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临床镇痛研究

2024-01-04张芳

中外医疗 2023年26期
关键词:筋膜股骨颈麻醉

张芳

盱眙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淮安 211700

股骨骨折属于老年群体最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其中股骨颈由于直径相对较小,且具有承重性的特点,使得其骨折的发生率更高[1]。需要注意的是,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且身体免疫功能、应激耐受度、体质等均相对较差,在手术后以更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认知功能障碍等,不仅影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还会增加医疗成本和恢复周期[2]。其中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和手术时的麻醉方式有着密切关联,选择科学的麻醉药物和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对老年患者生理状态的影响。从而控制应激反应,加快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速度。其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范围较广,但近几年临床对于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的超前镇痛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将这两种麻醉方式复合使用可进一步提升麻醉效果,并提升术后的恢复质量[3]。本研究方便选取2021 年7 月—2023 年4 月在盱眙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82 例为研究对象,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的镇痛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82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 例):男25 例,女16 例;年龄60~84岁,平均(72.93±2.12)岁。观察组(41 例):男23 例,女18 例;年龄60~85 岁,平均(73.01±2.1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取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股骨颈骨折;②符合手术指征;③同意参与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①对麻醉不耐受者;②年龄<60 岁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麻醉方案 对照组单纯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案,在手术前需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在麻醉操作前,为患者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并先行注射枸橼酸芬太尼(国药准字H42022076;规格:2 mL:0.1 mg),剂量为1 μg/kg,药物全部注射完毕后指导其取侧卧位,随后开展腰硬联合麻醉。寻找L3~L4腰椎间隙,标记后给予该处皮肤常规消毒,随后实施穿刺,当进入到硬膜外区域后进一步向蛛网膜下腔进针。确认穿刺深度达到后,适当回收,如发现有脑脊液流出则证明穿刺成功。确认穿刺无误后,经由穿刺针注射罗哌卡因(国药准字H20060137;规格:10 mL∶100 mg)制剂,浓度为5 g/L,给药剂量控制在2.5~3 mL。药物注射完毕后给予适当退出穿刺针,到达硬膜外时留置导管,以方便在术中追加麻醉药物。最后协助患者将体位更改为平卧位,并检查麻醉是否生效,如生效可开展后续手术操作。

1.3.2 观察组麻醉方案 为观察组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复合腰硬联合麻醉方案,其中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可完全参考对照组操作步骤,髂筋膜阻滞则需要在腰硬联合麻醉实施的20 min 前开展。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协助其取平卧位,寻找腹股沟韧带并给予周围皮肤常规消毒。在韧带以下1.5 cm 位置穿刺,由超声引导确定其和髂前上棘、股动脉中点位置,以便实施髂筋膜穿刺。确认穿刺到位后,注射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31021071;规格:20 mL:0.4 g)的生理盐水混合制剂,药物浓度分别为0.75%、2%、0.9%;剂量分别为10、20、10 mL。注射完毕后等待10~20 min,通过冷感测试阻滞效果,在股骨外侧皮肤放置冷源,如患者感觉完全消失,则说明阻滞成功,可进行下一步的腰硬联合麻醉干预;否则还需继续等待麻醉生效。

1.4 观察指标

①麻醉情况。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情况,即麻醉起效时间、持续连续镇痛时间。②疼痛评估。利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方法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 h、12 h及24 h 疼痛程度进行评估,0~10 分评定,0 分为无痛,随着评分增长,疼痛程度越强烈。③认知功能评估。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方式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 h、12 h 及24 h 认知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分值设定0~30 分,评分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④并发症。对两组患者麻醉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对比,包括:恶心、尿潴留、呼吸抑制。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7.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连续镇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情况比较[(),min]

表1 两组患者麻醉情况比较[(),min]

?

2.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于术后6、12 及24 h 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分]

?

2.3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术后6、12 及24 h,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分]

表3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分]

?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手术后患者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恢复,尤其是老年患者所需时间更长,而术后恢复周期越长,产生并发症的概率也越大,加之麻醉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很容易导致患者恢复受阻,甚至诱发基础性疾病的加重[4-5]。为此,需要选择更加合理的麻醉方式,在保证术中麻醉效果的情况下,加快见效速度、增加药效维持时间,并保持术后一定时间内的镇痛效果,避免对认知功能造成损伤[6-7]。其中腰硬联合麻醉相比于全身麻醉的安全性更高,适合于下半身外科手术操作,可大幅缩减麻醉苏醒时间,但其术中需要通过硬膜外给药维持的方式保证麻醉深度,因此整体给药剂量仍难以保障[8-9]。而超前镇痛理念则属于新型方式,其是在正式麻醉前给予患者镇痛干预,以便使后续麻醉的效果更好发挥[10-11]。

其中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属于新型镇痛手段,其操作相对简便,以超声定位使得阻滞区域更加准确,且不需要神经刺激器的辅助[12-13]。从本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为(9.14±0.3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13±1.02)min(P<0.05),说明复合髂筋膜阻滞能够加快麻醉的起效速度[14-16]。同时观察组术后6 h 疼痛评分为(2.58±0.3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5±0.34)分,且术后12 h、术后24 h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即复合麻醉的术后镇痛效果更加突出[17-19]。另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仅为4.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1%(P<0.05),本研究结果与谢娟华等[20]研究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2.50%)(P<0.05)相一致。说明在增加麻醉方式和药物种类后不仅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还更好地控制了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可在腰硬联合麻醉前复合超声引导髂筋膜阻滞,加速麻醉起效时间,同时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认知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筋膜股骨颈麻醉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三焦“筋膜”说——从筋膜学角度认识三焦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小儿麻醉为什么要慎之慎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手足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预防及切开减张术后的护理
隐神经——大隐静脉筋膜皮瓣修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
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