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国培项目”课程设计的路径与实践研究*
——以广东高职英语类国培项目实践为例

2024-01-04黄奕云柳琼青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国培参训课程设计

黄奕云, 王 瑶, 柳琼青

(1.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00; 2.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揭阳 522000)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提出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思政建设的战略[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要求: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切实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要求,方法要求,以及工作要求[2]。2011 年以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一而贯之地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3]。

由此可见,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建设教育教学能力卓越的教师队伍,助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师资培训的历史使命。

1 课程思政融入“国培项目”课程设计的研究现状

1.1 文献综述

在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课程思政融入,课程设计”,发现有2 114 篇文献,通过关键词“国培项目,课程设计”检索,有58 篇;通过关键词“课程思政,培训项目”检索,有17 篇。研读梳理这些文献,归纳概括为:(1)探索学历教育的课程思政融入居多,极少涉及非学历教育与师资培训项目;(2)文献多强调培训某职业的技术技能,鲜少强调培训政治品行素养;(3)少部分文献涉及小学教师或边远山区教师的职业素养,极少涉及高职教师的素养;(4)鲜少研究目前的师德师风建设以及高职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品德素养[4-5]。

1.2 存在问题

通过文献综述、非学历教育课程思政研究专家的访谈、参训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开展课程思政融入“国培项目”课程设计的研究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课程思政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在学历教育领域开展得如火如荼,这对本文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但是,针对国培项目课程设计的研究较少,可借鉴应用的做法不多。

其次,尽管前人的课程思政研究留下一些宝贵的实战经验与做法,提出了一些设想,但是,国培项目的课程设计具有短暂性与非系统性的特点,如何在短暂的培训周期里,挖掘有效的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与授课方式,有机地融入各个培训专题里,提升参训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与价值观,产出教科研成果,这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最后,融入的路径纷繁复杂,如何筛选科学的路径,便于短时间内提升参训教师的素养,并且在返岗之后,参训教师能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人才,这是本文需要探索的问题。

审视与分析目前国培项目课程设计渗透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现状,在参考与借鉴上述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对“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以及笔者对参训教师的训后成效调研,本文将以“广东省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实践为例,探索在国培项目课程设计上如何融入思政课程,从而提升参训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素养,便于他们返岗后,能够开展课程思政的建设,从而满足新时代育人育才的要求。

2 课程思政融入“国培项目”课程设计的价值

课程思政融入国培项目课程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如下:

2.1 深化国培项目课程设计的内涵

根据《纲要》的要求,课程思政设计必须坚持“一条主线,五大重点”的内容,“一条主线”就是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五大重点”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宪法与法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道德等五大内容的教育[1]。新时代背景下,国培项目的课程设计不仅设计政治教育专题、课程思政专题与师德师风专题,还要设计学科理论专题讲座与学科技能实践指导,并要求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其中。通过政治教育专题、课程思政专题与师德师风专题的培训,提升参训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树立新的育人观。同时,通过其他培训专题的学习,提升参训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提升教学技能与研学能力,明确了新的育才观,大大地深化了课程设计的内涵。

2.2 提升参训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教育观、教学观、育人观,从教书走向育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6]。因而,在实施国培项目时,笔者不仅设计了政治教育专题、课程思政专题、师德师风专题,同时,其他培训专题要求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全方位提升参训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

首先,政治教育专题。在培训中帮助参训教师与时俱进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7]。其次,课程思政专题。在培训中让参训教师明确党和国家新时代育人育才的要求,转变观念,梳理新的育人意识,回答“为谁教,怎么教”的根本问题。再次,师德师风专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在培训中帮助参训教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8]。最后,其他培训专题。要结合学科/ 专业理论教育与技能实践指导,在培训中引导参训教师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文化自信。

2.3 提升参训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要求教师拥有能够做、善于做、乐于做课程思政的本领和技能[9]。因而,在实施国培项目时,笔者不仅设计了集中培训的课程,还创设了训后的线上研学,延伸国培项目的内涵,全过程提升参训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首先,提升教学技能。在进行国培项目课程设计的时候,将学科和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学设计、教材建设、课程思政建设标准,教师教学技能、教师团队建设、教科研项目选题与申报、教学成果奖的凝练、在线精品资源课程的建设、指导学生技能大赛,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创业能力建设以及教学质量监督等方面,分解为不同的培训课程,实施培训,力求提升参训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其次,创设线上研学。为了提升参训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训后研学不间断,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搭建全省优质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国培班,为来自全省90 所左右的高职院校的参训教师,搭建了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分区域、按学科研究领域定期开展专项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师教学设计交流等活动。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手段,促进优质线上线下资源在不同高职院校间共享共用[9]。(2)推送线上专题培训。及时推送全国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课程思政、外语学科专题、师德师风、人文教育专题、教学能力专题等培训。(3)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机制。依托国培,组建虚拟教研室、虚拟教学团队、虚拟课程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充分发挥训后的延续教研工作,加强参训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

3 课程思政融入“国培项目”课程设计的路径

课程思政融入“国培项目”课程设计的路径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即内容路径、方式路径、手段路径、方法路径,分述如下:

3.1 设计循序渐进的专题

国培项目的实施旨在既提高参训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又提高参训教师的师德师风、躬耕教坛、奉献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改革创新的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文化与价值素养。因此,进行“广东省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设计的时候,首先,必须深入地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融入到培训课程体系里;其次,该项目的课程思政建设内容由浅入深,从示范课程到课程思政课题,再到课程思政团队建设和典型案例,循序渐进,深化内涵,从而提升参训教师的思政素养和综合业务能力,使各类专业技能专题与思政专题同向同行,相得益彰。

3.2 巧用叙事案例的方式

故事叙事与案例分享贯穿于培训的全过程,通过故事世界的架构的方式,较好地吸引参训教师的关注,激起参训教师的情感共情共鸣。因此,在进行“广东省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设计的时候,首先,挖掘匹配主题的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冬残奥会的黑科技产品案例,榜样人物,冠军人物,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典故,融入到对应的讲授内容里面,深深地吸引参训教师,使其感同身受,引发共情共鸣,入心入脑。其次,鼓励参训教师共建英语课程思政元素素材库,共享素材库的资源,既达到入心入脑的效果,又提升了培训的成效。

3.3 应用数字技术的手段

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得人们能够突破时空限制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自媒体时代更是使所有网民成为传播信息的节点,人工智能、5G 等技术的发展则为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开辟着新路径[10]。因此,在进行“广东省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设计的时候,首先,将名人名录、奥运会比赛现场、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设计为短视频的方式,授课过程通过播放短视频,立体化呈现人物讲话、比赛氛围、以及工艺的敲凿的音调、场景、情景,让参训教师沉浸其中,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其次,呼吁参训教师返岗后移植到自己的课程教学中,活学活用。

3.4 实施场景教学的方法

多样化的视听输出能够带给参训教师更强的感官冲击。当下,混合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被应用于培训过程中,现场教学成为培训不可或缺的形式。在进行“广东省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设计的时候,依次安排了师德师风基地的现场教学、跨境企业的现场教学以及模拟外贸业务流程的项目演练。通过基地讲解员的现场讲解,企业业务主管的现场教学,以及参训教师自身的模拟演练,现场学习教育学家的治学与师德,提升参训教师的德育素养;企业的观摩与模拟演练,提升了其在专业技能层面的诚信经商,和平共赢的职业素养。

4 课程思政融入“国培项目”课程设计的成效

为了解“国培项目”课程设计的成效,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2023 年参训教师成果的相关数据,并采用了Cronbach s Alpha 系数进行信度检测,得出系数为0.925,大于0.9,表明该问卷的信度比较高。为深入了解教师的训后效果,本文也对近三期(即2020—2023年期间实施的国培项目)参训教师训后返岗半年内产出的成果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是成果丰硕,进一步说明国培项目的课程设计产生积极的效果。

4.1 课程设计的内容逐步加深

从散点图1 中可以看到样本量为41 的数据点,其中最大值为5,最小值为4,数据点呈现出较为集中的分布趋势,其中大部分数据点都集中在最大值附近。同时,散点图也呈现出向右倾斜的趋势,即较高的评分多于较低的评分。这也就意味着课程设计在某些方面表现较好,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和赞赏。同时,数据的分布较为集中,离散程度较小,没有出现极端值。根据散点图的显示,可以得出结论:课程设计内容的满意度较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图1 课程设计内容评价

4.2 参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奖数量增多

从散点图2 显示的数据点,样本量为41,最大值为5,最小值为2,样本量的集中度相对较高,大多数数据点都集中在平均值以上。这表明在此领域中,大多数参训老师对自己参训后在技能大赛的产出成果评价较为接近。数据点的分布呈现出向右倾斜的趋势,即较高的评分多于较低评分。可见,大多数参训老师比较满意自己参训后教学技能大赛的成果产出。但是,图中也显示数据点的离散程度较大,即有一些数据点偏离平均值较远,说明参训老师们的成果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根据统计数据,教学技能大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近三期共计产出18 项此类获奖。这表明,通过国培项目的培训,参训教师在教学技能发展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尤其在思政类的教学技能上。

图2 教学技能大赛获奖成果评价

4.3 参训教师教科研成果数量递增

从图3 来看,样本量的集中度相对较高,最大值为5,最小值为3,大多数数据点都集中在平均值以上。这表明参训教师教科研成果评价相对较为接近。数据点的离散程度较小,表明参训教师在主持教科研成果方面的差异不太大。数据点的分布呈现出向右倾斜的趋势。即较高的项目数量评分多于较低的项目数量评分。根据散点图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参训教师们主持教科研成果的数量相对较为接近,且不同参训教师之间的差异不太大,整体水平较高。在教科研立项和论文方面,参训教师表现出色。近三期共计产出25 项成果,其中7 项与思政类相关。这表明参训教师在教科研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同时,有一部分老师正在关注思政类研究方向。

图3 教科研成果评价

4.4 参训教师指导学生参赛获奖数量增多

从图4 来看,最大值为5,最小值为3,数据点较为集中,大部分数据点位于平均值以上,说明参训教师指导学生参赛获奖的整体水平较高。数据点的离散程度较小,说明各参训教师在指导学生参赛获奖方面的差异不大,大部分教师在这方面的表现较为接近。数据点的分布呈现出向右倾斜的趋势,即较高的评分多于较低的评分。这可能与参训教师在指导学生参赛方面的专业能力和经验积累有关。也表明有个别参训教师在指导学生参赛方面表现尤为出色。根据散点图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参训教师指导学生参赛的获奖成果较多,且不同参训教师之间的差异较小。统计近三期数据,共计产出16 项指导学生项目获奖,可见,在此领域取得了较好成果。

图4 指导学生参赛获奖评价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和解读,更加直观地反映国培项目课程设计的成效,可以得出结论:近三期国培项目参训教师110 名,训后返岗半年共计产出成果59 项,成果产出率占53.6%,培训产出成果丰硕。显然,优质的课程设计对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能力和教科研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5 结语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与调查研究,揭示了课程思政融入“国培项目”课程设计的研究现状。根据对国家文件的研读,课程思政融入“国培项目”课程设计具有以下三个价值:深化国培项目课程设计的内涵,提升参训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提升参训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结合国培项目实施的实践经历,本文探讨了四种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路径:设计循序渐进的专题,巧用叙事案例的方式,应用数字技术的手段和实施场景教学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培训成效。本文的研究对国培项目课程设计的探索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国培参训课程设计
构建新疆基层教师国家通用语培训体系策略研究
教育路漫漫 且行且用心——乡村校长第六期国培(郑州之行)学习感悟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参训学生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训项目开发中的作用
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师国培”绩效评估
“国培计划”实施需要协调好六种关系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领会国培计划精神 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师太”扛枪
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国培计划”培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