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工艺技术探索

2024-01-02陈艺婷

福建茶叶 2023年4期
关键词:茶青青叶铁观音

陈艺婷

(安溪县茶业发展中心,福建 泉州 362400)

安溪铁观音的传统制作工艺十分独特、灵活。茶叶品质的优劣跟天、地、人三者紧密相联,不可缺一。安溪铁观音茶的制作技术很讲究,采摘时的天气也重要。应尽量选择天气晴朗采制,晒青会软化,昼夜温差较大,刮北风时,制作的茶叶品质最佳。土地也很关键,茶园土壤的PH值要适中,适应茶树生长的良好土壤为红黄凝土,茶园海拔在800m-1300m山坡上较优。安溪铁观音茶树品种要纯正,精心培育2-3年树龄的茶树才采下鲜叶,加上精湛的采制技术,制出的茶叶品质特佳。做青要灵活地掌握“看天做青”和“看青做青”。除天地人三者外,要有宽敞场所,青房要通风透气,又可封闭,有足够凉青架和竹筛,凉青架层级差15cm,竹筛规格直径110cm比较适用。晒青的地方应平坦,阳光充足。机械设备要齐全,摇青机转速在每分钟28转左右,杀青机最好是液化气机,包揉机、速包机、松包机等都要充足,兼上四个及时:采摘、晒青、摇青、杀青,才具备制作出优异品质的铁观音茶的基本条件。

1 安溪铁观音初制工艺流程

安溪铁观音初制全过程为:采摘→晒青→凉青→摇青→杀青→揉念→包揉→初烘→复包揉→复烘→定型→烘干[1]。主要分为五个阶段:采摘是品质形成的基础阶段;晒青是品质形成的初始阶段;摇青是“构色”“构香”“构味”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杀青是固定内质的重要阶段;揉烘是外型制作塑型阶段。

2 安溪铁观音加工过程主要技术要求和要点

2.1 采摘

采摘一年可分为四季,春、夏、暑、秋。采摘时间有条件的最佳在中午1:30-5:00,一般在上午露水干后方可开采。5月上旬开采春茶,春茶品质最好,产量也较高,约占年产量的40%;寒露前后开采秋茶,秋茶香气最浓,俗称“秋香”,产量约占30%。鲜叶采摘必须在嫩梢形成驻芽后,顶叶刚展开呈小开面或中开面时开采,采下二叶一芯、三叶一芯,做到不折断叶片,不压断叶尖,不带单叶,不带鱼叶和老梗,采摘超三叶以上,应去茎,把叶片摘下,留二叶一芯,以便制作上等外型,采下的鲜叶应注意保护,避免挤压、晒太阳,收集后的鲜叶要及时运回,或放於阴凉处,以免在茶山闷伤,降低品质。

主要技术要求和要点:早、午、晚青及不同品种、不同地带采摘的鲜叶要分开摊防、制作,不能混杂,否则品质就不相同,甚至糟透。

2.2 晒青

晒青有条件的用竹筛摊开,亦可选择水泥板披上防水布隔热,避免地面温度太高,损伤鲜叶。晴天傍晚在太阳下山前20min-30min晒青最适宜,看茶青的数量,多者一般在茶山运回后稍摊凉即晒青,尽量撒放均匀,晒青应掌握适当软化时收集,翻一次以70%软化或用手抓一把轻捏不会折断叶片时开始收青。此时经过晒青,鲜叶的水份蒸发后减重率在15%左右,晒青程度较合理。如20kg的鲜叶经晒青,重量减少了3.75kg,则减重率为18.75%,这个程度较佳。

阴天应尽量把茶青凉于通风处至稍软化,或通过室内加温使鲜叶适度萎凋后,方可开始摇青。

2.3 凉青

把茶青均匀地凉在竹筛上,竹筛上的茶青厚度不宜超过2cm,每个竹筛摊青量约0.5kg-0.75kg。

2.4 摇青

2.4.1 一摇。茶叶凉青后开始第一次摇青,“壮”茶叶多摇,“弱”茶叶少摇。把茶青装入摇青机竹笼,装6-7成满,摇动竹笼,使茶青滚动、摩擦,叶细胞部分受损,引起叶子多酚类化合物局部酶促氧化,可摇50-150转(机速28转/分),目的是促进青叶走水均匀。这时以鲜叶为基准,因水份蒸发青叶重量减少了1.25kg,则减重率为6.25%,较适度。

2.4.2 二摇。茶青发出轻微清香味时进入第二次摇青,转数比第一次增一倍,间隔时间约1.5-2h。目的是促进青叶转化继续走水。以鲜叶基准为依据,青叶重量又减少了1.5kg,减重率为7.5%,较适度。

2.4.3 三摇。青叶再次发出清香时进行第三次摇青,转数约比第一次增2倍,时间隔离为2-3h。目的是去水留香。此时青叶水分减少了1.55斤kg,减重率为7.75%,较适度。

2.4.4 四摇。第四次摇青,一般在凌晨2:30=3:00时进行,通常须摇至青叶发出一种果酸味为宜,约摇450-600转。待至青叶嗅不到青味且有稍微茶香时开始杀青,以鲜叶基准,水分减少了2.22kg,减重率11.12%。若去水不够,则应补摇,且只能轻摇。

2.5 杀青

杀青时,每次放进的数量不宜太多,通常一滚筒2.25-5kg最佳,炒出的颜色最绿。通过杀青,迅速制止酶促氧化作用,固定在做青阶段形成的色、香、味茶叶内质,蒸发较多水分,便于揉烘操作。杀青时的温度不宜太高或太低,一般控制在250℃左右,炒出来的质量较为理想。滚筒温度太高时(超过280℃以上),应先泼入适量的开水,让其滚筒温度降低并有水蒸气溢出,才把茶青放入,避免有烧焦味。青叶炒至熟时或听到沙沙声明显时即可出来,经揉捻机揉一次,或用包揉的茶巾布包起,摔4-5下,筛去红角碎沫,这样可提高汤色清澈度,并提高质量。炒好这个时候,以鲜叶基准,剩下的青叶重量为6.15kg,减重率18%。若火候炒至偏够时,应及时喷洒少许温水,用薄膜袋包起,让其水份湿匀后方开始制作;若火候稍不够时,应等茶叶没有热气,才进行揉制,以免闷黄,降低质量。

2.6 包揉、烘干

2.6.1 包揉。第一次包揉,期间数次翻拌至外型稍软润时及时松开,均匀摊在竹筛上,每个竹筛0.75kg,然后放入烘干机,进行初烘,初烘至不粘手又不燥,拿出烘箱摊凉后复包揉,期间数次翻拌,达到外型圆润紧结时松包,复烘暖,继续包揉期间数次翻拌,至需要的外型定型,半小时后再松开,再包揉至条索紧结、圆润、成豆粒形状,方为成型。包揉中间的翻拌速度越快越好,这样不会闷黄,外型乌润油亮。

2.6.2 烘焙。“低温慢烘”,可以促进茶叶香气清纯,韵味醇厚,外表色泽油亮,烘干至茶叶用手压会碎成粉沫为足干,进行摊凉,茶叶凉至正常温度时,即可收集装袋销售。此时成品茶叶重量3.075kg,相等于3.25kg茶青制作0.5kg成品毛茶。

以上为铁观音春季茶叶制作程序。

夏、暑茶制作程序与春茶相差不多,因夏暑天气温高,茶青应轻晒稍软化,少摇青,分三次摇转数计300-400转即可,尽量早炒。

秋茶制作程序相似春茶,秋季气温较高,接近晒青时间之前,事先把茶叶摊凉均匀于竹筛上,每个竹筛摊0.5-0.75kg,一次性搬至阳光充足的晒青埕,增加晒青的效果,晒青相对要早半个小时,中间要翻一次或二次,不要压伤茶青,以免降低质量。晒青程度待有50%软化时收集为佳。秋季茶叶较肥壮,可加长摇青时间,适当增加摇青转数,凉在架上的时间需要长些,一定要等到发轻微乳酸味方可杀青,这样才有秋香茶的浓香味,才能达到上乘质量。

空调制作,程序与常规制作相似,室温控制在18℃-20℃,茶山回来的茶青,可立即进入空调房,凉于架上,待时机晒青,晒青采用轻晒以50%软化收集较适宜。一般分为三次摇青,第一次80转,第二次150转,第三次250转,每次时间隔约2h左右。前二次凉青无条件的每个竹筛可暂摊1-1.5kg,第三次凉青适宜均匀至不相挤压,约每个竹筛摊0.5kg茶青,待至青叶萎卷且有果酸味时炒青为佳。空调制作与常规制作技术差别不很大,但在架上凉青时间最短的也需超过30h。杀青应十分讲究,不然会炒不够熟,带臭青味。多包揉,稍烘暖,包揉次数较多。空调制作的茶叶烘足干至关重要,以防茶叶质量降低或变质。

3 传统铁观音与现代制法铁观音的品质比较

根据试验表明,传统制法的铁观音茶中的水浸出物、黄酮、酚氨比值、可溶性固形物明显高于现代制法铁观音,香气较为突出,茶汤较浓,口感较好。常温下,贮存时间较长,品质相对不易下降。而现代制法的铁观音内氨基酸、多糖比传统较高,香气较为清香。滋味鲜爽口感比传统较为清淡,新的消费群体和年轻人较为喜好。贮藏时间较短,清香物质较易挥发,通常应放在冰箱里冷藏,运输较为不便[2]。

总之,除有精湛的制作技艺,还要有齐全的机械设备、场所,才能制作出品质优异的铁观音茶,就今日的茶叶市场而言,应以少胜出、以优取胜,才能真正提高铁观音品位,独特的铁观音韵,使其他品种无可替代。

随着商品社会大潮的掀起。飘香的安溪铁观音茶叶吸引着无数的爱好者,使它成为礼品、商品走入干家万户,递进大地的各个角落;茶叶文化节,茶业高峰会,更是弘扬了茶叶的飘香精神,展望未来,原本纯朴的国语参进了“OK”的赞美声,是它以茶叶之香赢得外国人的赞尝回应,值得洋人的热爱心声。同样,也给茶人脸上增添无比的光彩,铸就茶叶之香辉煌的明天。

猜你喜欢

茶青青叶铁观音
醇香美人茶加工技术
醇香美人茶加工技术
有一种好茶叫“铁观音 秋茶”
仓山
多级机采茶青分选机的设计与试验
木栅铁观音 百年闽台缘
仓山
仓山
访铁观音博物馆
福鼎:百位茶人同晒6万斤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