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中国古诗词新媒体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以《诗词里的中国》评《题都城南庄》为例
2024-01-02秦妍孙蝶满琳凤王昕
秦妍,孙蝶,满琳凤,王昕
(乐山师范学院,四川乐山 614000)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不仅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起重要的基石作用,而且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全球文化交流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统筹利用文化领域已建或在建数字化工程和数据库所形成的成果,关联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的重点任务。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不可再生资源,留存传承存在许多阻力。互联网数字化新媒体的发展使中国古诗词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迎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借助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如拍照、扫描、录音、录像、情景还原再现等方式,完整地记录留存文化遗产信息[1],将实物形态转化为数字信息进行存储,构建数字化档案,进行永久性保存和活态化传承。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建立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把文字语言与图像、声音等非语言符号结合起来,从整体的角度分析各类符号所组成的表义系统和话语意义,以更好地解释人际传播中交际和互动的话语分析方法。本文基于多模态新媒体传播过程中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图表和色彩等层面,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上实现中国古诗词在新媒体时代下的跨文化传播及应用,让束之高阁和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1 中国古诗词国内外传播现状和问题
1.1 受众群体小,关注度不高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新媒体为跨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加新颖和多层次的交互平台。但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由于文化、价值理念、思维模式等的差异,导致中国古诗词的传播未能激起较大的浪花。大部分人接触的古诗词数量有限,并且理解不够深入,对古诗词跨文化传播的贡献少之又少。
再者,中国古诗经常包含着难以理解的玄妙之意,导致中国古诗词传播发展受限,甚至在被视为文化高地的大学校园,大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也逐渐淡薄,古诗词难以摆脱被边缘化的命运[2],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和反思。在跨文化背景下,探索古诗词在新媒体语态中的传播规律有助于进一步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途径,打破对外传播中的文化冲突壁垒。
1.2 内容碎片化,缺乏系统性
中国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统性缺失的问题急需解决。中国古诗词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然而,随着时代改变,古诗词传承面临的形势也在发生着变化,部分甚至可能失去其原有魅力。中国古诗词大多内容繁杂、作品零散,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古诗词这一珍贵文化遗产,我们需要建立系统化的理念和机制。除此之外,受文学、历史、音乐等因素的熏陶,中华古诗词艺术与历史文化底蕴息息相关,其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因此要求受众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故在近年多少难免处于“孤高和寡”的尴尬境地[3]。
当今社会只有国学文化大家,或者是真正热爱古诗词文化的学者,才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基于此原因,现代的社会传统古诗词的热度并不高,古词古语在生活的运用频率大大降低,大家对于传统古诗词就更加难以理解。在中国古诗词跨文化传播中,多模态话语分析可通过多维度叙事转化,使文学作品的刻画更加具象生动。
1.3 传播模式固化,跨文化意识淡薄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广,使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显得越发重要,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从过去侧重由外向内的文化输入向中国文化由内向外的对外传播转变[4]。其中,中国古诗词的对外传播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些年来,文化交流中古诗词对外传播的效果不够理想,究其根源就在于传播形式单一,缺乏深度解析,在传播过程中产生跨文化失误和文化冲击。
由于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古诗词教学都采用记忆、分析和欣赏方式进行。这种方法不仅效果不佳,而且几乎没有涉及古诗词的创作初衷——吟唱,甚至对于中国古诗词文化的有效传承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家长、教师和学生往往会将中华古诗词学习作为提高成绩的工具,缺乏传统文化传承的主体意识和自觉意识,自身对于中国古诗词的亲近、品味、涵养和传承传播意识还需不懈的培养和熏陶。因此,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如继续套用原有传播模式,忽略国内外文化差异,古诗词跨文化传播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 多模态话语分析与符号协同
2.1 理论基础
多模态话语分析要追溯到Halliday 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在Halliday 看来,人际功能是关注语言表达情感和意图的功能,通过语言的使用反映出作者与读者、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人际关系[5]。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的基础上,Kress 和Van Leeuwen 提出了视觉语法理论,作为视觉图像分析的指导框架。他们指出,初结构不仅是一个形式,也可以含有意义,就如我们的语言意义。随着电脑科技的发展,语言已经不再是交流的唯一方式,话语的组成成分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现在更倾向于同时使用语言与非语言方式进行交流,例如:图像、音乐、颜色和动画等。这些交流手段都可被定义为多模态话语。因此,如今的话语分析已经从最初的单模态方向转变为多模态方向,仅局限于书面话语分析已不足以满足现在的多模态环境[6]。
1977年R.Barthes 在《图像的修辞》一文中提出了视觉图像在意义表达上与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7]。该理论模型在解释人类话语交流时具备较强的解释力,尤其适合分析多模态话语中不同模态的意义表达和相互作用过程。在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研究中,交谈距离、身体坐姿、注视角度等模态会被新媒体交流中的表情符号、表情包、问候语、短视频等数字化模态所取代,新媒体跨文化传播中人类互动和创新性的符号使用将成为研究的新素材和视角[8]。
2.2 多模态话语符号协同
2.2.1 营造共通的视觉符号,打破阅读阻碍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跨文化传播越来越普遍。但由于行为方式、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等的差异,信息在跨文化传播中很容易受到阻碍。为此,具象生动的视觉符号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之一,因为视觉符号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可以通过新媒体以更易理解、易于记忆和更富于美感的方式传播中国古诗词到世界各地。然而,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视觉认知,这可能阻碍人们理解中国古诗词。为了促进中国古诗词在跨文化传播中更清晰、具象的视觉符号下被更广泛的传播,我们需要建立共通的视觉符号,如中华民族的“龙”形象。
2.2.2 营造共通的听觉符号,破除文字垄断
声音虽然不可见,但却极其重要。传媒理论家麦克卢汉曾提出了“听觉空间”概念,表示声音具有独特的空间感受,与视觉感知不同,听觉空间具有有机性、流动性、发散性和容纳性[9]。听力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感知事物。在中国古诗词新媒体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字和图像形式不可或缺。但由于文化环境不同,人们对文字和图像的理解也会出现偏差,对中国古诗词的跨文化传播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听觉符号发挥了自身的优势,让读者更深度体验中国古诗词的美妙,领会古诗词的内涵。但听觉符号也有其不同的意义表达方式。例如,钟声的意义随着时间和环境而变化,它可以象征征税、集市、征兵、上学、投票,甚至是重要人物的到来。这表明,共同的听觉符号是必要的,因为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准确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从而消除文字的垄断,证明听觉也具有传播功能。
2.2.3 营造共通的音诗画多模态符号,扫除文化壁垒
符号传播的先决条件是传输方和接收方在同一符号系统下进行交流。在跨文化传播中,破除语言障碍并探索语言符号的跨文化传播规律是至关重要的[10]。当然,非语言符号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刘宪华在《经典咏流传》中演绎了《题西林壁》,呈现了诗歌的多重魅力,包括舞美、灯光、表演等方面,整个画面震撼了观众视觉与心灵;以音乐为媒介,将中国古诗与西方乐器巧妙融合。在演奏中穿插经典名曲《梁祝》,更添情感色彩,打动听众内心,使人深度体验音乐与古诗的交融。此外,其中特加入许渊冲老师的英文翻译,使得中国文学名篇得以在语言上跨越国界,传播至更广阔的领域。整个演出生动展示了中华古诗词新媒体跨文化传播中语言与非语言的协同作用。
中国古诗词跨越文化传播需利用语言文字符号作为依托,但同时也离不开非语言符号的协同。通过音、诗、画三重非语言符号的互补,整场才有了完整而极具吸引力的表演,才能多方面展示中国古诗词,让观众看到了中国古诗词的魅力所在。“音诗画”多模态符号协同可以打破文化壁垒,建立共通的符号,可以让大家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下,更好地了解中国古诗词,不断促进中国古诗词新媒体在跨文化传播方面的发展。
3 《诗词里的中国》评《题都城南庄》中多模态话语的应用
《诗词里的中国》(Mastering Chinese Poetry)是由CGTN(中国环球电视网)推出的一档打破文字界限的中国古诗词交流节目。该节目以古诗词的双语朗诵和解读为主,用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和诗意化的影像画面,解读古诗词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旨在吸引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感兴趣的海内外群体。该节目不仅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播出,同时也在多个国内外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推广,如国内的CGTN 官方微博、抖音号、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学习强国”App “传播中国” 板块,国外的YouTube、Facebook 和Twitter 等。这种跨平台的新媒体宣传方式,以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极强的互动性、时空的跨越性和资源的共享性,成功地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众,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优良载体,多渠道地展示了古诗词的魅力和审美内涵,为中国古诗词新媒体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借鉴。
本文分析对象选自《诗词里的中国》官微公众号2022年4月播出的第一期视频,即由唐末诗人崔护所著的《题都城南庄》。诗人以一首七言诗,用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方式含而不露地表达了他的爱恋,意蕴隽永,回味无穷。相传,诗人来到长安参加应试,没能中举。某月,他去往南郊散步,口渴难耐的他去一户人家讨水喝,偶然遇到了一位眉目如画的姑娘。两人情投意合,一切尽在不言中。翌年同日,他再次来到城南,却见此门紧闭,已然人去楼空。他深感苦闷,遂在门上题下此首绝句[11]。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写作题材,描绘出了一段寻春遇艳而重寻不遇的凄美爱情故事。诗人将“人面”和“桃花”作为贯穿全诗的两个元素,通过“去年”与“今日”的两相对比,用桃花灿烂绽放反衬人面的不可寻。
本期视频趁着百花吐艳、万物复苏的春光,通过对《题都城南庄》的回顾与评述,向观众展示了其中BE 美学的魅力。下文将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指导,从模态结合、叙事转化和语篇互动3 个方面,探究多模态话语分析在中国古诗词新媒体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从而实现中国古诗词高质量的跨文化传播。
3.1 多元化模态结合
中国古诗词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单纯用英语翻译诗词是无法让西方观众充分理解诗歌中的美学意蕴的,因此,需要借助多元的媒介,将中国古诗歌中难以表达的美学意蕴传达给西方观众[12]。在选取的视频中,实现了从蕴含着诗人情感的文字模态到图片、文字、影像、声音的多模态的结合。视频中除了基本的文字模态(中英双语版的《题都城南庄》诗句),还呈现了丰富多样的图片模态(各种鲜花盛开、描绘绚丽春景的图片)、声音模态(言语解说和背景音乐)和影像模态(回顾《题都城南庄》时的古典背景和活灵活现的动画),完成了单文字模态形式到视听结合的多模态语篇的转换。多元化的模态结合消减了语言、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造成的影响,将西方观众易于接受和理解的视听形式和新媒体网络传播方式相结合,为中国古诗词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3.2 多维度叙事转化
《诗词里的中国》评《题都城南庄》的叙事语言经历了从汉语到现代英语的转化,现代英语符号与汉语文字、图片、音乐、动画等视听模态相结合构成了多模态叙事语篇。叙事主体是以大量春日桃花的图像、视频和动画为主,其中桃花的图像模态是主模态,有大自然中的桃花实景图,也有动画制作的桃花花瓣动图,两者相得益彰以最直观生动的画面渲染出春日美景与诗句的故事氛围,同时主模态的选择高度匹配了视频的叙事主体形象。视频的叙事结构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离不开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意义表征。视频通过英语主持人的全知视角,从悬念设置、引入主题、朗诵诗歌英文版、介绍诗歌故事背景和内涵到回归现代,采用层层递进的讲述方式,通过图像、解说词、色彩、动画、背景音乐等模态一一呈现。
该诗的英文版选取的是许渊冲先生的译本,该译本以清晰简明的语言,尽可能地向西方观众传达诗句的内涵和意象。第一句便以“this house”和“this day last year” 向观众表明了事件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第二句通过“vied”挑明了“a pink face”和“the pink peach blossoms”之间相互映衬的关系;第三句以“today”强调时间的流转,表达出了诗人感伤之情;第四句以“pink peach blossoms”“still”“smile”和“full-blown” 刻画出“物是人非”,更加淋漓尽致地渲染出人面桃花(“the pink face”)不相逢的遗憾与感慨。全诗以“去年此地”和“今日此地”两条叙事线的转换,曲折尽致地表现了诗人两次不同境遇的复杂情绪,与开篇主持人说的“peach blossoms are more than just a sign of spring”相呼应,让西方观众意识到桃花在中国文化中如同与玫瑰一样象征爱情,正如“桃花运”一般(peach blossom luck refers to luck in love)。视频最后完成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叙事回归,一方面因为视频播出时正值阳春三月,非常应景;另一方面向现代观众传达出不负春光,珍惜爱情的美好祝愿。
3.3 多模态语篇互动
多模态语篇的互动意义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中得以体现,主要从接触、情态、态度和社交距离4 个角度来揭示视频参与者与观看者间不同类型的互动意义[13]。
3.3.1 接触
接触指的是视频参与者与观众间的眼神交流。本期视频将“索取”与“提供”两类互动组合起来,前者指的是视频参与者(即主持人)与观看者(即观众)直接的眼神接触,后者指的是视频观看者成了图像的接收者。在视频的开头便以桃花、梨花盛开的图像作为“提供”类图像,紧接着出现本期视频的主持人,作为“索取”类图像体现了视频参与者与观众的视觉接触。接着通过对《题都城南庄》的解读与主持人的解说,两类图像实现相互补充,一同构建视觉互动。
3.3.2 情态
颜色的使用是表现情态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还承担起了渲染情感和环境的作用[14]。在视频中,主要运用了粉色、暗红、蓝色、绿色等主色调,如桃花的粉色、边框的暗红、天空的蓝色及植物的绿色。多层颜色的相互交织,向视频观看者展现了大美的春光。冷暖色调的交叉使用,给观看者带来了极强的视觉冲击与感染力,能让观看者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视频里,身临其境地体会崔护的“去年”与“今日”。
3.3.3 态度
视频参与者与观看者间的态度变化主要表现在角度上,平视、俯视与仰视角度的转换彰显了视频参与者与观看者间不同的态度。主持人对主题的解说是通过平视的角度拍摄的,体现了视频参与者与观看者间平等的关系。对春日美景的拍摄运用了平视、俯视与仰视3 种角度,俯视强调了观看者的重要性与观感,仰视则与之相反。3 种拍摄角度的灵活切换,给视频观看者带来了全方位的观感体验,让观看者更加沉浸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氛围中。
3.3.4 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主要是由近景与远景来表现。在视频中,近景的比例很大,主要体现在主持人的讲解及对春景的拍摄,近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与观看者的距离,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同时还利用了远景的镜头,让视频观看者能够饱览绚烂的春景,从宏观视角捕获信息。社交距离的远近交换,能够缓解视频观看者的审美疲劳,更加引人入胜。
4 结束语
本文首先梳理了目前中国古诗词对内外传播的现状,其主要问题在于传播受众群体小、内容碎片化、传播模式固化、跨文化意识淡薄等,此后介绍了多模态话语理论基础及其框架下的符号协同方式,最后以CGTN 双语视频节目《诗词里的中国》(Mastering Chinese Poetry)中的唐诗《题都城南庄》为例,从多元化模态结合、多维度叙事转化、多模态语篇互动3 个维度分析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中国古诗词新媒体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以其在新媒体背景下依托多模态语篇,一方面,提高中国古诗词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受众关注度和大众鉴赏水平;另一方面,提升中国古诗词在跨文化语境中的传播广度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