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菜薹“飞”出大山

2024-01-06林楠

支点 2024年1期
关键词:巴东县头雁菜薹

林楠

湖北人喜欢吃“霜打菜”红菜薹,民间有句谚语叫“梅兰竹菊经霜脆,不及菜薹雪后娇”。而今,借助互联网平台,更多人吃上了这份“娇嫩”的“霜打菜”。

2023年12月25日早8时,在海拔1200米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茶店子镇西坪村,30亩高山红菜薹经落雪、打霜后,长得更加肥嫩。

“95后”土家族女大学生熊颖,正带着农户忙着采摘红菜薹。在经过挑选、修剪、分拣、装筐后,这些口感脆甜的高山红菜薹,迅速被装上小象超市冷链运输车,运往武汉及其他大城市。

熊颖是一名经过湖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的“头雁”。2023年以来,她带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借助互联网平台让高山红菜薹走出了高山,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

如今,“本地尖货”高山红菜薹,已成为恩施州土苗百姓的“致富菜”。本地零售平台美团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上旬,以高山红菜薹为代表,“湖北红菜薹”搜索量增幅达650%。

熊颖于1995年出生于恩施州鹤峰县走马镇古城村。大学毕业后,熊颖嫁到离家300多公里的巴东县,亲眼见证北京援建巴东县后,小县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1992年起,北京开始对口援建巴东县,修水厂、建水库,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因喀斯特地貌而导致的水资源匮乏问题。2019年,巴东县茶店子镇的深山绝壁上,架设了15.5公里的“引水天渠”,数万人告别靠天吃水的日子,昔日贫困村迎来蝶变。

水源问题解决后,茶店子镇西坪村的土苗百姓,开始种植高山红菜薹致富。这是因为,红菜薹是湖北“省菜”,幾乎人人都爱吃。每到冬季,湖北人家家户户都会炒一道腊肉红菜薹。

另一边,熊颖在武汉读大学期间,发现很多人喜欢吃红菜薹。当时她就想到家乡恩施州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环境天然,产的高山红菜薹口感更加脆甜,价格也更实惠。如能对接互联网平台售卖,既能让更多人吃上红菜薹,也能为乡亲们带来收益。

如何让高山红菜薹走出高山?转机发生在2023年。这一年,熊颖参加了湖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训。返乡后,她积极发挥“头雁”精神,“衔”起高山红菜薹“飞”出去,问互联网要效益。在相关政府机构指导下,熊颖顺利对接上美团旗下自营零售品牌小象超市,将高山红菜薹送上互联网销售的高速路。

“头雁”带领“雁阵”齐飞。如今,熊颖和创业伙伴已带动恩施州近10个村、500名农户,通过红菜薹产业链致富。农户通过种植、采摘、分拣等多个环节实现增收,人均年增收近7000元。

在消费端,武汉市民也能通过手机下单,享受小象超市30分钟配送高山红菜薹的即时到家服务。

借助互联网力量,恩施州的高山红菜薹,也逐步走出了一条从散户种植、本地产本地销,转向规模化种植、外向型销售的道路。

美团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上旬,包括高山红菜薹在内的湖北红菜薹,是消费者的热搜词。搜索区还频现“腊肉炒红菜薹”“清炒红菜薹”“红菜薹外卖”“红菜薹餐厅”等关键词。

在全国各地搜索红菜薹的用户中,北京人搜索量排名第一位,深圳、武汉、长沙、广州消费者紧随其后。显然,红菜薹已从湖北“省菜”破圈,成为全国消费者餐桌新宠,荆楚游子心中的家乡味代表。

不仅是高山红菜薹,高山番茄、高山萝卜、高山白菜等多个高山蔬菜,也都在借互联网平台“破圈”。在小象超市平台,恩施州高山蔬菜已成为一大特色。

近年来,恩施州积极发挥高海拔地区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蔬菜产业,建成湖北省最大的高山蔬菜生产基地,一幅高山地区产业振兴的新画卷徐徐展开。2021年,恩施州高山蔬菜面积达117.5万亩,产量140.9万吨,产值28.3亿元,带动高山地区农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连接农产品原产地与大城市消费者餐桌,助力擦亮特色楚菜名片,本地零售平台将继续发力。

猜你喜欢

巴东县头雁菜薹
仪征的紫菜薹
仪征的紫菜薹
家乡的蕻菜薹
头雁
头雁之歌
吴效科:担起头雁的责任
抢飞的“头雁”
托起人民的“健康梦”——巴东县卫生计生工作“十二五”回眸
产业链上党旗红——巴东县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扫描
山区贫困县促进市场主体发展的对策——以巴东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