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频超声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钙化、血流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2024-01-06曲美佳陈凤艳王专研皮艳敏张杰苗智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浸润性乳腺血流

曲美佳 陈凤艳 王专研 皮艳敏 张杰 苗智

(1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局部解剖学教研室,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2黑龙江省微生物-免疫调解网络与相关疾病重点实验室;3双鸭山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乳腺癌已发展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其中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1〕。乳腺癌常发生于40~60岁的中老年妇女。乳腺癌在男性中较罕见,仅占到所有乳腺癌的1%左右〔2〕。Lei等〔3〕报道显示,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持续上升,至2030年将分别明显增加至36.27%和54.01 %。Shi等〔4〕对我国老年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评估显示,预计至2023年将分别增加40%和52%。

乳腺癌的检查方式多种多样,以乳腺X线及超声检查居多。目前来讲,大量研究〔5~7〕显示,双侧乳腺X线摄片与乳腺超声联合检查,可使乳腺癌确诊率显著提高。多项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诊断可使乳腺癌诊断准确率显著提高,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性最高,达97.31%、98.46%、96.15%〔8~10〕。此外,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诊断乳腺癌的诊断率最高可达100%,这为乳腺癌的早期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11,12〕。本实验运用高频超声记录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钙化及血流情况,并探讨两者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于双鸭山市人民医院行穿刺活检或手术治疗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02例。纳入标准:①患者皆为女性;②有完整超声影像学资料;③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④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超声检查前已有手术和治疗史者。

1.2超声检查与图像分析 运用高频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探头频率均调整至7.5 MHz以上。检查前,患者保持10~15 min的静息,待患者情绪、体征稳定后,嘱患者平卧位或侧卧位,暴露双侧乳腺,依次对双侧乳腺呈放射状和腋下淋巴结扫查。根据超声图像中是否有强回声,判定有无钙化。根据高频超声诊断仪中的彩色多普勒技术,判定肿瘤图像中血流情况。肿瘤内的血流参考Adler血流分级标准:肿块内无血流信号为0级;肿块内有少量血流信号,仅有1~2个点状或细棒状肿瘤血管为Ⅰ级;肿块内有中量血流信号,可见1个较长的血管穿入病灶,其长度大于等于肿瘤的半径,或有3~4个点状血管为Ⅱ级;肿块内有多量血流信号,可有2个较长血管或≥5个点状血管为Ⅲ级。将上述0和Ⅰ级设定为乏血组、Ⅱ和Ⅲ级设定为丰富组。

1.3免疫组化染色 蜡块切成厚度为5 μm切片,捞至载玻片上并摊片烘烤30 min;60 ℃烤片20 min以促使石蜡快速融化;切片于新鲜的二甲苯溶液中充分提拉、浸泡4次,每次10 min;切片经梯度酒精入水,随后浸入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切片浸入柠檬酸钠修复液中,并用中档微波加热2次,每次10 min;冷却至室温后,PBS洗涤;切片置于3%过氧化氢中浸泡15 min; PBS洗涤;滴加封闭用羊血清试剂,室温孵育60 min;甩去多余液体,滴加一抗,其中雌激素受体(ER)一抗购自上海基因公司(即用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一抗购自德国罗氏公司(即用型),孕激素受体(PR)一抗购自德国罗氏公司(稀释比1∶2)、Ki-67一抗购自厦门通灵公司(稀释比1∶150);4 ℃冰箱孵育过夜,PBS洗涤;滴加二抗,37 ℃孵育20 min;滴加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SABC),37 ℃孵育30 min;二氨基联苯胺(DAB)染色、苏木素复染和盐酸-乙醇分化后,用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于镜下观察并进行图像采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

2 结 果

2.1有无钙化与浸润性导管癌肿瘤相关参数的关系 与无钙化组比较,有钙化组肿瘤直径明显增大,Ki-67表达明显增多(P<0.05)。但两组在年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ER、PR和HER2表达水平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2.2钙化分布与浸润性导管癌肿瘤相关参数的关系 与钙化散在分布组比较,钙化簇状分布组肿瘤直径显著增大,淋巴结转移显著增强,组织学分级显著增高,Ki-67表达显著增多(P<0.05)。但两组年龄、ER、PR和HER2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图1。

2.3血流信号与浸润性导管癌肿瘤相关参数的关系 与乏血组比较,血流丰富组肿瘤直径显著增大,Ki-67表达显著增多(P<0.05)。但两组在年龄、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ER、PR和HER2表达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图1。

表1 有无钙化、钙化分布和血流信号与浸润性导管癌肿瘤相关参数的关系

图1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钙化分布超声及乏血组和血流丰富组Ki-67表达

3 讨 论

乳腺癌的钙化是影像学中重要的评价指标,不论是乳腺X线、超声,还是磁共振检测,均对钙化有一定的描述。乳腺钼靶虽然被认为是微钙化检查的金标准,然而其对致密型及多腺体的乳腺诊断能力较差。由于中国女性的乳腺主要以致密型腺体为主,且有相对较少的脂肪含量,因而大多数中国女性患者并不适用于乳腺钼靶检查〔12〕。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发展,多种检查方式如高频超声、萤火虫成像、弹性成像、彩色多普勒超声等不断被开发,这大大提高超声检查钙化的能力〔13〕。因此,超声成像具有潜在成为检查乳腺微钙化的一种更有效、安全的检查方法。

乳腺癌的钙化有多种形式,其中微钙化是区分乳腺癌良恶性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钙化的内在化学成分与良恶性病变的关系,可将微钙化分为Ⅰ型草酸钙(CO)和Ⅱ型羟基磷灰石钙(HA)两类,乳腺病变中以CO为主要成分的微钙化仅出现于如增生性乳腺病和小叶原位癌等非侵袭性乳腺疾病中,而HA仅在未分化导管癌等侵袭性恶性肿瘤中被发现〔14,15〕。另外,HA可增加白细胞介素(IL)-8等肿瘤促进细胞因子的表达,因此可促进乳腺肿瘤的恶性潜能〔16〕。研究发现,乳腺肿瘤细胞可分泌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如CC趋化因子配体(CCL)5、CCL2、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1,它们可导致大量的巨噬细胞浸润到肿瘤部位,这部分聚集的巨噬细胞统称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AMS),它们可共同为微钙化的成核中心提供基质囊泡〔17〕。此外,大量研究表明,参与形成或调节钙化的一些因子,如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骨桥蛋白(OPN)、骨涎蛋白(BSP)和骨连接蛋白(OSN)等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与乳腺癌的生存率、复发率等亦密切相关〔18,19〕。本研究显示,与无钙化组比较,有钙化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肿瘤直径显著增大,Ki-67表达显著增多。进一步分析显示,与钙化散在分布组比较,钙化簇状分布组肿瘤直径显著增大,淋巴结转移显著增强,组织学分级显著增高、Ki-67表达显著增多。Ki-67是在所有脊椎动物中均表达的核DNA结合蛋白,它可存在于细胞周期的G1、S和G2期,因此是一种广泛用于肿瘤分级的增殖标志物〔20〕。目前,Ki-67已被认为是乳腺癌亚型分类、预后和治疗反应预测的一个有用的临床标志物,且它还可作为评估患者无复发生存率的预测因子〔21〕。

乳腺癌生长有赖于自身的血管滋养,因此血流信号是评价其恶性程度的指标之一。本研究结果表明,血流可作为检测乳腺癌的重要指标。张蕾〔22〕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显示,当乳腺肿块表现为条状血流信号时,PR阳性的可能性将增大。然而,本实验结果没有显示血流与PR、ER和HER2表达具有相关性。

综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钙化、钙化呈簇状分布和血流丰富与肿瘤直径增大、Ki-67表达增多等病理参数有关,提示高频超声检查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浸润性乳腺血流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β-catenin、cyclinD1、CDK4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容易误诊的高回声型乳腺病变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破裂性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