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元素在北京香山饭店项目中的价值研究
2024-01-05翟知凡
翟知凡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0 引言
传统文化元素是民族情感的表达方式,具有呈现形式多元的特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使建筑文化更为丰富。实践表明,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更具有抽象的语汇蕴意[1]。
北京香山饭店是国际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代表作品,位于北京西山的香山公园内,地理位置优越,占地3万m2,整体建筑面积约为3.5万m2[2]。整座建筑是贝聿铭在侨居国外43年之后,第三次为中国设计的项目。是他将现代建筑风格与传统文化结合的一次有力尝试[3]。
香山饭店是运用文化元素的经典作品,其运用抽象和具象的多重文化元素,呈现出具有很强代表性的观赏和文化价值。因此本文以香山饭店为例,辩证地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设计手法和建筑装饰元素三大维度的若干方面,通过文化元素的视角,探讨北京香山饭店建筑设计的价值以及文化元素运用带来的语汇价值。
1 建筑与环境关系中的文化价值分析
香山饭店周边的香山公园位于北京西北郊,距离市区约20 km。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香山的风景特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深、幽、古”[2]84。不以陡峭为奇,而是遥望各个山峰之间的相互回合和交错。每年春夏,翠岗峥嵘,绿荫如画;入秋时,红叶漫山遍野,宛如火烧云霞。即使到了冬季,香山依然郁郁葱葱,青松修竹屹立不摇。同时香山饭店的主体建筑与风景区相得益彰,采用中国建筑中常见的分区和联通方式,将酒店划分为五个部分。
为了体现香山饭店设计的场地特性,建筑的布局采用了可变的封闭结构,并注重层次感,逐层展开布置成向远景舒展的不规则整体,满足了饭店观景的需求[4]。此外,建筑体量被压低了层数,采用了白色和灰色的色调以及精致的装饰线条,从而尽量减弱建筑的压迫感。
此外,香山饭店的整体建筑体量对于其所处场地来说偏大。建筑选址所在的香山是北京近郊的一个山丘,山上树木茂盛繁密,因此香山饭店的大型体量使得在建造的时候砍去了许多的树木。贝聿铭先生在设计时,初衷是想将建筑体量打散,参照传统中国园林的布局将各个建筑体块穿插于树林之中,但是拆开分散后的体量在场地中依旧显得庞大,并没有拥有传统园林建筑隐藏在山水自然中的特点。这也是建筑体量在文化意象塑造方面的小小缺憾所在。
2 建筑形体设计中的文化价值分析
2.1 香山饭店逻辑生成中的文化性
香山饭店的生成逻辑以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理念为基础,通过巧妙的布局和空间组织,创造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建筑形式,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并且充分考虑了场地特点和自然环境,将建筑与山水景观融为一体。香山饭店的建筑风格独特,它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如琉璃瓦、斗拱、檐口等,同时又融入了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如流线型、简洁明快等。例如,它的主体建筑是由一系列不同形式和尺度的院落组成,这些院落既有各自的特色,又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富有变化的空间序列;它的屋顶是由多层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瓦片堆叠而成,这些瓦片既有实用的功能,又有装饰的作用,营造了一种层次丰富而富有韵律的屋面景观。
2.2 整体布局与建筑造型的文化艺术处理手法
香山饭店在建筑群层面非常注重主体建筑与景观之间的关系,也将中国传统文化这条轴线从广场入口处便开始延伸,入口前庭绿化较少且与广场相连,这是我国传统园林的创新之举,同时也考虑到未来旅游功能的需求。走过主体建筑,便可到达后花园。在建筑内设置“常春四合院”使室内外环境相互交融,而后花园的设计则更加侧重于整个香山饭店的整体性。作为饭店的主要庭院,后花园被三面建筑所包围,一面朝南开放,景色优美,叠石小径、高树翠草的布置恰到好处,将江南园林的精致和北方园林的宽阔完美结合。抽象的曲水流觞则给后花园增添了点睛之笔。尽管前庭与后院在空间上完全隔离,但中央的常春四合院池塘、假山和青竹,让前庭和后院之间有了一些连续性。整个香山饭店的空间流线,保持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庭院的对称特征(见图1)。建筑的前庭、中庭和后院贯穿在一条南北轴线上,轴线两旁在统一中又产生些许变化,展现出均衡之美。
香山饭店在整体布局结构与建筑空间中也运用了许多传统文化手法。常春四合院是贝聿铭将中国传统“院”的理念与现代的空间处理手法相结合的杰作,其中融入了园林设计元素和现代化的玻璃采光顶,展现出对传统“院”的全新诠释。同时,顶棚的三角形构架则是对传统四坡顶的新颖演绎,深色的钢管与浅色的玻璃巧妙搭配,重现园林厅堂室内黑椽与青瓦相互映衬的关系[5]。酒店中心的中庭采用了传统的中式设计,顶部装有玻璃天窗,形成了一个室内的庭院。在庭院中,种植的植物和水体假山组成了别致的景观小品。颜色上,香山饭店外观采用大面积的白色和灰色相结合的色调,同时运用几何元素,在建筑上有规律地重复排列。建筑周围栽植的翠绿植物点缀其间,整体更加统一和协调。
香山饭店的建筑造型采用简洁的线条和现代的材料,打造出一种协调统一、典雅的空间形态。其入口空间的设计,采用了框景手法这一传统园林的做法,框住了内部的景色,给人以强烈的神秘感和朦胧感。越过入口处的门之后,香山饭店整个园子的景观尽收眼底,给人十分豁达开朗的感觉。进入大厅,是作为视觉障碍物设置的巨大的照壁,其中心的漏窗汲取了传统园林中月洞门的精髓,并与地面地毯的冰裂纹图案结合,透过漏窗隐约看到大堂的,明暗详见,巧妙地平衡了藏与露的关系,使得整个园子非常具有趣味性。可以感知到香山饭店的造园方面传递出中国传统“移步换景”的韵味,能够给入住酒店的客人带来非常强烈的中国园林文化特色感。
2.3 建筑立面的文化元素
在香山饭店的建筑立面上,有大量的几何形窗格设计(见图2)。菱形的窗格搭配方形的格子,整体上显得简约而不失大方。体现了设计者贝聿铭先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转译,用几何图案阐释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的融合,更为简洁精妙。同时遍布建筑立面的菱形漏窗完美诠释了借景手法。菱形漏窗可以起到框景、景入门径、引景入室等多种作用,将室内外的景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客人创造了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感官体验,促使客人轻松愉悦地沉浸于香山饭店的独特氛围之中。而客房走廊处的菱形窗,则借助庭院景观,让客人能够饱览美丽的江南园林景色。这些菱形漏窗不仅令香山饭店的室内与室外景色相得益彰,更传达出中国文化中“建筑与自然融合”的理念。重复出现的菱形窗户抽象地展现了传统建筑屋脊上竖置的叠瓦。对于中国人来说,窗户不仅具备通风采光的功能,而且像一个画框一样,可以欣赏室外的美景。
3 建筑空间装饰中的具象文化元素分析
3.1 香山饭店的装饰文化价值
香山饭店的建筑装饰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呈现出独特的装饰文化价值。其外立面采用了传统的灰瓦屋顶和红窗白墙的风格,与周边山水景观相得益彰。室内装饰细节精致,运用了各种材料和技法,创造了许多精美的细节和符号。例如,内部装饰采用了木雕、石雕、彩绘、镶嵌、剪纸等多种手工艺品,这些艺品既有精湛的工艺水平,又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工艺精湛和文化内涵。外部装饰则利用了花草树木、假山水池、桥梁亭阁等多种自然元素,这些元素既有美化环境和调节气候的作用,又有营造氛围和增加趣味的效果。香山饭店的装饰文化价值充分展现了中国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2 香山饭店的几何纹样的文化性
香山饭店中运用了许多几何化的传统建筑装饰符号,其中方胜纹样是一种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由两个并列同心相叠的菱形图案组合而成,取名为“方胜”[6]。进一步来看,香山饭店的室内外设计非常独特,融合了方形、圆形等不同几何图形,并巧妙搭配白色、灰色和褐色三种色彩,成为主要的装饰手段。同时,酒店还将传统园林设计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结合,展现出独具艺术特色的风格,在有限的空间中,通过材料、光线、颜色和陈列等方面的组合,实现了功能、氛围、格调和美感的高度协调,带来了清新自然、诗意画境的艺术效果[7]。贝聿铭在作品中敢于重复使用最简单的几何图形——正方形和圆形,这种设计手法贯穿了整个建筑的大门、窗户、墙面饰面、灯具等方方面面。设计师将这两种形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圆与正方形的组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韵律感和丰富的效果。另外,贝聿铭在选择这种处理手法时,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同时也透露出他在设计中某种意图的追求。
3.3 香山饭店的文脉价值
香山饭店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文脉,是新中国时期的一项重要建筑工程,具有重要的政治、历史和文化意义[8]。作为当时中国建筑界的杰作,香山饭店展现了中国人民在艰苦时期的智慧和创造力,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建筑风格和精神,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例如,它的建筑风格综合了明清时期的皇家建筑和民间建筑的特点,既有庄严肃穆和雍容华贵的气质,也展现出亲切自然和灵动多姿的风采。在香山饭店的立面造型上,菱形的几何图案依次相接形似一个个方胜纹样[9],同时设计中还将传统木结构的特征意象化,转化为纤细的灰色装饰线条,不仅为建筑增添了视觉上的立面造型,还借用传统建筑的符号语言与人进行沟通,充分将木结构的文化意蕴通过现代的方式进行符号化转译,表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传承及其符号之间的交融。它的建筑细节融合了各种文化元素和象征意义,既有寓意吉祥和美好的图案和符号,又有反映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的雕刻和壁画,这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民俗,也展示了中国人的独特的审美和智慧。此外,香山饭店将以往中轴对称、左右环抱、大屋顶、亭台楼阁组成的传统“民族形式”打破,开拓了国人的眼界,它如菱形窗等细节的设计也成为了后世定义新中式元素对象。
当今社会不少新生建筑师在营造本土建筑的过程中辛勤地探索着,但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网络,当下的本土化建筑也多流于形式,缺乏过渡的思想沉淀和内在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展现[7]288,香山饭店在设计运用中表达出的文脉价值,是中国现代本土建筑的典范。
4 结语
总的来看,香山饭店运用了中轴对称手法、注重建筑与景观的协调关系,注重苏式园林式的景观营建,在建筑内外部,通过几何化的窗的设计,以及文化装饰的运用,成功地实现了抽象的中式传统设计文化与具象的文化符号的综合运用,展现出极大的设计美学价值与深刻的文化语汇含义。在整体建筑美学方面,香山饭店具有以下特点:
1)保护自然环境:将建筑围绕着原生地势水平延展,以院落组合方式摒弃原有封闭式设计建筑,更加注重建筑的层次和变化。
2)空间布局:前中后庭都处在一条中轴线上,设计流线和规划布局与中国传统庭院十分相像,这样的规划设计在统一中求变化,极具均衡性与协调性。空间营造时搭配光线和阴影的变化,赋予庭院生机,使人与自然相互呼应,相互协调,和谐共生。
3)建筑装饰特点:室内装饰元素与外部立面装饰元素中的几何形状相互呼应,灰色木饰线条分割白色墙面。同时整个饭店的色彩基调是江南一带传统建筑的色调:白色为主色调,如景墙、屋架、棚顶、家具和摆饰;灰色为次要色调,与白色搭配,面积仅次于白色;黄褐色则出现得较少,大多是小面积的点缀[10]。
4)运用传统符号:香山饭店借鉴苏州庭院的风格布局,将苏式风格解读为设计符号,运用在墙面之中;将传统的江南白灰色调与现代的几何形式设计手法相结合,借鉴光阴变化之美,使整体素雅和简洁,带有传统的设计之感。
因此香山饭店是透过“文化元素”构建出中国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建筑大美学”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