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2024-01-04李婧媱

成才之路 2023年36期
关键词:师资力量学生社团立德树人

李婧媱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是学生生活的必要一环,是落实“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实践要求,也是践行理论学习的重要阵地。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设备老旧、经费紧张、场地有限,社团师资力量不足,社团“官威”现象严重,社团缺少奖励机制。针对这些问题,高校要做好保障后备资源供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社团思政教育、注重指导教师考核等,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师资力量;思想政治;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36-0049-04

在我国,学生社团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学生社团是1904年。1919年“五四”前后,一大批现代意义的社团风起云涌,这是“五四”新文化和民主爱国运动的直接产物[1]。当前,学生社团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团结凝聚广大青年学生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对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已成为一种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自由、多元、活跃、个性。它像一剂调味料,为知识的盛宴增添了别样的酸甜苦辣。特别是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各种思潮不断涌现,高校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参加正能量的社团活动,能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学生社团能激发出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天赋和潜能,对学生健康心态的培养和健全人格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对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协作配合能力、执行力、团队荣誉感、理论实践能力、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养、学习能力等产生较大的正面影响。除此之外,各社团组织内部宽松和谐的环境,也便于成员间敞开心灵,融洽地接触和交流,为学生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培养健全人格创造更多的机会。

1.设备老旧、经费紧张、场地有限

硬件不足已经成为各高校学生社团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受此影响,社团活动的次数也受到限制,质量得不到保证。以×校广播站为例,广播作为校园传播信息的媒介,成为校园生活的一部分,是校园整体生活态度的体现。一所朝气蓬勃的校园,需要有一个积极有力的广播站,并且广播站传播的信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三观”。但是制约广播站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老旧会影响到所有基础设施的状况和完整性;陈旧的多媒体设备会让播音卡顿、延迟,甚至在正常广播时间中断;电脑配置低、性能老化,经常死机或掉线,已不适合使用。社团的正常运转需要不断地吸收新的会员,需要规模且规律性的宣传,需要空间,需要物料,而资金和场所是保证这些正常进行的重要因素。但部分高校拨款不及时、缺少资金,既限制了社团活动的开展,也使社团活动的质量大打折扣。还有些高校社团的办公场所和活动场地有限,使得社团经常打“游击”,无法展现社团的特色[2]。

2.社团师资力量不足

社团教师大部分由在校专职教师兼任,以新教师为主,但是由于教学工作已占用其大部分精力,所以其分配到社团上的时间少之又少,参与的社团活动也不多[3]。一方面,社团教师本身的工作繁多,很容易造成其兼顾不过来或兼顾不好的局面。另一方面,社团教师总体上数量偏少,整体结构也不合理。据统计,社团教师中,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教师占比不足,职称结构也不合理,初级职称的人数过多、高级职称过少,导致学校缺少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此外,兼职社团教师报酬少甚至无报酬,也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不高。

3.社团“官威”现象严重

高校社团,一个为了实现学生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需求的、自愿组成的组织,本是学生发展兴趣、锻炼能力、成长成才的地方,更应该做到平等对待而不是“官僚主义”。但事实上,“官本位”“拜权主义”的错误认知,使得部分大学生受到一定的影响。当前,部分高校中存在的“官僚主义”“拜权主义”,也由“社会病”演变成“校园病”,充满“官僚气”的学生干部任命公告、森严的等级制度,认人震惊。例如,有的干事见到部长弯腰鞠躬问好,整天把部长放在嘴边,部长的事就是大事;有的干事要求全员给部长、主席发送节日祝福,这都是形式主义的表现。还有部分社团干部官气十足、盛气凌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就是刻意将自己与其他同学相区分,让周围人知道普通学生和学生干部是有明显界线的。

4.社团缺少奖励机制

当前,很多社团指导教师都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活动、处理社团事务。但是,这些牺牲了课余时间的社团指导教师却得不到学校或者系部的认可,也缺少一定的奖励,完全属于义务劳动。例如,笔者担任校广播站指导教师期间除了一纸聘书、一张奖状,再无其他。调查中发现,有的教师明确表示不满意学校的奖励办法,不愿意再次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在处理社团工作特别是组织开展活动时,社团指导教师需要制定策划方案,确定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等,并花费很多的时间反复修改、磨合。除此之外,社团指导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社团,了解学生社团成员的学习、生活,加强与社团干部、成员的沟通交流。社团指导教师每学期还要定期参加全体社团成员会议或干事会议,检查学生社团工作开展情况,提高社团活动的层次与质量,并对学生社团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解决[4]。这么多的社团事务让社团指导教师去做,却缺少奖励机制,会让他们缺少动力,不利于学生社团的发展和壮大。

1.保障后备资源供给

强大的设备资源,是保障社团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在设备方面,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有的系部会定时更換一批计算机设备,社团可以申请这批较新的设备,然后请相关的技术教师进行安装。还有一些广播站特殊的设备如麦克风等需要更新,这是因为广播站在重大节日需要学生代表进行朗诵或演讲,音质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话筒、其他音源设备以及音频处理设备的选择。除此之外,校园广播站日常广播节目如播送通知、定时播送的美文欣赏等,也需要选用专业的录音话筒保驾护航。在经费方面,团委应将社团所需经费纳入固定的经费预算中,这也是社团运营的基石。社团也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在上级部门的批准下去拉赞助,吸引一些知名企业赞助社团活动,这样不仅资金来源更充足,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共同进步、互利双赢。社团应该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的资金管理制度和流程,做到账务公开,并接受社员监督[5]。各社团应当由专职人员负责经费的管理,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避免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规范。在场地方面,高校要为社团活动提供适当的场所,有条件的可以适当地开发新场地,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社团的健康发展。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高校要成立社团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自参与顶层设计,安排专人全面负责社团的开发建设、活动策划和组织管理等工作。高校要加强学生社团教师队伍建设,努力为学生社团配备专业的辅导教师,并重视对学生社团负责人的选拔和培养。高校要鼓励各社团聘请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专业人士和家长志愿者担任学生社团名誉社长,参与指导学生社团建设,让师生有机会在社团活动中与专家、名人对话,开阔眼界,提升人文素养,相互滋养、相互启迪。社团指导教师原则上应为本校的在职在岗人员,专业性较强的社团可在校外选聘指导教师。社团指导教师为学生社团的第一负责人,要关注社团成员的思想动态,做好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引导,并对学生社团开展活动进行信息审核与宣传指导。社团指导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学生社团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社团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和补充,能够充分展示教师的专业才华,从而把教师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这就要求社团指导教师要做好社团教学工作,让学生找到个性发展的舞台,进而促进师生共同成长。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工人阶级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社团指导教師应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争做德才兼备之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品行端正,思想高尚,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愿意从事社团指导工作,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6]。作为高校,也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以形成齐心协力推动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的工作新格局。

3.深化社团思政教育

学生社团是高校共青团联系学生、服务学生的延伸手臂,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的重要抓手。深入总结学生社团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对激发思政教育活力,增强学生社团育人功能,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创新“思政育人”工作方式,大力推进学生社团建设,能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学生社团是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和实践课堂的补充与细化,高校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政策,使学生参加社团犹如选修一门课程,参加一个学期的社团活动经考核合格也能取得学分。这样一来,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社团人员不足、学生参加活动有头无尾等问题。而学生也能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坚定做一名信仰坚定、功底扎实、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信心。高校要深化社团思政教育,通过创新“党支部建在社团+思政社团”等新模式,有效提高社团成员理论学习的实效性,进而提高社团成员的理论水平。高校要定期举行学习会议、专家讲座、基地教育、志愿活动、三下乡活动、支教活动等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少些“官气”,多接地气,互动和气,不断推动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高校要加强学生社团骨干队伍建设,依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有计划地对各级学生社联骨干、学生社团负责人进行培训、进行选拔,使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高校要结合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强化线上线下互动,通过举办线上线下融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等活动,使学生积极加入、喜欢参与、乐于分享,增加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黏合度。“小社团,大思政”,这是社团课程化的初衷,高校要不断增强社团课程的文化底蕴,在社团活动中注入思政元素,强化思政教育的政治引导性,进而突出思政育人的实效性[7]。高校要以学生社团辅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通过思政教育“搭车”学生社团这一“接地气”方式,充分发挥大学生朋辈引领的作用,带动一批学生、辐射身边学生、影响全校学生,引领校园文化新风尚。

4.注重指导教师考核

根据指导教师考核结果和社团指导业绩,结合所在社团发展建设情况,高校应每年评选学生社团优秀指导教师,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以使其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和引导学生,使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8]。例如,将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社团的情况,纳入教师实践工作和师德师风表现中;对考核合格的指导教师,其工作量纳入社团指导教师工作绩效分配中;对考核优秀的指导教师,授予“十佳社团指导教师”“优秀社团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对指导教师考核的主要内容有:指导学生社团发展建设,把握社团发展正确方向情况;重视学生社团思想建设,开展社团成员思想政治教育情况;规范学生社团日常管理,参加学生社团相关活动情况;开展学生社团骨干培训,协助做好社团骨干选拔、社团考核等工作情况;指导学生社团开展内容健康、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社团活动,并对社团成员进行客观的评价和认定情况[9]。指导教师在考核后完成基本指导工作的,由学校支付相应的基本指导费,未完成基本工作的根据工作情况酌情发放指导费。教师完成基本指导工作,其工作量课时经团委、教务处负责审核后,在职称评审、年度考核时予以认可,但不另外发放酬金。对出色完成学生社团指导工作的指导教师,高校可授予“优秀社团指导教师”称号,并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社团获得省级以上表彰的,高校可参照相关标准给予相应的奖励。

总之,社团生活是大学校园生活浓墨重彩的一部分,社团经历不仅能培养大学生的爱好特长,丰富大学生的在校生活,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能锻炼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协调沟通能力。学生社团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知识结构的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能发现知识、完善品格,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社团活动集德育、艺术教育、科普教育、体育娱乐为一体,是一个综合型、复合式、叠加式的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中心。社团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石,对大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日常活动的顺利开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小社团,大思政”,在传统课堂之外,学生社团正以破浪之势成为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第二课堂,成为有理想信念的时代青年发挥才能的载体。高校要全面加强社团建设,强化社团与思政课的连接性,重视社团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加强社团管理,优化社团结构。这样,学生社团才能在高校党团组织的高度重视、规范管理下发挥积极作用,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中一个恒久的闪光点。而社团思政是课堂之外的有效延伸,是理论结合实践的主要阵地,是构建思政育人大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立足国内,面向世界,融通中外,面向未来,以培养更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姚娟娟.高校大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18):97-99.

[2]周鵬生.高校社团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帮扶过程中的作用路径探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2(05):110-111.

[3]贾夕婕.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2(07):155-156.

[4]张冬.新时代高校社团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10):157-158.

[5]经鹏宇.高校学生社团的性质、定位与管理[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39(07):71-72.

[6]姚冰洋.“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学生社团功能的优化[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3,38(02):18-20.

[7]黄书琳.“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建设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23,36(02):140-142.

[8]王宪中.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3,32(01):55-56.

[9]丘洁宜.“大思政”格局下思政课教学和学生社团融合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7(01):38-40.

Reflections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s

Li Jingyao

(Xuzhou Economic and Trade Branch, Jiangsu Union Technical Institute, Xuzhou 221004,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 associations in universities is a necessary part of students’ lives, a practical requirement for implementing the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s" and "five education simultaneously", and an important battlefield for practicing theoretical learning.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 clubs in universities: outdated equipment, tight funding, limited venues, insufficient teaching staff, serious official prestige, and a lack of incentive mechanisms in clubs. In response to these issues, universities should ensure the supply of reserve resource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deep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tudent associations, and pay attention to guiding teacher assessment, in order to fully leverage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student associations.

Key words: universities; studentclubs;facultystrength;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猜你喜欢

师资力量学生社团立德树人
怎样提高幼儿英语教学效果
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综述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当前中国高中国际部教育何处去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时期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