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民党会议上的毛泽东

2024-01-02■卢

党史博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党部中常会国民党

■卢 毅

在1923年6月召开的中共三大上,毛泽东被选入五人中央局(相当于后来的政治局),职务是中央局秘书。根据规定,“秘书负本党内外文书及通信及开会之责任,并管理本党文件。本党一切函件须由委员长及秘书签字”。这是毛泽东首次进入中共中央领导层。中共三大同时决定采取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帮助国民党改组,因此毛泽东加入了国民党。此后直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他在国民党内担任了一系列重要职务,在许多会议上表现活跃、大放异彩,充分展现了其出色的政治智慧。

在国民党一大上崭露头角

1923年12月25日,由于国民党一大即将召开,中共中央发出通告指出,“此时国民党之改组已著著进行,颇有振作之希望”,要求全党同志积极参加国民党的改组工作,并部署了具体方案:“吾党在此次国民党大会代表中,希望每省至少当选一人,望各区会与地方会预商当选之同志,此同志必须政治头脑明晰且有口才者,方能在大会中纠正国民党旧的错误观念。”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被推选为湖南国民党地方组织代表。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图为中共三大的决议案及宣言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出席开幕式的165名代表中,共产党员有23人,毛泽东的座位是39号。会议期间,他被指定为国民党章程审查委员之一,并在会上多次发言,就组织国民政府、出版及宣传、设立研究会等问题发表意见,还针对国民党内的右派观点予以反击。

1月28日,国民党代表方瑞麟突然要求在党章中增加一条“本党党员不得加入他党”的条款,其目的是反对共产党员“跨党”。这一主张提出后,有不少人附议。中共方面对此早有预案准备,在25日的党团会议上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李大钊当时就表示:“我们最好公开表明我们的态度,表明我们的真正面目,阐明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加入国民党。某些最老的国民党员现在认为,我们加入国民党是要利用他们的经费干自己的事情,是要抢他们的饭碗,占他们的位置。”毛泽东接话说:“正因为如此,我们应当说明,我们加入国民党是为有所贡献于国民党,而不是向他们索取什么。”李大钊又说:“显然,他们是有这样一种心理,他们入党时,在于靠党升官发财,或者还要得到别的什么东西。他们以自己的这种心理来揣测我们”,“我们可用共产党人名义发表一项声明,说明我们是怎样加入国民党的”。毛泽东表示:“我同意李的意见。”

正是因为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方瑞麟对“跨党”提出异议时,李大钊立即代表中国共产党发言,就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一事作了严肃和诚恳的解释。他的声明赢得了绝大多数代表的赞同,汪精卫、廖仲恺、胡汉民均表示理解和支持,“会场情势几乎顿时逆转”。在这种有利于国共合作的气氛下,毛泽东乘势提议“停止讨论,即付表决”。方瑞麟的提案很快被否决。会议通过《中国国民党章程》,确认了孙中山提出的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原则。在这场斗争中,毛泽东与李大钊配合默契,发挥了很好的助攻作用。他对会场气氛和提议时机的把握亦堪称精彩。

1月29日,大会在讨论黄季陆提出的“请采比例选举制为大会政纲之一”议案时又发生了激烈争论。所谓“比例选举制”,是套用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根据各党派所得选票在选票总数中的比例,来分配中央委员的名额。毛泽东看到这个议案的要害,是要保护当时在国民党内占少数的右派的地位,因此当场反驳:“现时比例选举制系少数党所运动出来的结果。本党为革命党,凡利于革命的可采用,有害于革命的即应摈弃。比例制有害于革命党,因少数人当选即有力量可以破坏革命事业,是予少数派以机会也。本席根本反对本案,以为不能讨论,不能表决。”他还指出:“比例选举制虽为社会党所赞成,但当其未成功时固是如此,若成功后即不尽然。此制很有害于革命之本身,盖以自由给与反对党,革命事业便十分危险。”这个发言一针见血地点明国民党右派的企图及其对革命的危害,获得多数代表的认可,使该提案未获通过。

毛泽东在会上的表现,受到孙中山和一些国民党人士的赏识和注意。据参加会议的张国焘回忆:“在这次的大会上,两个刚加入国民党的青年共产党员毛泽东与李立三发言最多……据我的观察,许多老国民党员大都以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们两人,似乎有‘哪里来的这两个年轻陌生人?意见何如此之多?’的疑问,少数老国民党员又似乎在欣赏他们这样的青年精神。散会后,汪精卫曾走过来向我说:‘究竟五四运动中的青年不错,你看他们发言多踊跃,态度多积极!’”30日,孙中山根据大家推选的结果,拟了一份包括25名中央执行委员和17名候补执行委员在内的名单交付大会表决,其中就有毛泽东。他很顺利地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出席国民党中央党部、上海执行部、中宣部等会议

国民党一大闭幕后,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监察委员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成立国民党中央党部,并派遣中央执行委员分赴上海、北京、汉口等特别区组织执行部,指导和监督当地党务。毛泽东被派到上海执行部。临行前,孙中山于1924年2月9日主持召开国民党中央党部第四次会议,讨论十项提案,其中毛泽东便提出了四项,都是有关各地党部工作的。他认为赴任前必须首先明确有关事项:(一)重要市县党部及区党部宜有经费补助,“经费断不宜只用于中央与省之两个高级党部(空洞的党部)。市县党部区党部之二级(实在的党部)非补助经费必无办法必难发展”,“而市县党部及区党部为本党指挥党员行动最扼要的机关,若这两级党部没有力量,必至全党失了力量”。(二)本年内各省省党部宜兼理所在地之市党部,中央及各地执行部宜兼理所在地之特别区党部。(三)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各地执行部实际组织时,应注意事实上之需要,“宜以全力发展下级党部,不宜将党里人才尽聚在最高党部”,“中央及各执行部到实际组织时宜看事实上的需要”。(四)本年内地方组织宜分别轻重缓急,定一计划。上述四案,除第二项外,其余三项都由会议提交预算委员会审查或交中央执委会参考。

中国共产党人帮助国民党各级党部进行改组。图为1924年5月,国民党上海执行部部分成员合影。其中有共产党员毛泽东(后排左二)、恽代英(后排右三)、邓中夏(前排左一)、向警予(前排右一)、王荷波(中排左五)等

会后,毛泽东于2月中旬从广州到上海,参加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实际工作。2月25日,毛泽东出席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第一次执行委员会会议,并作记录。会议宣布正式成立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管辖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和上海等地党务,毛泽东任组织部秘书兼文书科代理主任。3月6日,毛泽东出席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第二次执行委员会会议,并作记录。会议决定,以平民教育运动为目前着手的一般工作,组织平民教育运动委员会并主持这项工作。13日,毛泽东出席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第三次执行委员会会议。会议决定黄埔军校招生事项,并决定印传单、出特刊悼念列宁。20日,毛泽东出席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第四次执行委员会会议,并作记录。会议讨论在上海大学设立“现代政治班”,以及召集区党部、区分部执行委员解释国民党宣言及章程等问题。3月期间,他还负责黄埔军校上海地区考生复试工作。可以看出,毛泽东在上海执行部的工作是非常忙碌的,涉及的工作也是方方面面。同时,他还承担当时在上海的中共中央秘书一职,协助陈独秀发布了许多中共中央通告。

1924年底,毛泽东因工作过于劳累而患病,回湖南老家休养。1925年7月,他在韶山成立国民党第七区党部,并任常务委员,多次召集国民党区党部会议,讨论党务、反对帝国主义、乡村教育等问题。8月,他组织农民开展“平粜阻禁”斗争,遭到湖南军阀赵恒惕的追捕,只好离开韶山去长沙。该年9月他到广州后,正值国民党开始筹备二大,重要议案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由汪精卫、毛泽东等人负责起草宣传问题议案。10月5日,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又以政府事繁,不能兼任宣传部部长职务,向国民党中央党部常务会议推荐毛泽东代理宣传部长,获得通过。

1925年,毛泽东在广州

10月7日,毛泽东到国民党中宣部就职,召开宣传部第一次部务会议。会议讨论了宣传计划和编纂事宜,决定先组织专人对国内外已出版的各种中外文报刊和工农商学各界“知识之发达次第程序”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查,然后做出宣传、编纂计划。会议还决定请中央执行委员会通告各地,以后凡散发各种传单和出版各种报刊有关党义者,均要先交宣传部审查。14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宣部第二次部务会议。会议决定,党的各种宣传品先发各高级党部,再转发下级党部及党员,以资普遍。同时决定调查海外、国内、省内、市内党员人数及各该地学校、工团、军队、图书馆、阅报社及其他公私团体,以便分发宣传品。

对国民党右派的批判

1925年3月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右派分裂活动加剧,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所谓的“中派”,更具有迷惑性。毛泽东对此保持了高度警醒。10月20日至27日,由国民党中央执委会直接筹备的国民党广东省党部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为《广东省党部代表大会日刊》 撰写了发刊词。26日,代表大会通过他参加起草的大会宣言。宣言指出,五卅运动之后,革命与反革命两大势力对垒激斗的情形,实为历史所仅见。宣言号召广东人民、全国人民联合起来,站在国民党领导下的革命战线,团结革命战线上的一切势力,向反革命战线进攻。27日,毛泽东出席闭幕会并发表演说,指出:关于中间派问题非常重要,在国民党二大快要召开的时候,更有指出讨论的必要;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证明,一向自命为中间派的人,都成了帝国主义、军阀的走狗,完全成了反革命派。“中间派在中间是不能立足的”,“只有革命的理论策略,才是我们党的理论策略”。

11月12日,国民党中央执委会第一百一十九次会议决定成立国民党二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毛泽东被推选为五人委员之一。

11月23日,邹鲁、谢持等人在北京西山非法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史称“西山会议”。27日,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汪精卫等10人和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毛泽东等5人联名通电全国各级党部,指出在北京西山召开的所谓中央全会为非法。通电说:根据三中全会决议,全国代表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须在广州开会,无论何人不得违反决议”。并警告“西山会议派”须尊重决议,“勿持异端,致生纠纷”。同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监察委员、各部部长第一百二十三次联席会议推定毛泽东起草中央通告,将国民党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在广州召集四中全会的决议以及此项决议延缓执行的经过详情,告海内外各级党部。这次会议还通过了毛泽东以代理宣传部长名义提出的《中国国民党之反奉战争宣传大纲》。

12月4日,毛泽东出席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监察委员、各部部长第一百二十五次联席会议。会议通过他起草的《中国国民党对全国及海外全体党员解释革命策略之通告》。通告严厉批评了“西山会议派”,指出其反对联俄容共、分裂国民党、离间各阶级联合战线是叛党行为,并表示:“若吾党之革命策略不出于联合苏俄,不以占大多数之农工阶级为基础,不容纳主张农工利益的共产派分子,则革命势力陷于孤立,革命将不能成功。”11日,毛泽东出席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监察委员、各部部长第一百二十六次联席会议。会议就“西山会议派”冒用中央执委会名义开除中央执委、候补执委中的共产党员党籍一事,作出决议:“此种会议,违法无效。”会议还对上海《民国日报》 擅自发表拥护“西山会议”的言论问题,决定交中央宣传部部长审查,并拟具处置办法。

参加国民党二大

1926年1月1日至20日,国民党二大在广州召开。毛泽东以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的身份出席,座位是15号。1月8日,毛泽东代表宣传部在会上作宣传报告。报告总结了宣传部两年来在办报、图画及口头宣传、重要事件宣传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指出群众对改组后的国民党的宣言和政纲有了新认识,“反对帝国主义”“开国民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口号已深入人心,两年来在革命宣传和反革命宣传相对抗之中,革命宣传取攻势,反革命宣传取守势。“这种对抗攻守的现象,乃中国革命势力日益团结进取,而反革命势力日益动摇崩溃的结果。”16日,大会通过毛泽东参加起草的《关于宣传决议案》,提出:“宣传部应当是本党最活泼、最敏捷的机关”,“是汇集本党精神劳力,运用本党精神劳力,指导精神劳力,来实现本党政策的总机关”。

1月18日是毛泽东在国民党二大上最活跃的一天。该日,他代表宣传报告审查委员会向大会作审查报告。在讨论党章草案时,他又提出两项动议,一项是对“每星期举行总理纪念周一次”的规定,加但书一笔:“如有特别情形时得由该省党部许可,每两星期举行一次”;另一项是加“中央执行委员、监察委员,可以兼其他省党部执行委员、监察委员”一句。以上两项提议均被大会接受,写入国民党党章。

同日,在讨论中国国民党党务报告关于容纳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时,黄埔军校代表袁同畴横生枝节,说国民党内之所以发生两派纠纷,是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内从事党务活动而不肯公开的缘故,因此为根本解决两派纠纷,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应做到三点:(一)共产党员加入中国国民党时,声明自己是共产党。(二)共产党员,要将在国民党内的活动公开。(三)中国国民党党员加入共产党时,要得该地党部之许可。他还说:“以上三样办法如果办到,其纠纷将不解自解。”当时有不少人附议此案。这无疑是国民党一大时方瑞麟提案一幕的重演。

针对这一问题,毛泽东等与会的共产党员给予了有针对性的反驳。毛泽东说:这三个条件,我们都是不怕的,“先就第一点说:如果怕声明自己是共产主义者,也决不是真正共产党员了。但是共产党在中国还算是一个秘密组织,与俄国共产党执政可以公开活动情形不同。在中国共产党一日未能取得法律地位,是不能不秘密的。如在上海等地也要声明,便马上要受枪毙了。就第二点说,和第一点也相同,在共产党的友党中国国民党势力之下公开是可以的,但是他处也要公开,就马上要给人解散消灭,这便足以使国民革命中一部分力量受一个重大打击,也于国民革命前途是不利的。就第三点说,无论何党,党员出党入党应有绝对自由,实不必有若何的限制。”这一系列解释入情入理,得到很多代表的赞成。最后,袁同畴不得不表示:“本席可以收回前时的提议。”

1月19日,在大会讨论关于覃振、石瑛、茅祖权等人的处分问题时,毛泽东发言说,应将原案要求他们三人于一个月内声明脱离北京国民党同志俱乐部的期限改为两个月,因一则交通不便,一个月消息来往实不够;二则又使他们知道决议案慎重的真意;三则我们还且希望他们再走回革命之路。大会通过了这一修正案。

列席国民党中常会

在国民党二大上,毛泽东再次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26年1月22日至25日,毛泽东出席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选举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并决定在广州的中央执行委员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得出席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议,但无表决权。根据这一规定,毛泽东于2月1日列席国民党中常会第一次会议。会议任命周恩来、李富春、朱克靖分别为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2军、第3军副党代表。5日,国民党中常会第二次会议根据汪精卫提议,批准毛泽东继续代理宣传部长。会议还决定继续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并成立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农民运动委员会,以“研究农民运动之理论与实施计划之指导”。8日,毛泽东列席中常会第三次会议。他以中央宣传部的名义提出,宣传部以沈雁冰为秘书,萧楚女等一批共产党员为干事,获会议通过。

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北伐战争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图为部分政治工作人员在南昌的合影,其中有李富春(前右一)、朱克靖(前右二)、郭沫若(前右三)、林伯渠(后右四)、李一氓(后右五)

3月16日,毛泽东列席国民党中常会第十二次会议。宣传部提出的议案有:(一)北京孙文主义学会完全为少数“西山会议派”的反动分子所组织,建议中央通告各级党部,声明该会为反动派的团体。(二)广州孙文主义学会的章程应作修改,明确规定该会“受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之指导与监督”。该会“若为行动的团体,则有类于本党组织,易于落入单独及私人行动与组织之危险;若为研究的团体,则应受宣传部指导”。(三)上海《革命导报》 为伪中央机关报,应请中央通告各级党部“禁止流行”。以上议案均被会议通过。毛泽东还提议,由“中央嘉勉”对统一两广有功的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也获会议批准。

3月19日,毛泽东出席国民党中常会第十三次会议。会议讨论了农民运动讲习所问题,批准毛泽东任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30日,毛泽东出席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议任命高语罕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政治训练主任,强调目前各省农民运动应以全力注意将来革命军北伐经过之区域,如赣、鄂、直、鲁、豫诸省。以上提议均由会议通过或作出相应决定。

4月13日,毛泽东列席国民党中常会第二十次会议。毛泽东提出在上海开办党报的议案,获会议通过。16日,毛泽东列席国民党中常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有各部部长及中央监察委员参加的联席会议,相当于扩大会议)。会议听取邓泽如关于在南京举行孙中山陵墓奠基典礼时反动分子捣乱情形的报告后,决定由邓泽如、毛泽东等人进行审查,议定办法,提交下次会议讨论。23日,在国民党中常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毛泽东等人提出关于处理南京陵墓事件中反动分子的审查报告,建议中常会作出训令,“全体党员不得认反动分子为党员,并不准加入各地未经本会批准擅自设立之孙文主义学会”。

4月27日,毛泽东列席国民党中常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宣传部提出四项议案:(一)扩大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宣传于全国各地。(二)编印关于革命理论、策略、史事的丛书小册子。(三)在宣传部之下设宣传委员会,以讨论、计划全国宣传事项,并请指派汪精卫、毛泽东等七人为宣传委员会委员。会议决定:除第一项交政治委员会办理,其他各项均照准。

30日,毛泽东出席国民党中常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宣传部提出三项提案:(一)用中央执行委员会名义于“五一”节发表告工人、农民通电,并在广州发传单。(二)于“五四”“五七”纪念日中央发表通电。(三)请中央发起纪念“五卅”全国反帝国主义示威运动。会议决定:一、二两项通电由宣传部起草,第三项照办。

5月4日,毛泽东出席国民党中常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会议根据宣传部提议,通过编辑国民运动丛书办法,委任沈雁冰为驻沪编纂国民运动丛书干事。7日,毛泽东出席国民党中常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他临时动议,请令财政部自5月份起每月拨北伐特别宣传党费3000元。会议决议:由毛泽东拟出具体计划书后,再行决定。13日,毛泽东主持召开国民党中宣部所属宣传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通过宣传部所拟国民运动丛书书目(分5辑,共60种),决定再增加中国农民问题、中国职工运动、国际联盟等。

5月20日,毛泽东以代理宣传部长的名义向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报告三个多月来宣传部的工作。25日,国民党中常会召开第二十八次会议。根据二届二中全会“整理党务案”的规定,谭平山提出辞组织部部长和常务委员会秘书两职,毛泽东辞宣传部代理部长职务,林伯渠辞农民部部长、常务委员会秘书及中央财政委员三职。会议决议,以上三案留待下次会议讨论。28日,国民党中常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关于谭平山、毛泽东、林伯渠辞职问题案。此后,毛泽东将主要精力投入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工作中。

从以上毛泽东参加国民党中常会会议的情况来看,他代表宣传部提了不少议案并获通过,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曾任国民党中常会秘书的林伯渠在二届二中全会上作党务报告时评价说:有一件事可以乐观,就是本党在海内外的宣传工作很有进步,“本党在以前对于指导民众运动的宣传工作不很统一,现在说可以比较的统一”,在深入民众宣传反帝反军阀方面,“本党也都可以指导而有成效”。

出席国民党联席会议

1926年10月15日至28日,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中央执行委员和各省区市党部、海外党部代表联席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北伐取得相当胜利的情况下,为应对当前局势而召开的。会议主要讨论国民政府的发展、迁都、召开国民会议、国民党的最近政策等问题。23日,毛泽东在联席会议上提议,应“重订适合一般商人利益之商会法”。随后,他又联名提出《商民运动提案》,提案说:“我们应打倒者是买办阶级及帝国主义之走狗的资本家。中小商人同是被压迫阶级,应受本党保护。”这实际上体现了他主张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扩大国民革命基础的观点。

10月26日,国民党联席会议决定由主席团指定毛泽东等七人会同主席团起草全国联合会政纲。次日,大会通过此政纲。政纲提出了一些符合人民利益的基本要求,如“减轻佃农田租百分之二十五”,“遇饥荒时得免付田租”,“农民有设立农民协会之自由”,等等。在27日的会上,当宋子文、孙科提出在广东继续预征一年钱粮时,毛泽东发言说:“本党最重要之政策为农民政策,预征钱粮足使农民对本党发生怀疑,不如用公债一法取之于少数有钱人较为可行。”28日,他又说:“昨据宋部长说,预征钱粮不过仅收得二三百万元,何苦以此区区之数使数千万农民或大多数人民怀疑我们的决议案是不能实行呢。本席仍旧主张发行三百万殷实公债,向殷实商人募集。”会议僵持不下,决定交中央政治会议办理。这件事鲜明地反映了毛泽东站在农民一边的立场。

10月28日,在国民党联席会议最后一天,围绕联席会议的地位和权能、联席会议决议是否有效的问题发生了争论。由于丁惟汾突然对联席会议权能提出疑问,毛泽东发言说:“联席会议的性质,于开会时谭(延闿)主席已说得很清楚。今天丁同志忽然提出疑问,真是怪事”,“说联席会议没有地位,何以中央召集这个会议。今天来修正第一次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案,实际上的权能已经超过全国代表大会之上。所有联席会议的决议我看是完全有效,而且是不能再有人来加以修正的”。会议最后决定:“联席会议决议即须切实实行,只有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方有修正之权。”这就维护了联席会议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在毛泽东等人的努力下,这次联席会议始终由国民党左派与中共所主导,“完全为左倾空气包办”。孙科当时便说:“只要找于树德、毛泽东、恽代英、侯绍裘一疏通,会场中便没有问题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以来国民党内右派甚嚣尘上的局面。

参加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

随着北伐战争的进展,蒋介石军事独裁的倾向日益公开。1927年初,围绕迁都问题,蒋介石与武汉国民党中央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交锋。最后虽然以蒋的失败而告终,但分裂迹象越来越明显。为了用党权遏制蒋之军权,国民党于3月10日至17日在汉口召开二届三中全会。在3月7日的预备会议上,国民政府代理主席谭延闿提议稍迟几天,等蒋介石等人从南昌来武汉后再开会,遭到反对。毛泽东等人坚持如期开会。他明确表示:“大会则决定今日开,不能再展。”会议最后确定:8、9两日开提案审查会,10日正式开全体会议,届时无论蒋介石等是否到会,会议均按时举行。会议还通过毛泽东关于在大会期间南昌的中央政治会议停止开会,如有重大事故发生由大会主席团全权办理的提议。这就杜绝了蒋介石通过操纵中央政治会议做文章的可能。

3月10日,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开幕。由于应到会中央执行委员不足法定人数,会议多次递补毛泽东、邓演达等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有表决权。11日,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第二日会议改选中央常务委员会、政治委员会、军事委员会,改选国民政府委员、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和中央党部各部长。会议决定常务委员会、政治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不设主席,实际上撤销了蒋介石原先担任的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会议还通过毛泽东关于“国民政府委员名额与选举,由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的提议,改变过去国民政府委员由政治委员会或常务委员会推选的情况,更有利于提高党权。

3月15日,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第五日会议讨论邓演达、毛泽东等人提出的农民问题案和对农民宣言。毛泽东多次发言,提出在乡村应组织乡村自治机关,并采取委员制;祠产要收归公有,“祠产如不收归公有则对宗法社会不能与以大打击”。在讨论湖北省党部提出的惩治土豪劣绅条例时,他又说:“土豪劣绅,必须以革命手段处置之,必须有适应革命环境之法庭。最好由农民直接行动,和平办法是不能推倒土豪劣绅的。故亟应颁布此条例,以便推行各省。”这一主张得到会议批准。

3月16日,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第六日会议正式通过《对农民宣言》和《农民问题决议案》。《宣言》明确提出:革命需要一个农村的大变动,“使农村政权从土豪劣绅不法地主及一切反革命派手中,转移到农民的手中,在乡村中建设农民领导的民主的乡村自治机关”。而要推翻封建势力,“则农民得到武装实为重要条件之一。农民应有自卫的武装组织”。农民问题主要是贫农问题,“贫农问题的中心问题,就是一个土地问题”。因此,“本党决计拥护农民获得土地之争斗,至于使土地问题完全解决而后止”。《农民问题决议案》 还规定了十项具体措施。这些基本上都体现了毛泽东的观点。

1927年3月10日,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三次全体会议在汉口召开。图为与会人员合影,其中有毛泽东(二排右三)、林伯渠(二排右二)、恽代英(三排右四)、邓演达(三排右三)

3月17日,毛泽东出席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闭幕会。在讨论军事政治学校议案时,他提出:“黄埔学生皆党员,似不必有同志会之设立。凡同学会、同志会皆封建思想之递嬗,已不适宜于今日。故应规定军事政治学校及各分校不应有同学会、同志会设立之一条文。”该提议获得一致赞成。会议就此作出决定:“凡党立各学校不得有同志、同学、同乡会之设立。”这就防止了蒋介石利用他担任会长的黄埔同学会寻事生非。

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是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联合与右派斗争的一个胜利,但它又是不彻底的,仍保留了蒋介石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职务,为其后来反共留下了隐患。张国焘回忆:“国民党三中全会是武汉反蒋运动最精彩的一幕。可是,事情也并不可能仅凭会议解决,还须有实力作后盾。做漂亮文章似乎是武汉的特长,会议的决议案固然是多彩多姿,宣传工作也是做得有声有色,但不免空言多于实际。实力的不够充足和意志的分歧,都不是一时所能弥补的。因此,在三中全会以后,武汉方面就表现出力不从心的迹象了。”而正是由于意识到这个问题,毛泽东在会后立即全身心投入农民运动的实际工作中去,努力通过发动农民来壮大革命的力量。

出席国民党中央土地委员会会议

1927年4月2日,国民党第二届中常会第五次扩大会议决定由邓演达、徐谦、顾孟余、谭平山、毛泽东五人组成土地问题委员会,“由此会确定一个实行分给土地与农民的步骤”。此后,从4月8日至5月6日,土地委员会召开了两次委员会、五次扩大会、四次专门审查会,每次会议都讨论得十分热烈和详细。毛泽东在会上力陈己见,往往成为会议的中心发言人之一。

毛泽东提出,解决土地问题应先有一个纲领,内容包括:(一)解决土地问题的意义。(二)土地没收的标准和分配的方法,这是解决土地问题的中心问题。(三)农民以什么政权机关来没收和分配土地。(四)禁止买卖土地和土地国有问题。(五)征收地税问题。关于解决土地问题的意义,毛泽东提出六条:(一)解放农民,废除地主及一切压迫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此为本题的主要意义。(二)增加生产,解决农民的生活痛苦和改良土地。(三)保护革命,解决土地问题后即能够解决财政问题及士兵问题,“因农民要保护他们的土地,必勇敢作战”。(四)废除封建制。(五)发展中国工业。(六)提高文化。

而解决土地问题的核心,就是没收土地。毛泽东说:“所谓土地没收,就是不纳租,并无须别的办法。现在湘、鄂农民运动已经到了一个高潮,他们已经自动地不纳租了,自动地夺取政权了。中国土地问题的解决,应先有事实,然后再用法律去承认他就得了。”那怎么实施没收土地呢?毛泽东提出两个步骤:第一步实行“政治的没收”,也就是没收土豪劣绅、军阀等的土地,以乡、区土地委员会按人口重新分配;第二步实行“经济的没收”,即“自己不耕种而出租于他人的田,皆行没收”。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如湖南已经可以实行经济没收了,办法是不向地主交租。但不同地区要有不同要求,全国都实行经济的没收,则是空想。

会上的争议很大,最后决定将《解决土地问题决议草案》 等七项决议案呈报国民党中央核准,并说明:从目前政治形势和农民本身的力量来看,土地问题当前只能做到政治没收(部分没收),小地主及革命军人的土地都应加以保障,地主及佃农制度还不能完全消灭。至于解决土地问题的办法,中央只能规定一种原则,详细办法由各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解决。但就是这样一种不彻底的方案,也被国民党中央否决。汪精卫说:“解决土地问题,必定在全国统一之后,全国未统一,只能试办”,“土地问题决议草案,暂不发表,是很对的”。谭延闿也说:“现在不能讲分配,要讲分配,必惹起极大的纠纷。”这些分歧,实际上预示着国共合作的基础已不复存在。

毛泽东预感到风云即将突变,于是写下《菩萨蛮·黄鹤楼》 一词:“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后来,他曾解释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山雨欲来风满楼,形势果然迅速急转直下。随着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毛泽东也就从此抛下了国民党的旗帜,打出了共产党自己的旗帜。

猜你喜欢

党部中常会国民党
快过关了
澳“华人党部”引“分裂”质疑
趣话角度arccos
陈致中高雄找工作
忆和平改编国民党第16军第94师
国民党军曾大量使用过化学武器
国民党军“五大主力”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