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路径探微

2024-01-04雷玉梅

成才之路 2023年36期
关键词:有效路径微时代中职学校

雷玉梅

摘要:“微时代”背景下,微课教学法应运而生,在促进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同时,对中职德育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互联网发展拓宽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探究“微时代”中职德育工作路径,对提高中职德育工作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微时代”中职德育工作可采取以下路径:利用微媒体平台进行德育,开展微德育实践活动,注重微德育的个性化,加强微德育的师资培训,引入丰富的教育资源。

关键词:“微时代”;中职学校;德育;有效路径;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36-0137-0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泛,这对中职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微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德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育路径。为此,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者需要结合“微时代”特点,在德育工作中引进先进教育理念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拓宽教育途径,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学生政治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微时代”指的是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为代表的信息化时代,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碎片化。“微时代”的信息传播形式短小精悍,常常以句子、短语或图片等形式呈现,这种碎片化的信息形式更加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2)传播速度快。“微时代”的社交媒体现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信息可以在瞬间传播到世界各地。(3)互动性强。“微时代”的社交媒体使得信息传播不再处于单向输出状态,而具备极强的互动性特征,用户可以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线上互动。(4)信息化程度高。“微时代”的社交媒体使得信息传播信息化,人们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获取和传递信息,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和质量。“微时代”的信息碎片化、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和信息化程度高等特点,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交往和思维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快速和开放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渠道,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信息真假难辨,隐私泄露等[1]。

“微时代”为中职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交流方式和教育方式,给中职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中职教师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深入分析中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将其作为后续更深层次教育教学改革的参考依据,提高中职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具体而言,“微时代”对中职德育工作的助力如下。(1)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2)提供了新的交流方式。“微时代”的社交媒体使得信息传播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互动、评论、分享,形成开放、互动的信息交流模式。德育工作者可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以便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3)提供了新的教育方式。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时代”的信息化特点,通过多媒体形式呈现德育内容,使德育更加生动、形象、有趣,提高受众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

1.工作途径过于单一

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途径过于单一,主要通过课堂授课、班会等形式进行,缺乏多样化的德育途径。德育工作途径过于单一,难以引发学生兴趣,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难以提高德育效果。

2.理论性过强

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理论性过强,缺乏操作性和应用性。部分教师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于理论化的德育内容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之感,降低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3]。

3.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

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兴趣和能力,采用“一刀切”的教育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会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使得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教师缺乏专业的德育知识和技能,无法做到有效传授德育理论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难以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1.利用微媒体平台进行德育

在“微时代”,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为提高德育的趣味性,中职学校需要探索更多的教育途径,如线上教育、实践教育、情境教育等。多元化、多渠道的教育途径可以丰富德育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比如,教师可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德育内容,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具体而言,教师可利用微博定期发布德育相关的文章或视频,与学生进行深度的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同时,教师也可利用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建立班级群或德育群,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交流,分享德育资源和学习心得,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4]。

例如,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工作中,教师可采取以下教育方式。首先,组织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比如,可开展“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梦。其次,利用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德育相关文章或视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并给予帮助。再次,建立班级德育群,实时交流和互动,分享德育资源和学习心得,促进学生的共同成长和发展。最后,教师可利用班级德育群进行德育的宣传和推广,分享一些德育相关文章、视频和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学习。这种教育方式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增强师生的互动交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效果[5]。

2.开展微德育实践活动

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德育理念,教师要加强实践教学,将德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例如,可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创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德育的意义和价值。具体而言,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微电影制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拍摄微电影体验德育的重要性。在微电影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创意设计,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例如,在“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微电影制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在微电影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组成团队,共同完成拍摄任务。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协作、如何分工合作、如何解决问题。在微电影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沟通,包括与团队成员的沟通、与导演的沟通、与摄影师的沟通。通过沟通,学生可以学会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微电影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创意设计,包括剧本编写、场景选择、服装搭配等。通过创意设计,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如何发掘新的创意、如何实现创意,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通过微电影制作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体验德育的重要性。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遵守职业道德、尊重他人、诚实守信。通过体验德育的重要性,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德育的内涵和价值,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教师通过组织微电影制作活动,能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等多种能力和竞争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6]。

3.注重微德育的个性化

在“微时代”,信息的传播更加个性化。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教师需要制订个性化的教育计划,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通过个性化指导、选修课程、导师制度等方式,开展更加灵活和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德育工作方案,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开展不同的德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例如,在“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中,教师可采用以下教育流程。(1)制定个性化德育工作方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和存在的问题,为学生制定相应的德育工作方案。比如,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可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增强他们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可邀请心理咨询师参与德育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对于有社交障碍的学生,教师可组织社交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扩大他们的社交圈子,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2)开展小组讨论活动。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围绕特定的主题展开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拓展自己的思路和知识面。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3)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情境和情感。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不同角色的心理和行为,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表现能力。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可引导他们扮演特定的角色,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特点,从而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4)邀请心理咨询师参与。教师可邀请心理咨询师参与德育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具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解决学生心理问题。(5)开展社交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社交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扩大学生社交圈子,提高学生社交能力。通过开展社交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可以结识更多的人,增强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对于有社交障碍的学生,教师组织社交、志愿服务等活动,能扩大他们的社交范围,提升他们的社交水平[7]。

4.加强微德育的师资培训

为了提高德育的质量和效果,中职学校要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比如,可组织教师培训、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活动,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以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在“微时代”,德育工作者需要掌握微媒体的应用技能和知识,了解微德育的特点和规律。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加强德育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微媒体应用能力和德育工作水平。中职学校可定期组织德育师资的微媒体应用技能培训和知识讲座,让教师了解微媒体的应用方法和技巧,掌握微德育的特点和规律。同时,中职学校也可组织德育师资的交流研讨活动,让教师分享德育工作经验和心得,共同探讨微德育工作的创新路径和方法。

例如,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的微媒体应用技能,促进微德育的深入开展。首先,开展微媒体应用技能培训。中职学校可定期组织德育师资的微媒体应用技能培训,让教师了解微媒体的应用方法和技巧。微媒体包括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交互性强等一系列特点,同时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平台。通过微媒体相关应用技能培训,教师可以掌握微德育的特点和规律,学会如何利用微媒體开展德育活动。其次,开展知识讲座。中职学校可定期组织德育师资知识讲座,让教师了解德育时代背景、意义、目标和方法等。通过知识讲座,教师可深入了解微德育的内涵和特点,掌握具体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微德育的水平和能力。最后,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学校可组织德育师资交流研讨活动,让教师分享德育经验和心得,共同探讨德育的创新路径和方法。通过交流研讨活动,教师可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育工作技能。同时,教师也可以共同探讨微德育的难点和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通过微媒体应用技能培训和知识讲座,教师可以了解微媒体的应用方法和技巧,掌握微德育的特点和规律;通过交流研讨活动,教师可以分享德育经验和心得,共同探讨微德育的创新路径和方法。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5.引入丰富的德育资源

丰富的德育资源是中职德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关乎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成效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微时代背景下,教师可借助多元化的信息平台,获取优质、多元的德育资源,从而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满足课程改革需求、时代发展需求,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在德育工作中,首先,中职学校可创建一个德育类的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与德育相关的文章、故事、视频等。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形式的德育信息,同时也可以参与讨论和互动交流,加深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其次,中职学校可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推送德育相关资讯和活动信息,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再次,中职学校可开发一款开展德育工作的APP,APP要具有在线课程、互动交流、测评等功能。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获取优质的德育资源,同时也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最后,学校可引入一些具有德育意义的微电影、微视频等多媒体资源,通过播放这些视频,让学生接受熏陶和教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除此之外,中职学校还可引入一些知名的德育类网络公开课,组织学生观看学习。这些公开课可以提供更为系统、专业的德育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以上路径,中职德育可以借助微时代的多元化平台,获取更多的优質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质量[8]。

总之,“微时代”为中职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中职德育工作者,需要适应“微时代”的特点,积极探究“微时代”中职德育工作路径,创新德育工作模式,提高中职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王秀芬.中职德育“管育并重”模式的践行探究[J].成才之路,2022(31):33-36.

[2]李新忠.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德育工作的创新策略探讨[J].成才之路,2022(33):45-48.

[3]张波芬.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38(09):155-157.

[4]敬小兵,王俭.乡土文化资源与中学文综课堂融合对学生德育教育影响的研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22):31-34.

[5]舒晴.刍议新时代背景下中职有效德育的实施[J].职业教育,2022(03):40-42.

[6]杨鸿燕.学生德育工作的新路径[J].新课程研究,2022(19):50-53.

[7]张尚德.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19):98+100.

[8]卢进元.中职学校德育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42(02):61-63.

Exploration of the Path of Moral Education Work in Vocational Schools in the "Micro Era"

Lei Yumei

(Minqin County Vocational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Gansu Minqin, Minqin 733399,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micro era", the micro course teaching method has emerged, which not onl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but also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mor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school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has broadened students’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the classroom is no longer the only way for students to access information. In this context, exploring the path of vocational moral education in the "micro er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vocational moral education work. The moral education work in vocational schools in the "micro era" can take the following paths: using micro media platforms for moral education, carrying out micro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 activities, emphasizing the personalization of micro moral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teacher training for micro moral education, and introducing rich educational resources.

Key words: "microera"; secondary vocationalschools; moraleducation;effectivepath;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

猜你喜欢

有效路径微时代中职学校
新时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研究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德育工作浅谈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改革与探索
浅析多媒体课件在中职学校的应用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