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任务与路径

2024-01-01佃礼杰杜紫晴

新课程·上旬 2023年15期
关键词:边城沈从文整本书

佃礼杰 杜紫晴

一、学情分析

高中生由于面临课程、作业、考试等多重压力,普遍对课外阅读整本书不太热情,认为其耗时长,收效却不成正比。虽然也存在部分学生对整本书有一定阅读兴趣,但受到自身语文经验不足、阅读方法不当等限制,他们更倾向选择热门网络文学作品来消遣。

高中阶段学生的思辨能力、审美能力均需进一步提升,然而,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通常是以单篇“精讲”的形式为主,语文考试的阅读文本也多为短篇作品或长篇节选,学生阅读量有限,阅读方法单一,阅读素养自然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而整本书阅读便是拓展思维面、提高思辨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对整本书阅读教学任务与路径的研究,引导学生建构整本书阅读的经验与方法,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让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二、教学设计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最负盛名的作品,是一篇带有田园牧歌情调的散文小说,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同时,《边城》作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附录2推荐的课内外读物,其第3~6章也被遴选进入部编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具有丰富的教学价值。综合考虑,我们选择以《边城》为例,探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任务与路径。因《边城》是一篇中篇小说,篇幅不算长,阅读难度也符合学生实际,故此次教学活动设计为五个课时,每周一课时,跨度一个月。

第一课时:导读·激趣

(一)学习任务

1.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

2.了解作品的地位影响。

3.培养阅读整本书兴趣。

(二)教学路径

1.介绍作者生平。对于作者沈从文的介绍,首先依次给学生呈现三个关键词——“小学学历”“辍学从军”“国文老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什么一个只有小学学历的人能写出文学评价极高的小说?作者为何辍学从军?又为何能当上大学的国文老师?这三个关键词串起了沈从文20多岁前的人生经历。接着展示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诗,讲述沈张二人的爱情故事,由此引出:《边城》是在讲述一个爱情故事,到底是什么样的爱情故事?留下悬念,让学生主动寻找答案。

2.介绍作品地位。介绍《边城》的文学地位及其后世影响,罗列中外学者对《边城》的高度评价,让学生对作品产生阅读期待。

3.展示媒体资源。多媒体放映湖南湘西凤凰古城与沈从文故居等地的风景、人文的视频和图片,给予学生最直观的美的感受。引导学生课后收集资料,查证《边城》与凤凰古城、沈从文故居的关系。由此引出:《边城》写的是沈从文先生的故乡凤凰古城吗?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边城》的兴趣。

第二课时:初读·感悟

(一)学习任务

1.厘清作品的人物关系。阅读《边城》整本书,压缩梳理情节并画出人物关系思维导图。要求:忠于原著,情节完整,重点突出,300字以内。

2.概括各章的故事情节。《边城》全书共二十一章,然而,作者并没有为各章节单独起标题,请你结合各章节具体内容,为每一章节拟一个标题。注意标题的概括性、文学性和关联性。同时,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梳理情节,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以及人物内心情感的发展变化。

3.表达初读的自我感受。初读《边城》后,你有哪些话想对沈从文先生说?有哪些疑惑或收获?请结合小说内容,以“给沈从文先生的一封信”为题目,写一封简短的书信,表达你阅读《边城》后的感受吧。注意书信的正确格式。

(二)教学路径

1.组织小组讨论。首先小组成员内部交流当前初读阶段各自的阅读感悟与遇到的疑难问题。其次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最后各小组之间开展交流,尝试解答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

2.组织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再派一名代表展示《〈边城〉初读任务清单》,而后每个小组成员根据本阶段自己与其他同伴的表现,完成《〈边城〉学习任务评价表》。

3.相机点拨鼓励。教师根据学生代表的分享情况和《〈边城〉初读任务清单》的整体完成情况,相机点拨和释疑,适当展示部分优秀成果,鼓励取得进步的学生。

第三课时:细读·分享

(一)学习任务

1.感受典雅的文言语言。

(1)阅读《边城》以下文段,你想起了哪些学过的课文和文言语句?

文段一:“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鱼游来游去,皆如浮在空气里。”

文段二:“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2)《边城》语言的典雅古朴不仅体现在与古典文学内容的关联上,还体现在文言词语的运用上,请找出《边城》的四字词语和文言词语,简要分析其效果。

2.体会特色的地方语言。《边城》的语言处处体现湘西的特色和文化,请结合原文,查阅相关资料,找出风俗用语、人物对白和民歌的原文位置,并分析其内涵及效果。

3.领略意象的独特魅力。《边城》中重复出现并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主要有两类: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

(1)请找出自然意象“虎耳草”在文中出现的次数和位置。

(2)请比较人文意象“碾坊”与“渡船”的异同点;请比较人文意象“车路”和“马路”的异同点。

(3)请结合这些意象出现的场景,分析其内涵、意义及作用。

(二)教学路径

1.组织小组讨论。小组成员交流《〈边城〉细读任務清单》,对以上学习任务,小组内部达成共识。

2.组织小组竞赛。教师组织各小组开展竞赛活动,以抢答计分的形式回答以上学习任务,每个任务的抢答次数不限,只要觉得前面同学回答得不够全面,都可以补充回答。只要回答符合问题的答案,不偏离对文本的理解,都可以按发言质量计分,最终统计出每个小组的得分情况。小组竞赛活动结束后,每个小组成员继续根据本阶段自己与其他同伴的表现,完成《〈边城〉学习任务评价表》。

3.相机点拨鼓励。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程度和《〈边城〉细读任务清单》的整体完成情况,相机点拨和释疑,鼓励抢答积极的学生,适当展示部分优秀成果,最后奖励竞赛活动前三名的小组。

第四课时:研读·表达

(一)学习任务

1.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边城》与《祝福》都属于乡土文学作品,它们的作者身处同一时代,但它们的风格却截然不同。请从人物特质、环境氛围、结局命运、创作意图等方面比较二者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2.品味多样的艺术追求。利用周末时间,观看电影《边城》和欣赏民族舞剧《边城》,思考:不同媒介演绎下的《边城》有什么不同?你对《边城》(文本)的理解是否与电影、舞剧有所区别?请谈谈你的看法。

3.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边城》就像一个远离现实世界的童话,里面风景美、人性美、人情美,但美丽的表面下隐藏着淡淡的忧伤。请结合文本与研究活动参考资料包,思考:小说“美”在哪里?“令人忧伤”的结局是如何产生的?作者通过《边城》传递出的深层意蕴又是什么?结合自身阅读感悟,探究以上三个问题,形成一篇研究报告。

(二)教学路径

1.组织成果汇报。先是小组成员内部交流《〈边城〉研读任务清单》,挑选优秀成果在班级分享;随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展示成果。

2.组织评价交流。每个小组展示结束后,其他小组根据评价量表中的“评价标准”为其打分,打分过程中可以质疑提问;被提问小组可派一名代表回应答疑;而后每个小组成员继续根据本阶段自己与其他同伴的表现,完成《〈边城〉学习任务评价表》。

3.相机点拨鼓励。教师根据学生代表的汇报展示情况和《〈边城〉研读任务清单》的整体完成情况,相机进行点拨和释疑,适当展示部分优秀研究报告,表扬认真完成的学生。

第五课时:共读·总结

(一)学习任务

1.回顾与总结阅读成果。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建构整本书阅读经验。

(二)教学路径

1.组织交流分享。首先小组内部交流这个月整本书阅读《边城》的成果和经验,尤其是阅读方法的运用。其次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本组成员的主要阅读经验。最后各小组之间开展经验交流,每个小组的组长轮流到其他小组收集有效的经验与方法,并在本组内分享。

2.总结阅读经验。在《边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与总结阅读过程中有效的经验与方法,为以后的整本书阅读提供助力。

(1)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阅读休闲娱乐的作品可用浏览的方式快速阅读,阅读经典作品可先略读把握内容,再精读品味人物、情节、环境、语言、主题等。

(2)善于运用内容重构策略。中长篇的经典作品往往同一人物间隔出现,与这一人物有关的情节分散在小说的不同章节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以把握人物的全面形象、事件的整体始末。而内容重构策略就是“在通读全书后回顾梳理,摘取某个人物或事件的关键信息,将相关信息组织在一起,相對完整地呈现人物形象,勾勒事件发展的脉络,全面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运用内容重构策略,有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形成完整印象,加深阅读理解。

(3)养成撰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可分为摘要式、评注式和心得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用摘要式积累好词好句,用评注式记录思考与感悟,用心得式撰写阅读体会与经验。

3.检验阅读成果。师生共同阅读部编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阿Q正传(节选)》《边城(节选)》,注意运用这个月所积累的阅读经验与方法,用实践检验成果。学生阅读完后,自选一个角度(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精神内涵等),尝试撰写一篇文学评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反思

关于整本书阅读是否应以课程化推进,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余党绪、吴欣歆、赵福楼等均支持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并有出书讲述如何推进阅读课程。而温儒敏教授则提出:“整本书阅读不宜强调课程化……指定阅读的‘规定动作太多,太烦琐,又要写笔记,又要写心得,又要小组讨论,又要朗读,又要演出,谁会喜欢呢?兴趣是第一位的,有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读,就有时间读。”温儒敏教授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市面上不少所谓经典名著的阅读教材,里面各种任务、各类活动满满当当,如果当真照本宣科,学生怎能对整本书阅读提起兴趣呢?但是,我们有不少学生对经典作品缺乏阅读兴趣;如果没有阅读课程,根本无法保证他们阅读的时间;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习得正确的阅读方法,即使他们愿意阅读名著,也不一定能真正读懂。

因此,我认为整本书阅读仍然可以以课程化的形式来推进,只是课程目的依旧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书目选择需由易到难,不一定都选择课标推荐书目,有的书目可由学生推荐,投票选出。任务设置不宜过多过难,减少书面任务,或是将书面任务放到课堂上完成,减轻学生的课外压力。以课程化推进整本书阅读不是像单篇课文一样教学,而是要考虑将阅读的时间、分享的机会放到课堂上,让学生在阅读和交流中收获阅读乐趣和经验,让学生能在课堂上爱上读书、读到好书、善于读书。

编辑:赵文静

猜你喜欢

边城沈从文整本书
边城
《边城之材幽之地》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极边城暖
大庸边城的蛮与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