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图书馆学专业认证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2024-01-05殷浩然王贵海
殷浩然,王贵海
(辽宁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0)
1 新文科建设背景
2018年5月25日,教育部在2018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中首次提出“量与质共变”的新文科建设理念[1],并于同年12月20日教育部经济和管理类教指委主任委员联席会议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指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聚焦“新时代 新文科 新经管”,对新文科建设和卓越拔尖经管人才培养进行了部署[2]。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十三个部委在天津联合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会议旨在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学、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建设优质高等教育,推进现代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3]。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4],会议系统介绍了新文科建设工作,全面部署新文科建设工作。
新文科是在突破传统文科思维模式的基础上,以继承创新、交叉融合、协同共享作为主要建设途径,促进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和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新文科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图书馆学学科认证是新文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认证需要评估图书馆学专业水平、图书馆学专业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助于推动图书馆学学科改革和建设,促进我国图书馆学学科发展。
2 新文科背景下图书馆学学科认证的必要性
2.1 新时代的需要
图书馆学作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与人道主义精神的学科,亟须提升自身的教育发展质量,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把新的发展理念融入图书馆学教育发展之中,使其具有生命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确保学科发展的稳定性和均衡性[5]。为满足新时代的需要,高校要不断提升图书馆学专业的教学水平,首先要加强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满足社会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其次在图书馆学教育方面要加大培养力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知识管理能力;再次要提升图书馆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程度,提高图书馆学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只有全面加强图书馆学研究,才能满足新时代对图书馆学的更高要求。
2.2 图书馆学专业建设的需要
自2022年“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后,图书馆学亟待解决学科定位与发展的基本问题,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专业建设。有学者提出要把“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研究转化为“信息范式”,并主动将其纳入信息化管理,重点发展图书馆学、档案学专业,增设竞争情报和电子政务本科专业,整合图书馆学和档案学专业,进一步夯实本科学历,扩大专业整体规模[6]。以往的学科评估只是粗放的以投入的资金、师资力量等为指标进行评估,未能很好地促进整体的行业发展,而图书馆学在某种程度上也缺少具体的表现力,难以用明确、具体的量化指标度量。在新文科建设大背景下,高校要坚持守正创新、价值引领、分类推进的基本原则,积极在图书馆学专业中融入相关学科,推动图书馆学专业发展。
2.3 社会公众对精神文化的需要
图书馆是图书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实载体,研究图书馆学必然要从其服务工具层面联系学科的社会构成要素,如图书馆的服务状况、知识传递、用户精神倾向等,这对于图书馆学的学科认证具有积极的社会影响。同时,图书馆作为传承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载体,是整个社会公共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也更加重视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面对社会公众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图书馆只有充分发挥图书馆学的人文精神,才能更好履行其社会功能,提升其社会地位。
3 新文科背景下图书馆学学科认证的阻碍
3.1 缺乏认证标准,难以用数据衡量
产出是专业认证的核心,但新文科专业无法像工科专业一样对产出合理量化。如何衡量图书馆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如何表现图书馆学的优势是图书馆学在新文科认证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从世界范围看,工程专业的认证有一套相对完善的数据标准,新文科的学习内容受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地域特征影响而有所不同,其判定标准也很难在国际上实现统一。我国图书馆学发展时间较短,其特点是“兼收并蓄”,技术与人文、应用与理论并重,而西方图书馆学偏向于具体应用,更加注重技术领域,对人文传统的关照不足,这就导致二者之间很难形成一个互认标准,从而难以完成学科认证。
3.2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课程安排不合理
图书馆学人才培养计划是确定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方式的前提,计划能否达到目标、培养方式是否合理、定位是否准确等,都直接影响人才的最终培养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高素质、高质量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但当前高校图书馆学专业的教学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校在教育实践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信息化、技术化、多媒介化等优势没有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无法满足新文科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高校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既不能适应新时代图书馆学的发展,也无法满足社会对图书馆学人才的需求,十分不利于新文科背景下图书馆学的认证。
3.3 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成效不高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没有针对新文科建设更新图书馆学课程,依旧以传统视角授课,致使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不仅缺乏实践能力,还缺少创新视角。同时,高校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因材施教,合理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会将某专业课程打造成为适合学生的课程体系,而在实际教学中,图书馆学专业的一些教师思维僵化,缺乏创造性、实践性,不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还有部分图书馆学专业的教师由高校图书馆的馆员担任,他们通常在图书馆有自己的工作,无法将全部精力用于教学,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师资力量对于一个学科来说可谓是重中之重,师资力量薄弱不利于图书馆学的学科认证。
4 新文科背景下图书馆学学科认证的路径
4.1 统一学科认证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图书馆学学科认证可以参考工程教育的认证方式,即遵循新文科建设基本规律走弹性认证路线。我国开设图书馆学专业的高校不在少数,这些高校的自身层次、定位和综合实力大不相同,相较于学科实力强劲的“双一流”高校,一些双非院校对学科认证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纵观整个新文科学科认证大环境可以发现,学科实力强劲的学校的学科认证意愿没有普通院校强烈,大部分普通院校希望以学科认证为契机打下学科建设和院校发展的基石。因此,图书馆学学科认证需要构建一套合理的弹性标准,使之具有严格缜密的认证环节,兼顾不同层次的院校。此外,高校要致力于将我国图书馆学学科认证体系与国际接轨。国外图书馆学学科体系发展得较为完整,具有专业的学科认证技术和职业等级划分标准,如英国按照统一的评定标准将资质证书的类别和等级与图书馆员的资质相对应。图书馆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可以通过构建职业资格证书和图书馆员之间的联系以强化雇主、政府和社会大众之间的信任度。同时,高校要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深化国内图书馆学科与国际图书馆学的交流,以此促进我国图书馆学的发展。
4.2 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复合型人才
2010年教育部新增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标志着我国图书馆学的人才培养已经由学术型人才培养导向转变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随着社会信息化速度的不断加快,高校图书馆学专业也需守正创新,在保留图书馆学传统的知识信息收集、组织、存储、查询、传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融入新的知识与方法,探究新的学科发展途径。当今科学发展的特点是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这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主要动力[7]。2022年,“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给下设的二级学科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图书馆学相关学者应顺应图情档学科交融趋势,在档案学、情报学等学科研究基础上探索与计算机信息科学、通信工程等学科领域的融合点,不断充实和完善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持续优化和扩展图书馆学人才培养内容。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科教育从专业性人才向宽口径人才转变,使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就业选择范围更广阔,提升就业率,这也意味着高校需要通过图书馆学专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4.3 制定教学评价机制,以评价促改正
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科评价既需在学校层面的宏观机制下制定,也需在学院层面根据某专业特色制定与其相符的评价机制,对院校教师人数、学历比例、专任教师比例、教师准入资格、年龄结构等情况进行详细规定。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估机制对于保障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高校可以学生为主体,让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评价,积极收集学生的评价反馈,依据反馈改进课堂教学,同时将评价机制纳入教师的职称晋升评定标准当中,鼓励教师积极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进而提升图书馆学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此外,图书馆学的学科评价还要包括图书馆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就业状况、工作表现、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高校要对历年学生培养质量报告进行分析,判断图书馆学专业人才是否达到学校的培养预期、是否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等,并据此改进相关的学生培养评价体系,使其更加完善。
5 结语
新文科的涉及面很广,其独特的建设方式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的图书馆学学科建设应以交叉融合、协同发展为主线,以新文科专业资格认定为重要抓手,积极寻求变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认证体系构建,在培育人才和输送人才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