泐山顶上曹王碑
2024-01-01吴雷
吴雷
古时,在南河泐山的山巅上,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据《汉川县志》记载,这一石碑记录着汉川军民支持唐代曹王李皋打退叛将李希烈的功绩,是汉川南河人民在那个时代卫国保家的历史见证。
据汉川古代志书记载:“唐朝代宗建中四年(公元783)李希烈反,江西节度使、曹王皋讨之,败其兵黄梅,取汉阳汊川(今汉川)(唐书有载)。”又称:“上元三年(应为贞元三年,方志记载的年号有误—编者)曹王皋选舰步2万人,与贼剜蕲之黄梅大鞣长平,钹广济,撇蕲春,撇浠水,掇黄冈、汉阳,行跐汊川还。”这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李皋为唐宗室成员,被唐德宗李适封为曹王,先后任潮州刺史、湖南观察使等地方官员。建中四年,任江西节度使时,淄青(今山东益都)节度使李正已叛唐,淮宁(今河南淮宁)节度使李希烈奉德宗诏前往讨袭。李希烈遂率部移居许州,声言招谕青州李纳共同讨伐李正巳,实为暗中与李纳勾结,并与河北宋滔、田悦等联合反唐。不久,滔、纳各自称王。李希烈不仅未有讨伐李正巳,反而自称建兴王、天下都元帅,占领河南开封称帝,国号“楚”,自封楚王。并以湖北黄梅、广济之间的蔡山为据点,又侵占黄州、蕲州等地,堵截长江江道,并拉拢各地藩镇。而后,势力不断扩大,迅速占领大唐大部分河山。在李唐王朝面临灭朝危亡的紧急形势下,曹王李皋作为唐宗室成员,当仁不让,果断率军前往,死力征剿李希烈部。李皋居江西,很快将黄梅、浠水收复,并屯兵鄂州西塞山为据点,在长江和汉水之间,一方面屯田江汉地区,一方面组织民众抵御征剿敌军。李皋征剿李希烈的战争是一种忠于皇室的行为,他顺应民心,得到了湖北各州县官兵和老百姓的大力支持与援助。当时,汊川县属淮南道鄂州辖,李皋驻鄂州西塞山,李希烈堵截江道,皋善水战并发明水战用的船称“战舰”。这种船不用桨划,而是用脚踏二轮水车,通过推动水力前进,快速如篷帆一样。宋代称这种船为“车船”,为我国造船业的一大进步,如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高俅征剿梁山所用车船,即为仿唐李皋之战舰。
李皋征剿李希烈,水战较多,除自制“战舰”外,征用民间木划子颇多。汉川地处云梦泽水乡,民间木船自然甚多。民众对李希烈谋反朝廷、分裂国家的行为深恶痛绝。汉川民众积极拥护李皋保国安民行为,加之李皋在荆南修复江汉大堤二处,辟江汉良田千顷,架桥于汉江,合资开井,造福于民,深得江汉及汉川人民的爱戴和拥护。于是,纷纷将自己的船只、粮草予以支援,一举打退了李希烈的猖狂进攻,李希烈也被其部将陈仙奇用毒药毒死。
曹王李皋打败了叛将李希烈,使大唐江山得以保全,江汉地区军民无不皆大欢喜。当时的汊川县也在支持李皋消灭李希烈的战争中有功,因而李皋和时任监察御史的韩愈亲来汊川,对汊川县的支持和援助以表敬意,并表彰汊川军民的大义精神。当时,汊川县城建于泐山,所以曹王李皋所赠之功德碑,也荣立于泐山之巅。这就是古县志上记载的曹王李皋、韩愈行跐汊川的一段历史来历。
时至今日,此碑虽已无存,但《唐书》和汉川的历史文献将这一史料永遠记载下来。古代汉川以南河为中心,反映了南河地区的先民们世世代代以忠厚为本,保国卫家的崇高精神。这种奋斗不息、正直勇敢的精神,将永留史册,光昭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