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想之光——我和我的家乡

2024-01-01本刊编辑部

小读者之友 2023年11期
关键词:护理

本刊编辑部

“红领巾”学党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初具规模,启动实施了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养计划,开创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实践,实施了手工艺非遗振兴工程,重视传统节日与民俗活动的生活传承。

洒蓝出窑美天下

●文/王忠良

宋朝宣德年间,景德镇高超的陶瓷洒蓝工艺可谓空前绝后,其釉面如洒落的蓝水滴,透出的白釉又如点点雪花缀于釉面,精妙绝伦。这项高超的制瓷技术,在当代非遗传承人章晨手中再一次获得了新生。

“85后”青年章晨,作为陶瓷洒蓝技艺非遗传承人,自在景德镇陶瓷大学读研究生开始,便“每个月省出三百多元生活费”去淘古陶瓷标本,研究描摹其上的纹理,用心体悟其中所蕴含的工艺情怀。

在读研期间,他始终坚持传承古代优秀陶瓷文化的理想,秉着对传统绘画的敬畏与热爱,希望给悠久的洒蓝工艺注入新的活力。对此,章晨不顾专家的质疑,力克众难,通过查阅大量史料,创新性地在传统洒蓝工艺上加上了自己擅长的划花装饰,经过数年的时间终于调配出独特的洒蓝配方,推出了许多传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洒蓝作品。

2016年2月,德国奥芬巴赫设计学院克劳斯·海瑟教授首次来到景德镇走访调研,并来到章晨创办的湖田瓷社参观。两人的跨国跨界交流之旅由此开始,2017至2018年间,克劳斯带着多名研究生几次赴景德镇与湖田瓷社深入交流。

同时,章晨也被聘为奥芬巴赫设计学院的特聘教授,向欧洲青年讲述中国陶瓷的故事。由章晨和克勞斯·海瑟教授发起的“中德新蓝”跨界设计项目更是促进了中德设计及思维的碰撞与融合,让世界听到了我们家乡的陶瓷之声。

少年说

读完了章晨的成长故事,我被他的坚持所感动。要做好一件事,不但要有勇于创新的勇气,还要有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就是传承好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千年瓷都,能看到很多像章晨一样的艺术家,用自己的作品讲好中国故事。我要向他们学习,成为优秀文化的传承人。

王子卿(12岁)

“红领巾”学党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优先发展人民健康事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建设健康中国。健康扶贫工程累计帮助近1000万个因病致贫返贫家庭成功摆脱贫困;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岁,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超过95%,政府不断提高对城乡居民医保的补助水平,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人物志

人间的“提灯天使”

●文/史 娟

“国际成就奖”是全球护理界及健康领域最负盛名的奖项之一,每两年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出一位获奖者。2023年,章金媛荣获 “国际成就奖”,成为首位中国获奖者。

1929年,章金媛出生在江西省南昌县,在和美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她幼小的心田就种下了一颗爱的种子。在江西省高级护士学校就读期间,她无意中听到“提灯天使”的故事,从此立下一辈子追随南丁格尔的誓言。

章金媛在南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担任护理部主任,一直工作到退休。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她总是用心钻研、摸索发现新的护理规律。她发现每次护士到病房换被套时,病人总是忍着痛也要离开自己的床位,跑到门外。几番询问后,她才知道病人是为了避开换被套时扬起的灰尘。于是,下班回家,章金媛抱起被子拆了又套、套了又拆,终于研究出“内折叠拆铺床法”,至今仍在临床沿用。

“内折叠拆铺床法”只是章金媛30多项护理工作临床发明中的一项,输液停止报警器、自制负压稀药仪、一次性手控灌肠器等发明灵感都来自她的工作经验。她还主持研制了ZE-1多功能护理仪,她创设的巡回护理制等理论被选入教科书,“S”型铺床法更成为医学院护士入门学习的第一课。

她创建的“居家养老、智慧助老、医护协同”服务模式已在360个社区试点。章金媛和她的团队,将志愿服务的内容从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护理,扩展为预防保健、公共卫生、健康宣教、救护培训及济困助残、临终关怀、关爱留守妇女儿童等72项综合服务。

章金媛从事临床护理工作40多年,退休后,她仍然发挥余热,活跃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如今,94岁的她仍然精力充沛,工作排得满满当当。每周二、四、六的志愿服务活动,她都风雨无阻地参加。

据统计,她的个人累计志愿服务时数已达26055小时,志愿服务队伍已经拥有19251名志愿者,先后为70余万人提供爱心服务,将服务模式延伸至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通过志愿者服务,志愿者们开始认识到“护士”这种神圣的职业不只在医院发挥作用,在社区里同样可以有很大的作为。他们的服务范围不断延伸,将科学的护理送到了更多家庭。

从一名普通护士到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从一名护理工作者到走进千家万户的志愿者,她是人间的“提灯天使”,用她的光芒让人间更加美好。正如她说的那样:“我永远感恩党对我的教育和培养,感恩国家赋予我前行的力量,我要把一生都奉献给钟爱的护理事业,与所有护理工作者一起,为守护人类的健康,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奋斗终生!”

少年说

读完了章金媛奶奶的故事,她作为我国首位获得“国际成就奖”的护理工作者,今年94岁仍然精神矍铄、迈着坚定的步伐进行社区志愿服务,她敬业、专业、乐业的态度让我深受感动。章奶奶这份荣耀的背后是她从事护理事业40多年的辛勤付出和退休后不断的坚持。章奶奶说:“我是中国护士,中国的护士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贡献,我们中国有这个力量,中国的护士真的是大爱无疆。”听到这些我热血沸腾,我是一名中国少年,我要向章奶奶学习,努力学好本领,将来做优秀的中国青年,为人类美好的明天做出应有的贡献。

谌凌朵(10岁)

“红领巾”学党史

国家大柄,莫重于兵。10年来,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指挥下,全军以坚定的意志品质、灵活的战略策略、有力的军事行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我国军事装备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一大批先进武器装备展现出中国力量:2013年1月,运-20首飞成功;2016年11月,歼-20首次公开亮相;2018年11月,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惊艳中国航展……

人物志

空中“花木兰”,军中“居里夫人”

●文/周新桂

她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国家给我的,我自然也应该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党和国家。”

她14岁参军,29岁第一次登机跳伞,成为我国第一位女伞兵。

她在85岁时,捐出毕生积蓄1000万元,用于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

2018年、2019年,她先后获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她就是空降兵部队第一批女伞兵、湖北省军区武汉第二干休所离休干部马旭,因为酷爱发明、醉心科研,被大家稱为军中“居里夫人”。

一次,在海拔3000米的高原进行空降训练时,马旭发现:战士们在空气稀薄、氧分压低的地区,普遍存在因缺氧引起的呼吸急促、头昏头痛、行动缓慢等症状,这对官兵健康和作战效率都有影响。

“空降兵是一支担负全方位作战使命的部队,必须解决好伞兵在高山高原地带的缺氧问题,绝不能让他们‘空装上阵。”马旭发现,传统的氧气枕、供氧瓶要么太大太重,要么碰到弹片时容易发生爆炸,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她当即决定,要发明出一款轻便安全的产品,为战士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由于使用场地在高原地区,实现氧气上下均匀分布成为最难攻克的难题。

为同时确保轻量化和防护平衡,她没少“试错”和“跑腿”。“图纸都画了600多次,试也试了上百次,最后才取得了成功。”她笑着说。他们夫妻俩光是到处找合适的面料就花了近一年时间,最终还是在襄阳一座山沟里的兵工厂找到了满意的材料。

在跳伞部队时,她发现空降兵跳伞讲究速度快,所以着陆瞬间冲击力大,脚踝很容易受伤。她便和丈夫一起潜心科研,通过查阅资料、亲身跳伞实践,研制出一款“充气护踝”,在空降兵部队中推广使用。

马旭的多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填补了空降兵高原跳伞领域的一项项空白。

2018年9月和2019年4月,马旭分两笔将她毕生的积蓄1000万元捐给家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用于教育、公益事业。这些捐款是木兰县有史以来接到的最多的个人捐助,她的善举感动了整个木兰小城。

2023年7月20日,在武汉市黄陂区一座低矮的砖瓦房内,一场温暖而简洁的捐赠仪式正在举行。马旭向湖北革命军事馆捐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宝贝”——发明专利、勋章、作战靴、心得笔记。

少年说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在马旭奶奶身上,我看到了军人的风采,看到了一种奉献的精神,看到了一种大爱的情怀,也更明白今天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先辈们的奋勇拼搏。我一定要牢记历史,珍惜当下,努力学习,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贡献自己的力量。

方星雲(12岁)

拓展链接

纪录片《手造中国》前后摄制历时三年,主创团队走访了百余名景德镇手工瓷工匠,以制瓷工艺流程为线,以制瓷工匠的日常生活为主体,讲述了一个关于“手造中国”的故事。

影片《我和我的家乡》由《北京好人》《天上掉下个UFO》《最后一课》《回乡之路》《神笔马亮》5个故事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由不同的导演执导,并以喜剧的形式展开,从东西南北中切入,讲述“我”与家乡的故事,呈现家乡之变、社会之变。影片反映的山乡巨变,让人们深刻感受到时代进步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激励人们努力建设家乡、建设祖国。

猜你喜欢

护理
护理札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