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宋初期泰州地区宋金战事考

2024-01-06范莹莹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9期
关键词:岳飞泰州

范莹莹

【摘 要】南宋初期与金战事不断,西至川陕东至江淮皆为双方交战的战场。为对南宋政权进行绞杀,南宋建炎二年(金天会六年),金太宗完颜晟下诏伐宋,金军以完颜宗翰和完颜宗辅为统帅率军南下,在金军的攻击之下,南宋高宗从东京(今河南开封市)逃至扬州(今江苏扬州市)。南宋建炎三年,金军兵分两路,一路以完颜宗弼(兀术)为统领,率军从河北南下追击已从扬州南逃的宋高宗,一路以完颜昌(挞懒)为统领,率军从山东南下淮东战场。在完颜宗弼渡江南下追击宋高宗未果,率军北返后,完颜昌于南宋建炎四年仍继续向南推进,接连攻陷淮东承州(今江苏高邮市)、楚州(今江苏淮安市)、泰州(今江苏泰州市)等地,南宋绍兴元年完颜昌为扫除南下灭宋的后方隐患,进攻退守在缩头湖的张荣所部,在泰州兴化缩头湖为南宋游兵张荣所部梁山泊军所败后北撤。作者拟对南宋建炎四年至绍兴元年间南宋军队与金军在泰州及周边地区的几场战斗的起因、过程及战后的影响进行梳理考析,以待指正。

【关键词】泰州;岳飞;张荣;完颜昌;缩头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9—025—03

康王赵构重建宋朝政权(南宋)后,金朝扶植的张邦昌伪楚政权主动取消自己的皇帝称号,向宋高宗赵构称臣,使得黄河以南地区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对金朝的军事和经济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彻底消灭赵宋政权,重新培植汉人傀儡政权,金太宗完颜晟在金天会六年(南宋建炎二年)七月,下诏以完颜宗翰和完颜宗辅为金军统帅,北下伐宋,并指示完颜宗翰在平定南宋后继续寻找合适的代理人,培植代替伪楚张邦昌政权的汉人傀儡,以维系金朝利用傀儡政权进行代理,对中原地区进行实际控制的战略构想,其时北宋被灭,徽、钦二帝被俘,虽赵构重建宋政权,但其政权犹如一盘散沙,各军将领拥兵自重且闻金色变,不敢与之正面交战。在金军的追击下,南宋高宗赵构从东京一路仓惶南逃至扬州(今江苏扬州)方得喘息。

南宋建炎三年(金天会七年)春,宋高宗赵构面对金军的追击,终日惶惶不安,弃扬州渡江继续南逃至建康(今江苏南京)等地。是年十月,金军在东线作战的将领完颜宗弼(兀术)请命率军渡江南下,追击南逃的宋高宗,企图一举消灭南宋政权。一路追击宋高宗到定海(今浙江镇海)、昌国(今浙江定海)等地,未遇南宋军队的有效抵抗,金军在追击途中所向披靡,踏宋地如入无人之境。完颜宗弼在得知宋高宗将从温州渡海逃往福州后下海追击未果,见无法如愿绞灭南宋政权,便收兵北返。但在北返途中却遭遇到南宋军队的抗击,被南宋大将韩世忠率军利用地形优势困于黄天荡水域达四十八天之久。

为配合完颜宗弼南下追击宋高宗,驻军山东的金元帅左监军完颜昌(挞懒)也率军南下进攻淮东地区,对承州(今江苏高邮市)、楚州(今江苏淮安市)等地进行围攻,完颜昌派当时正在攻击天长(今安徽天长)的部将移刺古率兵进行救援。在与移刺古会师江宁后,金军与韩世忠水军于江渡展开激烈战斗,金军在顺风的时候用火箭攻击韩世忠军用铁链相连的战船,使战船烧毁殆尽,大败韩世忠军。完颜宗弼在回到江北后并没有在淮东继续作战,而是率军跟随完颜宗辅转战陕西战场。在完颜宗弼北上陕西后,江淮战场金军的主力部队只剩下从山东南下的完颜昌部,此时的完颜昌在金军已经改变对南宋作战策略,将战略重心转向西北,准备由陕进川攻击南宋的情况下,继续向承州(今江苏高邮)、楚州(今江苏淮安)等地发动攻击。南宋为了应对完颜昌的进攻,解楚州之围,于建炎四年七月在张俊的建议下提升岳飞为通泰镇抚使,命其率部解楚州之围,并命刘光世部予以援助。

建炎四年八月十九日,岳飞从宜兴率军渡江北上,于建炎四年八月二十三日率所部抵达江阴渡口,但因舟船匮乏,部队滞留于江阴(今江苏江阴市),岳飞亲率一部先行过江,于建炎四年八月二十六日抵达泰州(今江苏泰州市)。岳飞在所部全部渡江到达泰州休整完毕后,便以距离泰州一百多里的三墩为依托,意图救援已被完颜昌部围攻很长时间的楚州。此时承州已为金军占领,岳飞在承州与金军守军交战,取得数场胜利。但由于刘光世及手下各部都采取自保态度,不愿救援楚州,在內缺兵粮外无救援的情况下,楚州城破,楚州、泗州、涟水军镇抚使赵立阵亡。至此楚、承二州皆为金军所攻陷。

宋高宗赵构诏命岳飞退守泰州、通州。南宋建炎四年(金天会八年)十一月,完颜昌率军数万人进逼泰州,岳飞见金军来势凶猛,便率所部退守柴墟(今泰州口岸)。十一月初七,岳飞放弃泰州,率部过长江,屯兵于江阴以防金军渡江南下。十一月初八,完颜昌指挥金军进攻泰州,历经十日攻城,金军于十七日攻陷泰州。

岳飞率其所部在泰州、承州地区,并未与完颜昌的金军主力进行交战,而是在取得局部戰斗的胜利后主动撤离泰州,从当时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分析有以下因素。

首先岳飞所部当时战斗力并不强,其部在南宋绍兴元年前并未独立成军,而是在南宋其他统军将领的节制之下。从史书记载可知,此前有关岳飞率所部内部平叛或与金作战的人数最多为两千余人,面对完颜昌的数万金军,根本无法与之正面交锋。岳飞所部独立成军,并发展壮大成为以后让金军闻风丧胆的“岳家军”,应为绍兴元年以后的事情了。绍兴元年,原神武右副军统制颜孝恭改任他职,七月初六日,宋高宗颁布诏书,升岳飞为南宋神武右副军统制,同年十二月,又提升岳飞替换替换辛企宗为南宋神武副军统制,岳飞所部始称“神武副军”,此时可视为“岳家军”独立成军的开始。

其次北宋出于种种原因一直重文抑武,采取外避战求和的方略,在此方略下取得的内部太平又造成了本就不受重视的军队长期疏于战事,以至于面对骁勇善战的金军一触即溃,弃城投降成风。因而当时受命援救淮东地区的南宋军队将领对与金军作战都持畏战情绪,只求自保而无心与金军对战。在派遣岳飞渡江救援楚州的同时,南宋政权同时派神武右军都统制张俊所部一起救援楚州,但张俊以完颜昌善战、金军骁勇,如若派兵救援无异于自取灭亡为由拒绝进入淮东战场。此后,南宋政权又想让浙西安抚大使刘光世率军进行救援,刘光世虽然手下兵多将广,也不乏对金作战的猛将,但其本人却是以畏战出名,在接到救援淮东战场的命令后,虽未像张俊那样直接拒绝,但采取的是软抗命策略,命部下缓慢推进,甚至为保存自己部队的实力,避免与金军作战造成损失,数万大军屯兵镇江。如此一来,淮东战场只剩下岳飞所部数千人和从山东辗转南下的张荣部梁山泊军数千人,而且这两股部队并无联络,各自作战,根本无力与完颜昌的金军抗衡。

泰州的城防不利于防守,泰州城地处苏北平原,无天然地理屏障,其地形地貌更适合游牧民族的大规模骑兵作战。建炎三年,攻占扬州的金军进犯泰州,当时的泰州守将曾班在百姓要求下投降金军,金军在泰州城劫掠数日,将泰州城防破坏后离去。后不久,泰州又遭到南宋溃兵入城劫掠。泰州城在岳飞进驻前亦无守军,泰州百姓面对金军的侵袭为了免受战火伤害,广泛的民意是投降。外无城防抵御,内无民意支持,岳飞在泰州根本无法有效抗击金军。

南宋建炎四年(金天会八年)十一月初七,岳飞为避金军追击,率部从泰州柴墟后撤渡江,渡江后屯兵于江阴军以防金军过江侵袭,十一月初八日,金军开始进攻泰州,攻城十日,建炎四年十一月十七日,泰州沦陷。其时淮东战场除了张荣所部梁山泊军外并无南宋军队与金军对抗。

张荣为山东梁山泊渔民出身,金灭北宋后,张荣在当地聚集不甘受金人统制的渔民,揭竿起义抗击金军。因其作战勇猛异常,金军颇为畏惧,称其“张敌万”,曾被当时南宋留守东京的杜充收编。在杜充降金后,张荣率部辗转南下抗金,在脱离杜充节制南下至缩头湖大捷,张荣部一直未受南宋其他将领收编节制,故谓之“游兵”。

南宋建炎三年(金天会七年),金军攻克扬州,宋高宗赵构仓惶渡江,从建康一路南逃至浙江杭州,彼时山东已为金军所控制,张荣所部遂南下淮东,在宿迁短暂休整后进驻承州以北的鼍潭湖水域,并以鼍潭湖为据点抗击金军,最多的时候张荣所部达到万余人。张荣率所部梁山泊军在鼍潭湖周边水域依靠水网地形的优势袭扰金军小股部队,屡屡获胜,完颜昌为此头疼不已。建炎四年十一月,完颜昌在进攻泰州之前,趁天气寒冷湖水结冰进攻驻扎在鼍潭湖的张荣部,张荣所部虽擅长水战,但结冰的湖面使这一优势完全丧失,因而未能抵御住金军的进攻,遂放弃鼍潭湖水寨,率所部梁山泊军退守至通泰地区。

在张荣率所部梁山泊军退守通泰地区的同时,岳飞已率部弃泰州向江边撤退,张荣率部进入泰州未及休整,金军就开始向泰州发起进攻。从建炎四年十一月初八到十七日,张荣所部在泰州城抗击金军十日后不敌,率余部撤退至通州(今江苏南通)。

建炎四年十一月十八日,在得知泰州已被金军攻陷后,知通州军州事吕伸随即弃通州城而逃。张荣在率部退到通州海堰后,意欲乘舟从海上绕路转战山东,但因风大浪急无法成行,遂率所部退守通州。张荣所部梁山泊军由鼍潭湖撤至泰州守十余日又撤至通州,一路未及补给,所部军粮将尽。绍兴元年二月,张荣为解决军粮,竟纵容部下屠杀通州平民以充军粮,以致通州几乎空城,其状甚惨。张荣虽骁勇敢战,但对其部下约束甚松,其部下匪气颇重。所以尽管他在对抗金军的战事中屡建战功,正史也未对其多有提及,民间史料亦常见称其为“水匪”“匪”,这可能也是张荣能在泰州抗击金军十日的原因之一,泰州百姓当时对张荣所部的恐惧不亚于对金军的恐惧,因而无人敢劝其投降。

绍兴元年二月张荣屠通州城后,认为通州的地势不利于防御金军攻击,于是率所部进入泰州兴化地区。泰州兴化地区水网纵横交错,有利于其部发挥其水军作战优势,张荣乃以兴化缩头湖水网地区为根据地,在缩头湖水网内筑水寨抗击金军。

在建炎四年十一月攻陷泰州后,完颜昌部又趁势占领通州。在占领承、楚、通、泰后,完颜昌志骄意满,认为南宋军队在他面前不堪一击,挥师渡江南下灭亡南宋政权轻而易举,便在泰州屯兵休整,意图再次渡江攻击南宋政权。

完颜昌准备南下渡江灭南宋,又担心渡江后张荣率部在后方袭扰。为使计划顺利进行,保证渡江南下后粮草供应线的稳定,完颜昌于绍兴元年三月率所部万余金军,乘大小船只數十艘从泰州出发,顺水路进入缩头湖水域,对张荣部进行围剿。张荣率领所部迎战,发挥自己所部熟悉当地水文地貌的优势,命小股部队迎战,佯装不敌而逃,吸引金军追击到临岸水浅的地方,此时湖水退潮,金军舟船尽陷淤泥之中,阵型大乱。张荣率部趁乱发起攻击,金军不善水战,此战金军溺水而亡者有之,陷入淤泥不能行动被张荣军斩杀者有之,损失惨重。万余金军只剩下两千余人随完颜昌逃出,完颜昌在逃出缩头湖后不敢在泰州逗留,径直逃往楚州。在完颜昌率残部败退后,张荣趁胜收复泰州。

缩头湖之战,张荣所部梁山泊军共歼灭俘虏金军完颜昌部两千余人,俘虏五千余人,缩头湖之战歼敌数量之多为南宋初期之少见。此战对完颜昌打击极大,使他对渡江灭宋产生了沮丧之心。完颜昌在楚州稍作停留,便于绍兴元年四月撤至淮河以北的宿迁屯守,七月便率部自宿迁北返山东。而张荣率梁山泊军在取得如此大的胜利后,无渠道向南宋政权报告此次大捷,张荣在得知刘光世屯兵镇江后便派人向刘光世报捷,并表示愿意受刘光世节制,愿将此次功劳归于刘光世名下。刘光世获悉后大喜,随即向南宋政权报告此次大捷。为表彰张荣抗金的战功,南宋政权升任张荣为右武大夫、遥郡观察使、知泰州。

泰州兴化缩头湖一战之后,金军北撤,叠加韩世忠在黄天荡围困完颜宗弼长达四十八天的效应,使不擅水战的金军对江淮地区水网作战有了恐惧心理,此后十数年间未犯淮东,在此期间史记也鲜见泰州地区战事的记载。缩头湖惨败之后,完颜昌对南宋的战略思维也逐步发生变化,从认为消灭南宋政权易如反掌慢慢转变为意识到想要彻底剿灭南宋政权难度很大,且金人缺乏对中原汉人地区的统治经验,扶持汉人傀儡政权不如直接和南宋谈判,以此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完颜昌在金朝内部由原先的对南宋强硬主战派逐步转变为与南宋议和派。金天眷元年,金熙宗在金推行一系列改革,改革之初,为了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排除主战派的干扰,在已成为金朝权臣的完颜昌推动下,在南宋绍兴八年(金天眷元年)签订了第一次《绍兴和议》,但强硬主战的完颜宗弼于南宋绍兴九年(金天眷二年)通过非正常手段掌握了金的朝政并诛杀了主和的完颜昌,并于次年撕毁和议再度伐宋,但此时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趋于平衡,金军无法彻底消灭南宋政权,而南宋高宗出于自身皇位的考虑也不想北伐,于是双方在南宋绍兴十一年(金皇统元年)的十一月,在南宋政权付出了自毁长城的代价(解除张俊、韩世忠等对金作战将领的军队指挥权,诛杀执意北伐的岳飞)后,与金订立了《绍兴和议》,金为君,南宋为臣,每年南宋向金进贡金银绢帛等物,每年计需贡白银二十五万两、绢帛二十五万匹之多,双方以东至淮河中流、西至大散关的连线为宋金分界线,分界线以南属南宋,以北属金。至此,南宋与金的大规模战事暂时告一段落,形成了不对等的南北对峙格局。

猜你喜欢

岳飞泰州
Taizhou Stinky Tofu泰州臭干
读《岳飞传》有感
泰州海陵区刚柔相济 深抓中小企业责任落实
幸福水天堂——泰州
岳飞和他的“岳家军”故事
岳飞
泰州古韵
岳飞故事稗钞·序
泰州出土的两方北宋木地券 栖身之证
泰州举办2011中国 泰州梅兰芳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