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母猪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024-01-03徐绍杰
徐绍杰
洮南市胡力吐乡综合服务中心,吉林洮南 137100
母猪是猪群快速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生产中搞好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它们高产繁育,发挥出最高的生产效率,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
1 母猪饲养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母猪淘汰率高
为提升猪场产能,通常情况下猪场会每年淘汰一部分母猪,比如有疾病的母猪、产仔数偏低的母猪,一般淘汰率为30%左右。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猪场的淘汰率达到了50%以上,可见性能差的母猪数量过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母猪不发情、跛脚等原因,而这就是饲养母猪中比较常见的一些问题。比如,在饲养中没有给予母猪足够的营养,使得母猪发情不明显或不发情,这样就会影响到猪场产能,进而导致母猪淘汰率高。再如,在饲养母猪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注意圈舍环境的清理,使得母猪经常性摔倒,引起脚部应激,最终造成跛脚;另外圈舍地板粗糙,导致母猪擦伤,在未及时处理伤口的情况下,同样会使母猪发生跛脚,最终遭到淘汰。
1.2 母猪周转率低
目前,多数猪场基本是以4 周龄断奶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母猪的周转率一般应该是2.2 ~2.4胎/年,但实际上则是2.0 胎/年左右,远远低于预期,甚至有的猪场比这个还要低,其主要原因是断奶发情间隔长、母猪发情率过高、流产等原因造成的。
1.3 哺乳仔猪成活率低
正常情况下,哺乳仔猪成活率应该高于92%,然而目前多数猪场的哺乳仔猪成活率要比这一标准低,有的甚至差1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降低猪场的经济效益。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除了流行性疾病的影响以外,还与饲养母猪有关,比如在饲养母猪中出现的缺乳问题,就会造成哺乳仔猪发育不良或死亡。在母猪怀孕后,乳腺水肿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但许多养殖户没有对此给予重视,导致其转变为乳房炎,这就造成了母猪缺乳。此外,在饲养母猪中发生厌食、便秘等问题,也会对哺乳仔猪成活率带来巨大影响。所以,在实践中需要注意这些问题的预防,保证母猪泌乳功能的正常[1]。
2 提升饲养母猪质量的有效措施
在饲养母猪阶段,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具体包括母猪不发情、缺乳、厌食、跛脚等,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将直接影响饲养管理工作的质量,降低猪场的经济效益。所以,针对饲养母猪中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员需要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提升饲养管理的有效性,以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
2.1 树立科学的饲养观念
在很多人看来,饲养母猪只不过是简单的苦力活,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这样的看法是极为错误的,特别是对于规模化猪场的养殖人员而言,切勿有这样的认识。在现代化养猪业的不断发展中,饲养母猪变得越来越科学化、标准化与规范化,因此猪场产能也得到了大幅提升,经济效益自然也得到了提高。因此,树立科学的饲养观念对解决饲养母猪中存在的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学习与实践,在饲养母猪中形成新的理念,保证饲养母猪的有效性。简单地说,科学饲养观念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①环境的提升。良好的环境不但可以避免母猪遭受疾病的侵害,还能充分提升其生产力,比如在低温环境下,母猪的生产力就相对较弱,仔猪的成活率也相对较低;②注重人才。在如今的养猪产业中,有了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与设备,而这些技术设备优势的发挥,都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作为保障,所以注重人才也是科学饲养的一部分;③树立营养平衡的理念。在饲养母猪中,并不是给予母猪越多的营养就可以提升其生产力、产出更多仔猪,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在不同时期做好营养搭配工作,保证饲养的有效性。
2.2 实施精细化饲养管理
2.2.1 空怀期饲养管理。在饲养母猪中,母猪不发情是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所以在实施精细化饲养管理时,必须针对这一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一般而言,在哺乳期后的膘情,母猪的发情率会高一些,配种成功的可能性也会增加,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少的空怀母猪在哺乳期后,会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假如在饲养母猪的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补充影响,就难以促进其发情排卵,也就无法进行配种。因此,在空怀期饲养管理中,必须要为母猪及时补充影响,并为其营造舒适的生活空间,这对提升母猪生产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2.2.2 妊娠期饲养管理。所谓的妊娠期,主要指的是母猪在受孕后到分娩这一时期,通常母猪的妊娠期在110 ~120 d 左右。加强妊娠期饲养管理,可以确保有效防止流产,并对促进胎儿发育、多产仔有着一定的作用。为做好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我们可以将妊娠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妊娠的前期、中期与后期,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饲养管理工作,保证饲养母猪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首先,妊娠前期的饲养。妊娠前期是从受孕开始,一直到40 d 胎龄这一阶段。在此阶段中,受精卵逐渐从输卵管移到子宫,并且会在移动中慢慢发育,正常情况下,15 d 左右就能达到子宫,而随后经过半个月左右的发育形成胎盘,在子宫着床。因为此时胚胎还未完全固定,一旦有不良因素对其产生影响,将极有可能会出现死胚。在这一阶段,由于胚胎对营养的需求不是特别大,所以在饲养母猪的过程中,切勿过分追求营养,一样要科学饲养,防止因为发育营养过剩而出现胚胎死亡的现象,否则将会直接造成猪场经济效益降低。另外,还要注意应激因素的发生,比如环境突然变化、妊娠母猪跌倒等,这同样会引起死胎或流产[2]。
其次,妊娠中期的饲养。受孕40 ~80 d 这一时期,就属于妊娠中期,在这一时期中,一般不太可能会发生流产或死胎的现象,相对妊娠前期要少很多,这主要是因为胎儿在妊娠中期已经基本牢固地着床。在妊娠中期,同样也不宜过分强调对母猪进行补充营养,因为胎儿发育相对缓慢,但考虑到妊娠母猪的食欲比较强,所以要合理选择饲料,青绿饲料就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此类饲料除了有明显的饱腹感,还有助于妊娠母猪通便,并且里面含有的维生素对妊娠母猪而言也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所以最好是以青绿饲料为主,减少或不使用精饲料。此外,也需要注意应激因素,防止流产的发生。
最后,妊娠后期的饲养。在这一时期,胎儿的生长发育会比较迅速,所以对营养的需求也会比较大,加上妊娠母猪需要为产后的恢复做好准备,就需要在饲养的过程中尽可能满足胎儿及妊娠母猪的营养需求。对于投喂的饲料,应禁止使用一些容易引起便秘或有很大刺激性的饲料,如粗米糠、酒糟等,也不能将一些发霉或有害的饲料喂给妊娠母猪。由于妊娠母猪的食欲大增,为缓解其饥饿感,可以适当增加青绿饲料。除此以外,要杜绝对妊娠母猪采取惊吓、棒打、追赶等,还应注意饲养环境的干净、整洁,保证其生活环境舒适。
2.2.3 产仔期管理。从相关统计研究来看,母猪产仔绝大多数都是在晚上,这就会增加管理的难度,一旦没有做好准备或有效防护,很可能出现仔猪死亡的现象。对此,在安排配种时间的时候,可以进行适当的控制,以便能将母猪产仔的时间调整为白天,这既有助于管理,也可以保证仔猪的生存率。另外,在调整母猪产仔时间方面,也可以通过投喂一些副作用较小的药物予以实现,比如氯前列烯醇等,从而防止夜晚产仔时出现难产、咬伤仔猪等不良情况。
在提高仔猪成活率方面,还要注意保证圈舍环境良好,尤其是圈舍的温度要适宜,比如在冬天的时候,由于气温比较低,一旦没有做好防寒保暖就可能会因为低温而导致仔猪生病,进而成活率降低。同时,还会导致母猪发生感冒,这对母猪生产或产后的恢复都十分不利。一般而言,圈舍的温度最好维持在10 ~15 ℃,并要注意控制圈舍的湿度,保证圈舍通风良好、光照充足。在生产前,要对圈舍内进行全面消杀,并准备好相应的接生器具[3]。
2.2.4 哺乳期饲养管理。母猪在生产仔猪以后,不能直接为其增加饲喂量,而是在第2 天以后才可以适当进行增加,并且注意投喂的饲料要容易消化,这对催乳有着积极的作用,也可以防止母猪出现便秘的问题。到了第5 天以后,就可以按照平时的量进行饲养。在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中,还要注意控制母猪一次食用饲料的量,不应过多。在断奶前3天,则要开始减少饲喂量,以控制母猪的分泌量,从而帮助仔猪可以顺利完成断奶。另外,还要注意对母猪泌乳功能的观察,避免其出现缺乳的问题,否则仔猪就无法顺利获得母乳。
3 小结
在猪场的生产中,饲养母猪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但由于养殖人员缺乏科学的饲养观念,在落实饲养管理措施方面也存在问题,使得猪场产能受到严重影响,这不仅导致养猪户的经济收入减少,也不利于我国养猪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本文就饲养母猪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母猪窝均产仔数低、母猪淘汰率高、母猪周转率低等,并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希望可以有效提升猪场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