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赛视域下高校专创融合的深化与拓展研究
2024-01-02甘崇富朱怀森
甘崇富,梁 军,朱怀森
(桂林理工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b.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广西 桂林 541000)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强调了大学生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的重要意义,并针对现实问题,提出了要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办好“互联网+”大赛等多条指导意见。“专创融合”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1]“互联网+”大赛作为创新创业赛事中的“奥林匹克”,其连续举办已成为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赛事成果“产学研用”的重要实现途径。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专创融合教育的研究趋势逐年上升,研究主题集中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等领域。从已有研究来看,学术界普遍认为要坚持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制定适合两者学科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针对“互联网+”大赛等创新创业赛事影响下关于专创融合教育的思考较少,如何将“互联网+”大赛中的创新创业元素进行挖掘,使之与专创融合教育进行深度交融,进而构建专创融合教育的新思路、新形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难点和创新点。随着“互联网+”大赛举办形式和项目成果的不断丰富,也为专创融合教育带来了新的启发和机遇,高校应以“互联网+”大赛为载体,不断深化和拓展专创融合教育的育人模式和实践成果,服务社会经济提质增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实力”的时代新人。
一、专创融合深化的特点
(一)协同育人的深度化
“互联网+”大赛紧扣国家发展战略,面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目前已形成了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创新成果转换的长效机制。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出了具有创新思维与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大赛的成果输出,正是专创融合教育协同育人功效的深度彰显。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已然成为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学术界关于专创融合教育的育人模式研究已从最开始的学校育人深化为现如今的“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多方协同育人,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技能为主要方向,育人模式逐渐全面化、深度化,协同育人氛围浓厚,不再是学校单方面承担育人责任。完善的人才培养整合机制,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专创融合教育协同育人的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出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融合教育的转型化
专创融合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新理念,从最开始的形式结合到如今的实质融合,融合方式的不断迭代,使专创融合教育逐渐走向成熟。一开始,形式上的融合表现为专业知识中强行塞入创新创业知识,这样的融合碎片化,不成体系,无法与专业课程内容建立横向联系,[2]进而导致融合教育无法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专创融合教育要从形式结合走向实质融合。此后,专业教育从人才培养理念、课程建设、实践活动等方面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深度融合,以“互联网+”大赛为契机,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转型融合。2019年教育部文件指出专创融合教育模式是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重点。时至今日,专创融合教育在各高校已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融合教育模式,并不断与时代同行。
(三)互利互惠的一体化
专创融合教育的开展与“互联网+”大赛的举办,就如同吸铁石一般,将具有共同发展目标和相关工作需求的政府、企业、高校、师生紧密结合在了一起。一体化合作是专创融合教育的有效载体,高校教育为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支持,使得企业具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力。企业在为高校提供实践平台的同时,针对高校内的创新创业项目,有专业的技术人才给予指导、孵化。项目落地后,高校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实现多方共赢。如此一来,创新创业由个人行为进阶到多方参与、社会支持的层面,利用“互联网+”大赛平台,实现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双向人才输送,大赛成果最终落地并服务于社会,多方合力共同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二、专创融合深化的实践理路
(一)打造“专—创—思”三者合力的教育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升教育对象的道德素养水平,是人才培养的“基准点”。专业教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职业倾向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为主旨目标,决定了教育对象的成长方向和社会匹配性,是人才培养的“聚焦点”。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使教育对象具有创新思维、创业能力,为社会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是人才培养的“发散点”。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教育过程中也存在以灌输为主、教育对象兴趣不高等困境,使得单独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创新创业教育凭借着实践性强、教育形式多样等优势很好地弥补了上述缺陷,专业教育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加强了对专业的认同,促使教育对象由知识学习到能力兼备的升级强化,使融合教育具有完善的互动性、系统性、互补性。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者的融合将教育对象的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紧密围绕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新颖的育人功效,专创融合教育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丰富了其育人理念及教学内容。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很好地回应社会热点问题与实际需要,这对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尤其是面对“互联网+”大赛,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抓住社会热点,利用创新技术解决社会需要,将创业者的个人理想与时代需要紧密结合。因此,将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者相结合,对于构建三者合力的教育机制,具有突出的必要性,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巩固专业教育实践功能、丰富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功能的必要举措。桂林理工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文化教育、产业教育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努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为国家和地方发展输送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二)构建“政—企—校”多元协同的育人主体
“互联网+”大赛是协同教育的实践,也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实战性强,涉及面广,要求高校开展校企、校政协同育人,基于专业背景和行业市场重构教育场景,构建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生态。[3]目前,由于部分高校师资力量缺乏,相关创业实践平台配套短缺,传统的知识讲授模式对于极具实践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来说,不相匹配的教学方式弊端就愈加明显,且对应的人才孵化基地空间利用率低,挂牌工作室现象时有发生,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渠道受到限制。与此同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专业的企业家等创业技术人才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扶,导致创业项目难以与社会资源所对接。学校可以通过和政府、企业进行合作,将政府的创业帮扶、管理监督等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起来,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渠道,将企业的优势资源引入学校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及项目案例的教学中,建立共享共赢的育人体系,共同推进创新型人才的系统培养。
政府作为育人体系的“守护人”,承担着监督及维护的作用,可以为创业对象提供创业培训、政策帮扶等条件。企业是育人体系的“领跑人”,除了为创业对象提供指导帮扶外,还可将优秀的项目进行成果转化,提供金融支持。高校本身是育人体系的“陪跑人”,为政府、企业搭建人才链、产业链,并实现有机结合,促进优势循环。通过举办“金种子”训练营、专题讲座、创客沙龙、创意集市、匠人工坊等活动,实现全体学生100%覆盖。当然,育人体系的构建最终应实现“学校教、政府扶、企业帮”的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共同助力创新型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三)实现“优—益—新”三型融通的项目价值
“互联网+”大赛自创办以来,经过多年积累,已成为创新创业竞赛中的“奥林匹克”,受到社会各界及高校的高度重视。八届大赛参赛项目逐年上升,获奖项目紧紧围绕国家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等,利用先进技术与前沿动态,使国家、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得以解决。在获奖项目中,不乏优势强、技术新、社会受益程度高的创新项目,这类项目在前期得到了学校、政府和企业的高度关注,如果能获得相关单位的政策、资金支持,得以实施落地,那么这类与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项目将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
作为项目派出者的高校首先应加强对获奖项目的宣传和支持力度,在校园内形成“我敢闯、我会创”的浓厚创新创业氛围,以赛促教,鼓励更多的优秀项目产出,并对项目予以培训、指导帮扶,以获奖项目为案例,丰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此外,高校合作企业可以与获奖项目签订落地协议,利用企业优势,助力项目参与社会经济建设。桂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园作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使用面积达5 000 平方米,依托“六金”计划,坚持“企业走进来,项目走出去”,为“互联网+”“挑战杯”等赛事及其他科技竞赛的获奖项目提供优先入驻政策,并为此类项目提供专业的场所、导师、政策、资金扶持,在实现获奖项目产学研用转换方面不断探索。
三、“互联网+”大赛视域下高校专创融合的拓展
(一)“互联网+”大赛助推高校专创教育融合的变革
1.助推教学质量高效化
赛教融合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着力点,也是高校专创融合教育的切入点。“互联网+”大赛目前作为国内级别最高、范围最广、成果最多的创新创业赛事,已成为检验专创融合教育成果的重要平台。在“互联网+”大赛及省内高校项目成果的影响下,高校之间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关系,在双重压力下,高校不得不提升专创融合教育的质量,提升本校“互联网+”大赛成果输出,以此来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助推教学模式立体化
“互联网+”大赛是专创融合教育的源头活水,同时也是汹涌浪潮,不断“拍击”高校为专创融合教育提质增效。随着“互联网+”大赛的举办,专创融合教育更加注重实践性,由一开始的理论教学逐渐演变成为了实践教学,更加侧重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凸显专创融合教育的多元化。这就需要构建学科衔接、深度契合的专创融合教育体系,以此来打破学科间的阻隔,促进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并制定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
3.助推师资队伍多元化
教师队伍是专创融合教育的中坚力量,也是教育的主要执行者。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创业导师主要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兼职导师担任,可适当在校内开展“金导师”培养计划,鼓励具有创新思维的辅导员及思政教师加入创新创业导师行列,定期开展理论和实践的系统培训,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促进专创融合教育改革;同时,要为校外导师增设相应的德育培训,提升校外导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共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
4.助推激励政策协同化
根据“互联网+”大赛的激励措施,在综合考量项目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基础上,给予参赛对象及指导老师相应的激励政策。就学生而言,除了参赛过程中个人的成长收获之外,大赛还制定了相关的政策给予推免攻读研究生和相关评奖评优的优先资格,这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而言是极具激励性的。针对项目导师,除了入选省(区、市)创新创业导师库之外,对于课题申报、职称晋升等方面也有相关的奖励办法。由此可见以政策激励为前提,对于专创融合教育的变革具有积极的驱动作用。
(二)“互联网+”大赛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建设
第八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凭借其特殊性以及作为同期举办的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参赛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是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实践,是新时代青年艰苦奋斗的生动体现,可以被看作是全国范围内的一堂“有温度的思政课”。“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从思想政治教育及实践育人作为创新创业的落脚点,在实践的过程中增强青年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当代青年用创新创业服务乡村振兴。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遵循,而创新创业的终极目标,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课程作为教育的传播方式,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培养人的最直接手段。“青年筑梦红色之旅”活动更加关注将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相结合,在尊重并满足青年学生的个体需求的前提下,满足社会需求,关注青年学生潜能的发挥,激发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以“互联网+”大赛为载体和平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鼓励学生把创新创业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命运相融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
其次,以家国情怀、奉献精神、责任担当、工匠精神为核心要义的“互联网+”大赛精神应当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的全过程,注重创新创业环节中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从创业技能的教学培养过程中实现思政教育的深度契合,达到创业实务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5]利用“互联网+”大赛项目案例,实现更精准、更有效、可持续的思政教学,建设多元化的课程育人形式,借助校企联动教学,实现人才培养的点对点、面对面互动教学,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边界。
(三)“互联网+”大赛促进高校志愿服务体系的创新
“互联网+”大赛与高校志愿服务的重要目标之一均为实践育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育人”和“助人”是并驱而行的,在“助人”过程中实现“育人”,志愿服务与创新创业作为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的重要抓手,二者共同诠释了实践育人的丰富内涵。“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作为志愿服务与实践性兼具的赛事通道,是大学生用专业知识建设家乡、服务社会的检验平台。高校志愿服务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都是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磨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6]
一方面,“互联网+”大赛能促进高校志愿服务项目的创新。大赛项目的孕育,对于宣扬志愿精神、实现榜样引领、拓展育人形式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大赛成果的产出,对高校志愿服务项目有良好的驱动作用,不仅能促使高校志愿服务团队提升创新元素,更能促进高校志愿服务事业向长效化、规范化发展,搭建创新创业与志愿服务的构建路径,孕育具有创新思维和社会效益的志愿服务项目。此外,以比赛的形式鼓励高校大学生主动投入到奉献当中,在服务的过程中对项目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联动更多领域的发展,使得项目更加完善。同时也凭借“互联网+”大赛平台帮助大学生参与社会发展,增加实践育人功效。
另一方面,“互联网+”大赛能激发高校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作为一项全国范围内的创新创业盛典,除了参赛选手外,志愿者也成为了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互联网+”大赛省赛的承办单位一般为省内高校,比赛过程中的引导、讲解、物资、应急处理等工作均需规模化、质量化、专业化的志愿者协助完成。赛事承办的自豪感与大学生的主动奉献精神促使本校青年学生主动投身到赛事的志愿服务工作当中,为“互联网+”大赛的顺利举行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奉献与担当中实现自我价值。
随着“互联网+”大赛的持续举办,在发挥创新创业育人功能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得到了赛事委员会的肯定和认可。做好相关项目的支持和落地,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利用好“互联网+”大赛这一平台,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首选路径,也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各高校应在结合自身办学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专创融合教育理念,优化融合育人体系,联动多方合力优势,以专创融合教育为出发点,探索更深层次的融合教育模式,为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