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婉约宗主李清照的“豪迈之风”

2024-01-06陈丽霞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9期
关键词:豪情李清照

【摘 要】南宋词人李清照为我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能文能诗能词,其“词”的成就为最高,在两宋词人中如遗世独立的花傲然生姿,睥睨世间且异常清醒,兼具婉约与豪迈。早年间,李清照生活顺遂,词作语言清丽曼妙,多描述生活情趣与离愁别绪。中晚年时期,李清照遭遇孤独飘泊异乡与丧夫之痛,亲眼目睹了靖康之难下的民不聊生,历经流离失所饱经沧桑,她的豪迈风骨彻底被激发,早年间的缠绵与相思在词中化为触动人心灵的豪情壮志,以女子之躯承载丈夫之志,用“不肯过江东”诉说悲壮豪情。本文旨在探讨婉约宗主李清照的“豪迈之风”。

【关键词】李清照;豪迈;豪情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9—014—03

引言

李清照被称之为婉约词代表,其早期词作语言动人清丽,后期遭遇诸多变故溢满悲伤愁绪。《如梦令》《双调忆王孙》《渔家傲》等,都是李清照的代表作,这些词,不仅彰显了李清照的豪迈之“意”与豪迈之“音”,还凸显了独特音韵。李清照虽然生活在封建社会,却有着异常清醒的目光与坚韧毅力,能与芬馨之中时露神骏之致,堪称闺阁之典范,既令女子神往又令男子汗颜!

一、真性情下的豪“意”

具体说来,李清照词中的“豪迈之气”极其细腻地刻画了其“倜傥之姿”。例如比较短小精悍的《如梦令》等,特别能彰显出李清照词的别具一格。清代文人陈廷焯评价李清照的词“婉转曲折,煞是妙绝”,巽斋老人沈曾植用“易安倜傥,有丈夫气”进行赞誉。李清照堪称闺阁中的“苏、辛”,她心胸博大,为北宋主流词坛输入兼具女性壮志豪情的新鲜血液,让我们见识了封建社会中一位才华横溢女子的从容不迫与骄傲坚韧,她努力从社会舆论与社会规则中挣扎而出,为我们带来了乐观积极的风貌。《如梦令》《双调忆王孙》《渔家傲》《夏日绝句》等词作,无论用词特征还是情感表达方面都体现出了李清照率真性情的豪“意”。

(一)《如梦令》的豪兴

《如梦令》中的“沉醉不知归路”细致独到地展现了李清照少女时自由自在、天真洒脱的欢快感,她虽长在闺阁却深受父母宠爱,可以无拘无束做自己喜欢的事,生活有趣且充实,因此才有机会体验醉酒忘归的“惬意疯狂”。这首词中,“沉醉”二字遥相呼应政治家曹操“对酒当歌”的豪迈气魄与苍茫意境、诗仙李白“对酒邀明月”的美妙浪漫、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率真性情,一位名门闺秀丝毫没有被严苛的封建礼教所束缚,不会因“醉酒囧态”而“难堪”,她在释放真性情释放女子最天然的纯粹。

词人在“沉醉”后感受到了“兴尽晚回舟”的欢快与自在,将女子内心深处最难得的洒脱与精彩释放的淋漓尽致。“误”表示因醉酒迷失在“藕花深处”,在迷离中想找寻到出荷花池的路,但在找的过程中心中没有惊慌失措、不安难耐,只是在漫无目的“争渡,争渡”,即便毫无方向也要自然洒脱,乃至于水声太大“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在這首词中不仅给我们描绘了少女俏皮灵动、天真活泼、可爱稚气的形象,还向我们展示了轻舟惊扰莲池鸥鹭的景象。雪白雪白的鸥鹭群静静栖息,却不料被李清照所乘的小船突然冲进惊扰,它们在美丽晚霞映照下从静谧的水面缓缓展翅轻盈跃出,扶摇直上,这种豪迈壮美的景象令人沉醉。《如梦令》色调极其鲜活明快,整首词的基调活泼乐观、积极豪迈,词中的景象动静结合开阔高远,虽是“酒兴”游记词却能体现出独具特色的豪兴,豪迈之气夹杂悠悠仙气,词作者李清照有丈夫气才写出如此豪放之作。

(二)《双调忆王孙》的豪情

李清照的词,既有女子缠绵婉转的柔情思维,又有上言天地下谈时政的气魄,她用智慧的眼光审视封建礼教,用胆量与勇气活出独有的洒脱精彩。在《双调忆王孙》中,李清照的豪迈意象洒落在“湖上风来波浩渺”中,映照在“秋已暮”时节,其旺盛生命力肆意张扬在明媚的“水光山色”中、晶莹透亮的“青露”与青脆欲滴“蘋花汀草”中,即便深秋寒凉也有流连忘返的“眠沙鸥鹭”。整首词,字里行间无不洋溢出勃勃生机与意蕴无穷的美好,水上风光浩渺开阔、荷叶残时莲子已成、水草肥美长势丰沃,何来悲秋尽是“秋熟”之味,一派勃勃生机充满无穷活力,让人感到丰盈充实,可以说晚秋景物在这位才女眼中已完全涤尽落寞颓败之色,只留下自然清新令人依恋的美和蓬勃积极的生活情态。李清照用“说不尽,无穷好”将自己对秋景极致的喜爱展示得淋漓尽致,并用“似也恨,人归早”表示自己对秋的遗憾。李清照之所以能在萧瑟秋日主旋律中找寻到抚平人心的烟火色,与其活泼浪漫的天性有关,只有心境开阔才不会消沉抑郁,才能在凄清寒凉的季节中欣赏到自然赐予给岁月的醇厚绚烂。这首词对仗精巧工整,我们不仅能看到词人的心意柔情更能感受到其坦荡的性格魅力。

(三)《渔家傲》的豪气

《渔家傲》境界开阔且气壮山河,整首词立足新奇视角,虽然充满现实与幻象的交织却恰到好处地用豪迈气概传情达意,在大气磅礴中让我们看到李清照的气魄。词人开篇即用“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描述了如梦似幻、云涛翻腾、气势磅礴、千帆竞渡的海天盛筵,用“帝所”寓示历经千辛万苦后心中对美好前途孜孜不倦的追求,用“我报路长嗟日暮”诉说自己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中上下求索,用“谩”发泄自己空有一腔才华却在乱世中奋力挣扎的苦恼愤懑,极力控诉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路长”与“日暮”分别源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和“日呼呼其将暮”,李清照从未将自己看作为孱弱女子,她用冷静睿智的头脑看待时政、用充满灵性智慧的眼光审视生活,她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虽然遗憾已“日暮”但却不后悔。“学诗谩有惊人句”源于杜甫诗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再次印证了李清照的豪迈气魄。

词的上片充满着瑰丽梦幻、浪漫神奇、豪放多姿的色彩,让我们看到了腾挪跌宕的云涛、迷蒙的晓雾,以及如同千帆竞舞的灿烂星河,这样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景象令人心生无限神往,但“谩”字对上述一切美好进行了否定,让我们清晰看到作者对人生价值与人生理想的追问;词的下片,词人用“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自己不会轻易向命运屈服,希望乘风破浪展翅高飞奔向自己的目标、期望在浩渺的万里高空中实现人生理想,这句读来令人热血沸腾,词人虽是女子却有“大鹏高飞”之志,她希望驰骋理想却被现实所束缚。在南宋很少有能展现出如此豪迈境界的闺阁女子,即便两宋的男性词人有这种壮志豪情的也属凤毛麟角,李清照堪称女子楷模,词人典范。《渔家傲》既有丰富的想象又有阔大的意境,兼具浪漫豪迈!

(四)《夏日绝句》的豪志

《夏日绝句》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词仅有短短二十字,却铿锵有力字字珠玑,洋洋洒洒透出一股凛然正气,并借古讽今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对南宋当权者的苟且偷生进行深刻讽刺痛斥。李清照只是一个孱弱女子,这个女子有“当作人杰”的志向,她刚韧坚定、不惧生死、无畏强敌,指出真正的英雄豪气是楚霸王项羽那样的士可杀不可辱,真正的大丈夫就是要活得顶天立地死的大意凛然,宁愿杀生成仁也不能苟且偷生。李清照在词中以历史指斥当政者,用豪迈雄风为人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并引经据典字字犀利,助推整首词达到最高气势,极好地体现出词人的至高境界与豪放胆气,似有振聋发聩的千钧之力,其铁骨铮铮的正气与豪情跃然纸上,也让我们看到李清照内心不输男子的雄心壮志与坚毅不屈,刚毅之情力透纸背,令人钦佩。

此外,李清照的豪气还体现在五十一岁所创作的《打马赋》中,词人用“木兰横戈好女子”对心目中真正的女中豪杰花木兰给予高度赞扬,并表示白己虽“老矣”却“志千里”,强烈盼望“相将过淮水”,希望能有北返中原的一日。此时的李清照虽然已饱经沧桑,却依然能用压倒“须眉”的“巾帼气概”愤然嘶喊出时代强音,她的果敢坚毅为“易安词”赋予了独特风味,让柔情细致的“婉约”生出“洒脱豪迈”性情。

二、傲人风骨下的豪“音”

(一)《如梦令》的豪境

《如梦令》中,除却“晚回舟”的“舟”字为阴平,其它每一句词的尾音如暮、路、处、渡、鹭均为仄声中的去声,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欢愉洒脱之美感。而“日暮”“鸥鹭”这些词为开口音,在诵读时嘴巴需要打开,这样轻快的声音如同动听的乐章般巧妙溢出,作者心中自由浪漫、随性自然、无拘无束、洒脱不羁的真性情尽情流露。即便诵读也能让人置身其境,同词人共同感受那一段回味无穷的快乐时光,这样的欢快气氛与词人晚年时的作品《声声慢》形成鲜明对比,少女时期的欢快与中晚年时的哀怨凄婉反差极大,从而让我们感受到词人不同时期的心境。

(二)《双调忆王孙》的豪义

词作《双调忆王孙》,则充分且比较精细地考虑了其选韵、韵味、韵声,这首词在韵脚按普通话诵读都是上声字,但如果用方音读却都多为去声字。具体说来,在发音方面,去声字能读出比较高亢有力、掷地有声的语感,此人的爽朗明快情绪能表达的更贴切。同时,诸如“浩渺”等字又是叠韵,能让人在诵读时感受到广袤无垠、意境开阔、飘渺深远的延宕之势,无尽的开阔之感瞬间扑面而来,如席卷在天地间令人震撼。

(三)《渔家傲》的豪味

《渔家傲》句句仄收,每一句的尾音都几乎未出现平声,令读者感受到词人的高大气魄,更能感受到李清照词作的奇壮风采与豪迈之态,如此潇洒的女子在世间必是醒目独立的代表。在读到“浩渺”“千帆舞”等词时,我们需要张开嘴巴且能感受到舌头与牙齿在发音上没有任何障碍,仿佛勇往直前令人感到响亮悦耳酣畅淋漓。

综上,从音韵上,我们依然能从李清照的词作中感受到她的坚韧意志、开阔胸怀、豪迈才情,感受到“巾帼不让须眉”的独特风骨。

三、地域家庭下的豪“因”

(一)省籍地域造就豪态

李清照为山东女子,因为省籍与地域的差别,使得她即便生长在封建社会,也与大众传统认知中纤弱娇小、柔美温婉的江南女子有所不同。李清照的骨子里有山东人的直率豪放,如俊朗清翠的山川、如奔腾翻滚的波涛、如自由自在的白云、如呼啸而过的风,她是独立清醒的,不依附任何男权生存,既明白自己的追求也知晓人生的真谛,光明坦荡正直磊落。

(二)开明家庭成就豪质

李清照身上所具备的倜傥丈夫气与其家庭背景密不可分。李清照为独生女,出身于学术世家,其祖辈皆为博学之士,父亲李格非更是苏门后学士之一,官至礼部员外郎。母亲则是宋仁宗时期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家世显赫。李清照自幼生活优渥,性灵钟慧、工词善词,双亲思想开明,从小就受到良好文化熏陶。父亲李格非善于撰写文章,精通诗词、藏书丰富,而且刚正不阿,李清照深受父亲影响身上带着天然正气,一身傲骨犹如“中通外直的莲”。母亲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同样具备了深厚的文学修养。作为家中独女,父母将其视为掌上明珠,既不会对其进行封建礼仪约束也不会压抑天性,这使得李清照自幼就不同于一般闺阁女子,少年时生活顺遂备受父母疼爱,很早便展现出过人的才华。因为家庭原因,李清照有机会与当时文坛的著名文学家们交流合作。她在十六、七岁时所创作的诗词,以其清新优美的风格在士大夫之间广为流传。

(三)前半生姻缘筹就豪骨

李清照的第一任丈夫为赵明诚,赵明诚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其父赵挺之在当时担任吏部侍郎,后升任宰相。赵明诚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看到了李清照的《如梦令》,对这位才貌双全的女性产生了极大的好感。他巧妙地用文字游戏向父亲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娶得这位才女为妻。赵挺之听后,心领神会地表示:“吾儿要得一能文词妇也,言与司合、词字也,安上女脱、女字也,芝芙草拔谓之夫”,即“词女之夫”。这段文字游戏成功地传达了赵明诚的心意,也促成了这一段美好的姻缘。赵明诚才华横溢、情趣高雅,温润如玉,是当时名门闺秀争相寻觅的才俊佳婿,二人姻缘堪为天作之合。因为李清照前半生婚姻顺遂、生活幸福,她有更多精力钻研诗词,以至傲立两宋文坛。伴随后来李格非被列入元祐党籍被贬黜出京,赵挺之后来被撤右仆射职位后病死,李清照失去亲人庇护只能随夫家回乡。

李清照38岁时,赵明诚被启用,随夫至任职地方。李清照亲眼目睹北宋的灭亡与丈夫弃城逃跑时的懦弱,独自乘船过乌江时有感而发写出《夏日绝句》,自此豪迈之情被完全激发。李清照在中晚年时经历家国之殇与婚姻之痛,一洗少女时的天真,用满腔热血冒犯豪权长者,矢志不移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愈加难能可贵。

四、结语

由上述可知,李清照在南宋詞坛声名显赫,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令人赞叹的词篇。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自幼生活幽默,在良好家庭氛围熏陶下生性洒脱活泼,但在中晚年时历经靖康之难、丈夫亡故,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其心系百姓关注国事。在当时,女子参与政治是极其困难的,而李清照以柔弱女子之躯关注国家前途命运,并在诗词作品中融合个人真实观点与情感,既让我们看到了她骨子里的善良正直又让我们读出了她的侠义豪情。李清照不惧权威,敢于以犀利比较切指直陈倾轧之悲、敢于讥讽当权者的逃避懦弱,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胆识让无数人汗颜,其作品中的豪迈色彩能帮助我们对其人品性情进行全面真实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闫怡卓.从李清照豪迈诗词风格反观其士大夫意识[J].文学评论,2019(5).

[2]董安迪.倜傥丈夫气:论李清照词的豪迈色彩[J].文学教育,2018(12).

[3]金之懿.论历代对李清照《渔家傲》词接受的偏差[J].名作欣赏,2022(32).

[4]陈会会.此花不与群花比——从梅词中看李清照的两面性格[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4).

作者简介:陈丽霞(1978—),女,汉族,山西忻州人,本科,助讲,研究方向为中国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豪情李清照
烽火豪情:初光先照映初心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点绛唇
如梦令
酹江亭
去昆仑,让肺腑劲燃旷古豪情
喝醉的李清照
李清照改嫁辨证
赏析李白的诗酒豪情
万丈豪情,匆匆铸成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