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教学法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作用机理与实践理路

2024-01-02莫婉儿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党史教学法

莫婉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 5100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1]这对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提出了要求,为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后现代主义叙事学家伯格认为:“叙事即讲故事,而故事讲述的是人、动物、宇宙空间的异类生命、昆虫等身上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2]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运用叙事教学的方法,是把党史故事与党史学习的内容相结合,把党史故事作为教学手段,以故事作为基础,以说理为核心,在叙述过程中传递理想信仰。叙事教学法对开展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探究叙事教学法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作用机理及实践理路,有利于更好地把叙事教学法运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从而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

一、叙事教学法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蕴

叙事教学法是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具有叙事内容故事化、叙事方式交互性、叙事过程隐喻性的特点。相较于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而言,叙事教育有其自身优势,对于提升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探究叙事教学法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蕴,有利于找准叙事教学法在党史教学中的定位,促进叙事教学法优势的发挥,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

(一)叙事内容的故事化有利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的大众化

叙事教学,就是通过讲故事来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和活动。[3]首先,叙事内容的故事性有利于提高党史学习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讲故事是讲好思政课的重要途径,教学是一门艺术,注重借鉴艺术形式,把深刻道理寓于故事讲述之中。[4]提升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要求提高党史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相较于理论教育的理论灌输而言,叙事教育具有生动性。叙事教学法注重情境,把党史教学内容与党史故事相结合,以故事为基础,以说理为核心,在叙述过程中传递理想信念。党史故事具有鲜明的情境以及生动的故事情节,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党史叙事教学有利于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思维过程。唯物辩证法揭示人们的认知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是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最终获得真理性认识。叙事教学把党史故事作为教学手段,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小故事提升到哲理的高度,兼顾了理论阐释与感性直观认知。党史故事实现了学生对党史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是学生对党史认知的起点,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与思维过程。目前,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中存在着纯理论灌输,照本宣科,介绍历史事件,单薄的历史素材难以深化到抽象的程度,只是停留在党史认知程度,并没有促进知情意行的转化。教学形式单一,教育内容枯燥,使得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不高。再次,党史叙事教学有利于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接受。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是面向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叙事教学通过讲述党史故事,能让复杂抽象的党史知识转化为具体生动、通俗易懂的话语,有利于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听得懂也喜欢听,从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大众化。

(二)叙事方式的交互性有利于增强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获得感

学生在实践中才会有更高的获得感,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叙事教学主体的交互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叙事教学是一种对话式的活动,叙事的复杂性要求叙事主客体要对话交流。叙事教学法无论是教师作为叙事主体还是学生作为叙事主体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叙事主体时,通过叙述故事的形式讲党史,把学生带入故事情境,体会故事人物的心理,和故事中的主人公进行对话,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学生作为叙事主体时,学生自己通过查找资料,寻找党史故事,把故事通过各种形式叙述出来,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一般都是通过课堂理论灌输的形式开展,教学形式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缺乏参与感,进而影响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其次,多维叙事过程有利于增强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获得感。由于故事叙述形式具有灵活性,通过叙事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学习。如学生可以通过话剧表演、朗诵、歌唱、视频制作等形式叙述故事,全程参与到叙事过程中,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党史学习的获得感。此外,叙事的语言生动形象,叙事形式的丰富性,都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党史学习教育的参与感。

(三)叙事过程的隐喻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认同感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5]。叙事过程的隐喻性有利于更好地进行隐性教育。首先,叙事过程的非说教方式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党史叙事教学法是一种隐性渗透教育的教学方法,是把党史教学内容与党史故事相结合,在讲述党史故事的过程中,利用主人公的故事情节传递理想信念。反观目前高校党史教学中很多都是运用理论灌输的显性教育方式,一味不停地输出教学内容,不顾及学生的接受心理,这会造成学生的厌烦心理,导致党史教学效果不好。叙事教学法利用讲故事的形式,故事情节生动形象,迎合了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提高了学生对党史教学内容的接受度,增强了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其次,叙事教学有利于推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过程,提高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认同感。叙事教学法为党史知识的呈现及生动直观的历史情境再现提供了可能。通过对党史知识的阐释构建学生的党史认知,促进党史知识融合为学生的知识体系。通过党史故事情节的刻画再现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在讲述党史人物故事中传递理想信念,促进党史故事中的革命理想信念融合为学生的价值理念,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乃至科学的“三观”。叙事教学法通过推动学生知情意行的认知运动图式协同运转,提高学生对党史学习教育的认同感。

二、叙事教学法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作用机理

叙事教学法以讲故事的方式,迎合了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叙事教学法具有阐释性、情境性、渗透性的功能,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认知运动图式协同运转,叙事教学法在这一过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探究叙事教学法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作用机理,有利于促进叙事教学法独特优势的发挥。

(一)通过叙事的阐释性功能建构学生的党史认知

树立学生正确的党史观,首先要建构学生对党史的正确认知。叙事切合党史学科的特质,党史人物、党史事件、党史故事等史料都需要通过叙事来阐释与传播。党史叙事教学中对党史内容阐释的过程,也是学生对党史认知建构的过程。首先,在党史叙事内容层面建构学生正确的党史认知,一方面通过宏观叙事引导学生对党史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形成整体的知觉。中国共产党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可以进行叙事,党史内容体系庞大且丰富。在进行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时,先建构学生对党史的整体知觉,把握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另一方面,通过党史故事形式的微观叙事加深学生对党发展历程的印象和记忆。在建构了学生对党史的整体知觉之后,借助党史故事进行微观叙事。党史故事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党史的记忆,深化学生的情感,促进党史学习教育效果更加持久。其次,在党史叙事方法层面,党史叙事教学借助党史故事向学生阐释党史知识,一方面迎合了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党史故事可以把抽象的党史理论具体化,深入浅出,有利于更好地阐释党史内容,使党史理论教育通俗易懂,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再次,学生作为叙事主体,通过查找资料,借助党史故事来阐释自己对党史的感悟。一方面,学生查找资料的过程是党史知识输入的过程,也是学生建构党史认知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叙述自己对党史的感悟,是党史知识输出的过程,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党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通过叙事的情境性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

树立学生正确的党史观,要激发学生对党史的情感认同。学生对党史情感认同是学生对党的组织认同、价值认同的基础。叙事教学法为生动形象的历史情境再现提供了可能。首先,通过叙述党史故事情节,重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共情”力。党史叙事教学过程中,借助党史故事向学生刻画故事情节,再现历史情境,使学生置身其境,仿佛亲眼见证了历史,增强学生对党史的情感共鸣。其次,借助党史故事讲述历史与现实的意义关联,增强学生的“共在”感。如果只是单纯叙述别人的故事,很容易导致学生只是作为一个历史的旁观者或局外人的角色,很难把自己代入故事情节中,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因此,在叙述党史故事时通过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也化身为故事的“当事人”。例如,在讲述一百多年前五四青年为了追求真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不惜献出宝贵的年轻生命的故事时,可以联系学生自身实际,高校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又该如何肩负起新时代赋予青年的重任。这样的叙事把新时代青年与一百多年前的五四青年相比,让学生代入到故事情境中,形成“共在”感,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再次,通过实践互动,将短暂的“共享”情绪转化为长期的情感能量。党史叙事教学中,单纯地靠言语叙述故事,可能只会让学生产生短暂的情感共鸣,要想把学生短暂的“共享”情绪转化为长期的情感能量,还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党史叙事教学除了靠言语叙事再现历史情境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红色基地等教学场域,使学生置身人为优化的党史教学环境中。言语的理论加上外在历史场景的加持,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深化学生对党史的情感认同。

(三)通过叙事的渗透性功能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

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是培育学生正确党史观的核心。“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的未来。”[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7]。高校在意识形态阵地中承担着对青年群体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责任。[8]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中,很多思政老师单纯用理论灌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导致形成喊口号式教学,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叙事教学借助党史故事,进行隐性教育,在叙述故事过程中传递理想信念,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党史的认同感,有利于党史教育效果更加持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宝贵精神财富……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1]这些可歌可泣的党史故事中蕴含着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叙事素材。在党史叙事教学中,选取党史上一些为了革命理想不惜献出生命的故事。如讲述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同志英勇就义的事迹,向青年学生传递榜样的力量。突出党史故事中榜样人物的个体叙事,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将主流价值内化为学生的个体价值,成为学生个人价值观的组成部分。

三、叙事教学法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理路

党史叙事教学不是简单的讲故事,而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党史叙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9]因此,党史教学要以事实的逻辑、情感的逻辑、理论的逻辑、体验的逻辑进行党史叙事,才能把党史故事讲好,从而提升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

(一)尊重客观史实,以事实的逻辑进行党史叙事

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历史,真实地叙述史料是对历史最起码的尊重。首先,要以历史文献和档案史料等第一手原始材料作为党史叙事教学的基本依据。这就要求教师在党史叙事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对党史教学材料作鉴别,另一方面要按历史真实的面貌来叙述,在精准表述史实和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讲好党史故事,不能为了叙述效果而夸大或歪曲历史。教师要在尊重客观史实的基础上,挖掘梳理厚重的历史文献,收集研究经典的党史故事,使其与党史教学课程内容无缝衔接。其次,党史叙事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评价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0]这说明历史是客观的,是基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要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去评价,而不能以现在的标准去评判过去的事件和人物。再次,批判和抵制错误思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5]教师要坚定政治立场,坚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要对历史怀有敬畏感,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正确党史观”“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1]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歪曲党的历史、污蔑革命英雄等错误思潮对青年学生产生误导,这要求教师在党史教育中要对这些错误思潮进行批判和抵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二)基于故事情节,以情感的逻辑进行党史叙事

党史叙事教学在依照事实的逻辑讲好党史故事的基础上,还要以情感的逻辑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党史的认同感。首先,在遵循客观史实的基础上,借鉴艺术化表达方式营造话语氛围。当代青年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革命先辈们的艰苦岁月,对于百年党史的感受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文字描述。因此,党史叙事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史实陈述,教师要有情怀、有信仰,要创新党史叙事的形式和情感艺术。如果教师对党史故事缺乏情感的真挚和温度,是难以打动和感染学生的。例如,河南郑州大学的周荣方老师讲述兰考群众送别焦裕禄的故事,讲到动情之处,几度哽咽,潸然泪下,现场的学生们都为之动容,深受触动,报以热烈的掌声。教师真情实感地投入故事叙述中,才能增强故事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其次,要注重党史故事细节的刻画。党史故事既要宏大叙事也要微观叙事,细节的叙述可以丰富故事内容,更能呈现出现场感和真实感,从而打动人心。再次,运用多重叙事视角,把握党史故事中伟大与平凡的辩证关系,提高榜样的可学性。党史故事的选取不能全都是伟大人物的故事,也要选取普通人的故事,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一个平凡人也可以有伟大的作为,提高学习榜样的行动力。

(三)注重事理结合,以理论的逻辑进行党史叙事

党史叙事教学不能只是单纯的讲故事,故事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故事背后的思想内涵。这就要求教师“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5]。首先,党史故事的叙述要从具体到一般,提高故事的深度。通过讲述具体的故事,要讲清楚故事蕴含的道理,揭示故事背后所蕴含的历史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发展趋势。如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中批评了当时党和红军中存在的悲观右倾思想,指出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了,不要被反革命暂时强大的现象所迷惑;提出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形势,才能发现历史规律。其次,要分析党史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要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百年党史的历程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党史叙事教学过程中要揭示出党史故事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例如,在讲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时,要指出这是一条区别于苏联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这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经典范例,体现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四)借助红色场景,以体验的逻辑进行党史叙事

党史叙事教学不仅要依靠故事叙述的语言力量,还要依靠外在场景的加持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人为优化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更加感同身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党史叙事教学要充分利用各种红色场景,走出课堂,多种形式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首先,利用融媒体、VR等技术再现历史场景,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关于党史的视频和图片,相较于文字而言更具有视觉效果;还可以利用VR 技术,为学生还原历史场景,让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中,仿佛亲眼见证了当年的历史。其次,借助红色资源,构建可视的叙事空间,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把党史学习课堂搬到革命教育基地,带领学生重走革命先辈曾经走过的路,仿佛与革命先辈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党史的理解与认同。再次,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情感表达,促进学生的情感认同深化。一方面,鼓励学生把党史故事编排成话剧和音乐舞台剧等进行演绎,在故事演绎中重温红色情怀。另一方面,邀请革命英雄或其后代与学生进行深度访谈,让党史亲历者带领学生走进曾经的峥嵘岁月。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对党史的感悟以短视频等形式表达出来,在网络平台上传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传播力。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征程,抒写了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青年是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对青年学生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十分必要。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党史的效果,教师必须要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叙事教学法相较于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而言,有其叙事内容故事化、叙事方式交互性、叙事过程隐喻性的独特优势,有利于促进学生知情意行认知运动图式的协同运转,因此,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中要重视叙事教学法的运用。在党史叙事过程中,也要以事实的逻辑、情感的逻辑、理论的逻辑、体验的逻辑讲好党史故事。认真学习党史意义重大,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这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责任。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党史教学法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