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教师职业效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基于社会惰性理论视角
2024-01-03赵文刚周彦霞
赵文刚 周彦霞
(天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农村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家教育事业和农村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也取决于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广大教师,农村教师的职业效能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村教育的质量。 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和制约的,在所有因素中,学校教师群体发挥主导作用。 当前,各级各类学校中教师的数量十分庞大,但是一个不容置疑的现象是随着教师群体人数的增加,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是随之上升,而是随之下降。 运用社会惰性理论来研究学校教师群体中存在的这种现象,能够很好地分析并解决学校人才培养效率和效益低下的原因和问题。
对每个农村教师来说,社会惰性会随着工作的时间逐渐产生,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具有浓厚的教育情怀,才会享受到工作带来的乐趣;反之,如果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表现出乏味、疲倦、厌恶的感觉,则不会感受到工作中的幸福、乐趣,也不愿意去将其做好。 本文从社会惰性理论出发,分析影响农村教师职业效能的因素,提出提高农村教师职业效能的意见,以提高农村教育的教学质量。
一、社会惰性与职业效能的关系
社会惰性(social loafing)的概念起源于德国心理学家Ringelmann 在1927 年的实验研究。 他在研究中首次发现,团队成员的平均贡献率会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而减少[1]。 职业效能感的概念来源于班杜拉(Bandura)(1977)年提出的自我效能感,他认为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教师职业效能,也称教师效能或教学效能,属于教师职业动机的范畴,指教师对自己从事教师职业及开展教学工作的能力判断,反映了教师对自身影响学生成效的能力预期。 对于教师来说,社会惰性是导致教师职业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也可能在调节之后实现新的发展。 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个体比较容易出现社会惰性的现象。 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失败,从而导致成就感低、行为能力下降、职业效能低。 从查阅的相关资料中发现,社会惰性对职业效能有重要的影响,社会惰性与职业效能相互影响,社会惰性会降低职业效能,而职业效能的衰减也会进一步加剧教师职业效能的作用。
我国农村教师社会惰性普遍存在,且造成教师职业效能低。 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惰性的现象普遍存在于社会各种类型的群体、团队和社会组织中,其结果表现为降低群体凝聚力、影响个体和群体的工作效率、阻碍群体目标的实现。 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日益复杂和扩大的今天,对广泛存在于社会不同团体和组织中的社会惰性现象和个体的行为进行管理,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社会惰性行为已成为每个管理者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考查可以得出,脱离社会的单个个体是无法独立生存的,更谈不上发展。 在自然界的动植物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协作或合作的现象,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人、人与社会合作的历史。 然而,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是具有高级思维的,理智性是其区别其他动物的主要特征之一。合作或协作并非人类的本能,乃是人类在发展历史中逐渐形成的权衡各种利弊之后做出的理性选择,是思考后的产物。 在实际的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社会成员的努力程度和贡献会随着团队成员数量的增加而减少的现象。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 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社会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社会惰性。
应用社会惰性理论研究学校教师群体是指学校教师群体成员在从事趋向共同目标活动中出现的努力程度和平均贡献随着群体成员增加而减少的现象。 本文主要从资源保存理论、激励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和社会影响理论分析我国农村教师职业效能社会惰性的现状。
(一)资源保存理论
资源保存理论是1989 年由Hobfoll 修改提出的一种理论。 该理论最基本的假设是“个体具有努力保存和维持他们认为重要的资源的强烈动机,而这些资源受到损失或者具有损失的潜在风险对于个体来说都是一种威胁”[2]。 资源保存理论中所指的资源包括实物、条件、个人和能量资源,并延伸出两个原则和三个推论。 两个原则即丧失和增值螺旋原则。 丧失螺旋原则是资源较为缺乏的个体在资源损失时面临更大的压力;增值螺旋原则是拥有资源的个体不但能够保持自身资源,还能使资源增值。 三个推论即资源保持的首要性、次要性和创增性。
按照资源保存理论,教育组织中的每一个教师都隶属于社会组织协作系统的教育组织,并从组织中获取各种资源,他们的教育理想、教育信念、个人能力、专业发展意愿的保存,会随着群体成员的增大、自身的努力程度和平均贡献增大。
(二)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属于管理心理学的范畴,其理论的形成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主要包括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奥尔德菲的ERG 理论、亚当斯的社会公平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等等。 其主要的观点集中于个体心理、行为与团体、组织活动的效率效益有关。
鉴于社会惰性现象在农村学校教师群体中的持续存在这一事实,经典激励理论的出发点就是要消除农村学校教师群体社会性惰化的存在。教师个体工作行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直接影响个人在活动中的行为效率,最终影响团体的整体效率和效益。
(三)群体动力学理论
群体动力学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提出的理论。 勒温认为社会就是具有一定目标的社会协作系统,是由不同的群体构成的,不同的社会群体又是由不同的个体构成。 群体动力学理论注重的是系统的整体效益和群体收益,但是这种整体效益的实现又是和个体的工作态度密切相关。 同时,勒温把个人在群体中的活动分为两种,即主动型和被动型。
众所周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依靠的是多所学校、多个教师协同努力的结果,这正是群体动力学理论的实践结果。 社会群体发展的程度和个体的努力是密切相关的,反之亦然,即教师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主动行为,社会惰性的现象会逐渐减少。
(四)社会影响理论
社会影响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Asch)提出的。 他认为社会影响包括三个方面:从众、顺从和服从。 从众、顺从和服从都是社会个体心理在行为方面的体现。 从众是社会公众转变自身的行为,以期使自己和他人的相似程度加强,以便于和同行和领导保持一致。 顺从是社会个体遵照他人的指示和要求来完成或实现某个工作目标,尽管这件事是他自己不愿意去做的。 如果不能完成或遵照指示,可能会导致社会惩罚。 服从是社会个体对于来自于上级的一个权威的命令而必须绝对的、无条件的接受,社会个体作为执行上级命令的工具。
社会影响理论的观点在实际的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中都是有所体现的,有多少个教师就有多少种教师个性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克服从众的心理状态,根据情况进行理性思考,做出正确理性的判断,可以减少盲目攀比,在群体活动中提高效率。
二、当前农村教师社会惰性的表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农村教师社会惰性的表现现状
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现有各级各类专任教师1880.36 万人[3]。 2022 年全国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为81.02%,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为76.01%[4]。 农村基础教育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水平和教育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有历史遗留的原因,也有现代社会发展的弊端影响。 但是,农村教育的根源仍然在于农村学校及农村教师。
农村教师在倍受关注的农村弱势群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其尽职状况在农村学生的成长发展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但是,在经济和教育相对闭塞的农村,农村教师存在专业知识缺乏、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师者教人先教己”,教师自身缺乏专业情怀、专业教书育人的能力,则很难最优化地做到教师尽职。 通过与农村教师的实际接触发现,农村学校教师流失严重,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一位教师会同时教授不同年级的不同科目,这对教师的尽职造成严峻挑战。
农村学校由于教师数量以及学科教师缺乏,导致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难以得到保障,农村教师在教育的道路上举步维艰[5]。 但是,农村教师人数足够的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又是如何呢? 只要教师的数量足够,教育教学的质量一定较好的命题在农村学校是值得怀疑的,从查阅相关资料中可见一斑。 农村学校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农村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 很多农村学校的教师数量严重短缺,且年龄较大的老教师较多,负重砥行,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并且农村教师的职业效能是影响教师社会惰性的中介作用。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冲击,使农村小学教师变成了面临生存窘迫的群体。 但这并不妨碍大量农村一线教育工作者在三尺讲台上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贡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努力点燃孩子们生命的光芒。 但由于农村中老年教师专业化发展不足,其信息技术素质差、教研能力低,严重地阻碍了这部分教师的尽职,使得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教育手段落后。 在提倡终身教育的今天,中老年的农村教师不管腹中有无诗书,都是一用就是数十年,即便再敬业的精神也不能弥补自身专业上的短板。学校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任寄托于年轻的教师,在报酬一致的情况下,许多年轻教师工作热情度逐渐下降。 长此以往,这种日益走向“衰亡”的学校教师的工作精神状态,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发展。
在教师数量得以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的情况下,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的原因、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因素、保障教师较高职业理想的持续化,以及提高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愿望等问题将是学校的当务之急。
(二)当前农村教师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教师职业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和信念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理想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信念是人们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意志和定力。 理想崇高,才能坚定信念;信念坚定,才能坚守理想。”[6]不管教师身在何处,都要始终坚持教师的理想信念,然而农村有些教师并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农村教师喜欢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喜欢慢节奏教学,教师的工作效能低,学习动机水平低,不喜欢挑战自我。 其一,农村教师缺乏能力的提升,以生源为借口,不去更新知识储备、教学理念,不去提高教学能力。 其二,农村地区的教师参加培训的意愿不高,是因为他们没有专业发展的期望,而且他们的生活方式过于舒适,因此缺乏追求自己人生目标、缺乏前进的意志和定力。 其三,部分农村教师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还不足,虽然选择了教师职业,但是对教师岗位的适应与发展还没有做到充分的准备[7]。
2.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当前,农村地区依然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体现在隶属于教育组织中的农村学校和农村教师在本就不够丰富的教育资源中获得自身的资源相对不足,而且不同地区的农村教师所获取的资源数量和类型也不尽相同,从而导致教师教学中内驱力不足,影响教师的工作效能。 其一,农村教师师资结构不合理,农村教师数量相对较少,紧密的教学安排,身兼多职,学习时间少,导致农村教师整体专业素质不高。 因此,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教师的职业效能。 其二,农村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教学条件、工作环境、工资待遇都不如乡镇或者城市的资源配置,优秀的教师都愿意到资源配置好的地方教学,这不利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提升。 其三,稍微偏远地区学校规模小,缺少专业的学科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缺少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师的职业动机、影响教学效率。
3.农村教师的团体合作能力较低
农村教师在群体协作中表现出强大的专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师群体的职业效能感[8]。 萧伯纳指出,“一个苹果跟一个苹果交换,得到的是一个;一个思想跟一个思想交换,得到的是两个,甚至更多。”但是农村教师缺乏这种意识,导致不能将教师的工作效能发挥到最大。 其一,农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团体成员不足、师资缺乏。 年龄分布不均等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直接导致教学质量低。 其二,合作意识的缺失,初为教师时积极向上,喜欢相互交流学习,但是有的教师职业倦怠,缺乏团体合作的意识,因此会导致教师的团体合作效能低下。 其三,缺乏师师、校校之间的合作学习,无论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都应该积极地与同事密切合作,做到取长补短,创建教研共同体,随时互相碰撞交流,相互成长。
4.农村教师专业性发展意识不足
农村教师面对严峻的教学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挑战,经常会出现专业发展惰性,如进取心不强,不求发展,不求进取,缺乏课外自我学习的主动性[9]。 其一,专业理念落后,将成绩看的太重,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教师自身的提高也不可松懈,要做到与时俱进,好的教师才能教好的学生。 其二,专业水平低,有的农村教师为非师范生,职前没有进行专业培训,缺乏小学教育的专业背景。 同时,农村教师的管理方式松散,教师个人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要求低,不愿去挑战自己。 其三,自我发展意识观念淡薄,意识中存在着一种自己已经就业了,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对自己担任这份职业具有充分的信心,同时产生一种惰性,一直保持原有状态的心理倾向[10]。
三、社会惰性理论下农村学校教师工作效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社会惰性理论的相关理论模型及其在学校中的适应性研究的理论分析,可以发现社会惰性在个体行为方面的产生有其复杂的心理根源。
(一)个体任务特征影响农村学校教师工作效能
个体所从事任务的特征会影响个体完成任务的意愿、态度、付出以及积极性和主动性,个体在实践过程中都会对实践对象产生心理偏好是经过了科学研究证明的。 当前,学校教师的大量工作需要在协作的方式下完成,个体单个实践的行为已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校教师群体合作状态下,教师个体在任务目标实现过程中表现出其努力水平最低;其次是个人组,个体只有任务的重要性与个体的主体实践性高相关、任务目标实现后根据预先评估个体贡献的大小和实际贡献量的高低获得报酬时,社会惰性的影响最小。 因此,应该在学校教师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其个体对群体任务目标实现所做行为付出的多少来使其获得相应的报酬,这也体现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思想,且有利于个体积极性的进一步发挥。
(二)个人特征影响农村学校教师工作效能
农村教师个体个人特征,如农村教师的年龄、性别、所处时代与文化等方面也会影响教师社会惰性。 一般来讲,年龄较大的农村教师会由于自身积累的经验较为丰富而生成了克服惰性的模式;农村男女教师的惰性高低会随社会发展的不同而不同;农村教师所在的社会发展状况与所处的文化与其社会惰性密切相关。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个人主义和市场经济观念至上,影响到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也最终影响到农村教师的社会惰性的滋生和膨胀。 因此,必须强化农村教师的国家、民族和社会、集体主义观念,强化国家、社会及个人的团体目标意识,从而弱化农村教师的社会惰性带来的后果。 除此之外,农村教师不坚定的理想信念、低自我效能感和低自尊、自我阻碍等都会影响其社会惰性思想及行为的发生。
(三)群体变量影响农村学校教师工作效能
以库尔特·卢因为代表的团体力学理论认为,团队的规模越大,个人努力的可衡量性越模糊,个人的协作意愿越低,社会惰化现象越严重。国家撤点并校政策实施后造成许多农村学校学生人数爆满,大班额的现象在农村学校层出不穷。 且在规模较大的农村学校,由于学校与学校之间以及校内之间竞争的趋势加剧,造成农村教师的合作意愿普遍较低。 “个人自守三分田”的现象较为普遍。 此外,散布于农村周围的农村教学点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总结已有的研究结论后发现,农村学校教师群体规模大小、农村教师群体凝聚力、农村教师团体效能感、农村性别比例、农村教师群体能力、农村教师团队业绩、农村教师所处的环境与文化、农村教师团队管理状况等几个方面均会影响其社会惰性。
四、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工作效能的建议
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不断的更新,否则会被时代抛弃,新时代教师工作的内涵,就是教书与育人并举,专业与人生共长[11]。 在当今信息智能化时代,教师时常要有落伍的紧迫感,因此,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工作效能感至关重要。
(一)锤炼专业技能,做好按劳分配
在资源获取过程中不同的教师个体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和行为。 根据资源保存理论,农村教师在维持和获取实物、条件、个人和能量资源过程中所实际获得的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农村教师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以及教师群体的不良言行,最终影响到农村教师的职业动机、职业过程及结果。 在实践中表现为农村教师的职业理想、信念、职业动机、职业情感以及农村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受阻,处于较低的状况而表现出社会惰性。
首先,明确团体与个人的关系,教师个人的发展与教师群体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只有每个教师都付出,团体的合力才会变强。 教师集体效能对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直接影响,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的强弱必然受到集体效能感的影响[12]。其次,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团队内部营造出公平氛围时,团队成员更愿意与其他成员合作并产生积极的协同效应,有助于提高团队效能,促使团队偏好于创造力相关活动,最终提高团队创造力[13]。 最后,明确团队的职业理想,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文化素养,做到在群体动力的带动下,调动教师群体的活力,增强职业效能感,推动农村教学的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二)鼓励、吸引优秀教师,优化教师结构
在激励理论的引导下,通过物质的、精神的、情感的、信息的、榜样的激励方式,为农村教师提供各种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条件支持,来激发农村教师群体及个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实现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确保农村学校学生能够获得和享受和城市同样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从而促进农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农村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政府都应当及时帮助教师们解决后顾之忧,体现教师的个人价值,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克服各种困难,尤其自身的惰性,相互学习,反省自己,初入教师行业,生源、环境、氛围,都会影响自我效能感。 其次,控制团队成员数量,数量应当适中,不宜过少,也不宜过多。 过少不宜产生大智慧,过多则加大分歧,造成个人任务不明确,容易产生惰性,影响团队的效能感。 最后,降低教师群体之间的性别比例,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比如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等让男教师愿意主动去从教,这样可以在教师群体之间锦上添花,男教师和女教师之间优势互补,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一定的作用。
(三)强化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树立教师职业信念
这种社会影响理论在教师群体和个体中都广泛存在,尤其在农村学校教师群体和个体中更为突出。 在当前看来,从众心理的影响弊大于利。 多少本身可以成为优秀的农村教师在从众的心理支配下“泯然众人矣”,迷失了自我。 农村教师的顺从和服从一直都是交织在一起的,墨守成规,循规蹈矩,按部就班都是其心理和行为的表现。 顺从和服从的最终结果表现为教师队伍缺失生机和活力,一切惟命是从,丧失自我的个性,尤其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首先,完善团队之间的管理模式,有效的团队管理才能更好的发挥组织效能,教师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政府、家长、学校应该协同育人,互相配合,让教师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教师只有经历不断地培训、学习、反思,才能向前推进。 其次,提高教师的群体凝聚力,凝聚力对教师的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应该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奖励制度体现在教师团队的协作中,激励作为群体的动力,这样教师与群体、教师与教师之间也会紧密联系起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职业效能感。 最后,改变农村教师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农村教师的年龄多数老化,输送新教师的速度慢、岗位紧张、人数较少,并且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较少,大部分教师为本科、专科和成人本科。 要改变农村教师年龄老化和低学历的情况,增多农村高学历教师的数量,提倡教师的个性多样化发展。
(四)提高群体合作机会,落实自我完善
按照群体动力学理论的观点,存在于农村学校教师群体中的工作效益直接取决于教师个体工作的主动或被动。 在被动这一方面,群体动力学理论和社会影响理论有其相似的一面,都表现为服从,被动。 农村学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对不足直接导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长期处于低水平,加之农村教师个体和学校领导关系紧张,就会加剧这种结果的扩大。 因此,如何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态度是应该关注的焦点之一。
首先,农村教师需要做到终身学习,教育并不是让人取缔“出席”教育的场合,他必须是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当中,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的持续发展,为了人的自我实现[14]。 要在教育的底层中发挥教师最大的价值,在共同备课过程中不依赖参考书,认真备课,体现创造性,展现个性,不断提升自己。 其次,提高教师之间的科研动力,改善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增强农村教师的教学幸福感,在科研合作的过程中锤炼自我。 最后,改善农村教学环境。教师对乡村学校工作环境的满意度低于对职业的满意度[15],积极倡导与协助农村学校创建舒适的学习环境,能够帮助农村教师提高自我效能感。
总之,教师职业效能感是影响教师工作状态及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改善农村教师的发展问题,最终实现年轻教师、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的好”。 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对完成任务更有信心,更相信自己的努力会得到更高的价值回报[16],因此提高农村教师的职业效能刻不容缓,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需要一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对工作认真,对学生负责,明确自己作为一名农村教师的价值所在,实现自我价值,增强职业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