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NA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制约因素研究*
2024-01-03赵衍春王志强张家瑞
赵衍春 王志强 张家瑞
(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266520)
为了深化工程领域咨询服务供给侧改革,破解工程咨询行业存在的业务流程割裂、资源低效利用、专业壁垒严重等现实问题,全过程工程咨询这种全方位、集成化的创新模式应运而生,成为建筑行业工程咨询必然的发展趋势。全过程工程咨询是指为从建设工程项目前期研究与决策至项目实施和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提供包含但不限于设计与规划,与技术、经济、组织及管理等各方面相关的工程咨询服务[1]。2017年开始,政府各级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发展。2022年8月,《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标准》开始实施,意味着全过程工程咨询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实际推广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众多的阻碍,制约着这种创新咨询模式的发展。
目前,已有研究针对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的影响因素展开。马勇认为建筑传统行业的模式难以改变和法律法规不完善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2];罗岚等从提升全过程工程咨询能力的角度识别出6个影响因素,并采用FCM模型对影响程度展开分析[3];胡庆国等采用DEMATEL-ISM集成模型对政策规范、行业市场、咨询企业以及业内人员4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1];郭俏君等对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展开细致阐述,识别障碍因素,并提出解决建议和对策[4];王幼松等从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流程视角展开研究,采用DEMATEL探索了影响流程的众多因素,为流程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5];徐友全等确定了22项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的实施障碍因素,并采用ISM解释结构方程模型剖析了因素间的层级关系,将权责划分不清、业主认可度低等22项因素划分为表层直接障碍、中间层过渡障碍和深层根源障碍[6];桑培东等采用熵权法确定了28个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阻碍因素的重要性,认为与政策、管理、人才和技术标准等相关的5个因素至关重要[7];张娜[8]和刘宾[9]等人在硕士学位论文中也从不同角度对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影响因素展开了系统的研究;此外,有研究从监理企业[10]和设计企业[11]等不同企业转型的角度探索了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的制约因素。
上述成果为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基础,从各个角度对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但是大多研究对制约因素的梳理不够全面和系统,同时,一部分学者只是进行了理论阐述,没有展开定量分析;而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中,熵权法仅能识别出因素的重要性程度,无法阐释因素之间的关系;DEMATEL和ISM两类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梳理出因素间的影响关系,但无法直观展现影响关系网络以及各个因素和路径在网络中的位置。为此,该研究基于以往研究成果全面识别了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制约因素,构建因素清单,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ocid network analysis SNA)来处理复杂的制约因素网络,直观呈现制约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和路径。
1制约因素识别
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的服务范围非常广泛,涵盖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勘察设计阶段、招标采购阶段、建设施工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等全生命周期。该模式打破了传统咨询专业壁垒严重、信息流不完整等问题,将全过程工程咨询一体化、集成化,从全局的角度为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提供咨询服务,与传统咨询在组织结构、服务目标以及服务范围等各方面存在很大区别。但是全过程工程咨询需要改变现有的建筑业传统范式,其推行和发展受到政策环境、行业市场及相关企业等多方面的制约,有效识别相应的制约因素将为后续研究至关重要。
为了充分识别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制约因素,该研究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首先以“全过程工程咨询”和“因素”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出相关文献,通过进一步梳理和分析每篇文献的内容,对制约因素进行频次统计,将文献中的高频因素进行筛选,合并和删除,初步确定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制约因素[1-11];然后,对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试点方案等资料进行了全面梳理,从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实施建议等各方面展开详细的走访调研;结合相关专家和工作人员的访谈意见,最终识别出17个制约因素,形成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制约因素清单(见表1),这些因素涵盖政策环境、行业市场以及企业发展等各方面。
表1 制约因素清单
2社会网络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2.1构建邻接矩阵
该研究围绕“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制约因素”展开分析,判断两两制约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能够使得关系判断更加科学,采用名义小组法(nominal group technique,NGT)对相互关系进行深入调查并获取邻接矩阵。首先,确定评价规则,即当因素Fa对Fb有直接影响时记为“1”,没有直接影响则记为“0”。接下来,邀请到7名从事建筑行业工作和研究的专家独立填写判断量表,然后提交小组后进行初步讨论。一般情况下,第一轮量表填写结果很难形成一致意见,需要进行讨论后重新填写,然后提交小组会议来判断填写结果的一致性。根据相关研究,当有2/3的专家对一组制约因素的判断结果一致时(该研究需有5名专家判断一致),即可认为名义小组对该因素的判断结果满足一致性;若不满足一致性,则需要在量表中删除后再对未达成一致的剩余制约因素进行下一轮判断,直至所有因素都达到一致性要求。基于该规则,最终得到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制约因素的邻接矩阵(见表2)。
表2 制约因素邻接矩阵
2.2数据可视化
通过Ucinet软件对得到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制约因素邻接矩阵进行数据处理,然后采用NetDraw软件绘制可视化网络图,如图1所示。17个制约因素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箭头指向则进一步直观的展现了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接下来,该研究将应用Ucinet软件对该网络图中的各个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探讨单个因素在网络结构中的中心度及因素之间的关键路径等。
图1 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制约因素网络图
2.3相关指标分析
将邻接矩阵导入Ucinet软件中,选取社会网络分析中的点度中心度、点出度、点入度、点间中心度、内接近中心度、外接近中心度和线的中间中心度等相关指标对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制约因素网络结构中的各个节点(即因素)展开深入探究,试图从定量的角度去剖析各个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及路径。
2.3.1中心度分析 由Ucinet软件对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制约因素网络的中心度进行量化,相关指标数据见表3。
表3 制约因素网络中心度量化结果
(1)点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是指在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制约因素网络中,与某个节点直接相连的节点个数,其数值越大,表示该节点越处于网络图中的中心位置[12]。该研究中的网络图是以17个制约因素作为节点构成的有向图,即两两节点之间的影响关系存在单向或者双向两种情况。因此,在该有向图中,又进一步将点度中心度分为点出度(outdegree centrality)和点入度(indegree centrality)两类。其中,前者表示某一节点对其他节点的影响能力,后者表示某一节点受其他节点影响的难易程度。在全过程工程咨询发站制约因素网络中,点出度中心势(22.66%)明显比点入度中心势(49.22%)要小,这说明节点间的被影响关系网络集中趋势更强。从各个节点的点度中心度来看,F16、F9、F4、F17、F7和F11的数值最大,说明这些因素在网络中较为重要。其中F4和F7的点出度最大,即政策激励和引导措施不足、企业综合业务能力较弱对整个网络的影响较为广泛,此外,缺乏实践经验F8和缺乏复合型专业人才F10次之,也能够较好的调控其他制约因素;F16、F9、F17和F11的点入度最高,即业主方采用意愿、企业实施动力不足、咨询单位服务质量较低和数字化等新技术欠缺等因素极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改进难度相对较高。
(2)点间中心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主要是用于测度网络中某一个节点对整个网络信息流动或传播的控制能力,即节点Fc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节点Fa向Fc传递信息。该数值越大,则说明该节点对其他节点进行信息传递的调控能力越强[12]。由计算结果可知,F9、F17、F13、F10的点间中心度数值最大,即企业实施动力不足、咨询单位服务质量较低、建筑行业传统范式难以改变和缺乏复合型专业人才等因素在制约因素网络中具有较高的调控能力,影响着网络中的信息传递;而F1的数值为0,这说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对网络关系的调控能力很低,没有因素通过它来与其他因素进行连接。从中心势来看,点间中心度的中心势为15.06%;也就是说,该网络中制约因素的整体中介效应较低,大部分因素无需通过某一因素作为桥接点与其他因素产生联系。
(3)接近中心度(closeness centrality)主要是用于测量网络中某个节点与其他各个节点的紧密程度,反映制约因素发挥影响力的独立性[12]。接近中心度也有内、外之分,分别表示节点的被控制能力和控制能力。由计算结果可知,F16、F9、F11、F13和F17等因素的内接近中心度(incloseness centrality)较高,即行业服务保障体系不健全、专业整合难度较大、监管和评价体系不健全、建筑行业传统范式难以改变和咨询单位服务质量较低等因素受网络的综合影响较强,对其他因素的依赖性较强,容易受相关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这些因素通常具有更高的不可控性,在全过程工程咨询制约因素网络中往往处于核心位置,需要重点关注;F1、F4和F2等因素的外接近中心度(outcloseness centrality)较高,即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政策激励和引导措施不足及合同范本和技术标准尚不完善等因素能够有效的控制其他因素,对其他因素的依赖性较弱,通过调整这些因素可以有效改善外部环境,从而促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的发展。
2.3.2关键路径分析 线的中间中心度(edge betweenness centrality)主要是用于测量某一条线对其他线具有中介作用的可能性。即两个节点组成的影响路径位于其他影响路径中间的可能性,该数值越大,表示该影响路径的控制力越强[13]。在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制约因素网络中,采用Ucinet软件对其进行测算得到17×17的线的中间中心度矩阵,其中共计有59个数值大于0。对线的中间中心度大于7的关系展开分析,如表4所示。
表4 制约因素网络结构关键关系识别
进一步地,将14条影响路径进行串联分析(见图2),得到2条中间中心度较高的且可传导的关键影响路径:
图2 关键影响路径图
(1)F13建筑行业传统范式难以改变→F12市场认可度不高→F9企业实施动力不足→F11数字化等新技术欠缺→F17咨询单位服务质量低→F8缺乏实践经验;该关键影响路径表明,由于建筑行业各专业之间的复杂性和分散性,建筑行业传统范式难以适应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进而导致市场认可度不高;在这种背景下,相关企业也不愿意去探索和应用数字化新技术,致使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的服务范围、水平和质量等各方面都较低,即便是参与了有限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实践,也无法积累丰富和有效的实践经验。因此,此条路径对制约因素网络的控制力最强,全过程工资咨询模式的发展应当重点关注这条路径上的制约因素。
(2)F16业主方采用意愿→F9企业实施动力不足→F10缺乏复合型专业人才→F8缺乏实践经验;该关键影响路径表明,业主方是否愿意采用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实施动力;而企业没有充足的实施动力,便不会去刻意的吸纳和培养相应的复合型人才,导致全过程工程咨询人才匮乏,难以积累相关的实践经验。同样地,这条路径也在制约因素网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各方的主观能动性,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对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发展至关重要。
3结论
该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制约因素清单,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制约因素的网络位置、中心度、关系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发现,业主方采用意愿、企业实施动力不足、政策激励和引导措施不足、咨询单位服务质量较低、企业综合业务能力较弱和数字化等新技术欠缺等是网络中较为关键的制约因素,而企业实施动力不足在网络中的中介效应最强。此外,通过分析各个制约因素的内接近中心度和外接近中心度明确了明确了单个因素与网络中其他因素的紧密关系,并基于线的中间中心度识别出网络中最为重要的两条关键影响路径。研究结果明晰了制约因素之间的相互传递关系,为政府、企业等相关方采取必要措施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提供了理论指导,对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