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 项目实施添动力
2024-01-03张大伟方欣
张大伟 方欣
保定市主城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作为河北省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和人居环境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融入京津冀区域发展战略的關键性工程。自2021年8月项目开工以来,项目公司党支部在中国能建党委和葛洲坝集团党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坚持做实思想政治工作,抓牢职工队伍建设,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队伍,检验战斗力、执行力,切实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提升党建价值创造能力。
做实思想政治工作,打通服务职工“最后1米”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思想政治工作必然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探索符合员工需求的工作内容,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共识,更好地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保定主城区改造项目是全新的商业模式,没有成功经验借鉴。再加上项目公司许多职工是从其他施工项目调过来,缺乏房建业务管理经验,以致在项目建设伊始,职工中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和畏难的情绪。党支部清醒地认识到,必须要坚定大家的信心、统一思想,才能做到劲往一处使。
为此,项目公司党支部通过支部学习会、主题党日活动、书记讲党课等形式,把解决职工思想和生产经营难题问题作为谋划工作的重中之重。党支部书记燕如生结合党史“三湾改编”,讲述了一堂语重心长的党课:“当时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状况下,一步一步壮大,走向胜利,主要在于党的绝对领导,发扬了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充满信心,一定会有一项重大的成果在困难的后面等着我们去摘取。”党支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职工认清了当前形势,坚定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信心和意志。
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是常有的事。2022年盛夏,项目部因遭遇连日强降雨、环保严格管控等,面临全面停工。关键时刻,项目公司党支部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和青年突击队,划分责任区,党员干部和青年突击队顶了上去。
为让职工和各支参建队伍深刻理解环保管控的重要性,项目公司党支部再次以党课的形式解读党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葛洲坝集团是中央企业,有着深厚的红色基因,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建设就无从谈起。大家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政府环保工作要求,同时调整思路,咬紧节点目标不放松。”
随即,项目公司邀请保定市环保局专家对各参建单位开展环保培训、现场指导工作,从思想上引导大家正确认识环保政策。在落实环保监管政策过程中,项目公司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定岗定责,责任到人,党员小组轮班轮岗,24小时坚守在施工现场。在严格执行环保政策的前提下,公司保定项目在保定市实现全面复工。为追回落下的进度,葛洲坝人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铁军精神,如期实现了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全面顺利开工、并冲出正负零的目标。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诚心面对职工,时刻为职工着想,把职工的急事、难事当做自家事办好,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效能。
项目启动初期,各营地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党支部将“推进项目营地标准化建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点项目来抓,组织指导各参建单位打造新型标准化生产生活营地,为职工营造“推窗见绿、出门即景”的温馨、幸福、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
为充分了解职工所思所想,项目公司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工会小组和团支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多措并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做在一线、做在现场,直达员工关注的“细枝末梢”。对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及时列出“职工关切项目清单”,定期公布问题解决进展,直至完全解决。
抓牢职工队伍建设,盘活人才“第一资源”
工程项目一线是人才成长最好的“试金石”。保定项目公司党支部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自觉担当人才培养的“孵化器”,着力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现人才、考察人才、锤炼人才、培育人才、输送人才,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职工队伍,凝聚荣辱与共、合作共赢的外协人才队伍,真正把项目打造成为培养企业复合型人才的摇篮。
“我们抓项目管理,不能只考虑把保定项目做好,还要沉淀这一类项目管理方面的清单、流程、经验,培养一批专业化的人才,服务葛洲坝集团战略部署,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在项目建设伊始,燕如生便向职工明确表达了项目公司的职责目标。
实践中,项目公司党支部把服务葛洲坝集团发展战略作为人才工作的落脚点,将人才培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谋划。项目公司党支部组织“师带徒”结对、与培训中心开展校企合作、参与专项培训、专题课堂集中学习等手段,让职工将系统的理论知识,运用到项目建设实践中,提升每一位职工的业务能力,并鼓励他们争当各自业务领域的排头兵。
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公司充分结合项目的合同规模、技术要求等,按照“地域就近、区域负责”的原则,对项目进行了标段划分。通过对本项目整体建设框架的搭建,二期、三期项目组成了一支业务标准化、人才专业化、管理精细化的大团队,各参建单位在人才队伍、设备配置、技术支持等资源配置方面与项目公司步调一致,形成合力,为后期施工阶段快速高效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实践是最好的“练兵场”,也是最佳的“成才路”。在二期项目全面交房时,项目公司党支部把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交房任务,作为对党员干部和青年人才的一次重要检验。
根据工作要求,项目公司必须在20多天的时间内完成18000余套房屋验收工作,且必须保证验收质量。为破解难题,给老百姓把好第一道验收关,项目公司党支部迅速成立“党员志愿验房小组”,每组由两名党员和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组成,验房任务以清单形式责任到人。项目公司党支部邀请当地质检站专业人员为验房小组授课,传授验收工作要领。“党员志愿验房小组”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参与验房。众多青年员工主动报名参加验房工作。
“通过开展党员志愿活动,有效解决了验房人手不足、验房工作量大、任务紧的難题,也增强了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勇挑重担、甘于奉献、肯吃苦的敬业精神,同时也让青年员工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快速成长。”项目公司党支部副书记魏志新说。
保定项目已成为葛洲坝集团房建业务人才培养的摇篮,在保证三期项目建设专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向公司其他项目输送成熟人才。
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凸显葛洲坝人“战斗力”
保定城中村项目作为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公司党支部坚定践行服务民生的初心,脚踏实地为人民干实事,谋幸福,积极主动履行央企社会责任。
“所有人员紧急集合,各项目部立即清点现有设备物资即刻出发前往北京门头沟……”
8月15日晚8点,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公司保定项目部紧急抽调11名管理人员组成抢险救援突击队从保定出发,率领129名工人、13台挖机、4台铲车作为先遣队连夜奔赴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丁家滩村,晚上10点,历时90分钟,葛洲坝集团首批抢险人员开进施工现场。
时间追溯到今年7月底至8月初,受超强台风“杜苏芮”影响,北京市遭遇140年来最大降雨,京津冀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北京门头沟、保定涿州地区灾情严重。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统一安排,中国能建党委和葛洲坝集团党委统一部署,以保定项目公司为主体,组建永定河妙峰山段汛后清理指挥部。
在指挥部带领下,项目公司党支部协同5家参建单位,迅速组建以党员突击队为中坚力量的抢险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奔赴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开展了为期16天的汛后清理工作,共投入人员580人,挖掘机、铲车、运输车等机械设备393台套,清理河道14.1公里,平安、高质量完成永定河妙峰山段汛后清理任务。
8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谭作钧深入清理工作一线检查指导,代表国资委党委向参加河道清理的干部职工进行慰问,对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实施的河道清理工作整体进展给予充分肯定,称赞为各参战单位树立了标杆。
在全力支援北京门头沟永定河河道清理工作的同时,项目公司党支部主动请缨,积极对接涿州防汛救灾指挥部,组织项目各参建单位党员干部,前往涿州救援,送去赈灾物资,并积极参与开展灾后清理工作,帮助6000多名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脚步一刻不停。返回保定后,项目公司又接到新的任务。受暴雨山洪影响,保定市涞源县多处桥梁、道路严重受损,急需进行灾后重建、修缮。根据工作安排,涞源县王安镇孙家湾至芦草湾道路灾后重建项目由葛洲坝集团支援建设,葛洲坝集团委托保定项目公司全面负责该项目的支援建设。
群众需求就是命令。项目公司党支部便紧急抽调援建队伍,火速奔赴现场踏勘调查,详细了解道路损毁情况,制定重建方案。“本次援建项目路线全长9.95千米,改造及新建路基约700米,新建桥梁3座、改造桥梁3座,新增涵洞1道。帮助人民群众恢复交通是当务之急,我们正全面加快工程建设,力争早日建成。”参与此次援建的项目公司总经理助理钱从志介绍说。
发展无止境,创新不停歇。中国能建葛洲坝保定城中村改造项目公司党支部将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向“价值创造”转变,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项目实施的发展优势,推动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