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社交媒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4-01-03梁建明王静雅
梁建明,王静雅
(赣南医学院 a.后勤保障中心;b.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一、研究背景
(一)网络媒体发展现状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将来要承担社会大任,复兴中华民族。高等教育不仅承载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重要功能,更需要在伦理道德层面对学生的心智形塑发挥核心作用。[1]由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和民族命运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性课题。
工业3.0的信息时代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演越烈,其中孕育的工业4.0时代已经迫不及待地到来。全球有超过36亿人使用社交媒体,这个数字占世界近一半人口,平均使用时间上升到每天超过2.5小时,预计还会增加。网络社交媒体用户的增长速度比疫情前更快,全球用户总数以每秒13名新用户的速度增长。[2]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至约44.1亿。我国是全球社交媒体用户最多的国家,拥有99995万用户。[3]2023年3月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较2021年12月增长354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5.6%。[4]不只是个人,世界范围内的各行各业都在使用网络社交媒体,这也使得网络社交媒体行业在近十年得到了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已经将网络社交媒体及其用途纳入支持正式和非正式交流的在线平台,教育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接受了网络社交媒体的使用。[5]随着个人对何时、何地、如何以及与谁一起学习有了更多的选择,人们的学习行为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了网上,国外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都开展网络社交媒体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二)网络社交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认为,今后虚拟现实与电子设备的结合将在某些方面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交往与交流习惯,让人们重新理解、认识机器和人之间的关系,[6]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就能够控制整个世界。[7]美国学者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应该利用多姿多彩的形式开展道德教育,为教育注入更多的生活内涵,让教育的特征更加鲜明,教育的效果更加凸显。在青年人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新媒体会给青年人的教育带来挑战与机遇并且具有复杂性。[8]针对怎样将道德教育融合到互联网教育当中,协助学生建立起优良的道德修养这一难题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国外学者都不同程度表达了新媒体对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国外虽无“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名称,但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在公民教育、国民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时有类似的内容,并且十分重视相关学术研究,结合新媒体对公民的思想渗透,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加适应网络时代的教育手段和方式。
美国学者在公立大学的女大学生中开展了实证研究,通过电子邮件、网站说明和版主交流,鼓励干预参与者通过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的网络社交媒体小组寻求和提供与增加体育活动相关的社会支持。参与者可以访问一个专门的网站,上面有教育材料和身体活动自我监测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比只接受教育的对照组(访问以体育锻炼为重点的网站)和干预组(访问同一网站进行体育锻炼自我监测并加入网络社交媒体),两组的参与者在社会支持和身体活动方面都有所增加,但两组之间没有差异。网络社交媒体参与者向该小组发布了259次帖子。三分之二(66%)的干预参与者完成了一项研究后调查,表示他们会向朋友推荐这个项目。与只接受教育的对照组相比,使用在线社交网络和自我监控并没有产生更多的社会支持或体育活动的感觉。网络社交媒体的覆盖面和功能性的结合使在线社交网络成为一个很有前景的增加体育锻炼的干预平台。[9]
国内学者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丰硕。2023年7月在中国知网使用“网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主题词的“和”逻辑关系进行检索,共检索出14186篇论文,其中学位论文2289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网络社交媒体现状分析、网络思政教育的学理研究、话语研究、网络舆情研究、策略与路径研究、将先进思想或精神产物融入网络思政中的相关研究。以及近年来日益兴起的针对某一具体的网络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的研究,包括微信、微博、抖音的具体思政教育功能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国内学者的观点比较一致,网络社交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既要看到它带来的益处,也要警惕它的复杂性和破坏性,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要懂得趋利避害,从“供需双方”入手,双管齐下,建设高素质的网络思政队伍,一方面加强网络监管,另一方面做好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社交媒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之信息化网络社交媒体的加持,社会思潮多元化程度加剧,特别是在信息网络的催化作用下,中国社会道德呈现出从以往强调社会责任和自我牺牲的集体主义伦理向强调权利和自我发展的个体主义伦理转变,传统单一道德权威崩塌的变迁轨迹。[10]面对外部变化,如何在网络社交媒体的网络环境中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值得我们深思。
二、网络社交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网络社交媒体与大学生日常的强大粘性
微博、微信、腾讯QQ、短视频等网络社交自媒体平台已普及使用,除了便于个人开展社交,还实现了购物、生活、交易、学习、工作等多样化的边界功能。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为便捷和快速,带快了人们的节奏,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模式。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网络社交媒体也被广泛应用,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各类信息,如课程安排、活动通知、学术报告等,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媒体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沟通,更便捷地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搭建网络社交媒体平台,用于学者分享和讨论学术问题,进行合作研究,从而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学生管理政策,提供学生服务信息,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满足学生的需求。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平台展示校园文化活动,如文艺比赛、科技竞赛、志愿者活动等,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二)网络语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影响
网络社交媒体中的信息传播往往是基于个人兴趣和偏见的选择性传播,只能代表个人或某一个体的观点,特别是所谓的“网络大V”,在网络社交媒体中有一定的网络影响力,本身就是靠流量跻身上位,他们往往带有某种意图和观点,信息发布本身就是为了博取网民的眼球、争取网民的共鸣,这可能会导致大学生接收到的信息具有片面性和刻板印象。如果这种信息是正能量的,是值得宣扬的;但如果是负面的信息,导致信息过载和误导信息的传播,将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所以网络社交媒体的信息容易影响大学生的思考深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还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缺乏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导致他们难以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在日常生活中过度依赖于新媒体技术会降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弱化他们的情感沟通。
(三)网络社交媒体中的不良信息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有学者意识到,网络社交媒体中还存在一些“泛娱乐化”的内容,这些内容依靠互联网技术,以“娱乐”作为外衣,通过网络新兴媒体以舆论形态传播,以感官刺激、欲望满足等方式实现“娱乐至上”的“泛娱乐化”倾向,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刺激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表面上满足着人们的感官欲望,但是实则是推崇“一切皆可娱乐”的价值理念,让人们没有思考的空间而拒斥“严肃理性”的思考,被动沉溺于“被建构”的“娱乐景观”,这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等产生消极影响。[11]网络社交媒体是一个虚拟空间,可能发生道德问题,虚化环境中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思维退化,加之大学生自律能力差,容易出现滥用网络权力等行为。网络中不乏虚假信息和谣言,网络社交媒体中的信息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经常出现虚假信息和谣言。如果大学生轻信这些虚假信息或谣言,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决策和行为,甚至导致他们做出不负责任的举动,从而影响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四)心流体验对学生心理专注力的影响
网络社交媒体心流是当人们完全沉浸于使用智能手机等电子工具进行娱乐、信息搜索和社交活动时, 所产生的一种最佳体验, 表现为在使用网络社交媒体时持续专注和愉悦的心理状态。[12]上文谈到,网络社交媒体的形式形成了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刺激,推送内容的“短频快”让观众应接不暇,无法停留时间进行信息的深加工,特别是类似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媒体,信息是以“瀑布流”的形式呈现,使观众进入持续观看的状态,从而产生“心流体验”。甚者还会因网络成瘾,网络社交媒体成瘾而导致大学生忽略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任务和责任,转而过度关注虚拟世界中的社交互动和信息获取。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业、人际关系以及个人成长,进而影响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媒体功能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泛化使得大学生越来越依赖网络社交媒体,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社交媒体。在运用新媒体沟通时,人们更多使用文字和语音,这种交流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使得彼此间的沟通更加流畅,但也更容易导致单向的人际交流,[13]从而回避现实社交,导致孤僻产生。
(五)教育者的网络社交媒体使用权威性不够强
网络社交媒体是一个去中心化、开放、自由的平台,信息发布和传播的速度快,门槛低,信息传播的方式比较灵活,且难以控制,教育者在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教育时,如果不具备专业性和可靠性,就会难以掌握和引导信息传播的节奏和方向,从而影响其权威性。有的教育者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社交媒体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潜力,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融合度不够,网络社交媒体的特点与具体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不太匹配,没有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导致其在利用网络社交媒体进行教育时缺乏自信。学校或机构没有对教育者在网络社交媒体上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的话,教育者在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教育时会存在随意性和个人化的现象,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标准,也会影响其权威性。
三、网络社交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利用“粘性”,提高网络社交媒体的互动性与参与度
自媒体时代里,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网络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便捷和开放的参与平台,他们可以通过关注、转发、评论等方式参与社会事务,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声音,这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网络社交媒体还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表达观点和发挥潜力的平台。通过参与社交媒体中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公益事业、时事新闻等,大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个人影响力,鼓励大学生参与讨论、转发和志愿服务活动,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领导力,为个人成长和发展创造机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大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
(二)掌握“话语权”,强化网络社交媒体的交互性
网络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多元化的观点,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通过关注不同领域的公众号、加入兴趣小组等,大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社会热点、学术前沿和公共议题,提高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拓宽大学生视野和知识面。搭建大学生社会互动和合作的平台,网络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线上社交互动和合作的平台,他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兴趣小组、志愿者团队等,共同探讨和解决社会问题。这种社会互动和合作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摒弃“不良信息”,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素养
网络社交媒体中的信息繁杂、真假难辨,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素养。通过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辨别真假信息,大学生可以在网络社交媒体中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问题,提高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数字素养,包括信息获取、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和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网络社交媒体在高校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原则,如信息的真实性、隐私的保护、言论的规范等,以确保网络社交媒体在高校管理中的合理和有效应用。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开展媒体素养教育课程或活动,帮助大学生掌握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素养技能,使他们能够正确地获取、分析和传播信息,这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社交媒体中信息的辨别能力,避免被误导或操纵。
(四)增强“心流体验”,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生命力
学者在研究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该从增加互动、培养粉丝,精练题目、善用语言,追求独家、形式多样,简化操作、关注数据四个方面的着力点出发。[14]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润物无声”,也要“投其所好”。首先要关注大学生的受众需求,了解受众的关注点和聚焦点,关注他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情况,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与受众的实际需求相结合,通过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表达出来,增强受众的接受度和认同感,针对不同受众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效果。在方法上,要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音频等,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形象、直观,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改变传统的单向传播方式,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反馈,让受众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来,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使用亲切易懂的语言,避免过于专业化和抽象化的术语,让受众感受到亲切和关怀,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五)树立“权威性”,通过网络社交媒体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
网络社交媒体上包含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包括各种教材、参考书籍、视频课程、讲座等,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者社交媒体上的链接轻松获取这些资源,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同时有很多专业人士和学者在网络社交媒体中分享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可以通过关注这些人士或者参与相关的话题的讨论,获取更多的知识和发展机会。网络社交媒体提供了互动学习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问题,在互动中学习和成长。网络社交媒体上还有很多在线课程和培训机构,以及实践体验机会,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参与各种活动、项目或者实践任务,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经验。
四、基于网络社交媒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路径分析
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高校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5]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深入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加强网络传播能力建设,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基于网络社交媒体的特点和特性,高校应该守好意识形态防线,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好专业思政三方面来施策。
(一)主动抢占阵地,守好意识形态防线
思政工作润物无声,不论在线下还是线上要同步开展。高校在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中,拓宽互联网教育空间,如搭建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等,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16]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包括课程资料、时政热点、理论学习等内容。借助网络社交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过发布优质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开展网络文化活动,网络征文比赛、网络文化节等,让学生在参与中不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强化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管理,完善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管理制度和机制,落实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网络空间信息的发布和审核,确保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安全和稳定,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空间舆论热点和突发事件。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网络空间文化产品、网络空间舆论中的不良信息和言论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舆论,积极参与健康的网络讨论。
(二)整合碎片信息,形成校园价值引导
倡导积极的价值观和行为,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积极的价值观和行为,倡导友善待人、关爱弱势群体、环保意识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激发他们在网络社交媒体中发挥积极作用。鼓励大学生参与网络志愿活动,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大学生参加网络志愿活动,如在线支教、灾害救援、公益宣传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大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协同专业思政,互构互融同向发力
专业思政是在课程思政的基础上,将思政工作的载体由课程转变为专业。以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内容作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专业课程内容相结合,植入思政元素,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体验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随后再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包括实习、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利用专业内容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将思政的教育效果发挥到最大,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协同教育。建立专业思政教育评价体系,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强化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生态环境
网络社交媒体的使用涉及个人隐私和安全风险,如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网络欺凌等,这些问题会导致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产生恐惧和不安,从而影响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高校应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教育工作者可以关注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情况,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例如,解答他们在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的疑惑和问题,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社交媒体中的不良信息和人际关系。此外,教育工作者还可以与家长、监护人和社会组织合作,共同关注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情况,确保他们能够在积极健康的社交媒体环境中成长和发展。通过这些措施,教育工作者可以有效地应对社交媒体带来的挑战,并利用其机遇,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五)构建家校合作,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道德认知是现代社会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当代青年的良性道德品质的塑造不能单一地依赖高等院校,需将相关载体有效结合,构建“社会—家庭—大学”“三位一体”的大学生道德培养的共同协作教育体系。其中“家庭”扮演重要的角色,强化父母在子代道德塑造中的熏陶表率作用,引导开启心智、健全人格。只有社会、家庭、学校三方形成协作机制,才能真正保障高校学生道德价值塑造进入良性循环。[17]
综上所述,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该清醒认识到社交媒体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根据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制定详细的应对策略。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和互动性扩大教育覆盖面,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打破时空限制。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具有信息传播快速、及时的特点,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高效、及时。在网络社交媒体中针对大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提高教育效果和教育针对性。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具有互动性和社交性的特点,促进教育者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反馈,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和认同感。利用网络社交媒体为教育者提供新教育方式和手段,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推动教育创新和发展。从主动抢占阵地,守好意识形态防线;整合碎片信息,形成校园价值引导;协同专业思政,互构互融同向发力;强化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生态环境;构建家校合作,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五个方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