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及甲胎蛋白在卵巢肿瘤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
2024-01-01赵婧任雪慧常颖李爱明白雪
赵婧 任雪慧 常颖 李爱明 白雪
(延安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陕西 延安 716000)
卵巢肿瘤是指发生于卵巢上的肿瘤,其5年生存率较低[1]。卵巢在盆腔中的位置较深,体积相对偏小,其肿瘤早期不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多表现为月经不调、腹痛以及下腹沉坠等,具有相对较高的误诊率。在这样对情况下,大多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展为中晚期,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而随着各类相关的检查方法兴起,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卵巢良恶性肿瘤对诊断中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而选择哪一项标志物便成为目前临床中重点关注的问题[3-4]。本次研究简述了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以及相关指标对作用,以分析糖类抗原125与甲胎蛋白在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时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480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52.6±6.7)岁,所有患者经病理诊断后确诊有良性卵巢肿瘤400例,恶性卵巢肿瘤病例80例。纳入标准:均经过手术病理确诊;具有相关临床表现(如月经异常、不规则阴道流血、下腹部疼痛等);均实行腹腔镜或者开腹手术切除肿瘤;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患有妇科其他明确诊断肿瘤性疾病;正处于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妇女;严重器官功能障碍,或者患有精神系统疾病及意识障碍性疾病,无法有效配合研究者。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 mL,设置离心速度与时间为4 000 r/min,10 min,离心处理后取血清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糖类抗原125、甲胎蛋白均应用电化学发光法经全自动分析仪检测。采集入组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样,离心后留血清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CA125水平进行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每个指标连续检测3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糖类抗原125>35 U/ml判定为恶性,甲胎蛋白>20 μg/L判定为恶性,满足其中一项即判定为恶性肿瘤[5-6]。
1.3疗效评价标准 比较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患者的糖类抗原125与甲胎蛋白的阳性率;分析糖类抗原125与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对于卵巢肿瘤的诊断效能。
2 结 果
2.1卵巢良性和恶性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恶性肿瘤患者糖类抗原125水平以及甲胎蛋白水平均较卵巢良性肿瘤高(P<0.05)。见表1。
表1 卵巢良性和恶性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2.2卵巢良性和恶性肿瘤阳性率比较 糖类抗原125、甲胎蛋白卵巢恶性肿瘤阳性率分别为85.00%、65.00%,糖类抗原125、甲胎蛋白卵巢良性肿瘤阳性率分别为62.50%、41.50%,糖类抗原125、甲胎蛋白卵巢恶性肿瘤阳性率分别高于糖类抗原125、甲胎蛋白卵巢良性肿瘤阳性率(P<0.05)。见表2。
表2 卵巢良恶性肿瘤标志物水平阳性率对比 n(%)
2.3肿瘤标志物水平 联合检测后其诊断准确度为90.83%(436/400),灵敏度为95.00%(76/80),特异度为90.00%(360/400)。见表3。
表3 肿瘤标志物水平诊断效能
3 讨 论
卵巢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会对女性造成较大的危害,属于常见的盆腔肿物[7-8]。由于其组织结构特殊,因此能够根据组织类型将卵巢肿瘤分为良性与恶性。卵巢癌属于恶性肿瘤,年龄、围绝经期、绝经后期、饮食等均是卵巢癌的危险因素[9-10]。这一恶性肿瘤具有极高的死亡率,主要是因为发病早期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且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大多数患者均为临床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或者疾病出现晚期症状时,才引起患者重视,此时多数患者已确诊为晚期,治疗难度增大,预后差。另外,因目前临床治疗卵巢恶性肿瘤对方式以手术为主,但是有部分盆腔包块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显示为良性附件包块,因此,为了能够改善患者预后与生存质量,减轻其经济负担,就需要应用有效的早期筛查诊断方法,以便实现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与诊断,从而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11]。病理检查作为临床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金标准,其检查结果较为准确,但是会对患者造成一定对创伤,并不能作为常规对检查方法来应用。而影像学检查有无创、操作简单、便捷等优点,能够检出肿瘤组织对情况。但是影像学检查容易受患者其他盆腔疾病、小体积肿瘤等方面的影响,会使得最终对检查结果存在漏诊或误诊。而随着临床研究对深入,发现血清肿瘤标志物应用在卵巢肿瘤的诊断中存在一定的价值。
肿瘤标志物是临床诊断恶性肿瘤疾病的一种常用辅助性诊断手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肿瘤标志物并不会在正常机体或良性疾病中产生,其是属于肿瘤细胞在发展、增值的过程当中,通过细胞合成、分泌或机体反应而产生的抗原或活性物质。其中糖类抗原125便是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的常用肿瘤标记物,属于一种黏蛋白样糖蛋白。对于预测卵巢癌复发、转移,判断肿瘤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这一指标会受月经、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生理或病理方面的影响,在卵巢良性肿瘤中也会有高表达,因此在早期诊断卵巢恶性肿瘤时敏感性较低[12]。若单纯依靠糖类抗原125这一指标对卵巢肿瘤进行鉴别诊断与早期诊断,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肿瘤标志物对联合应用,得到了临床越来越多对重视,所以,还需要联合其他指标来实现进一步的检查。以便能够为卵巢肿瘤良恶性诊断以及具体的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支持。通过将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应用,不仅能够对单项标记物检测在敏感性、特异性等方面的不足进行互补,能够有效降低临床对于卵巢恶性肿瘤的漏诊、误诊率,提高诊断价值。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妇科疾病的鉴别诊断中,血清CA125是临床上常用的炎症因子指标,在结核性盆腔炎、宫颈炎乃至卵巢肿瘤中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目前在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中,有关联合检测的肿瘤标志物指标尚无统一、固定,糖类抗原125与不同指标联合检测的效果有一定差异。在此次研究中,将糖类抗原125与甲胎蛋白联合检测用以诊断卵巢肿瘤,最终结果显示,卵巢良恶性肿瘤的糖类抗原125与甲胎蛋白水平、阳性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后其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度较高。甲胎蛋白是最早发现的肿瘤标志物,属于胚胎性血清蛋白,是临床诊断原发性肿瘤疾病的必检指标,主要在患者出现肝脏恶性肿瘤时含量异常增高[13]。当患者患有卵巢癌,甲胎蛋白便会受肿瘤细胞对刺激而大量分泌,进入血液后会出现异常升高对趋势。通过将甲胎蛋白与糖类抗原125相结合对卵巢肿瘤良、恶性进行综合考虑,对于肿瘤的早期筛查与诊断能够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有利于促进诊断效能的提高,从而能够对卵巢恶性肿瘤对进展实现有效监测[14]。
综上所述,在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中,通过肿瘤标志物检测,对糖类抗原125和甲胎蛋白的水平进行观察分析,能够有效提升临床诊断的符合率,有着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以有效检出卵巢恶性肿瘤,以此保障患者能够尽早接受临床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