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策略
2024-01-01连新宇
连新宇
议题式教学是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对相关教学内容、标准进行活动化、探究式主题教学设计的教学模式。其中,议题是活动课程的落脚点。以议题式教学指导思想政治课程,能为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探究氛围,促使学生对课堂学习主题形成深刻、多元的学习认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学的首要目标,以知识为依托、情境为载体,围绕议题开辟指向性教学环境,在探究议题的过程中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结构化处理。
一、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价值意蕴
(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议题式教学指导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建设,能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起到积极的提升作用。议题式教学的开展能为学生提供讨论案例价值意蕴的机会,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议题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深度发展。学生能在议题的基础上深化对核心政治理论知识的解读,从中获得潜移默化的熏陶,提升个人素质。
(二)构建开放活动课程
议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思政课程活动的建设。议题式教学能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在探究情境的过程中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学生能在活动中逐步锻炼发现情境问题、分析情境问题、解决情境问题的能力,落实课程活动的设计需要。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议题式教学的应用,能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提供提升专业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可行性路径。在备课环节,无论是情境工具的选择、助学资源的设计还是议题、案例的选用,均考验教师对课时主题的理解深度和教学设计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则需依托教學预期动态引领学生课堂表现,锻炼教学指导与总结升华能力。通过议题式教学,教师的专业知识、综合教学能力均能取得进步。
二、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一)议题的贯穿性与结构性特征
议题式教学的本质在于:由教师主导议题讨论任务,学生围绕议题展开辩证性探究,通过合作交流,形成观点之间的碰撞。在思辨性讨论过程中,学生能达成共识,明辨是非,探究真理的本质。因此,核心议题需贯穿议题式教学活动的始终,且学生对议题的讨论需要具有结构性特征。教师可以巧设议题冲突,合理利用思维冲突引发学生结构性思考,在结构化知识探究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思辨意识,提升学生的议题学习能力。
(二)话题的议论性与多元性特征
议题式教学以多样化生活案例、模拟情境为主要载体,引领学生对议题进行合理探究,使学生分析思维和解题能力得到深入浅出的培养。教师需要将议论性作为议题式教学的基本特点,在议论性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立足多元化角度形成多元化观点,综合探究核心议题,拓宽分析理解思路。
(三)情境的连续性与逻辑性特征
情境是议题式教学的重要构成要素。在议题式教学中,情境的连贯性与逻辑性是议题式教学区分于案例式教学的一大显著特征。情境的连贯性能使议题情境更具探究意义和参考价值。学生能在具备连贯性与逻辑性特征的情境下,深度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思政思辨意识。
三、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实施议题式教学的策略
(一)依托教学主题,创设丰富情境
在议题式教学活动中,适合的主题情境是必须存在的教学要素。教师可以在议题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学主题、教材内容创设主题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创设与主题内容高度契合的主题情境,提升情境材料、主题与教学的契合度,便于学生提炼课堂重点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典型性情境,典型性情境能为学生提供议论争议,培养学生辩论性思维。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重视情境逻辑的编排,建立情境中多元要素的内在联系,使情境与教学操作的逻辑顺序相契合。内容丰富的情境信息能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探究议题提供主要阵地,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得以稳定发展。
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一课“综合探究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课为例,本课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探究教材给出的素材,自主分析改革前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生的变化,归纳影响企业活力的重要内部要素。通过分析与总结,为现阶段激发企业的活力提供可行性建议。在课堂初始环节,教师需结合教学主题,创设适合课堂议题的教学情境。教师围绕教材第27页探究市场机制,有效地为学生创设与保护价收购农户玉米临时救助政策有关的生活化情境,并使用情境创设工具,如下所示:
(1)画面类情境工具:漫画《钱如何在风口上飞》。
(2)文字类情境工具:“飞猪理论”相关内容。
在情境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立足哲学角度,引导学生对“飞猪理论”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围绕情境的画面信息,讨论趣味问题:“如何让小猪在风口上顺利飞行?”比如,学生在探讨“飞猪理论”时,并不是简单地讨论如何让笨拙的猪在风口上飞起来,而是要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探讨如何让企业抓住当前的机遇,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规划有效的临时救助措施,从而使农户的玉米找到合理的收购渠道,使农民得到应有的收益。教师可以从政治角度展开议题活动,请学生联系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放、管、服”浅谈政府对于企业发展的有效作为。教师还可以从经济角度出发,请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说明“影响企业腾飞的主要因素”。比如,学生需要围绕经济发展规律、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经济政策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议题展开讨论,从而总结出促进企业发展的策略。
(二)依托情境信息,预设合理议题
议题是议题式教学的核心要素,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教学活动设计需要紧密围绕议题展开。依托教学情境信息与主题内容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议题,增强课程设计的结构性与合理性。教师在创设议题时,可以创设层次性较强的议题,分设“总议题”和“分议题”,以“总分总”议题结构统领课堂。教师可以在分设独立议题的过程中注重议题的针对性和可控性。指向性强的议题能在议题探究过程中指向教学重点与难点,提升课堂议题探究效率。议题的设计还可以兼顾内生性特征,紧扣课堂主题设计议题内容,使议题为课堂探究主题服务。
例如,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学活动中,本课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正确理解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主义内涵,体会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时代背景和历史地位,能重点领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发展路线,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可以结合教学情境中的信息,创设课程总议题和分议题,如下所示:
(1)课时总议题:好方向决定好道路,正确的道路决定正确的命运。
(2)议题一:历数国之成就,悟已往之道路,眺望前行道路方向。
(3)议题二:理解国之道路,比较前人路径,理解中国道路优势。
(4)议题三:传承国之情怀,体会中国智慧,议论政治生活方案。
(5)总结性议题:少年自信耀中国,实现伟大复兴梦。
针对上述议题,学生需要运用“总分总”的探知思路进行议题讨论。比如,在探讨议题一时,学生不仅要分析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还要围绕“好方向决定好道路”这个总议题,讨论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发展道路的前进方向应当是什么。
三个分议题围绕一个总议题展开,课时议题呈现“总分总”的设计格局,能彰显议题式教学主题层次之鲜明,构建结构化知识格局。学生能在合理议题的指导下分层探究课时知识重点,提升对课时主题内涵的把控力和理解力。依托情境信息预设课时议题,能为教学框架奠定基础。
(三)结合分层议题,组织匹配活动
确立核心议题后,教师可以结合议题的主题特征,为学生组织与议题相匹配的教学活动。活动能提升议题探究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参与配合意识,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口语思辨类活动:如多形式辩论赛、头脑风暴、即兴演讲等,以观点的交流碰撞直观展现主题探究过程,聚焦学生对课时主题的感知。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分组实践任务,请学生围绕主题任务展开自主阅读、自主议题。学生能在小组讨论与实践体验过程中深化议题感受,增强议题教学体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结合分层性议题内容为学生匹配适合的教学活动,能活化课堂议题氛围,拓宽议题思路,促使学生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三课“综合探究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为例,本课为综合探究模块,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党在不同时期的廉政建设”和“感悟党的领导”两个基本模块。在议题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将两个议题进行有效分層,分别结合议题内容特征创设差异化议题探究活动。例如,“党在不同时期的廉政建设感悟”模块,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议题“细数廉政建设之路的执政成果,为保护人民利益扫平障碍”,并结合议题的开放性特征,为学生布置角色模拟活动:扮演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就“反腐倡廉,廉洁从政”主题组织会议。代表成员轮流发言,就廉洁从政的价值意义、有效策略展开集中研讨。学生能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对廉洁从政国家政治举措产生切身体会,进而对相关政策产生认同感。再如,在“感悟党的领导”模块,教师可以组织开放式头脑风暴活动,围绕“党的领导在我身边”议题展开自由讨论,以即兴发言的方式说明党的领导的重要价值及其在生活中的存在、体现形式。在头脑风暴过程中,各组成员可以列举过往的现实生活事例,用真实事件说明党的领导对个人生活的积极转变,从而突出党的领导价值,以及自身对党的感激之情。
上述活动形式分别将活动侧重点放在教学体验和思辨感悟两个方面,其活动性质贴合议题内容和课时知识主题。学生能在趣味活动的引领作用下深度挖掘主题内涵,落实课时教学目标。
(四)加强主观引领,总结升华主题
议题式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观引领。学生已能借助往期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议题产生差异化、个性化价值判断。在总结环节,教师需化零为整,帮助学生整合课时议题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标准化议题探究思路,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知识内涵,并在学习、总结的过程中获得学习启示。教师的主观引领可以融于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教学尾声。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动态生成表现随机提出引导性问题或观点,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围绕认知争议进行思辨性讨论。在课时尾声,教师则可以为学生总结课时学习收获,提供标准化知识内涵,在疏通学生学习思路的基础上升华主题。
例如,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活动中,本课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立足文化理解角度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促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存在积极态度。教师可以组织“生活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议题,并为学生创设开放的交流空间,请学生随机发言,结合生活中的文化保护形式、价值意义展开议题探究。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聆听学生的观点、看法,并结合学生表现,随机提出引导性问题:“文化保护的意义是什么?”“文化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哪些特点?”经过教师的主观引领,学生能高效完成自主议题探究任务,对文化传承产生深层学习感受。在课尾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课时重点总结,汇总班级学生在议题探究中的观点和表现,提升议题式教学的有效性,加强教师的主观引领,使课堂主题获得总结与升华。
综上所述,议题式教学离不开教学情境、教学议题、教学结构、教学活动和价值的教学渗透。教师可以围绕教学要素搭建系统化议题教学课程。学生能在情境与议题的预设作用下,疏通探求思路,分层讨论议题,获得学习感悟。教师则在这一过程中加强主观引领,渗透指导意见,总结升华主题,使课堂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以议题式教学指导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建设,有助于发展师生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有助于提升课程品质。
编辑: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