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小小联络站释放“大能量”
2024-01-05高洋
高洋
换届以来,邹城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建站要实、管站要严、用站要活的原则,强力推进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如今,小小代表联络站已成为群众反映诉求的新途径。
小站点构建大格局
优化联络站空间布局。按照全覆盖、规范化、常态化、实效性的要求,搭建“1+5+18+N”联络体系,形成总站引领、逐级带动、体系完整、运行有效的网络化联络格局。
升级联络站设施建设。统一设计建设并重点改善提升代表联络站37 个,打造参考样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召开全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现场观摩会,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代表联络站建设标准化、规范化、集成化。
打造代表履职“云站”。代表履职“云站”集代表学习培训、政情通报、议案建议提交办理答复反馈、无纸化阅文系统于一体,代表“线下”履职、“线上”排名,每年度进行总结、每届满进行总评。
小平台发挥大作用
提高代表组织效能。按照便于组织、利于活动、易于服务的原则,将全市人大代表混合编入110 个代表小组安排进站。组建财政经济、教科文卫、城建环保等5 个专业代表小组,形成专业与区域“条块结合”的组织体系。
拓展代表履职渠道。常态化开展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联系镇街、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三联”活动,有计划安排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常委会会议,构建以联系沟通机制、知情知政机制、参政督政机制为核心的履职联络体系。
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坚持制度管人、制度管站的原则,建立健全联络站代表学习、视察调研、意见处理反馈等制度;出台《邹城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站建设评价细则》,定期对代表进站情况量化打分、考核评比。
5月12日,邹城市香城镇人大组织开展“人大代表赶大集”活动,让代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服务。(苗旺/摄)
小活动打造大品牌
积极探索“联络站+”模式。通过推进富有特色、切实管用的“联络站+”工作模式,变“被动等群众”为“主动找群众”。石墙镇探索“联络站+企业发展”模式,把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赋能产业升级;张庄镇探索“联络站+乡村振兴”模式,助推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发展。
不断丰富代表活动载体。开展人大代表“六进六亮”“实施‘九大战略’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钢山街道人大工委创新“大碗茶”模式,组织人大代表到广场、公园与群众喝茶谈心,听取社情民意;香城镇、大束镇人大组织代表到农贸市场、农村集市“赶大集”,了解民情、听取民意。
聚力打造履职品牌矩阵。按照“一站一特色,一镇一品牌”,形成以太平镇“人大助企共享太平”、凫山街道“一网情深凫务为民”等为典型的特色品牌矩阵,代表联络站建设迈上品牌化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