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县级融媒记者的能级跨越

2024-01-07

中国地市报人 2023年12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传统媒体受众

朱 滢

当前,媒体行业飞速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媒体融合发展的环境下,为了应对新技术、新手段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对新闻记者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新闻记者不断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通过转型成长为能写稿、会拍片,能出镜、会直播的全能型记者,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新的媒体环境对县级融媒体新闻记者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县级融媒体,是在国家体制和统一改革格局下建立的县级新型传媒单位,是县级广播电视台在整合县域内报刊、广播电视、新闻网站、新型媒体等多种形态传播媒介的基础上,形成的多功能新型信息传播平台。其兼具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等多种功能。

作为县级新闻媒体记者,长期以来固定的工作,使其工作模式已经固化,再加上对新媒体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不够及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跟不上时代步伐的结果。另外,县级新闻媒体的新闻节目,更多的是会议新闻、领导活动等方面的报道,对于老百姓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新闻、舆论监督等方面的新闻涉及得比较少,新闻记者在持续性地报道会议、领导活动等方面的新闻时,往往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和写作套路。同时,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多元化的网络新闻给了受众更多的阅读选择,日积月累,就造成了县级融媒体的受众越来越少。

过去,人们都习惯于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来获取新闻资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来说,具有信息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化、传播速度快等较为显著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受众的欢迎和喜爱,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已成为很多受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信息的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不仅使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而且使社会组织运作、动员能力、工作方式、生活状态等发生了空前未有的变化。

二、新的媒体环境下县级融媒体新闻记者迎来的机遇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引发的是一场新的传播革命。自媒体、大数据、物联网等层出不穷的新的传播技术应用,一方面改变了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习惯,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传播手段,这对于传统的新闻媒体及其新闻采写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作为传统媒体,在受众心目中,拥有较高的公信力,在媒体行业中处于引领者的地位,是新闻信息权威发布机构,可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受众认可度、信任度比较高。

但是不可否认,一般情况下,传统媒体所报道的新闻是经历了一定时间之后才能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发布,无法做到即时报道,发布方式也比较单一,而新媒体的新闻报道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更新,信息的散布速度极快,同时,新媒体还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受众可以直接参与评论、分享等。

针对这一现状,就需要县级融媒体新闻记者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新媒体快速发展这一机遇,强化媒体融合意识,改变传统的新闻采编工作思维,积极进行工作的转型变革,以自身新闻公信力的优势,进一步巩固传统媒体的新闻地位。同时,要在工作中积极学习和运用新媒体技术、平台等,增强自身的新媒体采编技能与知识,完成全能型记者的转变,助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实现新闻即时性传播报道。

三、县级融媒体新闻记者的转型和发展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根本原则始终不能变。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对于县级融媒体来说,其不仅仅是基层主流思想与舆论的阵地,也是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这就要求融媒体新闻记者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定人民立场,要深入学习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舆论引导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加强业务学习

全媒体时代要求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类的新闻记者成长为具备多种媒体技能和跨平台报道能力的新型记者,能够灵活应对新兴媒体平台和技术的发展,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新闻报道和传播。

这就需要传统媒体的新闻记者加强学习和培训,熟练掌握摄影、视频拍摄、剪辑、音频处理等技能,熟练操作各种数字化工具和软件,从而将新闻事件以多种形式进行呈现,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同时,在面对相对复杂的新闻信息时,还可以通过图文、视频等方式进行生动的展示,提升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快速适应和利用新技术、新平台,将新闻内容发布到多个媒体渠道,实现信息的多端传播,扩大新闻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三)创新内容生产

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的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更对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媒体融合发展成为大趋势。相较于省、州、市级媒体而言,县级融媒体具有更加贴近基层、更加贴近群众的天然优势,从而也更加清楚基层百姓的所急所需所盼。为此,就需要把县级融媒体打造成为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基础工程和民心工程,发挥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

网络可以成为职业记者的耳目,提供重要的新闻线索;但网络激发的情绪化的舆论又可能影响乃至干扰职业记者去还原真相。传播事实是新闻的第一要义,记者的职责便在于排除影响与干扰,正确地还原和呈现事实的真相。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职业记者能否与网民展开真正的良性互动。为此,新闻采写者既要注重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获取新闻线索,听取网民的呼声、意见和诉求,同时又不轻信网民提供的线索,不盲从网民的看法,而是借助网民提供的线索,或者依据网民的“民意”,跟进调查、独立求证,求得事实的真相,用真相来说服、引导网民。

也就是说,在网络资源发达的今天,县级融媒体新闻记者需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尽可能地拓宽新闻资源渠道,在网络平台上搜索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再通过深入挖掘和采访,重新赋予新闻事件新生命,从不同视角带给受众不一样的新闻报道。

县级融媒体新闻记者可以通过不断地创新内容形式和创作方式,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打造独特的内容品牌,推动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培育受众群体,为大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新闻产品。同时,要积极运用社交媒体、直播等互动工具,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获取受众的反馈和意见。通过与受众的互动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兴趣,调整报道的方向和形式,提供更具价值和吸引力的新闻内容。

(四)跨平台传播与融合发展

县级融媒体新闻记者不应该局限于传统媒体平台,而是需要灵活地适应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等新兴平台的报道要求,利用新技术、新平台,实现信息的多端传播,扩大新闻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县级融媒体要在传统媒体、新媒体、社交媒体等不同的传媒平台上开展好融合,通过整合各个平台的优势资源,形成传播矩阵,实现互补发展,从而不断丰富媒体形态,打造融合技术体系,生产全新形态的新闻产品,以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

县级融媒体新闻记者可以结合本土优势,通过主题报道、新闻故事、资讯动态、视频联播、实地探访等方式,深入挖掘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变化,以不同视角全方位展现发展成就,发挥主流舆论影响力。通过鲜活的报道形式呈现本土好人物、好画面,讲好本土故事。要注重将新闻背后的故事挖掘、讲述出来,通过深入采访、人物访谈、调查报道等方式,力求呈现新闻事件的背后内涵和社会意义,提供更具深度和思考的报道,引起受众的共鸣和关注。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媒体融合发展的环境下,县级融媒体新闻记者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但也带来了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县级融媒体新闻记者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能力提升,积累更多的经验,通过转型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要保持思想的敏锐度和开放度,在多方获取新闻线索、调整新闻内容、提升新闻质量等方面下大功夫,创作出使群众产生共鸣、接地气的新闻作品。

新闻漫画《便民举措》 王鹏/作(新华社发)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传统媒体受众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