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高校传播路径研究
2024-01-02姚慧
姚慧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 541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赓续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更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突出优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需要以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为条件,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高校传播的重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了千年的历史积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想精华,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更是新时代全体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21世纪,各国“文化战争”愈演愈烈,中国青年更应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从内心深处强烈认同民族文化承载的价值理念,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守护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1.1 增强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自强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而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正是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地区大学生同样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和创新者,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中坚力量。但由于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境外文化的强势输入,以及民族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等诸多原因,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面临着多重挑战。在民族地区高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地区大学生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举措。传统文化教育使得民族地区大学生更为认同中华文化的内涵价值、发展能力等,可以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1.2 筑牢民族地区大学生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民族地区大学生往往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其思想特点和思维方式必然受到本民族地区发展程度、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2],再加之民族地区多属于欠发达地区,其高校的文化资源和设施缺乏,文化教育也相对落后。当前,境外文化持续不断地在中国渗透与传播,民族地区大学生相对容易受到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从而削弱其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在民族地区高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使民族地区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积淀的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增强自身应对社会思潮、抵御外来文化侵袭、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筑牢他们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3 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文化安全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使得文化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对民族地区的文化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些西方国家持续不断地对中国推行文化战略,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更是境外敌对势力进行文化渗透与入侵的重要地区,且有西方敌对势力与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相勾结,直接对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文化安全产生威胁,且关系着我国的政治安全。中国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安全问题主要是“输入性”的文化安全问题[3]。
历经5 000年历史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因此,在民族地区高校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增强高校青年学生群体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筑牢思想基础,从思想上抵御境外文化的渗透和侵略。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维护民族团结筑牢了精神根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维护了民族地区的文化安全,进而保障了社会主义文化安全。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高校传播的现状分析
当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能够充分感受到中国现代化的伟大成就,也能通过互联网、新闻媒体、影视作品等多种方式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但对于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发展活力、创造转化等缺乏价值认同,进而影响了文化认同。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高校传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下面主要从传播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
2.1 传播主体——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制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播的一个瓶颈。一方面是由于民族地区高校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视度不够,直接影响了传统文化传播的力度,制约了传播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在认知上,未能从政治高度充分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 二是在发展思路上,仍停留在依靠扩充社团数量、扩大活动规模、拓展表现空间来适应外部需求,未能依靠活动的文化内涵促进学生价值认同和行为转化[5]。另一方面,民族地区高校缺乏专业优质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资源。第一,民族地区高校缺乏传统文化相关专业的教师;第二,在各类教师培训计划当中未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相关内容,造成大部分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短板,影响教育教学。正因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的传播与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是割裂的,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高校传播受限。
2.2 传播客体——轻视文化教育,缺乏认知认同
民族地区大学生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示认可与肯定,但自身传承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价值内涵的认知认同。很多大学生对中国文学名著,尤其是对“四书五经”等古代先贤的著作了解甚少,对传统文化当中所蕴含的核心思想、人文精神、传统美德等逐渐淡化;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内涵、表现形式知之不详; 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遗产的关注度较低等。相反,有些学生还痴迷于西方文化和流行文化。二是只注重对专业课的教育学习,轻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学习。多数大学生只专注于自身专业的教育和学习,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学习漫不经心,没有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进而在主观意愿上忽视传统文化教育。由此可见,大学生片面化的认知现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非常不利。
2.3 传播信息——固化教育内容,缺乏实践教学
绝大多数民族地区高校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会在人文学科下开设相关选修课课程。因专业必修课课程内容涉及的相关内容较少,致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课程设置当中被迫边缘化。课堂教学内容多集中于古代文学、国学、传统艺术等方面,但对于学生感兴趣的传统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茶文化及古代建筑文化等方面涉猎极少。同时,开设的相关选修课因课程设置问题,教育教学内容固定且僵化,未能与时俱进,与现实脱节。课堂教学也多以理论灌输为主,教学内容理论化比较严重,实践性和趣味性不足,缺乏课程的实践教学等,致使课堂教学大多流于形式,影响了传播信息的有效性,背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真实目的。
2.4 传播渠道——传播途径落后,缺乏融合创新
就目前来说,民族地区高校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除了设置选修课之外,部分高校还开设相关学生社团、进行校园广播宣传,以及开展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讲座、歌唱比赛、知识竞赛、经典诵读等)。但这些传播途径单一且落后,部分高校传统文化相关社团稀少,有些高校甚至没有开设相关社团活动,高校缺乏对社团的专业指导,直接影响了传播效果。大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活动质量不高,难以迎合学生喜好,且学生参与者少,活动热度较低。在全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更应结合专业教育,开发新媒体形式的传播途径,不断创新,以符合民族地区大学生话语体系特点的传播方式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5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不佳,制约传播实践
受传播渠道、传播方法及观念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高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效果与高校文化建设目标还存在一定距离,尤其是受到“青年亚文化”的冲击和“快餐式”的传播方式的影响。亚文化现象最早兴起于美国芝加哥,但近年在我国不断掀起浪潮,在社交软件及短视频软件当中经常会出现。例如:BF(男朋友)、酱紫(这样子)、YYDS(永远的神)、xsl(笑死了)等。这种另类风格的语言表达形式深受大学生喜爱,并被广泛使用。除此之外,恶搞之风盛行,部分传统文化也惨遭其手,不仅影响了我国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还影响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许多民族地区高校“快餐式”的传播方式,受到单向传播、局部性传播等特点的制约,更是使得大学生无法接收到深层次的文化价值,直接影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实效。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高校传播的有效路径
进入21世纪,传播形式和运营模式都在变化,青年大学生也同样具备新的时代特点。因此,我们要积极促进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高校的传承和传播,促进传统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丰富传统文化的传播形态,提高转化实效,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路径。
3.1 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源,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和自信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建构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更需要青年大学生在精神魂魄上屹立中华民族之根基。但由于近现代文化运动的影响及西方文化的冲击,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认识偏差,出现了“崇洋”,以及低看、忽视传统文化的现象。因此,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只有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源,才能真正地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信感,进而能够以积极的心态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源,让民族地区的高校教师和大学生更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民族文明及中华民族精神,从而激发其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在认清本源的过程中,传播主体需要把握传播客体的接受心理、接受习惯和思维特性,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介,拓展和延伸文化传播在民族高校中的互动,大力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以此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使其自觉维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使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3.2 开设特色民族文化教育课程,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信息
针对“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活动的频率较低、学生参与度较低”等问题,从传播信息因素入手,民族地区高校可开设特色民族文化选修课程、民族音乐文化课程、民族体育文化课程等,立足于民族性、区域性,突出中华传统文化。在设置课程时,需要以中华文明起源和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出发点,重点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也可以受到本土民族特色文化的陶冶,充分发挥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在课程教学中,要注重传播信息的双向互动,邀请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民族非遗文化传承人、民间艺术家、音乐家等进课堂,采用交互式的学习模式。在浓厚的特色民族文化的氛围中,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深化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纵深发展,实现传播信息的有效性和广泛性。
3.3 实现线上线下双向联动,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渠道
线上线下双向联动,拓展传播渠道,实现体验式传播与媒介传播相结合,搭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线下可以在高校创立“XX 艺术社”“XX 民族社”“茶艺文化”等多种文化形式的学生社团,让学生参与民族器乐演奏、锦艺刺绣图案、茶艺文化体验等丰富的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体验式主题活动。可以结合各地民族地区不同的传统文化,在高校设立传统民族文化博物馆或文化展馆,充分展示文化元素和文化资源。根据大学生寒暑期实践活动,开展一系列特色民族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推动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还可以和本地民族文化机构进行合作交流,创建研究实习基地。根据当地民族文化发展现况,激励学生依据自己的爱好和专业技能参加研究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挖掘学生们的发展潜力,以达到扩展其民族文化知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
线上借助互联网技术,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通过民族地区高校相关主流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官方QQ 等平台发布丰富多样的传统民族文化知识、活动、作品等。利用移动智能设备与娱乐App 的推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传播[6]。对优秀的文化节目、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要运用新媒体媒介方式传播,将可视化传播与文字传播相结合,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增强传播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另外,通过虚拟媒介进行传播,如短视频、数字化网络博物馆、IP 产品等,使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不断转换形象,创造时尚话题,拉近与青年学生的距离,让其不再遥远、高冷,变成能亲近、能拥有、能体验的生活元素。促使其传播更具感染力,扩大传播的受众范围,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渠道,使其得到立体式的传播。
3.4 拓展校园文化活动,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实效
针对“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观能动性”问题,从传播效果入手,学校可以组织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也可以通过中华民族节日庆祝活动等多种方式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高校传播的实效。比如:开展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系列传统节日活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开展以民族特色文化为基础的主题活动,包括制作民族服饰、歌唱传统民歌、演出民族舞蹈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们的吸引力,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其认同感,进而发挥其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强化文化实践教育活动,大学生只有积极投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切身领略文化活动本身所带来的情感价值,从而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理解,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发自内心地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10]。
4 结束语
站在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广大青年学生更要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民族地区高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必须进一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