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新蓝图的绘制探究

2024-01-01王晓美

成才之路 2023年34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内容

王晓美

摘要:阅读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否提升,是评判英语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为了彰显教学实效,提升课堂品质,教师要立足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学科属性出发,重新对英语阅读教学进行设计,以使阅读教学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阅读学习动力,使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更理想。文章从找准学习兴趣、圈点关键词句、整合插图资源、解析单元架构、拓展阅读空间等方面入手,对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新蓝图的绘制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设计;蓝图;英语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34-0101-04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語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学生在感知、体验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践行素质教育理念。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多重因素支撑。作为英语教学的有机体,阅读对学生思维认知、英语素养形塑产生的作用极强[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不仅是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也是激发学生探索英语语言世界的不竭动力,对全面提升学生英语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在具体施教过程中,教师要抓住阅读教学设计这一关键点,并从不同视角出发,展开多维探索,以期给学生提供最优化的阅读学习平台。

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发挥着定向和动力的双重作用[3]。当学生沉浸在某种特定情境中,对知识产生了浓厚探索兴趣后,教学活动就成功了一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其就会抱有积极学习态度,主动参与到知识探索中。这样,教学活动自然而然就能顺利推进。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兴趣较为广泛,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这为兴趣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课堂教学设计一定要为教学主体服务,要能使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积极的认识以及浓厚的学习和探索兴趣。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从兴趣视角出发展开深度探索和挖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文本中的趣味因子,成功启动学生的主动阅读意识。可用于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教学教辅手段异常丰富,如媒体展示、问题投放、故事讲述、语言渲染、演绎发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教学教辅手段为阅读活动的顺利启动注入不竭动能[4]。

例如,在教学闽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4 Transportation”的Part A部分时,教师要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以单元主题为中心点,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不同形式的运输方式。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Who knows what kind of transportation is this?”学生回答:“I know.It’s a bus.I often go to school by bus.”教师继续追问:“What kind of transportation is this?”学生自豪地回答:“I know. This is a bike.I like riding to school best.”教学引导到了这里,学生已经由自由散漫的状态进入积极发言状态,教学节奏非常好。为了更好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思考状态,教师可以继续发问:“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modes of transportation?For example,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bicycles?What are the disadvantages?”这个问题与学生的表述紧密相关。刚才回答问题的学生率先举手回答。教师顺势给出动态化的视频和图片资源。课堂迅速被激活,学生在多元对话中很快完成了单元主题感知,阅读主动性被激发。知识以静态化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但学生对动态化的图片呈现更感兴趣。教师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导学触发点,对接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学生的眼球被牢牢吸引住,思维也随之打开。学生对直观鲜活的事物更感兴趣,这是他们的天性,也是教学的有效着力点。教师创设对话情境,用简单、生动、形象的视频资源,给学生的身心带来触动,促使学生的思维活络起来,为阅读活动注入一剂强心针。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教师对创新存在错误认知,习惯于从导学形式上进行创新。单纯的形式创新虽然能吸引学生关注,但效果不持久。形式创新是为学生、课堂服务的,教师不能割裂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必须从文本、形式、目标的融合出发,给出情境引导。多媒体声像俱佳、动静结合,具有可见可感的属性。在形象、真实的的背景中展示知识,学生的思绪会被注入活水源泉,这样学生对多媒体进课堂就会有更多期待。在多媒体的刺激下,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联想,认知超越了原来的经验范畴,逐步形成崭新的认知结构,并在鲜活的环境中进行不间断的学习探索,完成学思统一。学生对多媒体有着浓厚的兴趣,能够在声光影的带动下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互动,在大量信息资源的“攻势”下,学生找准学习方向,逐渐进入阅读感知状态,思维能力也会变得更强。

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是以教材为依据的[5]。教材包含的信息量巨大,要想学生抓住学习本质,快速捕捉到其中的主要信息,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抓住教材的关键内容,化繁为简,进而在抽丝剥茧中触碰到知识的本质,把握学科精髓。这是高品质课堂的体现,也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在简化知识、深入文本中心区域的过程中,学习的实效性会得到凸显。学科不同,学习重难点不尽相同,关键信息自然也不同。就英语学科而言,其阅读内容是由单词、短语等基本内容组合而成的,学生要想顺利完成阅读,准确理解文本内涵,就必须快速完成基础知识构建并抓住学习关键点。要想学生具有这种信息的快速抓取能力,吃透单词是关键。学生只有对单词具有一定“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阅读成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圈点勾画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快速进行单词积累,从而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圈点勾画是一种既有趣又有效的学习方法,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快速吃透单词。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给出学生具体指引,以使学生的阅读方向更加清晰明确[6]。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进行精准把握。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圈点关键信息点,让学生在系统梳理中逐渐掌握词汇信息和句型知识的关键点。最后,教师要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将文本关键词句进行整体联结,以使学生能够准确勾勒出文本的整体轮廓,从而为学生后续进行整体阅读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在教学闽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1 Days of the week”的Part B部分时,教学伊始,教师要给出具体的学习要求:“Read the listening and following parts quickly. Outline and mark the words you think are important or don’t know.”学生收到指令后会积极行动起来,快速完成对文本的初步感知。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批注圈画的内容。学生显得异常兴奋,积极举手参与。“I think the word ’Saturday’ is very important in this part,because its construction is more complex and not easy to remember.”學生一边说一边将这个单词呈现出来。这样,学生通过圈点勾画,思维活跃度会更强,会更快突破词汇难关。教师引导学生从最基础、最简单的词汇着手,进行勾画批注,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在寻找知识点的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愿意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能从单词、句型、句子的环环相扣中抓取到文本的关键信息,从而对文本进行准确理解。这样,学生的阅读学习就会渐入佳境,阅读理解能力就会得到显著提升。

教材中可利用的阅读资源异常丰富,插图就是一项重要内容。插图是融入教材的图画,是教材的第二语言,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对文本内容起到辅助解释说明的作用。就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材而言,其在编排时就融入了大量插图。这些插图色彩艳丽、生动形象,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资源,既有助于增强教材的吸引力,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本内容,又有助于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7]。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只盯着文本内容进行教学,而忽视有趣的插图资源,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要合理整合教材插图资源,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插图过程中生成直观感受,对单元学习内容形成初步印象,进而全身心投入文本阅读中,提高学习成效。

例如,在教学闽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2 Cleaning Day”的Part A部分时,教师就可以借助插图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先将插图顺序打乱,让学生排序,再引导学生进行表达。在观察插图时,不同认知基础的学生会对插图内容产生不一样的理解,排出来的顺序也会不同。一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如下表述:“I think first the blackboard,then the tables and chairs,then the glass and the door,and finally the teacher summarizes.”在这名学生热情洋溢的表述中,学生们的探讨热情被有效激发,进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会逐步深入,并能够理顺阅读思路,充分理解文本内容。这样,阅读学习活动就可以顺利开展。学生本身对绚丽多彩的插图有着强烈好感,教师顺势而为,将插图与文本进行有效对接,借助插图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不但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与文本融为一体,还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认知重组,使学生的认知思维向着不同方向延展,使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不断迸发出来。这样,学生必然能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学习效果也必然理想。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插图涵盖的信息量较大,但这些信息静态感较强,要想实现图文融合,教师就必须对其进行动态化处理,以使其能发挥最大化的助学作用,从而使教学目标在插图观察、信息感知、知识归类中得以实现。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一元化的教学状态是最为常见的,学生总是喜欢将知识作为单独的个体,以分解的形式进行逐一突破。然而,知识本质上是循环往复的整体,其系统化、层级化倾向较为显著。因此,真正有效的知识探知方法一定是从宏观层面出发,以某一个点为基准,对文本展开全面构建。前面提到,英语阅读学习中的圈点关键词句和整合插图资源都是从微观视角出发对知识展开的探索。然而,学生如果一味从微观视角出发展开知识学习,其会很容易产生困惑,难以很好地进行知识整合,更难以有效构建认知体系。对此,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出发展开教学规划,引导学生对每一部分内容特点展开深度剖析,帮助学生有效对单元学习内容展开构建,以使学生能够快速实现自身思维与文本思维的对接。对单元学习内容展开构建,一方面是为了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找到独特的学习切入视角,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在解析单元构造进行的过程中,对知识的难度系数、学习重难点进行精准把握。这对于阅读活动的顺利推进、教学重难点的迅速突破都有着积极影响[8]。

例如,在教学闽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3 School Subjects”的Part A部分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解析单元架构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重难点。学生对文本内容原本是陌生的,因此很难快速、准确抓住学习重难点。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单元内容进行整体构建,然后引导学生找出重要词汇、句型等基础知识内容,最后让学生绘制单元思维导图,使知识更具条理性和系统性。随着一幅幅独具特色的思维导图的呈现,单元学习重难点也随之展示出来。学生继续顺着思维导图进行学习探索,阅读活动就会得到顺利推进。知识内化、分解、吸收都有一定的流程和标准。要想学生快速突破学习重难点,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单元架构,让学生在知识整合中,实现对局部内容的感知和渗透,从而有效突破重难点,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更全面、细致[9]。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习不是单纯为了获取知识,还包括生成崭新认知、获得多重思维能力[10]。可以这样说,学生学习教材的终极目标是从中汲取知识,生成实践运用能力,真正实现举一反三。学生的认知呈现梯度性,原始认知基础会直接影响阅读学习效果。教师要进行针对性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原始认知基础上展开探索,以帮助学生生成更加全面深刻的认知,促使学生实现知识内化。实践证明,学生仅学习教材上的文本内容的话,一定会有所进步,但这样的进步具有阶段性和局限性,难以持久。真正会学习的人一定要“内”“外”兼顾,这里的“内”是指课内的阅读内容,而“外”则指课外阅读素材。从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来看,教师仅依靠课内文本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引导,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以课内文本为中心进行阅读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多元化的阅读中完成知识运用,实现思维关联。阅读延伸并不是给出阅读素材就可以的,教师要从课内文本的内在规律出发,给出有效的认知指引,并将读学练思结合起来,以便让教学的含金量更高,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具趣味性。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沉浸在阅读内容中,充分理解阅读内容,实现知识运用。

例如,在教學闽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5 Shopping”时,教师要先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Part A部分的内容是学习各种食物名称,Part B部分的内容是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考验学生应变能力和交际能力。然后,教师可采用角色演绎的形式让学生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学生参与热情极高,会在演绎过程中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刻感知和理解。接下来,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单元主题为基点引入类似对话内容,并借助限时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推进。限时训练有一定的压迫感和紧张感,能够让学生在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下投入到学习中,思维高速运转,进而快速完成知识输出,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多重能力。阅读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因此要想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系统、科学的阅读认知体系,教师就必须在深度探研文本的基础上展开拓展阅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思维,深化学生的认知,促使学生形成更加丰富、立体的学习感受,从而让阅读教学迈上崭新台阶。

综上所述,英语阅读考验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学习基础、感知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性,因此对英语阅读文本的认知、理解、消化能力也会有所不同。基于此,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求同”式阅读教学设计。用现代化教学理念武装课堂,融入多重设计形式,创设阅读感知情境,对接阅读认知起点,理顺阅读思维路径,突破阅读重点难点,延展阅读层级维度,让学生用多元化形式完成阅读活动,触碰文本内核,构建英语知识体系,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能力与素养的相互转化。

参考文献:

[1]黄艾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分析[J].英语广场, 2019(04):161-162.

[2]顾美景.用高频词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J].校园英语,2021(31):121-122.

[3]关延花.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前活动的设计[J].新教育,2021(19): 73-74.

[4]王鑫倩.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2,37(04):125-128.

[5]俞良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可视化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0(17):59-61.

[6]胡俏仙.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分层提问的策略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2(02):205-209.

[7]于洋.主题意义探究理念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3,39(05):84-88.

[8]管井艳.绘本阅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3):162+164.

[9]张文华,孙媛.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活动设计[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5,17(02):88-92.

[10]卜玉华.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11,31(09):67-71.

Exploration of Drawing a New Blueprint for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Design

Wang Xiaomei

(Jiumu Central Primary School, Pucheng County, Fujian Province, Pucheng 353413, China)

Abstract: Read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success of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In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improve classroom quality, teachers should base themselv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start from the disciplinary attributes, and redesign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to attract students’ attention,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make students’ reading learning effect more ideal.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for drawing a new blueprint for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design, starting from identifying learning interests, highlighting key words and sentences, integrating illustration resources, analyzing unit structures, and expanding reading space.

Key words: primaryschoolEnglish;teachingEnglish reading;teachingdesign;blueprint; English readingability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教学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主要内容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