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园:此心安处
2024-01-04艾晓林
文/艾晓林
胡蕾在果园
初冬的仙女山,山风习习,身上便觉得有一丝丝凉意袭来,但在阳光下,仍然让人感到特别舒爽。
在荆竹村委会办公室宣传栏前,参加“发现诗意仙女山·献策文旅融合路”采风活动的作家们,正在听取仙女山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统战委员解勇对该村从“荒原变归原、荆竹变金竹”,以及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授予“最佳旅游乡村”蝶变历程的详细介绍。解勇说,荆竹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严重,土壤贫瘠,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以种植烤烟为主,广种薄收,传统耕种方式严重阻碍着村民增收致富。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为引领,引凤筑巢,才是改变乡村面貌的有效途径。解勇特别介绍了一位有情怀的农业科技专家、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科技特派员胡蕾在村里的故事。
胡蕾,我是太熟悉了。20 年前,我在重庆市农业局办公室工作的时候,她是重庆市土肥站的办公室主任,工作上便有很多联系。至今我都还记得她那个时候的样子: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明亮而有神,说起话来面带微笑,温和而又轻柔。她总是让人感到亲切、随和而又温暖。但是,她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严谨而不失灵活,这是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后来,我到农科院工作,我们的联系才少了。
我立刻打电话给她。她仍然保留着我的电话号码,声音还是那么悦耳,彼此问候都觉得十分亲切。
解勇详细地向我讲述了胡蕾的故事。2012 年,胡蕾作为市农业农村委科技特派员来到荆竹村,工作是指导沧沟西瓜的科学种植。荆竹村空气无污染、土壤好,具有特殊的地理条件,作为一个土壤专家,胡蕾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于是,她决定在此建立高山水果扶贫示范园,带动村民拓宽增收致富的道路。她联系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问计献策、攻坚克难,十年磨一剑,经多年试种栽培筛选,蓝莓、葡萄、李子、樱桃、梨、桃等多种水果终于种植成功,部分产品还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胡蕾的果园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高山特色花果园。不仅如此,胡蕾利用这里海拔1100 ~1300 米的高山优势,通过在园内开展采摘、农事体验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开启了荆竹村现代休闲农业之路。这是胡蕾精心打造的精品之作,是她心爱之作,也是圆了她从小就有的一个梦想,她将这个果园取了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寻梦园”。
十年,我不知道她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受过多少挫折,甚至家人不理解的委屈。照片里的胡蕾,岁月早已抹去了她脸上青春的光泽,刻下了沧桑的烙印。我看到她穿着一身下地装、水胶鞋,脸庞黝黑,正在指导村民栽种果树的照片,如果不了解,绝不会怀疑她就是一个地道庄稼人。但是,我看见她眼中闪现出的快乐、喜悦、兴奋,洋溢着满足和幸福感。
在胡蕾的带动下,村里打造了“武隆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吸引年轻人就业创业,建成3000 亩山地特色果蔬采摘基地,共同圆梦。
这里,是胡蕾圆梦的地方,也是荆竹村人怀梦和圆梦的地方。
不只是胡蕾,裕尚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范鲁峰也在这里建设了一个梦园。他按照“活化乡村、留住乡愁、回归自然”的理念,在这片土地上建设田园、乐园、庄园。“修一条回家乡的路,归回本原,发现我们原来的样子。”“燕归邻里,心归原。”“归原,美好你的未来生活。”当我看到这三句话,便明白了他取名“归原小镇”的初衷和本意。
如果在芷芯堂吃上一顿久违的乡村饭菜,细品妈妈的味道;在归原老茶馆泡上一杯老茶,享受时光悠悠流过;在无有书店随意地翻读一本喜爱的书,重温青春美妙的读书时光;在老院子静静地住上一宿,看星光灿烂,听林中鸟鸣,回味儿时纯真,那是多么惬意的事啊。
让山和水、人和物、地与景在该相遇的 时候相遇。在这田园牧歌中,让乡愁尽情释放。
这也何尝不是远离故土很久的我们的梦园?何尝不是都市人神往的梦园?
突然想起1800 多年前的一个老者,他的名字叫陶潜。远离故土漂泊30 多年以后,毅然回归故土,开荒种地耕田。在田园旁的草屋中,邀三五好友小聚,一边喝着小酒,一边说着农事,好不优哉游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成为千古名句。田园就是他的梦园,也是古代厌倦出世的文士的梦园。
荆竹村村景
胡蕾的果园是她的梦园,范鲁峰的归原小镇是他的梦园。荆竹村,是都市中怀恋乡愁的人的梦园。对于荆竹村当地的人来说,改变传统耕作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利用好优越的地理环境优势,通过农旅融合实现增收,过上富足、美满、幸福生活,是他们最美的梦想。这片热土,更是荆竹人的梦园。
突然想起故乡。我已经离开故乡44 年,然而,故乡常入我梦来,是我梦中最美的风景。故乡,是我的梦园。我无时无刻不在期盼故乡更加美丽,祈福我故乡的亲人和村民过上更幸福的日子。
每个人都有梦,对生活有美好的向往和梦想。有梦才满怀希望,有梦的人生才是充满激情的人生。梦想,是我们启航向远方的力量。
梦园,是我们心安之处。逐梦前行奔向远方,一路上一定有美丽的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