联合体成立后,由龙头企业低于市场价10%的成本价格统一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成员提供优质菌袋,与市场价格相比,节约种植农户生产成本500万~800余万元。同时,通过以高于市场价格5%的签约订单方式回收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食用菌产品,每年为联合体内成员增收400万~600余万元。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和产业发展的红利,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了联合体内农民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并保持在凤城地区平均水平20%以上。目前,联合体发展了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的合作社2家,超过500万元的合作社5家,余下10家合作社年销售额均超过200万元。
联合体还邀请科研院校专家多次开展品种选育、温控大棚养菌、控温控湿催菇、食用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班,带领菇农现场观摩,现场讲解。先后举办科技培训班5场,培训农民500余人次,发展科技示范户12户,免费发放各类科技资料1000余份、电脑10余台,通过科技培训菇农掌握食用菌种植的先进技术,使出菇率提高了10%以上。
3.3 生态环境方面
在联合体内推广普及无公害标准化、规范化食用菌生产技术,组织菇农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规范生产,使食用菌生产标准化率达到80%以上,优质菇比重达到75%。同时,全面推行“一控两减三基本”,加强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监管,严禁违禁农药、化肥和各种化学药剂的使用,推广使用生物肥和安全制剂,保证了食用菌的初级产品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食用菌加工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实现了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质量可追溯,产品优质安全,无公害食用菌产品全覆盖,建立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长效机制。
3.4 科技成果方面
联合体先后开展了“秸秆栽培食用菌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推广”项目,获得2019年辽宁农业科技贡献一等奖;“食用菌菌糠理化特性分析及基料化利用关键技术”项目,获得辽宁省科技奖三等奖;已有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市级示范社荣誉称号;成员中9名农业技术人员通过了丹东市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定,获得了农业技师职称。
小蘑菇大产业,食用菌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的发展需要以科学研究为先导,才能实现研究与应用的协同发展。专家工作站将和当地政府、企业一起从食用菌产业的宏观规划、区划、品种、栽培方式、加工等方面做出努力,在人才培养、技术培训、质控及全产业链技术推广等方面对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工作站优势,与企业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围绕各项目标任务,切实做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全力推动凤城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