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云的“锲而不舍”
2024-01-04信芳
天资过人,名师指点,她是蜚声梨园的老旦名家;投身教育,倾尽心血,她是桃李满园的戏校校长;两重身份,同样精彩,“锲而不舍”,做到了极致。她就是京剧表演艺术家和戏曲教育家王梦云。
2023年10月29日,上海京剧传习馆内,花团锦簇,喜气洋洋,十位工老旦行当的女弟子齐齐向京剧表演艺术家王梦云三鞠躬,行拜师大礼。
自56岁赴上海戏曲学校担任校长起,王梦云从艺术家转型成了教育家。这次收下的十位弟子,都曾向她学习多年,如今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开枝散叶、开花结果。
那天,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陈少云等来到拜师仪式现场,共同见证海派京剧薪火传承的动人时刻。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院长李佩红、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校长张军以及上海昆剧团副团长杨磊在仪式上发表了祝贺感言。这场拜师会成了梨园的一桩盛事。现场,一头齐整白发的王梦云话语掷地有声,说出了上海京剧人的心里话:“我们上海应做京剧发展的领头羊。”
荀子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不舍”是王梦云的座右铭。她对艺术的追求,坚持不懈,几十年如一日,这在圈内是出了名的。借着拜师会的喜气,笔者日前来到了王梦云老师的府上,见到身板硬朗、精神矍铄的王老师,虽八十五岁高龄,依然耳聪目明,特别是记忆力,超常好。我们真为她高兴。从中国戏校的学生到一名京剧演员,从表演艺术家到戏曲教育家,她的“锲而不舍”,就像电影回放一样,在我们眼前再次呈现。
新中国戏校培养的第一代演员
王梦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1938年,出生于北京海淀。童年时代家境贫寒,所幸她生来一副好嗓子。
1950年,报上一则广告吸引了王母。中国戏曲学校招生了,不仅管吃管住还发衣服。这么优惠的条件,让平时爱唱歌的王梦云兴趣大增,就此正式报考。12岁的王梦云被录取了。从此她与京剧结缘。
王老师实话实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时,她是毫无基础、白纸一张。根据她的条件,她被分行学老旦。她的嗓音引起大师姐们的格外注意:“你们过来看,这小姑娘嗓子特别好。”
一开始爱看书的她,常去食堂那个没人的院子里读书,还没把注意力全放在专业上。“到了四年级,比较懂事了,一看人家都比我好,我也不愿意落后,就把时间更多地放在专业上,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就起来,在陶然亭喊嗓子。”
她的开蒙老师是名门之后的时青山,后来又有与四大名旦配戏的孙甫亭,富连成的李连甲……都是名师啊,她想。唯有自己努力学习,才对得起老师的一路辛苦。
八年学习,王梦云已将老旦学得像模像样。《钓金龟》《行路·哭灵》《遇皇后·打龙袍》《徐母骂曹》……烂熟于心。她不仅嗓音高亢,而且注重表演。身段、步法、唱念做表,虽然二十岁还不到,但一个能唱、善表演、活生生的老太太能站上舞台了。
中国戏曲学校毕业后,王梦云留校加入了学校实验京剧团,当起了演员。
不久,北京京剧团开始排演现代京剧《沙家浜》。因缺少老旦演员,于是王梦云被借调到北京京剧团饰演沙奶奶。1965年5月,北京京剧团来沪首演《沙家浜》。由此,上海观众看到了由这位27岁的青年演员饰演的沙奶奶。
幸运之人遇上了大师
王梦云说自己是幸运之人。戏校学习时遇到了名师,毕业后当成了演员,又拜上了大师。
京剧表演艺术大师、老旦李派创始人李多奎先生是继龚云甫以后,中国京剧舞台上杰出的老旦表演艺术家。1961年,在李鸣岩师姐的介绍下,王梦云来到李多奎的家里。听完王梦云的唱,李多爷(李多奎尊称)愿意为师。正式拜师是在东来顺,和李长春拜师裘盛戎先生的仪式一起举行。
自此,王梦云每星期要去“师父”家二三次,每次至少两小时。李多爷言语不多,靠胡琴传话,边拉边教,如有不对,也由胡琴来更正,就这样,将李派老旦的戏,尽数传教。李多爷爱听歌,王梦云高兴地回忆,每次学完京剧,必让她唱《我们新疆好地方》,在“来来来”中正式结束。
得到名师亲授,王梦云的艺术更上层楼,以精湛技艺与王晓临、王晶华位列“老旦三王”。在李多奎大师的提携下,年轻的王梦云还获得了与前辈大师裘盛戎先生合作演出《赤桑镇》的机会。
裘盛戎和李多奎是老搭档。1961年,裘盛戎排演了《赤桑镇》,一炮而红。这是一出只有两个主角、不到一小时的折子戏。裘盛戎饰演包拯,李多奎扮演包拯的嫂娘吴妙贞,两位名家在这出戏中配合默契,各显神通,把这出铜锤、老旦对儿戏的唱腔唱得和谐悦耳、生动感人。
然而刚演了两场就出了意外。年迈的李多奎先生因血压增高医生不让再演出,刚刚爆红的一出好戏面临搁浅之虞。《赤桑镇》说停就停,观众不答应啊,可要是继续演,谁来替代多爷?李多奎于是推荐了他的入室弟子王梦云。
王梦云回忆说:“裘大师真的没有大牌的架子。我上场之后,他都是眼睛低下来跟你做戏,给我的感觉,台上不是裘盛戎,只是戏里演的晚辈,他就是在跟长辈说话。台上最好的位置在中间,他绝对不占,他就在这半边,绝不超过中线。有一次,我唱‘二六’走了一板,紧张,下来以后,我说:裘先生,我今天走板了,我以后要注意。他抬頭看我,说:以后要多练。就这么一句。”
后来,王梦云到了上海。有一次,在看过去的画报时,她看到周信芳院长和江南名丑刘斌昆曾经合演《清风亭》。她想,《清风亭》里的贺氏应该是老旦的角色,不一定是丑行专工吧,觉得自己可以尝试从人物出发去演这个戏。于是,她专程上门请教刘先生,表示自己想学“何氏”。刘斌昆先生同意王梦云的看法,一口答应教戏。于是,在刘先生亲授下,王梦云学了“何氏”,并对麒派艺术风格有了进一步了解。由此,她更严格要求自己,老旦不能只管唱,也要表演,不能身上不讲究,演什么都是“一道汤”。
几位大师谦和、大度、耐心、开放的艺术品格,让她终生难忘。“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王梦云付诸行动,在求艺大道上,大师不仅是偶像,更是自己的榜样,她对自己的要求更高更严了。
上海让她如鱼得水
20世纪70年代,中国历经巨变,时代的机缘促使王梦云来到上海,实现了她艺术生涯的飞跃,成为上海戏曲事业发展史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当时,王梦云与张学津、李长春被认为是青年演员中的佼佼者。在文化局的安排下,王梦云作为优秀人才从北京调入上海京剧院,成为她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后来没几年就改革开放了,传统戏也恢复了。我此前连演了八年的现代戏,那时就和大伙儿一样,满腔热情地投入传统戏的排演,”王梦云回忆道,“还记得当时演的第一出传统戏是《岳母刺字》。毕竟多年不演了,我自己能感觉到传统戏技法上的生疏,便找到当时的戏校老师加紧补课,自己又听唱片又听录音,对照着学习。”
改革的浪潮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发展,崭新的时代给予了戏曲人更大的舞台,更多的艺术机遇。1979年,上海的延安剧场(现称上海共舞台)上演了全本《四郎探母》,张学津饰演杨四郎,王梦云饰演佘太君。这是传统戏解禁后该剧的首次演出,在延安剧场连演了整整一周,观众反响非常火爆。这是一出演员众多、行当齐全的大戏,是经典的唱功戏。“张学津是我很钦佩的一位老生演员。在《见娘》这一场,我饰演的佘太君情绪非常激动,佘太君有一句导板,他鼓勵我说:‘卯上!’后来就这一个导板,台下观众鼓掌两次。这种大家互相激励的合作非常愉快,就是现在我们说的‘一棵菜’精神,也是上海京剧院一直弘扬的精神传统。”
与北方京剧的传统相比,海派京剧更加开放。这对不拘一格、喜欢创新的王梦云来说正合心意,从北京来到上海,她不仅没有水土不服,反而如鱼得水。上海京剧院创排新编历史京剧《谭嗣同》,张学津的谭嗣同,李长春的袁世凯,王梦云的慈禧。《谭嗣同》中的慈禧是一个颠覆传统、超越行当的角色,王梦云为之付出了巨大心力,并因此荣获首届上海戏剧节表演奖。
“其实演这个戏是我争取来的。慈禧六十岁,已经不是很年轻了,我说我想争取演,不按行当演,按人物去演。既然争取来了,那必须付出一些努力,拿出一些不同的表演方式吧。”王梦云谈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激动。
“演慈禧,总不能穿着旗鞋在舞台上随意地走。我记得在魏莲芳家里曾看到他演萧太后的照片,于是我上门求教,学他演萧太后时用的脚步,然后用到自己的戏里。后来我又听说曹和雯老师演萧太后也是很好的。我又去找了曹和雯老师。”
王梦云为如何演“慈禧生气”而专程请教了曹和雯。曹和雯也毫无保留,演示如何用“后脖梗子用劲”来表演气得发抖。这真让王梦云大开眼界,同时,她也从老师身上学到了真功夫。
演这戏太过瘾了,太过瘾了!王梦云反复地说,可见当时她为了演好这出戏何等投入。她至今仍保存着当年与张学津、李长春合作《谭嗣同》而收获的奖状。“我们凭这个戏在首届上海戏剧节得了奖。当时创作经费并不充裕,但那时的艺术激情令人难忘。”
王梦云最为人熟知的艺术形象应该是经典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李母”一角。“老旦唱的都是真声,需要一副好嗓子,但声音既要能高,也要能低。我们要演人物,讲究的是表演。”王梦云说。李母在《智取威虎山》中戏份不多,但依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段“军民一家心连心,欢腾景象满山村,瑞雪纷飞人欢笑,分衣分粮庆翻身”也至今传唱。
尚长荣:忘不了梦云大姐的支持
1987年,尚长荣夹着《曹操与杨修》的剧本,风尘仆仆地来到了上海。他觉得,这出戏只有在上海排得成、演得成。当时的他在上海没什么熟人,于是他去找了王梦云。王梦云连夜读完剧本,第二天就告诉尚长荣是好本子,对尚长荣的壮举表示了支持,然后陪着他去找了上海京剧院的领导。《曹操与杨修》成功了,尚长荣说“我忘不了梦云大姐的支持”。
谈起往事,王梦云记忆犹新。她与尚长荣早就认识。1984年上海举办的著名南北京剧演员交流汇演上,他俩就合作过《李逵探母》。两人一致认为,原戏太温,应该从人物出发,加以改造。于是,一个重表演的新《李逵探母》问世了。王梦云饰演瞎了双眼的李母,听到来人的脚步声,又听那人出声唤娘并以自己的小名提醒,十分震惊,一声高亢的“儿啊!”在大锣声中脱口而出。观众被深深震撼了,两人从人物出发,重在做工的演出,堪称珠联璧合。
这回,尚长荣又从西安来到上海,与上海京剧院携手,苦排《曹操与杨修》。看尚长荣排练辛苦,为了让他吃得更好更舒服一些,王梦云便热情招呼他去家里吃晚饭。
尚长荣劝勉年轻的后生:“不仅要研究王梦云的表演艺术,更要研究她的艺术思路、艺术理念,这对演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不是尚长荣的恭维话,这是为传承京剧艺术所发表的肺腑之言。
华丽转型:从演员到校长
1993年,王梦云出任上海市戏曲学校校长,从演员转型为教育工作者。那年她56岁,作为老旦演员来说正当艺术盛年。告别舞台投身校园,这个决定令身边的亲友师长都无法理解,但王梦云却义无反顾。
一开始,上海市文化局领导是想请王梦云从北京的师哥师姐中,物色合适人选到上海担任戏校校长的。可王梦云一圈请下来,都没成功。局领导的眼光移到了她的身上:“那么,你来当如何?”王梦云愣住了:“当校长?我不行。”可领导没有松口。王梦云便去征求老师和同事们的意见,他们都不赞成,说还正当年,状态又挺好,干吗不演戏?
王梦云有点懵了,但过后却自己琢磨起来:一个是当演员,另外一个是培养演员,56岁,作为演员慢慢也要走下坡路的,那我为什么不可以再做一件以前没做过的事?
就这样,当了30多年演员的王梦云历经了人生又一重大转折。上海市戏曲学校校长一职,她一当就是八年。
从受到粉丝追捧的角儿到桃李满天下的王校长,王梦云所作的贡献与倾注的心力有目共睹。逢年过节,学校里少不了对学生嘘寒问暖的王校长。学生汇演的舞台下,总有她专注看戏的身影。早在中国戏曲学校求学时期,王梦云心里就有这样一位教师楷模,他就是当时中国戏校的常务副校长史若虚。“我学戏八年,我看他在校住了八年,他专注的那股劲儿对我的影响很深。我一直把他当作楷模。所以我也住进了学校,巧的是,一住也是八年。”
在上海戏校,王梦云有一间单独的小屋子。一张单人床,一张办公桌,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她跟学生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就像绣花一样管理这个学校,管理所有的学生。
“老师和学生都怕我,因为不用功的人,我会当场批评。老师们开教研会,我直接说,学生练功,老师不能坐着,必须亲身做示范。”王梦云说,“想做什么事,我必须马上做,我要求老师们也雷厉风行,对教学任务不拖拉。如果做不好,我当面批评,必须得好好做。”
王梦云当然知道,教学是极需要花时间的。她说:“戏曲演员从小培养,十一二岁少年的状态每天都会变化,尤其是男孩子的变声,需要时刻关心。只要发现这个学生有潜力,我就会根据他的学习进度安排启蒙的老师以及逐渐提高的老师。专业师资建设是艺术院校最重要的基础,当时戏校的师资还比较薄弱。我特别聘请了汪道涵、胡立教、陈国栋、李楚文四位老领导做艺术顾问。作为校长,我的职责就是为学生找到最适合的老师。上海找不到,就到外地去找。”
王梦云知道戏曲专业的文化积淀至关重要,所以她十分重视文化课:“我自己喜欢文化课,我一直认为戏曲演员的文化是个大问题,因为从小受专业训练的时间太多,会影响他们上文化课的精力。所以,我要求一定要让学生午休,不能让学生下午上文化课时睡觉。戏校的教学40%文化课,专业课60%。我不允许排戏占用文化课时间。学生除非急病文化课可以请假。因活动文化课被占用,就必须补课。晚自习老师必须在课堂辅导,因为孩子们还小,也要有制度保证。学校从普通高中调来语文老师做文化课教研组长。我要求他们与普通高中的文化课接轨,用他们的考试标准来考我们的学生”。
在任八年,王梦云为上海戏校倾注了全部心血。她以校为家,为培养人才殚精竭虑。在她的严格管理和悉心关怀下,学校面貌为之一新,京剧92、97两班学生成材率极高,涌现出了一大批如今活跃在舞台上的中流砥柱。业界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没有王梦云,就没有如今上海京剧院的王珮瑜、傅希如、蓝天等一批风华正茂的角儿。王梦云是独具慧眼的伯乐,是学生铭记一生的恩师。
被誉为“小冬皇”的女老生王珮瑜是上海京剧院中生代的名角之一。她能自信地登台亮相,少不了王梦云老师的悉心指导。王梦云说,“她的天赋非常好,又扮相俊秀,气质儒雅,书卷气浓厚,眉目间流露出的自信和从容是同龄人少有的。但她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她的個子长不高,是我最担心的。所以,我要让她在学校里时就红起来,就是我们行话说的‘科里红’。我经常鼓励她,相信自己,你是王珮瑜,你能成角儿。等她读到高年级了,我特别聘请名师张学津教她《赵氏孤儿》,这虽是一出马派戏,那种塑造人物的方式让她受益匪浅。暑假里,我又联系了谭元寿,让王珮瑜上北京,由谭元寿亲授《失空斩》。”
文武俱佳的傅希如是如今中青年演员中的佼佼者。在王梦云眼中,他是那种“很听话”的学生。“他一直很拼很要强。有一次练武不当,腰脊椎练出了问题,非常严重。我很自责,认为是自己安排的老师不合适。我请来瑞金医院最好的医生给他治病,让他住单间养伤。若让这么优秀的孩子因伤埋没了,我一辈子都不能原谅自己。很庆幸他最终痊愈了,现已成长为一名有实力的文武老生。”
蓝天也是当今京剧界一位颇受戏迷喜爱的老生演员,演《智取威虎山》身段干净利落,颇有童祥苓老师当年的风范。而他当年却是被王梦云“抢”来的。那年王梦云和另一位老师去河北招生。蓝天本来在河北艺校学京剧,结果第二年学校取消京剧班,要他改学河北梆子。“我知道了这个情况后,觉得挺可惜的,然后我就去找他了。当时他处在变声期,但我听得出来他声音比较尖,是那种会变得很亮的嗓子。他弹跳力也好,毯子功也有基础。对这个文武条件都很优秀的学生,我就硬是把他带到了上海。”
蓝天至今没有忘记王校长的话:是戏要带三分生。戏演多了,别油,别对观众不负责任。每每站上舞台,他总会想到,白发苍苍的王校长正坐在台下中间看着,要严肃认真,不能破规矩,不能越规矩,因为自己是上海戏校培养出来的,是王梦云校长培养出来的学生。
重开山门收下十弟子
因为年事已高,如今王梦云不大出门了,常常是学生们到家里拜访,或是发来演出录像、录音和微信,请老师指点。但她从不马虎,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提意见。
上海京剧院演员青年老旦何婷曾是王梦云老师的学生,她希望能继续得到老师的指点和教诲。今年6月,她向上海京剧院领导请议,要拜王梦云为师。领导觉得这是件好事,还可以让其他有相同想法的师姐妹一起拜师,更好地传承京剧艺术。
10月29日,12年没收徒的王梦云再开山门,决定接受10位学生拜师。她们是:在上海京剧院工作的五位青年演员张晨晨、何婷、胡静、王紫阳、岳琳,上海昆剧团青年演员周娅丽,还有在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工作的鲁娜,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工作的李美、陈韵竹,以及闵行区群众艺术馆戏曲辅导老师杨琛。
在收徒仪式上,王梦云要求学生首先打好基本功,尤其是唱念,还要多读书,多看看话剧以及其他艺术门类,广采博收。“戏曲不能完全靠技巧,我们要演人物,要研究表演。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理论,都值得我们细细研究。”
上海京剧院青年演员岳琳是王梦云最年轻的弟子,她这样形容老师:“教戏严厉,要求严格,一丝不苟。我如果做错了,她会要求一遍遍重来,直到正确。平时她像奶奶,我每次去她家学戏,她总招呼我一起吃饭,嘴里总是说,‘多吃点、多吃点’。”
采访行将结束。我想请王梦云老师为《上海采风》读者题字。王老师欣然答应,写下“锲而不舍”四字,愿与大家共勉。
是啊,“锲而不舍”,这不仅是王梦云老师的理念,更是一种行为准则,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从表演艺术家到戏曲教育家,这种精神,追求的不仅是成功,更是一种追求卓越的过程。她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