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瑜伽对孕产妇产后盆底肌康复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4-01-03金鹏曹莉
金 鹏 曹 莉
(1淮南联合大学医学院;2安徽省淮南市东方医院集团总院妇产科 安徽淮南 232000)
对于女性来说,在妊娠和分娩这一特殊的生理过程中,受孕激素和重力作用的双重影响,盆底组织很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如盆底肌肉组织受压变形,盆底肌松弛,盆底支持结构减弱等。一旦失去了盆底组织的有效承载,盆腔内脏器将很难维持在受孕之前的正常功能位置。随着妊娠的发展,盆底肌将受到极度的牵拉、扩张以及在分娩中可能出现的损伤等,均可引起一系列的盆底肌功能障碍,如阴道的松弛、阴道排气、漏尿、压力性的尿失禁、盆腔内器官的脱垂等。临床研究表明,女性的盆底组织一旦受损,将无法完全恢复到孕前的生理状态,随之产生的是一系列生理、心理问题,严重者甚至会影响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目前有实践研究表明,运用孕产瑜伽对孕产妇进行科学的盆底肌功能训练,可以最大程度的恢复盆底肌功能,使其更好的接近孕前的生理状态,较好的维持原有的生理功能。然而当下也有很多人错误的认为,只有经阴道分娩的产妇才会发生盆底肌的损伤。其实,无论是哪一种分娩方式,剖宫产亦或是自然分娩,女性在妊娠期的盆底组织都会同样承受胎儿、胎儿附属物、羊水等的压力,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盆底肌的损伤,导致产后盆底肌肉及韧带的松弛或缺血性、劳累性的高张力,通常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盆底肌组织松弛无力的情况会更为突出和严重。即使短期内无明显症状发生,但随着生理机能的逐渐衰退,如器官劳损、老年绝经等,不同程度的盆底脏器的脱垂、尿失禁等此类情况也会相继出现。有研究表明盆底肌功能训练恢复的黄金时间应在产后半年内,且越能提早的进行科学的训练,效果就会越好。因此,有必要对分娩后的女性进行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盆底康复指导训练。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文章所选取的资料为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妇产科于2022年5-10月为期半年收入住院的孕妇68例,年龄阶段为 25~35岁,平均年龄(27.9±2.6)岁,入院孕周平均在(38.5±1.8)周。设置对照组和研究组,将孕妇随机分成两组,每组 34 例。两组孕妇在身体健康状况、孕产史、孕周、年龄等临床资料差异比较均无较大差异,研究具备可比性。
纳入标准:初产妇,年龄25~35 岁,单胎,纵产式头位,在该院例行进行产前检查,产检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排除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有认知功能及精神障碍;排除异常病史,无流产史、无中、晚期引产史、无早产史、无胎儿宫内窘迫情况、无妊娠并发症等;排除妊娠合并症、珍贵儿、肥胖、高龄初产妇等;经阴道自然分娩,无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等产后异常情况。
1.2方法
1.2.1 对照组干预实施措施 该组产妇给予常规的产后运动训练指导,以运动配合心理治疗两种方式为主。运动治疗方面,指导产妇取仰面平卧位,双臂自然放于身体两侧,深吸气时主动收缩肛周及会阴部的肌肉,维持 3~5s,然后缓慢呼气,同时放松肛周及会阴部的肌肉。调整呼吸,保持自然呼吸3~5s后重复以上步骤,持续进行10~15 min,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锻炼。心理治疗方面,以疏导为主,疏导产妇可能存在的产后焦虑、产后抑郁等负性情绪,同时鼓励产妇选择开展自己喜欢或感觉舒适的运动方式,打太极拳、散步、简易健身操等。
1.2.2研究组干预实施措施 该组产妇在自然分娩后3d给予孕产瑜伽训练指导,由专业的瑜伽老师和经过培训的专科医护人员联合教授。产后第一周,每周练习1次,每次15~20min,第二周,每周练习2次,每次15~30min,同时适时评估产妇的身体适应情况、练习强度和训练时间,以产妇能够耐受、不感觉吃力且无训练后疲劳、乏力为标准,持续进行至第四周。住院期间的产妇可以在专科的月子中心进行,出院后鼓励产妇在家中继续开展练习,每周进行2~3次,每次持续至少30min。可以采取视频连线的方式或拍摄上传练习时的视频,以便对产妇在家中的训练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练习的时间和练习效果的有效性。
1.2.3孕产瑜伽盆底肌康复训练内容 ①束角式。坐姿,双手握住脚背,脚掌相对,拉动脚跟尽量靠近会阴,双膝向外展开,挺胸向上伸展脊柱,保持3~5个自然呼吸。这个体式可以有效增加腹部、背部和骨盆额血液循环,缓解肩背疲劳,提升脊柱,滋养盆腔脏器。②幻椅式。双脚和双膝并拢或自然分开,双臂伸直,掌心相对,举过头顶,缓慢下蹲,想象自己如同坐在椅子上一般,保持3~5个深呼吸。这是一个强化体式,可以强化腹部核心力量,增强盆底肌力量,促进产后恶露排出,同时可以强健脊柱,使骨盆保持正常倾斜度。③战士二式。站立位,双腿分开约1.5m,左脚向外旋转90°,右脚向内旋转60°,髋部正直朝前。吸气时双臂向两侧平举,眼睛看向左手的方向。呼气时左膝正直向下弯曲,髋部下沉,尽量使左大腿与地面平行。这个练习可以强健骨盆区域及下肢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的肌肉力量。④下犬式。双手掌撑地,双腿伸真,将腰背部尽量压向大腿的方向,上抬臀部,有助于平静大脑缓解情绪紧张及肩颈紧张。⑤加强侧伸展式。双臂侧平举,双脚分开,吸气时右手带动身体向右侧拉长,自然呼吸保持10~15s,吸气时左臂向上带起上身,呼气时双手下落,之后转到相反方向练习。这个练习可以灵活髋关节,增强下肢的力量和耐力。通过向外的扭转可以打开胸腔,伸展背部,缓解坐骨神经痛和髋关节的不适,同时还可以增进消化以及排泄功能。对产后容易出现的便秘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1.2.4盆底肌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盆底肌康复训练需要兼顾五个方面:①强度。盆底肌收缩所产生的最大张力;②速率。产生盆底肌最大张力和达到最大张力所需时间之比;③持续时间。盆底肌收缩所持续的时间长度;④重复性。反复收缩盆底肌可以达到一定的张力次数;⑤疲劳。达到盆底肌收缩的预期张力或维持收缩要求产生的疲劳程度。
1.3 评价标准
产后2个月,对两组产妇开展盆底肌力的检测及评价。盆底肌力检测:常规进行外阴消毒后,检查者戴无菌手套将食中两指并拢置入产妇阴道内,指导产妇收缩阴道括约肌,检查者以触及阴道壁的手指判定括约肌的收缩程度,对盆底肌的肌力进行评价。
盆底肌肌力总共分为六级:0级,未感觉到阴道括约肌的收缩动作;Ⅰ级,仅能感觉阴道括约肌轻微的收缩或颤动;Ⅱ级,能明显感觉阴道括约肌的不完全收缩,持续时间为2s,能够完成2次;Ⅲ级,检查者的手指能够随阴道括约肌收缩向前向上运动,不产生抵抗,持续时间达3秒,能够完成3次;Ⅳ级,检查者的手指能够感觉到阴道括约肌的完全收缩,产生轻度抵抗压力,持续时间达4s;Ⅴ级,阴道括约肌收缩有力,能够持续对抗检测指的压力,持续时间达5s或以上。
盆底综合肌力评价:Ⅰ、Ⅱ、Ⅲ级为盆底肌肌力不良,Ⅳ、Ⅴ级为盆底肌肌力良好。
2结果
通过检测、对比,评价两组产妇盆底肌的肌力状态,采用六级评分法对盆底肌肌力进行评分,评分范围设定为0~5 分,分值越高说明盆底肌的肌力越强,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产妇盆底肌肌力恢复情况
3讨论
系统总结临床经验和实践体会,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产后孕产瑜伽训练,取得了较好的临床运用效果。从生理角度上看,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多与孕期及产后盆底肌肉组织功能异常存在关联,经临床实践证明孕产瑜伽能够有效加强产妇的核心肌群力量,有助于下肢肌肉尤其是盆底肌的伸展,有助于全身韧带的伸展,改善骨盆关节的灵活度,使产妇整个盆底肌肌力得到有效增强且变得柔韧,有效缓解因分娩带来的产后腰酸背疼、下肢肿胀等各种不适。同时还可以加速全身血液循环,提高脏器的氧供,提高肺活量、改善便秘、促进睡眠、稳定产后情绪。通过对产妇开展科学、规范、有针对性的瑜伽训练指导,对提高和恢复盆底肌肉组织和韧带的收缩力量,加强骨盆支撑,减少子宫脱垂、尿失禁等一系列症状的发生,优化盆底肌力水平,改善女性产后生理功能,提高产后生活质量等有积极的实效作用,对个人健康、家庭和谐以及社会稳定有积极的促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