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有效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探析
——以重庆潼南柠檬产业为例
2024-01-04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
■ 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 陈 印 曾 智
资金投入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理论演绎表明,农业产业化过程就是农业投资增长过程和农业资本积累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农业投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作为农业产业化资金来源多元化的投入主体之一,更需要找准定位、发挥杠杆作用,从外延到内涵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经营转型升级。
商业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打造既带动就业又促进财政增收的主导产业,形成相应的产业集群,同时也需培育认定一批联农带农效果明显,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和富民强县作用显著的龙头企业,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并积极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为此,商业银行更应将乡村产业发展作为重点支持方向,为引导和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注入更多的金融活水。充分运用相应的拳头产品参与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工程,在推动区县培育发展“一主两辅”优势特色产业上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同时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扶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本文以潼南柠檬产业为调研样本,围绕潼南区“十四五”规划和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的建设,就商业银行如何更好着力提升潼南柠檬产业服务力度,构建推广服务柠檬产业大、中、小三层级客户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以柠檬产业链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潼南作为一个重庆典型的农业区,如何落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实施,须正视农业企业自身弱质性,产业的带动非常重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潼南积极拓展柠檬产业链,并在发展中坚持“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路子,大力发展柠檬特色高效农业集群,形成有特色的柠檬产业链。相应地,农业供应链融资作为近年来农业金融服务领域出现的新兴融资模式,为特色产业发展开辟了不同的视角,通过链式的金融服务实现商业银行由点到链的授信及风控模式突破,使服务单一个体到服务产业集群,将产业链上的农户、农业企业、合作组织的利益和风险有机捆绑在一起。通过设计相应的贷款协议和融资方案,将单个主体的不可控风险转化为供应链整体的可控风险,将资金有效注入实力相对弱小的农户和农业企业,并为之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从而提升农业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实力,拉长农业产业价值链。随着柠檬产业体系逐渐完善,以产业链金融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商业银行着力进行相关机制体制和产品流程创新,发挥“输血”功能,将金融服务农业产业供应链打造成服务乡村振兴的利器。
(一)柠檬产业特点
我国柠檬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国内种植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5.74%,是世界第二大柠檬生产国。四川、重庆和云南目前是国内柠檬三大主产区,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更加健康和多元化,美容与保健意识增强,对柠檬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柠檬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具有独特消费特点和丰富的经济、医药、化工衍生价值。柠檬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主要原因在于下游消费品如柠檬汁、柠檬茶、柠檬酸、柠檬果皮等需求增长,带动柠檬产业需求提高,消费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2.我国柠檬价格具有竞争力。我国柠檬价格偏低(只有进口柠檬的1/3)、运距短,而且品质在不断提高(例如果实套袋),可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和消费方式的需求,根据产业报告数据统计,近年来全球柠檬消费量维持在700 万吨左右,国内柠檬消费需求量在60 万吨以上并呈逐年上升势头,因此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二)潼南柠檬产业现状
2021 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精神,川渝九地联合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柠檬产区联盟宣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地区具有良好的柠檬产业基础,且柠檬产业呈迅猛发展态势,其中以重庆潼南、大足和四川安岳三地表现最为突出。在笔者调研中,据专业人士介绍三地柠檬种植面积近100 万亩,鲜果年产量超100 万吨,在全国占比均达80%以上,年均产值近200 亿元,一条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柠檬“金三角”产业带已在成渝中部初步显现。
潼南作为重庆市千亿级柠檬产业规划发展核心区,产业规模全市遥遥领先,根据初步统计,柠檬种植面积达32 万亩,占全市柠檬总面积的84%,已建成万亩级标准柠檬生产基地3 个、千亩级柠檬规模化种植园10 个。2020 年,柠檬产业成为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建设的50 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之一。品种以“尤力克”为主,主要分布在崇龛、柏梓、塘坝、太安、别口、花岩、双江等8 个镇,据农技人员介绍,其中树龄3 年以上的结果树23 万亩,年鲜果产量28 万吨,产值13 亿元。柠檬脱毒种苗繁育中心培育无病毒苗木40 万株,新型经营主体达到313 家,创建标准柠檬园32 个,有国家级柠檬龙头企业1 家,市级柠檬龙头企业3 家,区级柠檬龙头企业17 家,种植、加工、营销、研发等全产业链总产值达60亿元,其中精深加工产值达30 亿元,高标准建设柠檬出口备案基地3 万亩,帮助5 万余农民增收致富。
(三)潼南柠檬产业发展态势
潼南坚持把柠檬产业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突破。聚焦延长产业链,培育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成为潼南“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亮眼发展名片,先后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国家号”金字招牌。近年来,通过加快做大做强柠檬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集技术研发、种苗培育、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市场营销为一体的柠檬全产业链条。
1.以标准种植为基础,产业规模全市领先。据农技人员介绍,全区柠檬种植以琼江流域为核心,培育有各类柠檬经营主体360 余家,种植面积达到32 万亩,主要分布在琼江沿线和涪江以北。通过全面推行标准化种植,建成标准园100 余个,出口备案基地面积累计达到2.8 万亩,已形成琼江柠檬产业示范带。同时,为确保种苗安全,建成全市首个高标准、现代化柠檬种苗繁育中心,每年可为川渝地区乃至全国提供绿色、无毒的柠檬种苗近60 万株。
2.以精深加工为核心,产业链条持续完善。在调研中,据统计柠檬种植基地周边已建成冻库30 余处、配备分选线10 余条,其中高新区农产品加工园建成冻库、配备分选线,柠檬产地冷藏能力约8 万吨。按照“1+4”规划布局,在高新区高标准建设5 平方公里国际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在崇龛、塘坝、太安、古溪等镇布局4 个镇级农产品加工园,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崇龛、塘坝2个园区。累计培育柠檬加工企业30 余家(2022 年新增出口备案工厂1 个),形成汇达、檬泰精深加工“双龙头”,柠檬纳米汁、柠檬果胶、柠檬脱氧冻干片、柠檬软糖等精深加工项目陆续建成投产,研发饮料、绿色食品、美容护肤品、生物医药及保健品等5 大类350 余种柠檬产品,据专业人士估计,柠檬年加工能力达到30 万吨,加工产值30亿元,累计带动村民就业10 余万人。
3.以创建特色为亮点,品牌打造卓有成效。潼南柠檬立足产品走出去、品牌树起来,以“潼南柠檬”为名片多方整合运用现有的所有资源,在产品认证、品牌建设、文本挖掘上下功夫,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名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马德里注册国际商标均落地潼南柠檬产业,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柠檬质量安全示范区。在建设品牌,打造声誉的基础上,潼南柠檬立足于产业全链条、多维度发展,线下布局7 大区域营销中心,对外贸易企业达到8 家,线上搭建“中国柠檬交易网”“国际柠檬交易中心”,柠檬依托龙头企业建设对外出口直通平台,建成重庆潼南渤海柠檬交易中心。潼南柠檬及其加工产品率先搭乘“一带一路”快车,填补“渝新欧”班列生鲜空白,柠檬产业链相关产品出口30 余个国家和地区。
4.以应用示范为导向,科研水平日益增强。建成柠檬产业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柠檬工程技术中心,柠檬科技小院等科研平台,中国首个“柠檬指数”更新迭代3.0,通过大数据算法、AI 模型、区块链等互联网技术,分析反馈全球柠檬产业生产、销售、品牌、政策、科技等信息,及时调整优化种植规模、加工仓储、研发应用等要素配置,精准助力柠檬产业链整体提升。自主研发柠檬精深加工技术300 余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38 余项,打造柠檬产业数字化生产线10 条。建成柠檬无病毒种苗繁育基地、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种质资源圃等科技要素,形成了以柠檬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技术综合应用示范基地,正积极申报国家柠檬工程技术中心、国家柠檬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5.以技术推广为基础,产量质量稳步提升。与四川资阳联合出台《中国柠檬产区柠檬种植技术规范》,制定了团体标准《柠檬鲜果等级规格》,制定《柠檬标准园种植及管理技术规程》,建立栽植密度、农药肥料使用、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环节规范技术标准。推行种植有机化,引进水肥一体化云控制系统,施行“柠檬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技术”,全面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广泛推广柠檬留树褪绿保鲜技术,有效延长柠檬鲜果销售时段,合理避开旺季,实现错季销售,减少销售压力、提升产品价格。建立区、镇、村三级监管网络系统,实现远程监控、在线诊断,鲜果下枝接受200余项国际性标准检测,合格率100%。建立质量可追溯系统,实现“从果园到餐厅”全公开、全透明、全程追溯。
6.以柠檬产品为平台,农旅融合日渐紧密。挖掘展示柠檬特色文化,深度开发琼江乡村振兴走廊休闲旅游市场和精品路线,积极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业特色产业园区,打造柠檬主题乡村旅游示范点5 个,建成柠檬特色小镇,配套建设柠檬文化广场、柠檬产品体验中心等文旅场所。打造柠檬文化、柠檬产业展示交流平台,建成3.5 万平方米全国首个柠檬博物馆,展示柠檬起源、世界柠檬品种、中国柠檬种植、中国柠檬科技创新、精深加工及产业振兴等情况,促进柠檬产业“产、研、加、销”交流发展。连续举办“中国·重庆潼南国际柠檬节”,开展柠檬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柠檬采购暨乡村振兴招商引资推介会、“柠檬之都·美丽田园”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事等活动,累计签约项目和订单百余个。
二、制约柠檬产业发展因素
潼南区正围绕全市7 个百亿级农业特色产业链规划,通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开发、市场化营销、品牌化培育、创新化支撑、农旅化推进等手段方式,做大做强柠檬产业,全力建设百亿级柠檬产业集群核心区。但随着国家对土地政策的调整,柠檬核心产区种植受树龄、弃养、病虫害的影响,通过调研,柠檬产业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力资源(劳动力)方面
种植方式主要依靠人力,在调研中,稍有规模的柠檬种植农户多采取传统劳作方式,柠檬种植的智能化投入较少。
(二)土地资源方面
一是受柠檬光合作用限制,柠檬植株间隙较大,占用土地资源较多。二是大部分柠檬种植流转的集体土地,在价值评估、抵押登记、处理变现方面还面临诸多政策障碍,难以实现权利锁定和变现。
(三)产业技术方面
一是由于柠檬种植到挂果需要3 年时间,管理技术相对复杂,期限较长,规模小的农户管理粗放,部分农户甚至怕影响收入,在柠檬种植园内套种其他作物,田间管理差。二是种植技术和专业人才集中在农技推广部门和核心企业,具有柠檬技术指导能力的人员较少,多数镇乡没有建立柠檬技术推广机构、柠檬专职技术人员较少,村一级没有柠檬辅导员,技术服务网络难以形成,使柠檬技术的推广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受到很大影响。
(四)信息数据方面
一是柠檬产业相关数据未系统性披露,政府、企业、农户责任和利益关系脱节,未建立长期稳定的信息收集发布机制,特别是市场价格信息不对称。二是潼南“柠檬指数”2.0、渤海柠檬交易等数据库和系统未嵌入银行金融功能,未发挥大数据支持金融批量授信作用。
(五)资金资本方面
一是初、精深加工企业在初创期需求资金大,无符合标准的抵押物,一般性企业通过专利、商标暂无法直接向银行申请贷款。二是柠檬流转土地剩余年限经营权暂无法实现抵质押,无法盘活存量土地。三是针对价格波动、受自然灾害的农业保险产品较少,未解决农户后顾之忧。四是技术研发投入资金较少。
三、金融支持柠檬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调研,金融服务潼南柠檬产业发展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服务产业体系
1.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针对重庆(潼南)农科城EPC 乡村振兴建设、柠檬特色小镇、强镇人居环境的打造、改造升级,柠檬加工产业园、“潼南绿”冷链物流冻库储存等项目建设,提供一般固定资产贷款支持,贷款期限5 年至20 年,还款来源于新增耕地指标交易收入、物流收入、柠檬及附属产品销售收入、交易市场综合收入、园区经营收入等,可选择信用、抵押担保或保证担保方式。
2.对第一产业的投入。针对柠檬种植企业和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柠檬制种企业等主体,根据客户的种植规模大小和发展需求匹配与之相适应的信贷产品,主要以小额、“信用+抵押”方式为主,同时可积极与市农担公司合作,引进农担担保满足不同客户的资金需求。针对农科城、新农城、柠檬产业建设配套旅游基础设施、柠檬特色小镇等项目建设。
3.对第二产业的投入。针对柠檬粗加工/深加工、衍生品制造、生产等柠檬产业龙头企业、国家级、市级龙头企业,产业聚集区业主,根据企业生产规模、经营收入、现金流确定资金需求,为其提供1 年期至3 年期、额度高、手续简便的短期信贷产品。针对柠檬特色产业园区、粗精深加工园区,可为借款人提供5 年期以上相关贷款。
4.对第三产业的投入。物流配送、冻库储存、柠檬产品销售、电商服务的小微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创业者、特产店、商超等。针对该类客户的资金需求特点,可为其提供资金使用灵活、办理方式简单、无需抵押的信贷产品。
(二)金融服务经营体系
1.一般法人。为柠檬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大型领军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使用方式灵活,分为一般和可循环流动资金,一般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手续简便,单笔审批,可一次或分次发放;可循环流动资金可根据需要多次提款,逐笔还款,循环使用贷款额度。担保方式可选择抵押物担保或保证人担保。
2.中小微企业。针对柠檬种植加工企业及柠檬产业上下游客户,针对目标市场客户集群,根据企业经营情况、提供的担保方式等按照“一项目一方案一授权”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
一是对于成立时间较短不足一年的新建企业,商业银行可根据企业提供的抵押物价值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资金需求匹配相应额度的贷款。
二是对于经营稳定、成立时间较长且比较成熟的企业,商业银行可根据企业拟提供的担保方式、经营情况、抵押物情况等为企业匹配合适的信贷产品。
三是对于核心优质柠檬企业上下游客户,商业银行可借助金融科技整合资源,基于供应链真实交易场景,为其供应链上下游客户提供批量、自动、便捷的在线供应链融资服务,用于满足核心企业上下游客户日常生产经营需求。
四是对于季节性收购柠檬鲜果、柠檬种苗、原材料等需求的企业,商业银行可为其发放满足季节性收购资金需求的临时性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解决其收购原材料及产品加工、流通、储备等正常周转资金不足的困难。
3.农户。针对柠檬种植农户对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为农户提供“线上+线下”的金融服务。
一是对于资金需求量较小,无抵押的客户,收集客户相关基础资料,通过农户信息建档运用大数据分析,为农户匹配一定额度的信用贷款,农户可根据自身资金的需求,随借随还。
二是对于资金需求量大,抵押物足值的客户,根据客户提供的抵押物价值综合分析判断为其匹配相应额度期限的贷款。
(三)金融创新支持柠檬产业
1.多形式组合使用信贷产品。以农委、大数据局等提供的涉农数据为支撑,以模型自动化决策为驱动,为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申请、授信审批、合同签订、用款还款全流程线上化服务的信用贷款。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对柠檬规模、长势等进行现场勘测,上线智慧农业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生产经营情况,使其作为涉农参数的一部分,进一步精准模型。
2.增信机制。尝试创新推广因地制宜的增信机制。如尝试推广由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机制,其中财政涉农整合资金、地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内的政府出资比例不低于相关比例,符合贷款条件的小微企业按照自身贷款额度的相应额度缴纳权益性资金作为担保。
3.信用体系。通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产业概括和农业“一张图”统计功能,对柠檬规模大镇、产业强镇进行整体授信。同时,通过整合涉农经营主体的基础身份信息(姓名、户籍、证件号码、家庭住址等)、经营信息(土地种植面积、流转面积、农业补贴项目和金额等)、资产信息(动产及不动产权属信息等)、信用信息(新农合、新农保参保信息、行政处罚、违法违规记录等)四类关键信息,及时披露柠檬市场价格信息,建立柠檬产业白名单库,实行动态管理,建立授信模型,为名单内农户提供信用贷款。
(四)多方联动支持柠檬产业
对于一个产业的支持,需多方群策群力,共同发力,方能实现信息共享。为此,我们认为商业银行要更好支持柠檬产业须建立银企政多方联动合作的相关机制与体系。
1.建立联动的服务机制。一是建立银政企专班,如成立由农委、人社局、商业银行相关机构、相关企业等共同组成的工作专班,同时建立相关的对接机制,落实牵头部门专人制,负责协调各单位,定期召开会议,解决相关问题。二是实现信息共享机制,如针对特有的金融产品,可由涉农机构提供相关数据,如包括但不限于种植规模、经营年限、联系方式等,并建立直连系统,实现授权信息交互机制。三是强化企业发展能力,并联动农技、商贸等相关机构提供更好地指导柠檬“生产—加工—销售”的服务,注重强化柠檬产业自身的发展能力。
2.完善有序的配套服务。一是完善一站式服务,建议在涉农商业银行机构开设专户,用于承接和监督管理柠檬产业项目建设、专项补助补贴资金,该资金可作为企业和农户授信基础,也可作为借款人贷款还款来源。二是针对产业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模式,可由政府指定牵头部门,协助共同成立基金。三是针对柠檬产业,尝试建立全国柠檬交易平台,尝试在潼南建立并推行柠檬价格交易定价机制。
3.进行积极的金融资源整合。大力支持柠檬产业发展,须多方发力,共建共成,如可由政府协调农担、保险等金融机构参与支持柠檬产业发展。充分整合金融资源,创新运用“信贷+担保”“信贷+保险”等产品,为广大柠檬种植户、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一方面,适时推出适配产品。根据柠檬产业市场发展态势进行动态创新,不断创新组合“市场+客户+产品+担保+场景”产品要素,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推出满足农村市场需求的适配产品。特别是针对农业产业投入较大、周期偏长、风险较高、缺乏有效抵押物的实际,持续加大“保险+担保+信用”模式的金融产品推广力度,探索柠檬产业基金的落地运用,让更多农户从中得到实惠。另一方面,打造产品特色体系。根据柠檬产业发展特点,结合“五大振兴”,定位不同农村客群主体,持续推出农户贷款特色产业系列产品、多主体系列产品,探索系统直联、创新授信模型,推出适用于柠檬农业的惠农网贷系列产品,形成以柠檬产业为样本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形成支持业态多元、支持领域宽阔的农户贷款产品体系。
4.强化农业科技和技术支撑。将农业科技和信息技术在柠檬生产管理、加工流通、市场销售、安全追溯等环节融合应用,丰富拓展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推动柠檬产业链各节点的全面整合、统一上“云”,构建柠檬数据资源“一张图”,开展柠檬全产业链大数据综合应用。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进“快递进村”,发展壮大柠檬产业的农村电子商务。
婺源篁岭晒秋 摄影: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 余胜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